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213章 攘外必先安内,使团遇袭! 二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第213章 攘外必先安内,使团遇袭! 二

簡繁轉換
作者:舟中落雨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0 21:50: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都天府内,一间暖意融融的房舍里,映照出一室阳光。】

【你坐在主位之上。】

【下面是刘温,窦固,封海平六人。】

【几人正襟危坐,封海平和刘温等人本就是陆家军之中的老人,自然知道你行军和议事之严,不敢丝毫大意。】

【大军团作战,纪律要严。】

【文孝和本是一个提倡“笑着把事情”做下,未曾与你共事,此番被五人严肃的气氛所带动,也不由得收敛了笑容,变得谨慎起来。】

【不过,今日你却一改之前的肃然,脸上多了一丝笑意。】

【你望着这六人,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皆是你精心选拔之人,这些年里,他们从未出过岔子。】

【其中更有三人,为了燕国的政务,至今尚未成家立业。在这繁琐复杂的政务中,他们虽有下属和参议协助,但每日送往燕王府的折子,仍是如潮水般涌来,快马加鞭,不容片刻耽搁。】

【燕地广袤,家大业大,即便是牛毛般的琐碎事务,堆起来也是不小的事。】

【你轻轻开口,站起身来,对众人一礼,声音温道:“这些年,燕地仰仗诸公。”】

【这几日,立国大典之后,手下的将领和文官们纷纷被封侯拜相,荣耀加身。】

【扶龙之功,开疆扩土之劳,这些老兄弟跟着你这么久,总有所归,得偿所愿。】

【衣锦还乡,千里觅封侯!】

【六人见此一愣,连忙起身回礼。】

【封海平更是准备跪地,却被你一道无形劲道扶起。】

【文孝和在一旁看得真切,心中不禁吃了一惊。他深知封海平在军中的分量,可以说是仅次于你的存在。然而,即便如此,封海平对你的尊敬却是骨子里的,发自内心的。】

【你笑了笑,语气平和地说道:“坐吧!”。】

【众人闻言,纷纷落座。】

【窦固便开始说起近几年燕地的财政收入,储粮和大的土木修建。】

【窦固细数近年来燕地之财政收入,储粮,以及大兴土木之壮举,言辞间透露出一股蓬勃之气。】

【人口增殖,乃国家强盛之基。教育私塾与武馆并立,皆为体魄和思想,更是以及军中老卒退伍安置。】

【在《治北政要》为蓝本,税收制度已历经多次改良,力求公平合理。鱼鳞策之下,人口统计精确无误,税负一降再降,以减轻百姓负担,促进民生发展。】

【从均田法的实施,到税收分成的调整。】

【四年前,更是一项大胆举措,将盐地、私盐、铁器等国家专营之行业,下放给民间经营。】

【此举一出,朝野震惊,反对之声四起。】

【盐、铁乃国家命脉,历史上因盐商、铁器而引发的起义屡见不鲜,四国贩卖“私盐”乃是杀头的重罪。】

【故此,朝臣们担忧此举会引发动荡,为后世埋下祸根,甚至内阁几人也是犹豫。】

【最后燕王府修书终南山,请燕王裁决。最终,燕王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决定实施此策,不过其中由燕王府监管,而且每年一部分盐要有储存起来。】

【让利于百姓,以百姓之念为己念。】

【燕王府拥有绝对的权利,各行各业都在其下,以不同比列金银来缴纳税收。】

【这也是《治北政要》的核心。】

【建立的十八个边境大城特区,修建商业坊市,顺通治水和岳塘江两地的运河。】

【选拔人才各省开展科举,再组织道燕王府统考核,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

【刘温、窦固等三人,自清晨至正午,汇报不绝,却无丝毫枯燥之感,反而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这都是十年来燕王府的心血和政绩。】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

