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五百七十八章 山寨北府可称雄(二)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五百七十八章 山寨北府可称雄(二)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冲面露难色:“关中确实好,但关山险阻,难以进入啊,当年大哥也曾北伐关中,但不克而还,留下遗憾,再说,这是秦国首都所在,防守最为严密,怎么可能拿下呢?”

桓玄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叔公,小侄说的,是关中人,不是关中。”

桓石民恍然大悟,点头道:“灵宝的意思,是说收留来自关中的流民,在我荆州境内安置,变成象京口那样的一个地方,建立象北府军那样的组织,是吗?”

桓玄点了点头,看着桓冲,说道:“当年先父大人北伐关中的时候,虽然没有攻克长安,但也迁了几万户汉人居民南归,这些民户,叔公大人可知去了哪里?”

桓冲笑道:“自然是编户齐民,分散安置到我荆州的各个州郡去了。现在,他们已经成了我荆州的子民,为我们桓家不断地提供赋税和兵源呢。”

桓玄正色道:“这是自古以来对于掳掠来的民户与俘虏的一般做法,本身无错,但是看到北府兵这个例子,小侄感觉还有更好的使用办法,也许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安置,作为单独的军户,平时则屯田耕作,会更好一些。”

桓石虔笑道:“灵宝,你这是想恢复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的那些个军户民户分离的办法吗?我觉得不太靠谱啊,这种军户,世兵制在永嘉之乱时已经给证明不好使了,世代军户的战斗力会直线下降,你别看北府兵现在凶得很,但一旦过了两代或者三代人,那恐怕连建康城的吴地宿卫兵都不如了。”

桓玄摇了摇头:“军户制度,起于曹操,当年三国末年,董卓乱国,天下大乱,各地诸候豪强蜂起,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州郡的治所完全崩溃,民众失去组织与管理,面对盗匪的攻击也无法自保,所以不复农事,生产破坏,最后就成为流民,大量地饿死,东汉在桓帝的时候尚有六千万人口,到了三国时代,可能降到只剩五六百万人,可见这战乱天灾,有多可怕!”

桓石虔读书并不是太多,听到这里时,倒吸一口冷气:“有这么惨?都说永嘉之乱,北方如同末世一般,可我看也没惨成这样吧。”

桓玄笑道:“那是因为永嘉之乱时,北方汉人多半是结坞自堡,在山里自耕自种,还能活得下来,加上北方战乱的时间并没想象中的长,赵国,燕国,秦国都算稳定地统治了不少年,民众也没到千里无人烟的地步。当然,要是象后赵灭国,冉魏建立的那几年,确实不是人能活下来的,象北府军刘牢之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时候,举家南下,入晋避难的。”

桓石民点了点头:“当年曹操搞军户,是在黄巾贼里选其精壮,世代为兵,他消灭了青州黄巾,俘虏百余万人,当然,这些人多半是灵宝刚才所说的那些流民,他选其精壮,编练了数万将士,号青州兵,也是曹操刚起兵时的重要力量,这点人尽皆知。这些军户,不事生产,只要打仗,甚至连妻子都是由曹操发给那些乱世之中被掳掠来的妇人,作战之时,妻儿家人留在后方为人质,一旦有叛国投敌之举,则诛杀全家,而如果作战勇敢,则在军队中可以上升为将校。靠了这个办法,曹操的军队士兵精强,在当时的天下各势力之中很快就脱颖而出。”

桓石虔冷笑道:“我们荆州兵还不是一样么?也是招流民为兵,平时免其赋税,战时则征召为兵,打的好的也有升迁之道,就象吴甫之,皇甫敷,还有冯该,郭诠这些荆州将校,不都是拔擢于行伍么?比起只能世代当兵,想务农都不成的曹魏军户制度,不是强了太多么。”

桓玄微微一笑:“是的,但是哥哥是否忽略了一点呢?北府兵的那些人,他们每天都在战斗,而我们荆州兵,也只是有大战时才征召,平时都是回家务农,战斗并不是他们的生存本能,这一点,就是跟北府军的本质区别啊!”

桓石虔的眉头一皱:“那总不可能让敌人天天来攻击我们荆州本土吧,真要是那样,生产破坏,粮食都没了,还打什么仗?”

桓玄点了点头:“所以,北府兵的那些个流民,就是在两淮这种边境之地生存,这里本就是作为缓冲拉锯的地方,让他们结寨自保,实在撑不下去时朝廷再给点米粮援助,如此,才能激得这些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每天不是跟来抢他们的胡虏战斗,就是去抢那些胡人部落,如此一来,即使是妇孺,也会有很强的战斗力,可以说,他们就是胡人用马刀为大晋挑出来的精兵锐士。”

桓冲笑道:“那灵宝认为我们要在哪里来安置这些关中流民呢?”

桓玄笑道:“自然是在襄阳一带。南阳盆地,向东北可以直进中原,兵临洛阳,向西北可以走武关,商洛道入关中,这里是天生的边境,也是关中流人出来的首站,以后不管是出潼关的还是出武关的关中流民,都可以安置在这里。专门设置一个雍州来管理。”

桓石民笑道:“灵宝这一招高明啊,设了这种侨置州郡,就能逼着这些流人以后打回老家,就象谢家就设了一个侨置的幽州,在三阿一带,用于安置田洛所率的北方流民。这次他们就作为北府军出战,有不错的表现。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你的想法虽好,但也得有关中人肯出来才行。”

“我们都知道,关中人号称王者之民,乡土意识极重,安土重迁,就算是饿死,也很难离开,当年老主公是强行掳掠,才带走了几万户人,那苻坚一向行仁义于境内,关中地区的各族百姓对他都很拥戴,淝水之战后,秦国对于关东的控制力会有所下降,但是关中仍然是其首都所在,会全力死保,怎么会有关中流民来我们这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