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二千九百七十八章 佛家理论怼寄奴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九百七十八章 佛家理论怼寄奴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陶渊明笑了起来:“妙啊,主公这招,实在是高,让刘裕的大义北伐,变成了妄动刀兵,挑起战争的不义之举,进而变成了加在普通百姓头上的沉重负担,普通小民是不会想到什么家国天下之类的事情,只会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多交税,是不是要多给盘剥,拿着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之类的口号来攻击刘裕,可比在战场上击败他,要容易了太多!”

斗蓬满意地点了点头:“是的,所以这种事情,只能通过在平民百姓中宣传,甚至在世家高门中,这些话也是不能提的,现在刘裕搞什么功爵制度,非功不得爵,无爵不为官,这套下来,哪怕庾悦这类的公子哥儿,也要上战场,而且北伐以前屡战屡败,南方的世家没得到什么好处,自然没有积极性。”

“可这回刘裕证明了可以打败胡虏,甚至攻灭敌国,那新占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利益,尤其是土地,人口,这些都是世家士族们想要的,他们肯从军出征,不止是为了保爵,更多的还是为了战后的实际利益着想,打输了反正是刘裕的事,打赢了自己得好处,无非是冒点险罢了,对于庾悦这种来说,赌一下还是值得,毕竟当年世家大族们起家时,他们的先辈也是战斗过的。”

“这次刘裕如果能灭掉南燕,那世家士族们都能得到现实的好处,不要指望他们会都意识到刘裕的真正想法,群起而反对,这些人如果要是有这么长远的目光,也不会混到今天这步了。而普通的百姓,却未必会在战争中得到好处,尤其是那些只能加税或者当民夫,立不了功,得不了爵的普通人,毕竟,要真正从战争中收益,得立大功,得到民爵才可以。”

陶渊明正色道:“是的,就象这后秦,虽然也说是战争中可以掳掠,甚至可以因功积官发财,但这些年来,屡战屡败,丧师失地,战死的军士连抚恤都困难,更不用说得好处了,这就是很多丁壮男子宁可自残,或者是遁入佛门,也不愿意当一个大秦子民的原因,这么说来,只要我们宣传得力,再想办法让刘裕失败几次,那就能让东晋也变得和这后秦一样,佛教流行,人人想当和尚尼姑了?”

斗蓬笑道:“所以,你得换换思路了,你写的那个桃花源记,里面说的是没有朝廷,没有官府,人人自治的一个虚无世界,但并不现实,可是佛教可以帮你弥补这个遗憾,因为他们现实中确实可以不交税,不征丁,而且修身养性,积德消业,这样死后可登极乐,这种死后的事,谁也不能否定,人心总是向善,兼具怕死,懒惰的这些天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那是不想上阵冒着生命危险打仗的,刘裕为了自己的理想,想要恢复中原,收复失地,但普通的小民可未必会跟随,对他们来说,过上安稳日子可比什么驱逐胡虏更重要。”

“但刘裕如果只是和世家大族来争夺人心,那他肯定是占尽优势,只冲能给民分地,给民立功的机会这两条,就可以打垮所有的世家高门,即使不上战场的百姓,向刘裕交的,向国家和朝廷交的,也远远少于以前交给世家士族的份子,还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与之相比,连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也是可以接受了。”

陶渊明长舒了一口气:“是的,只有我写的桃花源记,这种虚无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朝廷,大家相约共治,才可能比刘裕做得更好,但那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只有你说的佛家理论,劝人向善,与世无争,却又遁入空门,不需要向朝廷,向国家交税征丁,这才对那些升斗小民的胃口,只是…………”

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只是要是大家都去当和尚了,谁来种田耕作?任何国家也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大量发生吧,君王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善,搞几个寺庙,养上几千和尚尼姑还行,但要是几万,几十万地让人出家,怕是任何人也不会允许吧。”

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这更是好事啊,让不让人出家,那得是皇帝,是朝廷,是官府说了算,在现在和以后的东晋,也就是刘裕说了算,想逃避人间税赋的百姓,被我们引导想要出家,结果刘裕不让,还要让他们继续交税,那之前给的好处,分地给爵这些,都会化为仇恨,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向来如此啊。”

陶渊明笑道:“可是寺院,僧人也是要活啊,也要土地耕作,百姓变成和尚入寺,最多是不用交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娶妻生子,不能喝酒吃肉,所劳动产的一切,也要交给寺庙,我刚才就在想这个问题,相比有自己的地,产出交给国家之后自己能留下大半,真的就是当和尚这么有吸引力吗?”

斗蓬微微一笑,拍了拍陶渊明的肩膀:“所以叫你留下来跟老和尚多学学佛教理论,毕竟我对这块,也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因果循环,善恶有报这套说辞,武夫打仗,其实虽然杀人如麻,但心里也会有所愧疚,有点害怕的,毕竟是杀人,是活生生地屠杀同类,良心也会有所不安,到时候你多从这方面入手,去找那些虽然建功立业,但是不得善终的例子,比如白起啊,李广啊,霍去病啊。哦,对了,那些刘牢之啊,孙无终这些死于非命的北府旧将,也是极好的例子。只要能让大晋的百姓们相信,虽然打仗杀人,能得爵得官,但是那是造业的事,是要有报应的,一时富贵,终将偿命,那恐怕就没多少人愿意再上战场了。”

陶渊明长舒了一口气:“那要是敌人打过来,不去保家卫国,只说敌人是在造业,难道还指望天上降个雷把敌军劈死吗?”

斗蓬摇了摇头:“这些你去多问问老和尚吧,他应该有充分的理由解释。我还要动身去别处,这后秦的事情,就麻烦你啦。”

说着,他转身就向城下走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城下的街巷之中,陶渊明勾了勾嘴角,轻叹一声:“刘裕,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