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无忌宿夜写檄文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无忌宿夜写檄文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京口,东美村,何无忌宅。

何无忌站在堂屋前,不停地来回踱着步,自从司马元显倒霉之后,他就从如此建康城的官邸之中搬回了京口东美村的故居,还是当年穷困未发家时的样子,布衣,土墙,暗灯,透风的窗户,任谁看到一个昔日的将军家变成这样,都会摇头叹息。

这座宅子,还是当年刘牢之刚刚从淮北南下,落户京口时的旧居,只有三间房,除了东面柴房之外,西边那间小厢房,现在何无忌的老婆正带着女儿睡下,而这间堂屋,则是宽敞得多,一道屏风之后,是何无忌老母,也是刘牢之的姐姐刘太婆的卧床,老人患病多年,何无忌每天都要在老母床前守到老人入睡,才会回自己的屋里。

只是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檄文必须在天明之前写好,何无忌在守到老母入睡之后,回到了前屋,奋笔疾书起来。

那盏微弱的油灯,一直亮着,映着何无忌那张表情不停变换的脸,他内心的各种壮怀激烈,各种悲愤莫名,都会化成他那切齿瞋目,握拳挥舞的动作和表情,每想到什么,就会马上扑到书案之前,把想到的话写下,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上几句,直到满意,才会渐渐地露出笑容。

当何无忌写下最后的几句话,跟着念道:“授檄之日,神驰贼廷!”他突然仰天长笑,掷笔于地,脸上泪水横流,忘情道,“桓玄,你的死期到啦!”

一声惊呼在他的身后响起:“儿啊,你不要命了吗?”

何无忌心中一惊,连忙转过了身,看着身后,只见屏风之上,满头白发的老母,正睁圆了眼睛,看着自己,他连忙转身跪倒在地,说道:“孩儿一时忘情,惊扰了母亲大人,请母亲大人恕罪!”

刘太婆连忙从屏风上跳下,上前一把捂住了何无忌的嘴,低声道:“儿啊,话可不敢乱说啊,你舅舅是怎么死的?!刚才你的那些话,要是给人听到,只怕我们一家四口,都要没命啦!”

何无忌紧紧地咬着牙关,双拳紧握,骨节给他捏得噼啪作响,他流着泪,低声道:“娘,孩儿这回就是要为舅舅全家报仇雪恨,桓玄不仅是我们何家,刘家的家仇,更是国贼,孩儿从小蒙受大晋国恩,也受您的教诲,要做个忠义之人,保家卫国,现在孩儿身负国仇家恨,一日不敢或忘,又怎么能看着仇人这样逍遥下去,窃国虐民呢?孩儿已经决定,明天将和北府军诸义士一起,起兵反桓,明天我会让小桃带着您去江北,有人会接应你们,万一孩儿起事不成,他们也会带你去南燕,投奔阿寿的。”

刘太婆松开了手,坐回到何无忌的对面,她一动不动地盯着何无忌,眼中尽是泪水,不停地点着头:“好,好,好男儿,有血性,知恩义,报血仇,不愧是我的儿子,不愧是老刘家的外甥!你舅舅没白教你这么多年。之前你弃官回家,杜门谢客,不问世事,我虽然不说,但真不希望你变成一个懦弱保命的可怜虫,但我知道,你有大志,总有一天,会找机会报仇的!果然,你终于动起来了,不用送娘去江北,这一次,你若是成,娘跟着你用桓氏的人头祭奠你舅舅一家,若是不成,娘就会跟你一起走,见你舅舅于泉下,他是会为你而骄傲的!”

何无忌咬了咬牙:“娘,我都安排好了,如果我事成,你还可以回来!”

刘太婆厉声道:“不行,你这回跟着大家一起起事除贼,怎么可能人人把家人都外送?做这种大事,要是都事先安排家人走,那必然走漏风声!这种事要做就不要想着回头,全家人的命,全部押上,无论是成是败,都不会有遗憾,娘不会怨你,明白吗!”

何无忌站起了身,正色道:“孩儿谨遵娘的教诲,这回不留后路,一往无前!誓除桓玄,不死不休!”

刘太婆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何无忌那案上写满了字的纸,说道:“娘看你刚才一直在这里念叨个不停,这个究竟是什么啊?是出师前的誓师文吗,还是向上天祈祷的咒语?!”

何无忌笑道:“这是孩儿写的檄文,就是出征誓师时,读给全体将士,并且发往天下各州郡,要求一起起来讨伐桓玄的战斗宣言。正好娘您醒了,孩儿给您念上一遍。您也给孩儿把把关!”

刘太婆笑道:“好,你读一遍,娘听着,有听不懂的或者是觉得不合适的,直接就问你。”

何无忌用力地点了点头,拿起了檄文,读道:“夫治乱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值圣明。自我大晋,阳九屡构,隆安以来,难结皇室,忠臣碎于虎口,贞良弊于豺狼。逆臣桓玄,陵虐人鬼,阻兵荆郢,肆暴都邑。天未亡难,凶力繁兴,逾年之间,遂倾皇祚。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沦,七庙毁坠。”

说到这里,何无忌长叹一声,黯然道:“娘,这一段说的是大晋不幸,被桓玄篡权夺国的事,您应该能听明白吧。”

刘太婆点了点头:“你继续读,我这段听得清楚,写的很好。对了,原来的大晋皇帝你说是流幸非所,没有给桓玄害死吗?”

何无忌摇了摇头:“没有,他前两天禅让宴上刚刚降陛下为安阳王,现在仍然是软禁在京城之中,我们这回起兵,就是要打着让陛下复位的旗号,讨伐桓玄呢。”

刘太婆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何无忌念下去。

何无忌朗声道:“夏后之罹浞、殪,有汉之遭莽、卓,方之于玄,未足为喻。自玄篡逆,于今历年,亢旱弥时,民无生气。加以士庶疲于转输,文武困于造筑,父子乖离,室家分散,岂唯《大东》有抒轴之悲,《摽梅》有倾筐之暨而已哉。仰观天文,俯察人事,此而能久,孰有可亡?凡在有心,谁不扼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