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四千一百七十四章 因果报应皆利益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四千一百七十四章 因果报应皆利益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司马国璠喃喃地说道:「原来,并不是大秦和天师道有联系啊,只是苟林个人的选择?可是,为何天下人都不明白这点呢?」

姚绍冷冷地说道:「那苟林本就是名义归属于大秦的凉州部落而已,本质上跟你们两位是一样的,向大秦称臣求援,可是大秦管不了他。桓谦也是同样的性质,他想回去自立,又想要借大秦的兵马,大秦当时没这个能力,于是只好在凉州各部中征集愿意助他的,代价是可以让他们在荆州掳掠或者选择在荆州落户。」

「当年前秦兵败后,有些前秦的旧部跟着苻宏逃到了荆州,听说在那里过得还不错,所以凉州那里经年战乱,有些人就想着也能过上类似的生活,苟林本就是周旋在西秦,南凉之间,叛服无常的一个大马贼头子,也被各方所不容,听到有这样的机会就想着带着族人和部下举家搬迁到荆州,有中原的花花世界,谁不想去呢。」

「我们天王正好也乐得除掉这个恶贼,祸水外引就让他们打着秦军的旗号出去了,实际上连个监军也没派,只是提供了些过路的粮草而已,权当礼送出境,消除外患。

「结果这苟林死性不改,到了荆州之后,到处打家劫舍,连桓谦都受不了他,毕竟荆州是桓谦的地盘,叫人来帮忙不是叫人来祸害的,于是桓谦使计,让苟林去跟天师道联合行动,对付刘道规,实际上是把刘裕给赶走。这正中翁荷的下怀,可是他也反过来给天师道利用,留他作为后卫军队跟翁荷霭拼命,天师道自己的大军倒是顺江东去,直扑豫州。最后是刘裕和苟林给翁荷霭各个击破,其实,他们两支部队都与我们大秦没什么关系!」

司马楚之咬了咬牙:「这不是说,大秦和天师道并没有什么交情,更非盟友。所以这回对付天师道,还不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是吧。只是那样打击不到桓谦,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啊。他们借机占领豫州,对大秦也没好处吧。

鸠摩罗什微微一笑:「这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虽然嘴上说是为了积德修行,但也不是完全不计较回报的。就拿我们佛教来说,这回出兵援晋,如果得手,那就得向晋国提条件,这第一,得让晋国皇帝赦免我们的罪行,就像当年赦免桓谦一样,这样我们能从晋国的罪人,叛臣变成拯救大晋的英雄,才能扬眉吐气,光明正地回到晋国重掌权力。

司马国璠不忿地说道:「是翁荷想要篡权自立,这才要对你们宗室亲王下手,有罪有错的是他,不是我们!」

鸠摩罗什摆了摆手,淡然道:「七位施主莫急,听老衲说完。此事不管是非曲直,总归是桓谦掌权,我们给逼得出国了。就跟当年桓谦不管怎么给白手党的郗超陷害,明面上总归是他逃出晋国,还娶了燕国公主,孝武皇帝也只是赦免了桓谦,给他赐婚,让他立功而已。我们先想办法回晋国,恢复宗室的身份,以后再从长计议,不然永远顶着个叛逃出国的名声,晋国国内也无人愿意率领的。」

司马国璠还想再开口,司马楚之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袖子,说道:「国师,你继续说,还有第二第三是什么。」

鸠摩罗什微微一笑:「是的,那第二个条件嘛,是要求如果我们出兵打败了天师道,拿着豫州之地,就得由我们七位施主来统领和管理,因为刘毅一败,也没有资格再镇守此地,而我们立了这个大功,理当有所赏赐才是。国璠施主能入朝辅政而楚之施主则接任豫州刺史,以为外援。或者是让以前镇守豫州的谯王司马尚之的弟弟,司马休之来这里镇守,楚之施主任镇西将军辅之。总之,司马氏夺得一个大州,从此走上恢复皇权之路,不符合你们的利益吗?」

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的脸上都绽放起了笑容,不停地点头,正要答谢之际,司马国璠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国师,那大秦在这次能得到什么好处吗?就只是罢免

桓谦这一点?」

「而我佛慈悲,劝人向善,修来世因果,今生要看破红尘,不争不斗,这是非常有利于统治的,所需要的回报也不多,无非是给信徒们一些安身立命的场所而已,以后我们想要跟世家相处,也可借我们佛教为外力,与之抗衡,大秦之所以能摆脱很多各部酋长的牵制,也是要借我们佛家之力,以和为贵。那世总你们大秦,还有我们佛教要的好处,几位觉得,这些要求过分吗?」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正色道:「那第三嘛,我们出兵的一个条件,是要晋国必须向我们正式道歉,并处罚桓谦,我在南燕的时候对他们的罢兵提议不敬,还口出狂言要出兵我国,这种话一般人说说也就算了,可桓谦身为国之大臣,在正式的外交场合这样失礼,这等于是向我大秦宣战,这个责任,我必须要负,所以我们出兵的条件是罢免桓谦的官职,至少,不允许他在中央执政,不许他回到建康。」

鸠摩罗什微微一笑:「你们大秦自然有你们的好处,这第一嘛,罢免和削弱了对你们抱有敌意的强敌桓谦,由他们这两位朋友镇守豫州,从此解除了南面的威胁。这第二嘛,也是能要求大晋从此弘扬佛法,慢慢地取代那野心勃勃,想要借着宗教名义起事作乱的天师道。其实从汉末的太平道到这天师道,都不是简单的劝人向善的宗教,而是一帮狼子野心的狂徒。你们及位如果以后要执政,应该切记这点。」

司马国璠哈哈一笑,拍手道:「这个提议好,等于是强行要求驱逐桓谦,不得回京,好,太好了。如果翁荷是掌握中央权力,那他们确实不能大摇大摆地回去了,还不用担心承担这种里通外国的骂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