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卦的华娱日常 > 第60章 拍戏进行中(四)

八卦的华娱日常 第60章 拍戏进行中(四)

簡繁轉換
作者:在下跳的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0 09:50:01 来源:源1

说起来剧组里分工还是挺明确细致的,工种分的细一点有制片、导演、演员、后期、灯光、道具、场记、剧务、摄像、配音、场务、美术、特效、替身、录音、编剧……等等等等,电视剧和一些小制作的影视剧工种会少一些,但基础的那些缺一不可,最多是一人身兼数职。大的剧组里这每一个工种都是一个小组,小组里有组长和若干名组员,每个人各司其职忙碌且有序。

因为工种之间差别巨大,在剧组里有那种很热情喜欢到处帮忙的人,是会被大家嫌弃的。不懂行的只能添乱,干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

国内剧组里最大的基本上都是导演,一般的制片也不会有比导演还大的权力,除了张大胡子那种有特殊爱好喜欢当太上皇的。

导演有自己的导演助理团队,听起来头衔里也有“导演”两个字,其实就是打杂跑腿的。导演要通知谁、找谁、安排什么事什么时候做等等,都是导演发话他们去跑腿。

往下还有副导演,帮助导演分摊一些工作。很多副导演会专精某一方面,比如有的专精摄影、有的则专精动作设计、有的擅长调度剧组人员等等。很多导演都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副手,很多大导演也是从助理导演或者副导演做起来的,比如04年拍了《新警察故事》的陈沐胜,以前就是给杜其峰当导演的。

在导演之下,比较重要的就是摄像师了,很多导演也是摄像师出身,国内最知名的就是老谋子了。摄像机对选景、布景、灯光、演员调度都有相当大的发言权,他可以指挥剧组里其他人说你们要怎么怎么样,我的镜头里才能拍的好看,剧组里其他人就要配合他一起搞。所以说很多时候摄像师也是开启导演生涯的前置条件。

能学到东西,刘八卦也乐得开心。虽然他的志向是当个张大胡子那样的实权制片人、剧组太上皇,但这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要了解掌握的。不可能是一个真的啥都不懂的人、随便躺在剧组就能当太上皇的,只有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知道每个工种的工作内容和行为逻辑,才能把控整个剧组。

说白了,你不知道下面这些人怎么欺上瞒下、捞过手油的,那你把剧组的大权拿到手也没用,只会被人糊弄、愚弄、玩弄,花钱不少拍出来的却都是烂片。

导演被剧组愚弄的事情不算多,因为大部分剧组都是临时工组成的,少数几个骨干则是导演长期合作的熟人。

导演和剧组合伙愚弄投资人的事情非常多,说实话十部电影九部亏。也就金字塔顶部那几位名导有魄力,敢说自己拍的电影大部分都不会亏钱,其他人都没这个实力和魄力。

这也是凯子哥经常被吐槽不配当国内顶尖导演的原因,他亏钱的项目太多了。再过两年会有那位从好莱坞衣锦还乡的吴于森吴白鸽,当年也是和李桉争华裔第一导演的人物,《赤壁》大亏之后沉寂了几年,又拍了个更扑街的《太平轮》,至此之后圈内几乎就没这号人了。

大部分拍电视剧还是为了赚钱,拍电影大部分还真不是为了赚钱,至少不是为了给投资人赚钱。演员为了名气,剧组工作人员为了工资,导演为了混资历和捞钱,投资人为了把钱变干净。

至于观众怎么想,那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这会儿很多烂片拍完都上不了院线,塞去音像店卖。如果是在这几年坐过长途汽车的人,会发现车载电视上经常会放一些没听说过的电影,里面还有很多比较有意思的片子。这些就是没法在院线上映而通过刻光盘发行的影片,这也就是所谓的“地下电影”。这些片子有些是因为尺度问题上不了院线,但大部分就是单纯的烂片,就算是放进网大里也是最烂的那种。

话说回来,刘八卦拍电影、电视,赚钱可能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应该是捧人或者有趣,但赚钱肯定是他的底线。真让他拍一部不赚钱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他宁愿不拍,那是纯纯的糟蹋钱。

玩了摄像机、又和摄影师交流以后,刘八卦解开了前世心头萦绕很久的疑惑,就是20年之后内娱突然流行起来的排骨风是什么原因?

关注内娱明星的应该都知道,很多明星在20年之后开始追求极端瘦,走红毯穿礼服时候瘦到正面能清晰看到肋骨有几排,背面能清晰看到脊椎有几节,一个个瘦脱相到皮包骨头像纸片人一样。

按理说就算是以瘦为美的白幼瘦审美风格,也不可能觉得脱了衣服骨头清晰可见的骷髅风会好看,所以这种情况出现是有深层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就在摄像机里。

一句话说原因,就是电视剧怼脸拍的镜头越来越多了。怼脸拍镜头有很多好处,一是观众越来越多用手机看电影、电视剧,怼脸拍观众才能清楚的看到明星的“盛世美颜”;二是脸占满屏幕的特写到上半身占满屏幕的近景之间,场景露出来很少可以做虚化处理,很多劣质布景就会因为看不清楚而糊弄过去。

那怼脸拍为什么会逼迫明星追求病态瘦呢?答案是特写镜头一般都是200mm左右的长焦镜头,这样可以更清楚的拍到人物脸部细节。玩过相机的人会知道,焦段越低透视越强,焦段越高透视越弱。人眼差不多是50mm左右的焦段看着最舒服,200mm的镜头下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尖脸都会被拍成方脸,这也就是所谓的上镜胖10斤说法的由来。长焦镜头不止是胖10斤了,而是胖20斤起步。

那能不能用透视大的镜头拍特写呢?其实不太行,透视大一点的镜头怼脸拍,人脸畸变很严重。透视相对不那么大的呢,也多少会让脸显得立体不少,这种镜头一般是为了制造疏离感和悬疑感,拍反派用的比较多。

明星为了在特写时依然保持很瘦的感觉,所以一个个都拼命减肥。从18年之后内娱竞争压力就越来越大,内卷之下大家越来越走极端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