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200章 黎元宁康,齐民岁增,盛世降临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第200章 黎元宁康,齐民岁增,盛世降临

簡繁轉換
作者:舟中落雨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0 21:50: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

燕京的南城门口,人潮涌动,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无论是乾元的使团,还是远道而来的韩国使节,皆不显急躁,只是默默地随着队伍,耐心等待。

“以土木之城垣为防线,实不如以万民之心筑就之长城。”

此言一出!

宇文璃浅与谢淳安等人皆是陷入了一阵沉思,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武隆的目光掠过这座燕京,心中愈发肯定。

乾元若要征服天下,其第一劲敌,便是这燕地,这位燕王!

女帝这些年来的勤勉不懈,亲自带头耕种,南下迁都,兴修水利,广纳贤才,开创南北科举,提高商业地位等,这一系列功绩,在任何大乾时代,皆可誉为圣君之为。

不会弱于这位燕王,而且大乾的军队天下无敌。

这也是武隆心中的自信!

邹林心中也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作为大庆的子民,他对这位燕王总是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在这个时代,四国皆在休养生息,天下大势仿佛正处于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衡之中。

他深知,只需一丝轻微的摩擦,这片土地便可能重新被烽火所覆盖,战马的嘶鸣声将再次响彻天际。

天下的名将们或许都为此而雀跃,期待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一将功成万骨枯。

然而,这背后的苦难,却总是由底层的百姓来承担。

无论是国家的兴盛还是衰败,百姓们总是饱受其苦。

恰在此时!

人群忽然起了一阵骚动。

“是沙驰部落的大王庭的竹燮一族。”有人惊呼道。

众人顺着目光看去,只见一匹匹黝黑的高大马驹迎面而来,队伍浩浩荡荡,足足有一百多人之众。

这些骑马之人,他们的穿戴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显得异常独特。

他们身材高大雄伟,比一般人更为壮硕,身上披着用毛草制成的大衣,背后人人都背着弓箭,皮肤黝黑不少,眼神凶狠,额头戴着绿色的宝石,其五官深邃而立体。

整个队伍散发着彪悍的气息!

他们的模样,既不像中原人士,也不像北风的游牧民族,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

武隆亦是认出了这一队人马,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竹燮一族!”

沙驰部落的骑士,其名声在天下间如雷贯耳。

想当年大庆立国之际,沙驰部落自北方茫茫高山之中而出,随高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受封沙驰国王印,荣耀一时。

而竹燮一族,便是沙驰部落的王族,尊贵无比。

高祖甚至赐竹燮姓于周,两国永结兄弟之盟,情深意重。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强大与弱小之间的制衡总是难以逃脱。

弱小就要受到欺凌!

当北风南下之时,当年的沙驰非但没有出兵相助,反而趁火打劫,背弃盟约。

那一代的沙驰国主更是重新恢复了竹燮的姓名,似乎要将两国之间的兄弟情谊彻底抹去。

武隆心中暗自思量,沙驰国虽只有九十多万的子民,但人人善战,号称控弓弦之士达三十万之众。

当然,其中大多是吹嘘部分。

当年与乾元作战时,沙驰的士兵亦是毫不逊色,英勇无比。

可谓是天下最强的骑兵之一。

当年的北风试图征服他们,其族英勇善战,却又凶狠至极,如同高山的狼群,最后也没有成功。

照理说,北地之人应该痛恨沙驰国才对。但周围的百姓却似乎并无太大反应,这让武隆感到有些奇怪。

北风的使团来到北地时,所见的多是愤恨与不满。

似乎是看出这位乾元的亲王的疑惑。

在场之中要说最了解燕地的要当属大庆之人。

宇文璃浅倒是想起。

“我记得六年之前,北方倒是发生了一件事。”

“当年的北方平定,四国白马盟约之后,沙驰一国便不敢再南下,却也没有归于两国。”

众人点头!

白马之盟,确实是改变天下的大事。盟约的签订,使得天下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下除却四国占据的肥沃土地和广阔草原之外,在边境之上还有数百的部落和小国。

而北方就有一百多个游牧部落和小的藩国,这片地带也被称为“北域”。

面对北域各国,北风和燕地都是选择拉拢的政策。

有的部落或小国尊北风,有的则亲近燕地。

而其中最为强大的就是沙驰,他们对于两国都是选择“骑墙派”的策略。

既拿着北风的好处,又和燕地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

这种微妙的平衡,使得沙驰在北域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而复杂。

直至十二年前,沙驰国君突然驾崩。

杜诲笑着插话道:“公主所言,莫非是沙驰国的内乱之事?”

