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卿之想法与朕同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卿之想法与朕同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王恭和殷仲堪同时脸色大变,他们还不知道此事,同时看向了司马曜,司马曜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之色,勾了勾嘴角:“确实是朕一时欠考虑,你们也不早点跟朕说这些事情。今天皇太妃把朕和会稽王叫过去,就是要我们顾念手足之情,太妃这样说了,朕也不可能不有所表示啊。”

王恭咬了咬牙:“就算有所表示,陛下也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大权就给会稽王啊,给他就是给了王国宝,那真的就是国将不国了。”

司马曜的眉头一皱:“朕确实是有点草率了,所以刚才朕有意把这些权力拿回来,给你们和你们的朋友,可是范中书不同意啊。”

范宁点了点头:“这个权力,当然要拿在自己的手里,但不是现在。现在这些不是权力,而是烫手的火球,只会伤了自己。”

王恭不满地说道:“范中书,你说的也有点过了吧,权力就是权力,从来不会成为火球,只要我们能好好地利用,换上我们的人,就算那些黑暗的势力,又能耐我们何?”

范宁冷笑道:“如果这些黑暗的势力这么好斗,谢安还会放弃权力吗?连他都做不到的事情,请问二位有多少自信能做到?”

王恭和殷仲堪本来一脸的激动,但听到这话,如同给浇了一盆冷水,顿时就沉默不语了。

范宁叹了口气:“我比谁都更希望我们经学之士能更早,更快地掌握朝政大权,能更早更快地匡正天下的风气,但是急不来啊,谢安就是操之过急,才有今天的下场,当时他的权势盖天下,对内独掌朝政,对外手握强兵,看起来没有任何失败的理由,但为什么就是这样输了呢?就是因为他想独大,想要凌驾于别的世家之上,所以给人使阴谋暗中反击,甚至可以找到敌国胡人的帮助。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们切不可犯!”

王恭咬了咬牙:“那就看着让王国宝他们乱国吗?我们这些年来的苦心经营,我去结好谢家,而殷兄假装与桓玄为友,这都白废了吗?”

范宁冷笑道:“自然不会,谢家以退为进,我们就顺水推舟,让谢石掌朝政,谢玄控北府,而谢琰负责京城宿卫。谢玄和谢琰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自己都会斗起来,而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世家,也会为了夺权而跳出来,王国宝和桓玄是他们现在的门面,但他们是争不过谢家的,到最后,还是得自己出头,到了那个时候,才是陛下真正出手的时候。”

司马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是说,谢家会自己斗起来?”

范宁笑道:“这是必然的,谢琰和谢玄的矛盾由来已久,以前是有谢安压着才不至于爆发,但现在谢安自己已经退隐,就再也压制不住。谢玄是北伐的主帅,按说也应该夺官罢职,但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继续让他留任北府军,谢琰必然不服,如此一来,谢家内斗,形不成合力,外人必然有机可乘。我们联姻不成,却给足了谢家面子,这样王谢两家定会感激而真心辅佐。”

“会稽王所用的王国宝,不过是奸邪小人,不足为虑,他若出面与谢家斗,定会网罗党羽,引发世家间的分裂,到时候陛下只需要以仲裁者的身份,对两家平衡,牵制,借着他们的党争和内斗,处理和罢免两边的官员,慢慢地换上我们自己人上去,不用几年,原本为那些高门世家子弟,玄学人士所把持的天下权力,就会慢慢转到经学人士手中了。”

“而臣等不必出头直接担任要职,通过一些文职进行宣传,在天下士人间竖立起忠孝仁义的这些理念,这是玄学家们无法直接否定的,等到时机成熟时,陛下再把扬州刺史,荆州刺史之类的要职从谢家,从会稽王手中拿回。”

殷仲堪听得连连点头,突然说道:“不是说扬州刺史和北府军是给会稽王的吗,怎么又给谢家?”

范宁微微一笑:“荆州给会稽王,现在桓石虔和桓石民兄弟,都已经病重,无法理事,也上书请辞,陛下可以应允,然后派王国宝出镇荆州,派王凝之去江州,让朱序领豫州刺史。扬州刺史可以给会稽王,但北府军仍然留给谢玄。如此一来,会稽王空有一个扬州刺史的头衔,却失了最重要的北府军,也成不了事。上游的荆州,给王国宝,但是用桓家旧将朱序和谢家的盟友王凝之分掌豫州与江州,隔绝王国宝和会稽王的联系,如此一来,既没有违诺,也没让会稽王真正掌权,而是让他们和王谢势力正面对抗,陛下就可以收渔人之利啦。”

司马曜哈哈一笑,拍起手来:“高,实在是高,范老师,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就按你说的办。”

范宁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头看着王恭和殷仲堪:“二位不用太心急,不出三年,你们必然可以得到你们想要的东西,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再忍忍吧。”

王恭勾了勾嘴角:“如果北府军仍然是谢玄掌握,我没意见,不过王妙音剃度出家,这是对陛下的不敬,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范宁微微一笑:“王妙音是个人行为,与谢家无关,她这样做反而会让谢家为了弥补而真心效忠一段时间。所以臣以为,此事不可处罚,反而应该安抚才是。”

司马曜的脸色一变:“安抚?如此蔑视皇家,如何安抚?”

范宁点了点头:“王妙音是为了战死河北的刘裕而出家的,也算是有情有义,陛下可以赐她在简静寺出家,许以比丘尼的待遇,甚至可以经常过去与之谈禅论道,以示恩宠,这样一来显示了陛下的宽大与胸怀,更是拉近了跟王谢两家的关系。比起您前几年在王法慧那里受到的委屈,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司马曜的脸上绽放起了笑容:“范老师,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