【你也听的细致,还有水银的章煜在一边补充各地的水银回来的资料相印证。】

【民调不可缺,生产与政度亦需并进。】

【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踌躇不前。】

【燕王符用过午饭后,六人回到暖房之中,重新开始。】

【于燕王府,上百位参议、忌酒、学士及黄门侍郎等群贤毕集,其心神皆不由自主地牵系于暖室之内。】

【一个简简单单的早晚,便是燕地十年的社稷兴衰,也是未来之走向!】

【众人也想知道,燕王对他们十年勤勤恳恳的功绩的评价。】

【可是他们自然不敢去听,况且暖房外还有牢牢站着两人,飞将军贾符,龙亭侯虞许,二人都是陆家军老人,一州之节度使,左将军。】

【二人如此显贵的身份,也是静静守在门外。】

【众文士途经此地,皆是屏息凝神,不敢稍有造次,大气不敢喘。】

【之前自然没有此二人,现在是燕王回来之后,此时应该称陛下。】

【此时此刻,燕王府内人来人往,皆是一方“诸侯”,一州之地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皆足以牵动燕地乃至整个天下的风云变幻。】

【下午时分,议题转向了军中之事,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霍海与封海平,这两位军中宿将,近年来致力于训练燕地兵种,由《练兵记要》探索强军之法。】

【他们深知,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因此,在过去的十年里,燕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裁军,节省经费,再次提高军中待遇,提高选拔门槛,旨在打造一支精锐之师。】

【然而,此举在燕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北地战乱多年,百姓们深知武装力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武才能定国,才能安邦!】

【手中有剑和无剑是不同的。】

【纷纷质疑此举是否明智,甚至有人担忧这是自毁长城之举。】

【多地的学子更是联合起来,书写“万人言”,递交给燕王府,表达他们的忧虑和不满。】

【面对如此重大的决策,内阁六人亦是犹豫不决,难以定夺。】

【最终,他们修书终南山请求定夺。】

【以燕王的名声才压服诸多反对之声。】

【如今,燕北军已成为一支精挑细选的强军,足足有八十万之众。】

【再加上各州的武装力量,一旦有变,可迅速聚拢起百万大军。】

【军中之事,你倒是放心。】

【陆家军中,有太多老人,他们都是当世的名将,由你一手培养而成。】

【治军之道,在于纪律要言,需严明赏罚,身先士卒,才敢打硬仗。】

【亭台二十六将之中,不少人都是从士卒中摔打出来的,他们绝非纸上谈兵之辈,而是真正的战场猛将。】

【从下午聊到晚饭时分,暖房之中的烛火被擦亮,几人的身影在窗户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屋外的天色渐渐暗淡,府中的诸多参议和官员暮色下画酉时纷纷离去,但他们的眼神仍然不时地注意着西湘房的那间屋子。】

【门口,贾符和虞许二人依旧立在门口,不曾有丝毫的懈怠。】

【屋内禁闭,只听得见几人的影子对答。】

【你微微点头,对于众人的汇报,大多都是精炼和挑选重点,不过你也能从中窥得如今燕国的“体貌”。】

【以燕国如今的军事实力,已经不输于任何四国。】

【步兵、骑兵、重甲军,以及军中的工匠,他们的职务和武器的发展都得到了有力的推动。】

【后勤补给和军中职务的升降制度也日益完善,武将身边的政要忌酒配备齐全,宣传和生发工作也是一一具备。】

【此外,军中还特意组建了“演戏处”和“军武堂”学习,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变化进行预演,以确保在实战中能够迅速应对。】

【一支训练有素、能听指挥的雄兵仿佛已经出现在你的眼前。】

【霍海二人汇报完毕后,也重新落座,室内的气氛略显凝重。】

【这时,有人进来添加地炉的木炭,你顺手打开了窗户。】

【月光柔和洒满整个房间。】

【军政两处的汇报已经完毕,但六人脸上似乎还有话未说完,犹豫之色尽显。】

【在暖室内的灯火下,“水银”的都统章煜手握住轮椅低着头的扶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你看着六人脸上的犹豫之色,心中已有猜测。】

【“孝和,你来说吧。”】

【你笑着看向文孝和,他此时心境最为沉着,是合适的人选。】

【文孝和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他环顾了五人,最后起身道:“圣上,此事乃是和长平侯有关!”】

