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二千五百二十三章 京口丘八不读书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五百二十三章 京口丘八不读书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22:32: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刘裕平静地说道:“只要不影响北伐大业,一切都有的谈,从这段时间的江北经营来看,世家派来的由庄头们带领的整村民户,产出要比原来分地的单独军户和江北百姓要高出很多,这是我没想到的。还是你说得对,只有集中在一起生产,才能大大提高这个效率。单家小户,小农经济,是比不过这种庄园式生产的。”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需要有经验的人来组织,协调和管理,那种整村移民,听命于庄头,有时候可以为了全村之利而暂时牺牲一家一户的小利,所以发展得快,尤其是分肥料和灌溉,这决定了粮食产出的上限,现在你需要军粮产出,恐怕以前设想的人人自耕,国家分地到户的模式,暂时不能推广了。”

刘裕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事实证明,大家一起耕作,集体化的庄园式生产,比小家小户要强得多,现在的问题只是这个组织由谁来,目前我们只能依靠这些听命于世家,经验丰富的庄头,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庄头们可以渐渐地积累财产,赎身自由,到了这时候,就可以真正地为国家所用了。”

刘穆之微微一笑:“不错,当年战国时,商鞅变法就是这种耕战政策,如果不当兵,但农活干的好,粮食产量高,一样可以出人头地的。这些庄头们现在欠了世家的钱,只能受其驱使,但现在到了江北,他们攒钱的速度会比以前快很多,只要我们再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早点地帮他们赎身,那成了自由民之后,委任当村长,就象彭家村那样,这样全村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了。”

刘裕正色道:“但一定要当心在这种时候,世家会用各种手段阻止庄头们自赎,如果他们发现最后江北移民,这些地和人都不再是自己的,只怕会跟我们反目成仇了。”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只要军权在我们手中,就不怕他们乱来,而且,可以到时候给世家一些钱,或者是给城中的产业,商铺,用来交换他们的这些农村田地,人口,如果北伐成功,那土地疆域能得到扩张,世家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大,我想,并不一定会起冲突的,我最担心的一点,其实还是上次我们谈的那个教育和印刷术上。”

刘裕的眉头一皱:“怎么,世家里有人意识到这会对他们大为不利,想要阻止了吗?”

刘穆之摇了摇头:“印刷术我是秘密在弄,消息还没有外泄,有些可以刻三十个字的雕板,已经勉强可以印刷了,现在正在进一步地改进技术,精选油墨,能让一块板起码印上两百张纸,这样也省得雕刻时的人力,要知道,刻一块石板,现在还是挺耗人工的。”

刘裕微微一笑:“石板练好后,改刻木板,而且以后可以用活木块来代替整块板子,这样效率就会高出很多,此事你还是得抓紧点,早点试验出来,一旦印刷技术可以大功告成,那我们就可以迅速地制作大量的书籍,而全面的教育,也可以开展了。”

刘穆之点了点头:“那些是后话了,现在我们没有大量的书籍,却要让儒生,学究们去推进你的这些教育,阻力不小啊。我们现在只在京口重建了庠序,也招了三十个儒生过来授课,可是却没什么人愿意来。这就比较麻烦了。”

刘裕微微一愣:“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原来已经定好了按爵位和功劳,让功臣子弟优先来上学吗?现在庠序办了,先生也都到位了,他们为啥不去上学?”

刘穆之摇了摇头:“我们京八兄弟,多数还是武夫,粗人,觉得读书习字没啥用,只要有这么一把子力气,有国家赐的爵位和田地,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至于读书习字,那是士人的事,习了这些,就不会练武,不会农活,到时候跟那些世家子弟们一样,一个个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

刘裕哑然失笑:“难道他们就这样看不上读书人吗?可我记得,以前我们村里,谁要是读书习字,那可是让人羡慕,值得骄傲的事啊。你不就是因为从小识字,所以哪怕不会打架,也没人会欺负你吗?”

刘穆之微微一笑:“那是以前的事了,以前其实大家伙儿不是说多看重读书人,而是因为掌权的都是世家,士人,在他们的印象里,只有读书习字,才能当官,才能有富贵。可是现在反过来了,建义的义士们,这些个大老粗,一个个分了田地,得了富贵,现在倒是觉得,读书多,会认字又有啥用,只要有一身好武艺,只要不怕死,肯拼命,那自然就可以保有现在的一切。”

刘裕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明礼,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只靠打打杀杀,最多当个低级军官,连爵位也未必有,但是只有心中有山川大河,知世间兴替,才能做大事,取大富贵啊。”

刘穆之点了点头:“那得是读书多才有这个道理,现在不就是因为读书太少,所以不明道理嘛,不少军汉们还觉得,孩子早早地练出一身肌肉,十四五岁就能上阵杀敌,至不济也可以在家务农,比读书要强。而且,他们有个担心是不错的,那就是士人们读书,是可以察举去当官,可他们的孩子读书出来,能做什么?是能多分点地,还是能给个吏员当当?寄奴,你如果不处理好读书识字有啥用这个问题,我怕你的一片好心,不会给兄弟们接纳啊。”

刘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明白了,胖子,看来在我们去江北之前,还得跟老弟兄们一起见个面,如果在京口,这个兄弟最多的地方也不能让兄弟们送孩子去读书,那别的地方就更不用想了。明天,就在大校场,你请所有有资格送子入庠序的兄弟,全部到场,就说,寄奴哥请大家喝酒,叙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