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 第232章 老闫上门、答应条件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232章 老闫上门、答应条件

簡繁轉換
作者:腊肉角豆煲仔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22:21: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32章老闫上门、答应条件(求订阅)

“丰年,我泡好茶了,能送进来吗?”

门外响起周燕的敲门声,因为有可能是在谈要紧的事,所以周燕先敲门询问一下。

“进来吧。”

在周丰年回答后,周燕便端着两杯热茶,和一盘打开摆好的糕点,放在了桌上。

周丰年立刻介绍道:“我同事,计算机厂的书记老闫,之前我去计算机研究所就是他拉我去;这是我妻子,周燕。”

周燕笑着问好道:“闫书记,丰年在厂里受你照顾了。”

闫正志连忙说道:“没有,其实我是跟你爱人学习的,丰年的在计算机上的敏锐远胜于我,我们是互相关照。”

“那你们聊,我先出去了。”

周燕没有多待,说了一句话后便离开了,还将门给关好了。

闫正志不由说道:“丰年,你娶了一个好妻子啊。”

周丰年笑道:“都一样,老闫,你爱人肯定也十分贤惠,要不然咱们怎么可能将精力放在研究上。”

“说的也是。”

闫正志随后没有闲聊,直接对周丰年说道:“小日子昨天又找上门来了,答应了咱们那些比较苛责的条件,同意签订购买超级计算机的协议,就是有点要求.”

等闫正志说完,屋内安静了一会后,周丰年才开口说道:“小鬼子连这种要求都答应,肯定是觉得能从超级计算机这里获得巨大的好处,才愿意接受那种要求。

至于加的那两千台个人计算机,他们是想一边研究一边赚钱吧,买回去后,改头换面一卖,就能赚一笔钱。”

闫正志惊讶道:“他们想当二道贩子?绕这么大一圈子,值得吗。”

“我虽然一直觉得咱们制造的第一代个人计算机不行、系统和程序都不完善,但是对他们来说,算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了。”

周丰年解释说道,他是拿九十年代的大头机做对比的,但现在才七一年年底。

不是他自夸,就算阿美现在制造出个人计算机,也是功能简陋,性能落后的产品。

如果没有华夏的个人计算机,那阿美可以宣称他们的计算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但一旦有了对比,就会显得阿美的计算机是个小丑。

周丰年就是这么有自信,熟知计算机完整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技术,现在制约他的只是材料和电子元件的问题。

如果他全力研发个人计算机相关的电子元件,那么说不定能让九十年代的大头机在这个时代出现。

一旦出现,对其他国家的计算机是一个降维性的打击。

“小鬼子估计是想模仿咱们的计算机,然后去争抢其他国家的市场.一次性购买这么多,也可能担心咱们去卖给其他国家吧。”

周丰年推测的说道:“这个民族永远是这么阴暗,可以卖他们,但是最好一分钱都不降,他们可以去赚外人的钱,但别想在咱们身上占便宜。”

闫正志直接忽略了周丰年语气中对小鬼子的恶感,这时候有许多人讨厌小鬼子,他也不例外。

全国上下,不讨厌小鬼的可能还塞不满一个村。

“丰年,可是咱们的生产量跟不上。”

“这不用担心,我想过了,制约生产效率的无非就是集成芯片和另外三种电子元件,其中集成芯片最重要,也是制约个人计算机成产效率的.”

周丰年顿了一下,随后提醒说道:“你还记得第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吗。”

闫正志顿时回想起来的说道:“你说那台啊,可那是他们的荣誉,能借过来吗?”

“什么他们的荣誉,那是咱们的荣誉,咱们研发制造出来的!”

周丰年反驳道:“成不成给上面汇报呗,反正咱们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用不用就是上面的事了。”

“你说的也是”

“至于另外三种电子元件,让他们扩张一下人手,其他厂的加加班,只要别拖欠加班补贴,工人同志比你我更愿意加班。”

周丰年说完这句话后,立刻叮嘱道:“你和领导提一下,千万别说是咱们说的,怎么办、要不要办,都让他们来决定。”

让工人同志加班,有剥削工人的前提,反正他们是不能说的。

还是那句话,他们有办法解决,但要不要办就得领导点头。

“还是你有办法,幸亏来找你了,要不然我都想不到那台光刻机放在那也是吃灰,早该给咱们了。”

闫正志点头说道,准备回去后就跟领导说这件事。

钟兴岭等人都来计算机厂了,微电子研究所废了一半,剩下的人虽然在研究,但一直没研究出个啥来。

啥原因他们自己清楚,但现在需要光刻机,最好识趣点主动交出来。

随后闫正志又和周丰年说了一下超级计算机降级的事情,周丰年没明说,等小日子签订了合同后再说。

反正还有一段时间,至少要明年年底才开始制造是小日子需要的超级计算机,到时候他再改就行了。

等事情差不多聊完后,周丰年便邀请闫正志留下吃饭,不过闫正志摇头拒绝了。

他妻子还在家里,而且回去后还得向上级汇报,实在没有时间;要是他自己一个人,留下来蹭一顿也没关系。

最后赶在饭点的时候,闫正志骑上自行车便走了,他得赶紧和领导汇报一下,吃饭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三儿,咋不将你同事留下来?”

等周丰年送人回来后,周福贵走过来问道。

“留了,没留住,他一会还有事呢,而且家里还有亲人。”

周丰年说完反问道:“中午饭好了没?”

