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孝子锅巴忆母亲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孝子锅巴忆母亲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刘裕笑着拍了拍来人的肩膀:“陈兄弟,你怎么也来投军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前日里跟着徐羡之一起见过刘裕的那个精干探子陈遗。这会儿的他,已经换了一身皮甲皮盔,普通的中军兵士的打扮,倒是显得英气勃勃,容光焕发。

陈遗说道:“徐大哥入朝任职去了,这次吴地妖贼作乱,他的情报组织也几乎全毁,我在那里的兄弟们和家人都被妖贼所害,只有老母逃过了一劫,前日里被接回了京城,现在在徐大哥那里住着,我也算是没了后顾之忧,这次就来投军报国了,也是要为死难的兄弟们报仇。”

刘裕点了点头,突然鼻子抽了抽,闻到了一股米香,混合着一点焦糊的味道,却是从陈遗背上的包袱里发出,他看着那个包袱,讶道:“陈兄弟可还是带了干粮前来?”

陈遗笑着解下了背上的包袱,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只见里面除了几件随身的衣物之外,就是用一包葛布裹着的硬米块,都已经焦黄焦黄,刘裕抓起了一把,放在鼻子边嗅了嗅,笑着放了回去:“这好像是烧焦的米饭吧,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是每次锅底锅边的,对不对?”

陈遗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是那些锅边或者锅底的焦米,一般人是不吃的,但我家自幼贫穷,我娘每次都舍不得把这些焦米扔掉,总是刮下来,一个人吃掉,久而久之,也就喜欢上了这口,连带着给我们兄弟准备干粮的时候,也总是会放些这个,说是军中有时候艰苦,难免断粮,这锅里的焦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我性命,也说看到这焦米,就知道家中还有老娘在等着我,要我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条性命回家。”

刘裕心下黯然,说道:“可怜天下慈母心,陈兄弟,你心中有老母,把这些东西也留着,更多的还是留个对娘的念想,真的是大孝子啊。”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这位陈兄弟,可真的是至情至孝之人,不知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做个传令亲兵呢?”

刘裕的脸色一变,循声看去,只见一众军士们齐齐地向着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人行礼,此人长须飘飘,气度不凡,在这军营之中,一身文官穿戴,更显得与众不同,刘裕见此人有几分面熟,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也跟着行礼道:“见过袁内史。”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名士,身为新任吴国内史的袁崧,他的祖父是桓温帐下的第一谋士袁乔,足智多谋,文武双全,在辅佐桓温攻灭成汉的战役中,立下头功,后来出任尚书郎,龙骧将军等官职,而其子袁方平也因父亲的战功得以出任琅玡郡守,袁家也因此而为东晋的二等世家。

到了袁崧这一代时,少时就博览群书,文才过人,更是曾经亲自写出后汉书百余卷,也作出过行路难这样的名歌,在当时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为当世三大名曲。当年淝水之战后,刘裕曾经在建康城的奴隶拍卖大会上与袁崧有过一面之缘,想不到一边经年,竟然在这里再次重逢。

袁崧的目光也落在了刘裕的身上,笑道:“这不是我们晋国的大英雄,北府军的第一勇士刘裕刘寄奴嘛,前日里你宿卫先帝的时候,我曾经有几次入宫时远远地看到过你,不过没来得及打招呼,今天终于在这里得见了。”

刘裕想到司马曜之死,神色变得黯然,低头道:“卑职护卫先帝不力,死罪,死罪。”

袁崧叹了口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刘参军已经尽到护卫之责了,不怪你,这点朝野上下早有公议,不过本来以为你受此事牵连,无法为国除贼,还以为是憾事,总算苍天有眼,会稽王为你担保,刘镇军亲自举荐,让你能特旨加入北府军参与战事,可喜可贺啊,刘参军,你这回一定要不负众望,为国再立新功才是啊。”

刘裕正色道:“卑职自穿上这身军装起,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这次正好有了用武之地,百死莫辞!”

袁崧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回我这个吴郡太守,能不能上任,就要看你们打得如何了,现在我的领地都被妖贼所控制,今天我来这里,就是带来我袁家的一些私藏美酒,慰劳各位将士,也希望大家能奋勇杀贼,为国立功。”

刘裕笑道:“恭喜袁公升迁,成为一郡之太守,喝了您的酒,怎么着也得为您把这些地方给夺回来,我们是军人,只知上阵杀贼,至于治国理民,劝课农桑这些事情,还要请袁太守多费心了。”

袁崧笑道:“有天下无敌的猛将刘裕出马,我自是信心百倍。好了,看刘军主的样子,还要报道,我这里就不耽误你的正事了,陈壮士,刚才袁某的提议,你是否同意呢?”

陈遗面有难色:“大人身为一郡太守,身份高贵,我陈遗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小兵,又远远没有寄奴哥这样的本事,只怕是…………”

袁崧笑着摆了摆手:“陈兄弟,要论部曲壮士,本官家世代为官,还是有些人的,并不是因为这点才要招揽你,只是你为人子至孝,勤俭节约,连锅中焦米也舍不得丢弃,吴地遭遇战乱,百年积累,毁于战火,即使平定妖贼,也恐怕需要白手起家,恢复生产,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应时局,我这回来时,也已经变卖了家产,全部换作军资,献给大军。”

听到这里,刘裕脸色一变,说道:“袁太守,你这是…………”

袁崧摆了摆手:“无妨,我袁氏世代祖训,所有的富贵,都是取之于国,受之于民,国难当头,更应该与国休戚,如果大军不幸,国破家亡,这些钱留着又有何用?若是平定叛乱,恢复生产,早晚又会得到富贵,所以这些身外之物,于我如过眼云烟,带着陈壮士在身边,时时看到这些焦米,就可知民间疾苦,提醒我这个父母官,应该做些什么。此物我看,就叫锅巴好了,陈壮士意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