宇文璃浅轻轻点头,此事确为白马之盟后首次掀起的战争,天下都有耳闻。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当年沙驰国的大汗逝世后,按理应由大王子继位。

然而,大汗的宠妃却找来她的情人,篡夺了大王子的王位。

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大王子,在无奈之下逃到了燕地求学,并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时光。

“那位沙驰国的大王子,在燕地求学五年间,不仅考中了科举,还当上了燕地的一名县令,并结婚生子。”

武隆闻言,大感惊奇,“他国之民,竟能在燕地为官,这真是前所未闻!”

在乾元,这种情况是万万不可能的。

谢淳安解释道:“在燕地,只要通过燕王府的考核,无论是哪国之民,都有机会成为官员。这是燕地一直以来的传统,也是燕王府选拔人才的独特方式。”

杜诲接着讲述:“到了第六年,沙驰国派出使者来到燕地,要求交出王子,否则就倒向北方作为威胁。但燕地并没有交出王子,也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沙驰大怒,有了北风支持,便在通往北域的商道上,截杀了燕地商队,侥幸有一人逃回燕地,哭喊敲响了燕王府的大门。

“一百多人全被杀害,沙驰国更是嚣张的把头颅丢弃在燕地边境之上,燕地震动。”

“燕王府派使臣交涉,要沙驰国交出杀害商对的凶手,赔偿的商队的财物,想不到使臣不仅被剃下光头给撵了出来。”

“于是,燕王府的折子递到了终南山,请燕王定夺。”

“终南山次日便传召沙驰国的大王子进山。”

“第三日,一封盖着神洲二字的信件下了终南山。”

宇文璃浅听到这里,倒是想起他们的通关文牒上就盖着这位燕王的私印。

这神洲二字似乎比燕王府的官印更加有信服力。

或者说,而是此人的名字。

杜诲缓缓启齿:“北风为彰显对沙驰的鼎力支持,竟在北域部署了四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他稍作停顿,继而言道,“彼时的沙驰亦坚信燕地不会轻启战端,毕竟北域皆为茫茫大漠,环境恶劣至极,找寻不易,燕地若出兵,实乃得不偿失之举。”

“而且,只需要交出一位无关紧要的王子。”

乾元与燕地相较,在各国中可谓是最为遥远,日常交往多以韩楚二国为主。

武隆对于燕地之事并不甚了解,他坦言道:

“杜先生,何时也学会了如此卖弄关子,快讲,快讲!”

他对这些战争之事尤为感兴趣,尤其是各国的外交策略,这亦是实力的一种彰显。

杜诲看了看武隆笑言道:“这封信上实则仅有两句话。”

此话引得众人纷纷侧耳倾听。

“沙驰王子赤诚之心,应助其复国。”

“凡犯燕地治下之民者,虽远必诛。”

言及此处,武隆听到不由笑道:

“燕王倒是霸气!”

杜诲继续说道:“于是,燕北军派出三万大军北征,天下为之震动。众人均以为此战将历时数年,因北域深藏大漠之中,沙驰虽为一国,实则以部落形式存在,他们可举家逃窜,又是年底天气寒冷之时,地形错综复杂,攻打难度极大。这也是沙驰敢于挑衅燕地的底气!”

武隆似乎已经开始分析这场战役的形势,沙驰国可以以逸待劳,而且占据天时地利。

确实是一场硬仗!

谢淳安却知道这场战役的结局。

“想不到,只用了四十二天,燕北军便攻破了沙驰王庭。沙驰王妃以及他的情人,全部被俘压往燕京问斩。”

“沙驰国流落快七年的大王子痛哭流涕之下,重新登基为可汗。他把竹燮一族的姓氏改为了陆,甚至发下誓言,沙驰自此之后没有砍向燕地的刀剑和铁锁。”

“燕地在北域各国建北域郡,施以仁政,各国臣服,尊燕王为地可汗。”

武隆大为吃惊,他难以置信。

四十二天便灭一国,可是大名鼎鼎的沙驰。

宇文璃浅却是感叹后面的三字。

“地可汗!”

这可是游牧名族,诸国对宗主国,真正的尊称。

杜诲笑呵呵道:

“说来可笑的是,北域四十万大军未动一兵一卒,未射一箭。”

武隆倒是猜到了,毕竟有白马盟约在。

北风自然不敢动兵,不然四国共击之。

宇文璃浅看着不远处的一百多名沙驰骑士,他们纷纷下马,在燕京城南门下跪地,亲吻地面,为首者高呼:

“地可汗!”

“地可汗!”

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谢灵萱不禁出神,不由想到,这位燕王这五十年的过往。

年少求道,双十拜将,六年驱外敌解天下之危。

四十登燕王,施恩燕地。

解北边之患,败沙驰以服西域诸国。

建北域郡,纳北海湖。

让苑囿与黎民,内实仁而民不乱,外出兵而武有度。

“黎元宁康,万国协和。”

“齐民岁增,辟土世广。”

燕地的万万百姓,在这个时代高呼道:

“我等生逢所幸,盛世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