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 第247章 三年后的高考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247章 三年后的高考

簡繁轉換
作者:腊肉角豆煲仔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22:21: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47章三年后的高考(求订阅)

“爸,妈,我回来了!”

周显阳回到家里后,第一个举动就是大喊了一声;随后没喊出来周丰年,倒是将两个妹妹喊出来了。

“大哥,给我带好吃的了没?”

“哥,考的怎么样?”

周琳琳和周伊伊分别问道,前者岁数还小,就知道她这个大哥经常给他带吃的。

周伊伊倒是懂事了,她和周显阳就差两岁,知道今天周显阳去参加高考了,这件事对他来说很重要。

“考试对我来说算事吗?当然稳过了!”

周显阳将周琳琳抱了起来,随后从兜里拿出一块奶糖递给他,又问道:“爸妈呢?”

周伊伊回答道:“爸被潘叔喊走了,不过临走前让妈和龚阿姨去给你买菜了,说他回来后要亲自给你们下厨庆祝

对了哥,显哲堂哥和显瑞堂哥呢?他俩考的怎么样?”

周显阳摇摇头悄悄说道:“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估计希望很小.

不过他俩本来就不爱学习,现在只是担心会挨打吧。”

周贤哲和周显瑞虽然比周显阳大一岁多,但小时候就跟在周显阳身后,完全没有哥哥的样子。

颇像上一代三兄弟一样,老大老二不拿主意,听老三的。

周显阳小时候早一年上学,小学的时候又跳了一级,所以上完高中后,跟两个堂哥一起参加高考了。

其实他们也就上完了初中,高中那会半上半停的,真正的高中知识,是在家里跟周丰年学的。

七八年的高考前半年,周丰年拿出了几套课本,将周显阳三兄弟喊到家里来,亲自教他们。

周小梅就是周丰年教上大学的,成为了周家第一个大学生,虽然没进燕大,但也进了师范大学。

她本来想将工作给二嫂,不过被周丰年制止了,就算神州计算机厂的效益不错,也没必要这时候进工厂。

那时候周丰年都准备让周家安准备离职了,怎么可能再让二嫂去顶岗。

何况周小梅的岗位还是一个库管。

最后这份工作让给周燕那刚回城里的弟弟周豪了,他下去的晚回来的也晚,七七年才回来。

回来后没找到工作,刚好接了周小梅库管的岗位。

工资也不低了,每月三十七元,其他工厂的库管工资最多二十多块,神州计算机工厂效益好,工人的工资也高。

最关键的是一岗难求,周丰年还没要周豪的钱,现在一个岗位上千块都有人抢。

没一会,周燕和龚琳拎着菜回来了。

周显阳见状后,顿时笑着上前打招呼道:“妈,我回来了。”

▲ttkan▲C○

“都考完了?累不累啊显阳,要是饿的话我先给你做点吃的,你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周燕看到儿子后,温柔笑着说道:“等会要是回不来,那咱们就先吃中午饭吧,不用等他了。”

两年多过去了,周燕也三十六岁了,虽然不再年轻,但气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愈发温婉起来。

不过有时候生气起来也充满威严,她去年就成为机械厂的妇联主任了。

“还是等会吧,爸他很少下厨,错过这次机会了以后就难得了。”

周显阳摇头说道,他吃过最好吃的菜就是周丰年做的,不过他的爸爸平时忙的很少下厨,都是龚琳阿姨做饭。

“那你可有的等了,自从你爸去年成为什么后补委员,就越来越忙了”

周燕突然想到,对周显阳说道:“你爸他让显哲显瑞中午来家里吃饭呢,你去跟他们说一声,中午可能来不及了”

“什么来不及了?”

正当周燕说话的时候,周丰年便回来了。

看到周显阳后,周丰年笑着问道:“考的怎么样?”

“你就等着录取通知书吧,爸。”

周丰年当即说道:“行,今天中午你点菜;对了,显哲显瑞呢?”

