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四千一百四十五章 佛家亦有战争业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四千一百四十五章 佛家亦有战争业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庾悦喃喃地自语道:「可是,刘裕的那套人人平等听起来要比当佛教徒好得多啊,起码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并不需要苦修。反正如果是要我选的话,我还是想选刘裕这套,让自己有机会立功得爵,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可能入公学学习,识文断字,有比自己更美好的前景,何乐而不为呢?」

黑袍微微一笑:「但是你忽略了一点啊,刘裕给百姓的这些希望,那得是军功得爵,战场封候这种,要做到这点不得是去杀人放火,灭国平邦吗?刘裕说这是功劳百姓们都乐意跟随,但如果是佛家理论,这是造孽啊,死后是要下阿鼻地狱的,来世更是要变成畜生,花草,任人宰割。要是大家都信了佛家这套,你想想还有人肯去打打杀杀吗?」

庾悦猛地一拍自己的脑袋:「高,实在是高,我终于明白了,你为什么说这个佛家理论才是能破解刘裕这套学说的最好办法啊,确实听起来无懈可击。」

说到这里,庾悦突然双眼一亮,脸上再次闪过了一丝疑惑之色,看着黑袍,说道:「可是,后秦不也是派兵来打仗吗,不也是杀人造孽吗?姚兴信佛,后秦百姓军民信佛,那拿起刀枪,过来杀人打仗,又是怎么回事?」

黑袍微微一笑:「那是惩恶扬善啊,在后秦出兵之前,后秦的国师鸠摩罗什会作法事,为出征的将士们祈福,要知道,这一战可不是为了夺人江山或者是掳掠百姓进行奴役,而是帮着大晋百姓保家卫国,那可是善事。天师道凶残暴虐,杀人如麻,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大晋军队无力抵抗,导致这些百姓落入天师道的手中,逼着他们也加入天师道去打仗,如有不从,那就全家杀光,你说,这是不是佛教所说的妖魔鬼怪的行为?」

庾悦笑了起来:「按佛家的理论,这是这些百姓们上辈子作了孽,这辈子要回报啊,各种灾难,不幸,痛苦,尤其是兵灾,不就是这些消业行为吗?」

黑袍平静地说道:「佛家理论没你想的这么简单,就象儒家的学说讲究君王是天子,代天牧民,所以可以有无限的权力,对所有人能生杀予夺,但也留了口子,就是天命五行,天人感应这些。如果君王暴虐,那是气数已尽,会被上天抛弃会有新的天命之子出现,取代旧君主,建立新朝,所以在儒家学说里,如果是桀,纣那样的暴君,最后会被上天抛弃的,助纣为虐的结果,就是与其一起灭亡。所以说,儒家理论有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说法,这就是为臣子们在乱世中抛弃离开注定灭亡的政权,转投明主,创造了这种理论上的说法,不算背叛。」

庾悦点了点头:「是的,儒家的这套学说确实厉害,可以完美地解释这种新旧更替时机,忠君之道如何保持的问题。如果没这个天命五行理论,那应该所有士族士人,食朝廷俸禄的都得陪着旧王朝一起完蛋,最后在新朝建立的过程中,那些起兵领导的士族们也是背叛者,这样一来,忠这个字就根本没法坚持了,天下尽是不忠之人所建立的。」

说到这里,庾悦笑了起来:「这种清谈我做过很多,谈及儒家学说的演变,其实最早在孔子的时候,是没有受命于天,君权无限的说法,因为那时候的周天子已经成为傀儡,几乎无法号令任何一个诸侯了,就连孔子本人也没有出仕周天子,没有长期地效力于鲁国,而是带着弟子们巡游各国,毕竟各国名义上也是周天子的臣属,从鲁国去了卫国,宋国这些地方,并非不忠,也谈不上叛国。」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是非常自由的,可以随意地去投奔他国,为别的国家的君主效力,并没有什么不忠或者背叛的指责。象商鞅这样,本是卫国人,后来到魏国当了***的门客,再后来去了秦国成就大业,还是打败了魏国才成就了他的赫赫声名,这种行为,如果换到今天,有晋国臣子跑去南燕或者后秦,带着敌***队回来打败晋军,那是

无可置疑的叛国不忠之举啊。」

「可是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之后,情况就变了,以前软弱无力,形同傀儡的周天子,变成了大权在手天下我有的秦始皇,分封制也成了郡县制,各地的镇守,长官不再是世袭罔替的诸侯贵族,而是秦皇指定上任的官员,随时可以撤回调任,于是到了汉代,大儒董仲舒就整出了君权无限,受命于天的这套理论,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说这人间的皇帝是天子,代天牧民,强调忠孝之道,把孔子的尊王攘夷的理论,又推进了一大步。」

「但董仲舒也留下了五行更替,天命转移的这些理论,虽然不为当时的汉武帝所接受,可却成了后世儒家们强调的,我们黑手乾坤,就是要在这样的理论下行事,想办法限制君权,不能让独夫暴君,掌握天下大权,肆意地诛杀士族,祸及天下。如果暴君为祸天下,那把他除掉,不让他再害人,这才是大忠于世,因为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帝王的天下,如果帝王的**与全天下人的需求所违背,那他就是***,应该除之!」

黑袍笑了起来,甚至轻轻地鼓起了掌:「不错不错,庾公的清谈辩术,果然是厉害啊,看来你平时没少跟儒士们就这些问题讨论,最后你们讨论的结果就是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人身上,而是得一帮人君臣共治,集体治国,这就是世家天下的来由,对吧。」

庾悦得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黑袍大人,你说佛家又是怎么来解释这个的呢?如果说众生平等,为何还要有君王统治和管理,为何天下还会有灾难和战争?让百姓不作反抗,自行面对这些灾难,不是消业积德吗?佛祖又有何必要去普渡众生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