周福贵回头看了一眼:“快好了,都开始整桌子了。”

家里人多了,做饭都是个辛苦活,现在两个桌子都有点不够分,都给小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桌。

要是以后再添点人,周家老宅就真的不好过年了,打了那么大的桌子也没那么多房间住人。

今年过年的时候,所有民众依旧从收音机中不断听到好消息,取得了什么什么成就,今年的经济又获得怎么样的发展

其他的周丰年不清楚,但外销出口的订单确实增多了;现在华夏在国际上隐隐有工业强国的称号。

就算阿美这些国家不承认,但是在中欧这些国家的眼中,华夏就是工业强国,出口他们的机床和汽车,性能都十分好。

现在国内都在考虑出口精钢,他们的精钢品质在世界上也是一流,如果见到他们的精钢品质后,肯定会有国家考虑进口。

毕竟周丰年研发出来的技术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生产出的精钢品质自然有保证。

轧钢厂在改制后,去除了大量的零件加工,将工厂重点回归到轧钢中,现在第三轧钢厂已经是冶金部重点大厂了。

跟周丰年所知道的情况不同,李怀德现在没搞运动,依旧权力一把抓,因为轧钢厂现在隐隐有国内钢铁之星的名声。

周丰年一边听广播一边在心里想着,他这十年也算有点成绩了。

十年前国内的出口还依靠绣花、瓷器等传统手工艺品,但现在却大量出口机床、汽车等工业产品。

外汇也从六年前的一个亿出头,到现在的四五个亿美元。

接下来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了,周丰年得让国内成为信息革命的中心。

从现在开始的之后二十年,用来‘练基本功’和继续技术,等进入九十年代后,便开始抢跑领先。

之后的时间,周丰年得趁着他还精力充沛,把人工智能和各种未来的发展规划出来。

他感觉自己的技能突破十级后,会有质的飞跃,到时候说不定能研发出类似终结者的人工智慧生命。

不过这种研究需要的肯定不止一个十级技能,可能需要七八个个甚至十几个十级技能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制造出来。

现在周丰年想的还是让华夏先成为世界第一,各个方面的。

想到这里,周丰年将怀里的女儿放下,往她嘴里塞了一块糖后,便向书房走去。

一旁被捉着下棋的周卫田见到这一幕后,顿时低声说道:“爸,侄女不高兴了,我得去哄哄.”

周福贵转头看到周伊伊不开心的在原地吃糖,顿时问道:“三儿呢?刚才不是还抱着我孙女在旁边看着呢。”

“老三估计去书房了吧,他最近忙的快住书房里面了。”

“这孩子,大过年的不知道休息一下,赶着这几天?你别动,也别动棋盘。”

周福贵看出这个大儿子想毁棋,严声呵斥后,才过去将孙女抱起来慢慢哄,跟她说一会出去买吃的后,才将周伊伊哄高兴了。

明年周伊伊也去上学,不过她在家里被宠的太好了,到了学校得让她三个哥哥关照一点。

过了一会,周燕过来一看,发现女儿被她爷爷宠着,顿时问道:“爸,丰年呢?”

“在书房吧,刚才待着待着突然走了,儿媳妇,你劝劝老三,让他大过年的别忙了。”

周燕无奈笑了一声说道:“爸,这我哪劝得住,他前脚答应的好好的,后脚躺在床上就开始思索起来,不过我不会让他熬夜的,一到时间就赶他去睡觉。”

——————

年后第三天,有了周丰年的建议后,外贸部和四机部在商议后,马上做出决定。

答应了小日子那边的合作方案,这是由他们几家本地大公司联合起来和华夏签的合作方案。

让华夏第一批引进十一种技术和设备,同时华夏的电子计算机厂优先交付小日子个人计算机。

第二批引进剩下的十一种技术设备后,华夏便交付并在小日子那里建立超级计算机。

不过小日子要安置好他们看守机房的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让他们外派看守机房的人受伤,否则以后取消一切合作。

本来他们引进小日子的技术和设备,是站在劣势的一方;求别人的技术支援,是没底气说这种话的。

但小日子同样窥伺他们的超级计算机,那双方就是相互有诉求,是一个平等谈判的地位。

何况超级计算机的重要性远超小日子支援的那些技术设备,二者的重要性天差地别。

同样小日子也不想破坏合作,他们在得到第一批个人计算机后,立刻加紧研究起来。

但直接被卡在两个地方,第一他们暂时制造不出来这种规格的集成芯片。

第二就是搞不明白操作系统的运作原理,小日子的计算机工程师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见识。

在没搞清楚技术前,小日子哪敢撕破合作,而且他们违约了,破坏的是小日子在国际上的形象。

传出去后,以后谁跟他们合作,都得提一个心眼;和华夏这种国家的合作说违约就违约,那和他们那种小国合作,还不是随便欺负?

违约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哪个组织会轻易干的,后续影响太严重。

小日子确实贱,但他们不蠢,这种自毁八百的事,不到万一应该很少干。

要是真的做出来了,费劲巴拉的得到一台降级后超级计算机,那和收获相比,他们吃的亏绝对更大。

两部还向上级领导说了加快生产效率,提出将微电子研究所那台光刻机,搬到电子计算机厂区。

集中力量集中生产,也能帮国内赚外汇。

领导没怎么多想便答应下来,同时给微电子研究所发下命令,让他们赶紧将光刻机送过去。

计算机研究所和微电子研究所那帮人自然不愿意,这也算他们的荣誉证明,但他们确实没什么研究项目。

之前浑厚的科研团队,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倒了三分之一的人,剩下的是又老实又听话.但唯独没什么自主科研力量。

光刻机放他们这已经好久没用过了。

虽然不甘心,但上面的命令合情合理,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力,在年后开工的第一天,便来人将光刻机送走了。

同时电子计算机厂也想办法招了一些人,除了能缓解生产的学徒搬运工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从乡下干活那地方,找了一些懂技术的人。

刚好钟兴岭他们翻身后,干活那片空地就腾出来了,刚好能给这些人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