【长平侯叶牧,这个名字在众人耳中回荡。】

【老将霍海一声叹气。】

【文孝和继续说道:“长平侯私练兵甲,军中培养党羽,还于毫州内私下会晤拓拔宏宴。”】

【他的语气公正,没有丝毫的糊弄之意。】

【你闻言脸上却没有任何怒色,一片平静。】

【刘闻等人这才脸色稍缓。】

【这次祭天大典,叶牧也如期参加。你本有意留下他,与他叙叙旧,共话当年情谊。】

【你的父亲陆佳轩更是特意留他吃一顿家宴,然而叶牧却称有职务在身,匆匆告辞。】

【回想起当年,陆家军初创之际,叶牧即为首批四人之一,堪称元勋。】

【他性情豁达,于陆家军中,几无人不识其面。】

【当年有客人来,家中没有好酒好菜招待,叶牧杀了家中的唯一的耕牛款待。】

【他对你的父亲有救命之恩,年纪又与你相当,因此陆佳轩曾多次想收他为义子。】

【父亲称赞他:“豪气过人,能文能武,长相俊郎。”】

【在当年虎牢关的日子里,每逢年过节,你和陆羽都会回去叫上叶牧一同欢聚。】

【你和叶牧的关系也算是极好,曾多次共同经历生死。】

【你与叶牧,虞许等人,更是在虎牢关对着黄天厚土立下。】

【“扬名天下,开创盛世”的誓言。】

【在其城楼举杯,喊着“生死与共”。】

【后面历经多次大仗,最后定鼎黄河。】

【收三洲之地,黄龙府门前。】

【你辞官修道之时,叶牧却怒发冲冠,于陆家军中公然指责你“迂腐”、“妇人之仁”。】

【“只需起兵十万,你陆神洲何尝不能问鼎天下?”】

【你却只是淡然摇头,不置可否。】

【叶牧愤然摔下头盔,怒骂道:“陆神洲,真是孬种!”】

【当时,贾符等人闻此言论,为之震怒。】

【你安抚贾符,随后和陆羽离去。】

【分道扬镳!】

【回想起当年终南山,那封“岁在甲子”的信件,也是由叶牧牵头撰写。】

【此刻,章煜已将一份密折呈上,其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叶牧近几年的所作所为。】

【你细阅其内容,发现与文孝和所言并无二致。】

【你目光扫过在座的封海平、霍光、刘温以及章煜四人这四人,当年曾与叶牧同帐共眠,情义深重。】

【若换作他人,或许早已大军压境,不会拖延至今。】

【但此刻,众人都静待你的决断。】

【你转向章煜,沉声问道:“叶牧治下,可有欺压百姓之举?”】

【章煜闻言,微微沉吟后答道:“根据水银探子所呈情报,并未有此类记载。”】

【你接着追问:“那可有中饱私囊,将毫州视为私家库房之事?”】

【“叶牧是否确有私通外敌之铁证?”】

【章煜摇了摇头,并无确凿证据。】

【最后,你问道:“毫州目前可有动乱之兆?”】

【未等章煜开口,文孝和已抢先答道:“圣上,毫州这几年百业兴旺,税收在几州之中名列前茅。”】

【章煜似乎是听懂其意,不确定道:“可是,我们对此去信多次,叶牧也不愿意来燕王府,甚至都不愿意回信。”】

【你看着六人道:“明日我去一趟毫州。”】

【文孝和连忙劝阻道:“圣上,你可是万金之躯,怎可轻易涉险?”】

【你笑了笑道:“无妨!一人去得!”】

【“攘外必先安内!”】

【霍海等人深知你一旦下定决心,便难以改变,不过也是舒了口气。】

【若是燕王认为叶牧有叛乱之心,叶牧便再无生机。】

【对于你去毫州,他们并不担心。】

【在燕地,没有人会举兵反抗燕王。】

【就在这时,一名蒙面的黑衣人敲响了暖房的门,贾符和虞许也随之走了进来。】

【是水银的探子连忙禀报道:】

【“四国使团在毫州遇袭!”】

【章煜等人闻言,大惊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