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二千三百七十六章 黑袍原是修仙客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三百七十六章 黑袍原是修仙客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22:32: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白虎眨了眨眼睛:“为何偏偏是要在吴地呢,不是他处?”

玄武正色道:“江北和荆州离胡虏太近,是战守之地,时不时地就要面临战乱,所以无论是世家的庄园还是天师道的总坛,都是设在吴地,再说吴地山清水秀,多名山大川,很多珍贵的药材都是这里独有,不仅方便世家大族进行庄园式的生产开发,也是那些寻仙问道之人搞灵丹妙药的好去处,就是那五石散的诸多药材,也都是在这些吴地的灵山之中所得。”

朱雀笑了起来:“那这么说来,这个黑袍的目的就是修仙得道了?可按说这方外之人,不问红尘世事,为什么他却很热衷于搞各种阴谋诡计,甚至主动地挑起各种纷争呢?”

青龙若有所思地说道:“大概是只有让别人互相争斗,没有一个可以强力集权的朝廷,才能让他在吴地逍遥快活吧,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天师道中人,但如果不是,那就算当时妖贼起事,最后坐大,他也会继续引发妖贼内斗,使之不能真正地掌控一切的。”

玄武点了点头:“现在我们的目标和这个黑袍应该一致,刘裕如果独大,有损我们世家的利益,而且,这次的事情证明了刘裕眼中,对于与他为敌的世家,那下手是非常狠厉的,就算为了自保,我们也不能让刘裕为所欲为,这点,大家有意见吗?”

朱雀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是必然的事,我一早就说过,不能对刘裕过于放纵,一定要有所牵制和约束才是。”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看向了青龙和白虎:“只可惜有人不这样看啊。”

青龙沉声道:“王愉是自己找死,刘裕现在的所为,并不违背他一向的做法,我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接下来刘裕肯定会北伐,我们世家子弟可以从军建功,去争取更多的军功和权益,这并不是坏事。白虎大人,你意下如何呢。”

白虎微微一笑:“让你说对了,从我这里的消息可以知道,刘裕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吴地庄园中的佃农,庄户们移向江北,屯田实地,为北伐作准备。王愉之死,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该死,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立威,让人不敢反对他接下来的这些举动。”

朱雀哈哈一笑:“看看,看看,我没说错吧,他果然是把主意打到了我们的头上,这些佃户可都是欠了我们世家高门的钱,要做工务农来赎身还债的,凭什么让他征发?上次司马元显就想动佃户,据为已有,结果弄出个天师道之乱,他还想再来一次吗?”

玄武的眼中冷芒一闪:“白虎大人,这个消息属实吗?”

白虎点了点头:“这是刘裕跟刘穆之商量过的事,已经开始进行了,就在这两天,刘穆之借口处理王愉谋反一案,把谢晦和傅亮等人调了过去,一方面要他们给王愉等人安上勾结天师道妖贼余党,意图谋逆的罪名,另一方面,也要他们开始清查现在吴地各州郡的田地人口,尤其是世家高门和吴地土豪名下的佃农数量,显然,是要开始做这事了。”

青龙的眉头一皱:“虽然说动机是好的,为了北伐是大义名份,但总不能说想抢谁就抢谁吧,这些佃农可是跟各大世家有契约,有欠债的,他不能说凭空一句话,就让人到江北吧,那世家高门的损失,谁来弥补?”

白虎淡然道:“王珣的儿子王弘,现在也进了刘裕的幕府之中做事,刘穆之安排他清点现有的国库库存,清算有多少钱,绢帛,准备用这些钱给佃农们赎身,只要还了世家高门的钱,那这些人就算是自由身了,不过要为朝廷效力,屯田江北,以税赋来还这些钱。”

玄武的眉头一皱:“现在朝廷新立,陛下还没有还驾回京,库存里的钱帛根本不够用,也就勉强维持朝廷运转而已,他拿什么钱给佃农们赎身?”

白虎微微一笑:“如果开始只要十万人左右移民江北,也就是说过去个两三万户,那也就是两三万万钱,这个钱,只要收回荆州,以各地的府库存款,加上这两年的税收,就可以拿得出来。再说了,当年为了北伐,谢相公还开价三千万钱,让刁逵买了个南兖州刺史之位,现在世家子弟们非功不得爵,也无官可做,如果刘裕拿出一些长史,司马之类的虚职卖,这钱不就有了吗?”

朱雀目瞪口呆:“还能有这个操作?”

白虎冷笑道:“你别真以为刘裕就是个乡巴佬,啥也不懂不会,他身边的能人可是多得很哪。再说吴地现在平定了,各大世家的庄园也得开始正常交税,这一年下来足有上万万的钱,如果暂时休兵,那不消两年,朝廷就能积累很多的钱,完全可以把数十万的江南佃户,这样移民到江北。”

朱雀厉声道:“绝对不可以,人都跑了,那谁来给我们干活?他想买,我们不卖。”

玄武勾了勾嘴角,平静地说道:“朱雀大人,稍安勿躁,刘裕现在毕竟手中有大权,如果他真想这样做,那很难直接跟他正式对抗,不过,我有一点想问的,那就是上次天师道之乱,就是因为佃农们不愿意离开生活多年的庄园,现在好不容易战乱平定,吴地也得到了难得的安宁,人心思定,这个时候把人强行迁往江北,就不怕再生动乱吗?再说迁过去后,佃农们以何为生?”

白虎叹了口气:“江北多的是无主之地,那里一向地广人稀,只要有人,就能有产出,就象最近刘裕在建康城搞的这种产业经营一样,把人集中起来,统一培训,然后分店售卖,统一定价。”

“吴地之所以生产能力,粮食产出高于别的地方,不是这里的地比别的地方好,而是庄园生产本身就是这样集中化地耕作,可以在水源,灌溉,包括种子上做到效率最高。到了江北后,同样可以朝廷的名义组织以村为单位的生产,而且三年免税,朝廷收购的米粮和生丝价格又能高于别的地方,以此来鼓励佃农主动移民过去。这是他的移民跟司马元显的本质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