“我先去喊他们,省的被揍得走不动道了。”

周显阳说完,便跑出门去喊人了。

高考算是周家难得的大事,周福贵都说今天要过来,不过昨天又打来电话,说化肥厂有点事今天耽搁了,让周丰年给他三个孙子做点好的。

没一会,周显阳便带着两家人过来了,只不过周卫田和周家安的脸色都不太好,显然是从自家儿子口中得知成绩不咋地了。

写都没写完,一大片一大片的空着,能考上大学才怪。

亏他们三叔还亲自上课的几个月,就连一向好脾气的周家安都忍不住拿起棍子抽了几下。

周贤哲和周显瑞两人见到周丰年后,有些愧疚的低头问好道:“三叔.”

“这是都没脸见我了?抬起头来!”

周丰年笑了笑后,语气稍显严肃的说道:“又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道能走,当初给你们补课,看你们俩那抗拒的表现,我大概就猜到了。

别垂头丧气了,我也没上过大学,现在还不是好好的;等会吃完饭了都说说想干什么,当兵、工作、或者干点其他的。”

“不过要是想当街溜子,那别怪我动手了。”

周贤哲和周显瑞连忙说道:“不会的三叔,我们怎么可能当街溜子”

不过被周丰年这么一说,他俩的心情也好上许多;毕竟周丰年之前为他们高考的事付出不少,也是尽心尽力的给他们讲课。

但就是听不懂,从初中他们两人就不爱学习,在学校跟折磨一样,宁愿去劳动都不想坐在教室里面。

“只要走正道,咱们家的人肯定有出息.大哥,别瞪眼了,来帮我准备中午饭,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周丰年笑着将周卫田喊了过去,还有周家安。

二哥虽然不会做饭,但洗洗菜还是能做到的。

这时候上大学还真不是唯一的出路,只不过是一条比较好的道路,能学到知识、开拓眼界、结实人脉而已。

但这三种都有其他途径可以收获,所以也就不用执着于上大学。

周丰年都没给周显阳下什么死命令,能考上就上,没考上就走其他的路。

反正周显阳现在才十五六岁,年龄算早的;他要不是小时候聪明跳过级,现在还应该在上高中呢。

做饭的时候,周丰年突然开口说道:“大哥,明年可能会放开个体户经商,你有什么想法没?”

正在煲汤的周卫田一怔,随后问道:“个体户经商?什么意思?”

周家安开口回答道:“个体户就是私人做买卖,差不多相当于小商贩或者小产业主.”

周卫田疑惑说道:“老三,这不是要被批评吗?怎么开放了。”

“政策是会变的,上面的人都变了,怎么可能还坚持过去一成不变,明年可能允许个人经商了。”

周丰年慢慢说道:“大哥,机床厂现在的效益虽然依旧不错,可是你在里面没什么前途,就算现在成了副主任,一个月也就六七十块

考虑一下个体户经商吧,还有二哥也是,车间主任差不多也到头了,虽然还能再升,但不如出来干个体户。”

虽然华夏机床厂和电器一厂的效益都不错,但他大哥和二哥算是怕到头了。

继续升迁也可以,但十来年升到副厂长的位置上,没必要;他们以后也没打算转道政府部门什么的,早早的搞个体户比较好。

周丰年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大哥周卫田,食堂副主任基本上到头了。

“老三,我听你的,什么时候离职?”

周家安听完后果断说道,他别的不知道,但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听他这个弟弟的,准没错。

周卫田也跟着说道:“老三,我也是,你招呼一声,我就辞职跟你。”

“跟我干什么,我不打算辞职,我想升随时都能升,但你们想升就困难了,而且也不用辞职,停岗就行。”

周丰年笑着说道:“一会吃完饭了,去我书房详细说,明年才有政策呢,咱们先做好计划就行。”

三人合力,中午这顿饭很快就做好了,照顾了所有人的口味;他们一家从小到大不知道聚了多少次餐,口味早就近乎一致了。

做饭的都是周丰年教出来的。

周显阳三兄弟经过刚才私下一阵玩闹开导,到上桌吃饭的时候也完全恢复过来,还按照自己喜欢吃的菜抢占位置。

气的周卫田和周家安上手挥了一巴掌,才让他们老实下来。

趁着家里的保姆龚琳被放假了,周显阳尝了几口后,感叹的说道:“爸,大伯,还得是你们的手艺,要是能天天吃到就行了。”

“别想了,除非你能天天做一件和考上大学差不多的事情,拿成绩来换。”

周丰年笑了一声说道:“你们两个也是,没考上大学没关系,拿差不多的好事或者成绩来找我,都能提个要求。”

他去年被评为后补委员,能力还是不小的;只要不是违法犯罪,一般的事情他都能出面解决。

吃饭的时候,周卫田突然说道:“对了,爸不是说他要来吗?”

