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四千九百零五章 细数陶庾祖辈情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四千九百零五章 细数陶庾祖辈情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9 12:22: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庾悦咬了咬牙,沉声道:“我既然选择了要光大庾家的这条路,放弃了在老家,在京城的优越生活,来到这杀机重重的危险战地,早就把生死置于度外了,又怎么会去贪恋一个什么富家翁的日子?这荆州,是我们以前庾家的几位祖辈先公们据以成就家业的故地,如果我能在此重振庾家,也重振我个人的声威,那真的是上天注定呢,现在机会到来了,又怎么会放弃呢?”

说到这里,庾悦看着文白,正色道:“这个人现在哪里,我过去见他。不过,你要保护好我的安全,不要给奸人所利用了。”

文白微微一笑:“现在请主公跟我去更衣,我们马上出门见他。”

庾悦的眉头一皱:“是我们过去见他?虽然我现在被解除了软禁,但还是会有刺史府的眼线盯着我,要是我长时间不在,岂不会惹人怀疑?”

文白自信地摇了摇头:“此事我会安排好的,主公,现在请随我去更衣。”

庾悦点了点头,跟在文白的身后走了出去,在这驿馆的后院之中,七拐八绕,最后进了那后院的旱厕之中,一股子恶臭扑面而来,而庾悦本能地皱起了眉头,他一向上厕所都是仆人们伺候,用专属的加了香熏的檀木马桶,可还是第一次进入到这样的公厕之中呢,正要开口问责时,却只见里面的一个坑里,站起了一个人,穿着与他一样的衣服,连面容和发型都与自己一模一样,竟然就象一个镜子中的自己呢。

庾悦的心中一惊,刚想要说什么,文白却是冲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再次对着厕所内作出了一个请的手势,而在厕所中的那个与他几乎一无二致的人,则是往脸上一抹,文白的那张脸展现在了庾悦的面前,向他行了个礼,低声道:“小毛蛋,我才是豆腐皮。”

庾悦顿时明白了过来,他的目光看向了一边的“文白”,咬了咬牙:“我明白了,里面的才是文白,而你,则是要见我的那个人。”

“文白”微微一笑,摸了摸自己的脸:“如果不是文白先生相助,又如何能促成这次的见面呢?放心,庾公,这附近都已经清理干净,王镇之的眼线,到不了这个地方,我们在里面说话,是绝对安全的,不过时间有限,长了的话会惹人怀疑。”

真正的文白也沉声道:“主公,不用怀疑这位先生,他方才和你说的那些话,也是我的心声,振兴庾家,这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庾悦点了点头,大步踏进了厕所之中,而文白则戴回了面具,缓步而出,很快,他的身形就消失在了后院的小门之处。

假“文白”走进了厕所之中,变戏法似地从大袖之中摸出一个香炉,点起了火折,很快,檀香袅袅,整个厕所内也处于一阵朦胧的香烟之中,庾悦看着他的脸,沉声道:“到了这里,阁下应该露出庐山真面目了吧。”…。。

假“文白”点了点头,伸手往自己的脸上一拂,人皮面具应手而下,而陶渊明的那张黝黑而阴沉的脸,则展现在了庾悦的面前,庾悦惊得瞪大了眼睛:“居然是你,陶,陶公?”

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意想不到吧,庾公,咱们会在这个地方,以这样的方式见面,就象我们两家的祖辈,几十年前,也差不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会,不过,听我家大人说,那次相会,是在军营之中,当然,也是密谈。”

庾悦咬了咬牙:“我想起来了,以前我家祖辈镇守荆州时,当时正是接替了你们家陶公这个荆州刺史的官印,而我家长辈也说过,陶家在荆州的势力强大,虽然一时因为子孙不肖,家族内斗而衰落,但以后总会有重新崛起的时候,陶公刚刚以名士的身份来到建康的时候,我还和谢夫人聊过,感慨过陶家有后呢,不过,为何这么多年来,你从来不找我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大晋开国的那些年里,各地的刺史藩镇,如同诸侯,割据一方,往往不是这些藩镇刺史提兵入京,夺取政权,就是中央派军削藩,平定地方,我家先祖侃公,身居荆州刺史之位,却是一心忠于朝廷,出兵平定了苏峻祖约之乱,也算是救下了当时被这两个逆贼起兵时直接针对的你们庾家,后来,侃公卒于官任之上时,也是庾氏前来接掌这荆州刺史。”

庾悦哈哈一笑:“是的,当时我们庾家也是投桃报李,没有象别的地方那样对前任刺史的势力进行全面的清洗,虽然当时侃公走得急,没安排好家事,导致子侄相争,但我们家长辈也没有趁机夺取陶氏在荆州的产业,尤其是你们在山中的族人们,我们从来不随便征丁收税,这都是对于你们陶家的尊重和报恩,后来桓家夺我们庾氏的荆州基业后,你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啊。”

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我们陶家有祖训,要记得庾氏当年的恩情,以后一旦有机会,要加以回报,当年我孤身上京之时,不过是一个破落的士人,而你庾公再怎么家道中落,也仍然是吴地大族,顶级世家,我若在那个时候找你,显得是我陶渊明要攀附你庾公,恐怕那样的话,庾公你也不会把我放在眼里,最多是随便去推荐一个尚书郎之类的闲散文职,安置了事吧。”

庾悦尴尬地笑了笑:“这个,也许吧,当时我并不知道陶公之能,你也知道,这天下各地的士人,每天找我们这些世家子弟,想要攀附和求交情的人,太多了,而是否有真才实学,我们并不知道啊,要是知道的话,我以前也不会得罪刘毅,以至于此了。”

陶渊明微微一笑:“是的,大晋开国百年,世家高门垄断上层权力,尤其是用人和推荐的权力,渐渐地失去了乱世出贤才的这套流程,这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不过,庾公身为大世家掌门,还能亲身出征,只这份决心,就值得我今天来与你一会,这绝非恭惟之词!”(本章完)

39314434。。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