周丰年说道:“化肥厂太忙,他没时间过来了,还叮嘱让我给他三个大孙子多做点好吃的。”

周贤哲和周显瑞闻言后又有些羞愧,他俩知道最想他们考上大学的是爷爷,但他俩无能为力。

老头子想着一个中专出来的周丰年,就将他们周家带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要是出几个大学生,那还得了?

所以在周小梅考上大学后,周福贵就一直念叨着他三个孙子和几个孙女都要上大学。

“这老爷子,再忙能忙到哪去。”

“大哥,你可别小看咱们村的化肥厂,等今年年底分红的时候,爹他就是咱们家最有钱的。”

周丰年想了想后说道:“少说能分好几万呢!”

化肥厂第三年才开始分红,从七五年建厂到现在,刚好是三年。

周卫田闻言后一脸震惊,连忙问道:“爹他这么有钱?”

“嗯,只多不少,你别忘了村里的集体经济当初是各家各户出资分比例的,咱们家出的最多,分红的时候也拿的最多.”

无论是种蘑菇,还是温室大棚,还有蘑菇辣酱厂的分红,都是按照当初的各家各户的比例分的。

化肥厂也是,以前还有用工分换分红的,那是将分红提前划出来一部分,分给没出钱但是劳动比较多的人,基本上等于工钱了。

不过最后算来算去,还是周家分的最多,村集体经济,他们一家占了7%。

今年的化肥厂利润要是有五十万,那周家就能分三万五。

不过村里也没人嫉妒,当初搞村集体经济的时候,其他都没什么人出现,周家直接拿了大几百。

种蘑菇、大棚、化肥厂也都是周丰年给的主意,这些都是村支部和生产队提前给所有村民说好的,这是带着他们挣钱。

周卫田闻言后,笑着说道:“嘿,老爷子一声不吭的成咱们家最有钱的了,今年过年得多抽他几根烟。”

他们三兄弟没人嫉妒就是了。

他们三人中,家底最薄的周家安,都有几千的存款,像周丰年,存折上的钱已经有四万了,他们两口子都不在乎。

这两年最大的花销,可能就是前两年地震后的装修房子了,周丰年将两处四合院重新装修了起来,花了一千多。

这两年多发生太多的事了,不仅许多周丰年熟悉的人逝世,就连国内经济都发生了一些震荡。

大部分工厂经济下滑,当初去农村的知识青年也回来了,想尽办法往各个工厂塞人。

人多了还用不上,工资又是一笔开支,而且退休的工业也要安抚发退休金,还是一笔开支。

工厂效益差,就慢慢发不出钱来。

这几年也就华夏机床厂、神州计算机厂、电器一厂等等这些工厂,仗着技术革新继续出口,能源源不断的赚外汇补贴厂里。

这些老熟人的工厂求上门,周丰年也是能帮就帮,尽量指点技术革新。

他现在依旧是神州计算机厂的厂长,而神州计算机厂,今年也彻底成为华夏第一出口大厂。

按照周丰年当初的设想,两年到三年就进行一次技术革新和性能优化,今年是第三代神州个人计算机研发成功。

小日子、阿美和法兰西等这些国家,尽力追赶也才追赶上第一代神州个人计算机,但他们刚刚宣布发售没多久,便被华夏的第三代神州个人计算机给整破防了。

性能、功能又完善提升了许多,而且价钱只提高了三百美元。

春季广交会上,连同一系列配套设备,直接拿下了一亿九千万美元的订单。

直接反超华夏机床厂!

要不是高志远已经升迁了,他听到神州计算机厂的订单消息后,肯定要找上门拉着他的手说机床厂怎么怎么不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