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耍流氓啊!剩下的小年轻也是满脸悲愤。
但是这疯婆娘还真说不好,她说不定还真会喊耍流氓,到时候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大家会相信谁。
把他们赶走之后,李稻花霸占了他们这块上好的风水宝地。
这里没什么风,阳光还足,也不知道这群小年轻是怎么战胜七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们,获得这块风水宝地的。
过年这天,丹尼斯正在欣赏北平夜晚的烟花秀,他在学校放假,跟其他留学生们一起,吃着食堂特地给包的饺子,感受着中国特有的春节气息。
伊恩突然打电话过来,北平晚上十一点,伊恩所在的华尔街是早上七点,以往伊恩还没起床呢。
“又有什么事情了吗?伊恩,我说了,过年,要两个月。”
“我知道,我没忘记,但是丹尼斯,这件事情我必须要跟你说,我们需要《华尔街奇遇记》的影视版权,华纳兄弟已经打算拍摄奇遇记,但是需要我们拥有版权,你知道的,大公司更在乎这个。”
“我上哪去给你找稻花老师申请版权......等会儿,或许还有个办法………………”
丹尼斯也很激动,如果《华尔街奇遇记》真能够上映,那么他作为译者,身家也会抬高很多,等到毕业后,不管是留在中国,还是回阿美莉卡,都有一份很好的履历。
他说的办法就是通过梁宁,联系北平文学,到时候应该就可以拿到版权。
“你等着,大概...明天这个时候,我给你回消息。
丹尼斯提前离开聚会,他需要早睡早起,明天以充足的精力去处理这件事。
第二天,闹铃刚响,丹尼斯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好,按照之前记下的地址,找到梁宁家里。
也幸好是大年初一,大部分人都在家,梁宁这会儿也在家,听说要影视版权,要拍成电影,梁宁简直不敢相信。
阿美莉卡的速度都这么快的吗?奇遇记到阿美莉卡才多久啊,半年吧,这就要拍成电影了?
“你相信我,你绝对无法想象奇遇记在华尔街的火爆程度,如果你没有一本奇遇记,不配说是个合格的闯荡华尔街的人。”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但是无所谓,讨厌的人都是些老牌成熟大佬,他们清楚的知道,在利益和喜好面前应该怎么选。
“我带你去找主编。”
李清泉家就在附近,这里是他们北平文学的家属楼。
李清泉家跟梁宁家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位置不一样,李清泉这会儿在家正在帮老伴包饺子,明天孩子们要回来。
“咚咚咚。”过来开门的是李清泉的老伴,见到是梁宁,赶紧扭头喊李清泉出来。
“老李啊,小宁来了,你快出来。”
“来了。”
李清泉拍拍身上的面粉,从厨房出来,看到梁宁身后还带着丹尼斯,就让他们到客厅说话。
刚进门,还没落座,梁宁就迫不及待地说:“主编,丹尼斯说,《华尔街奇遇记》要在华尔街被拍成电影了!”
李清泉本来在倒水,听到这话,水也不倒了,兴致勃勃的问丹尼斯怎么回事。
听完丹尼斯说的,李清泉也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好,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他们其实并不对奇遇记的出国报什么希望。
毕竟,它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火,跟优秀,是两回事。
要不李稻花怎么总是被批判呢,除了董郁这种,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国外而批判的人,还有不少正经的作家。
他们的批判倒也不是全方位的批判,而是觉得,李稻花既然有这个能力,在文字雕琢方面可以再适当提高一下。
文学内涵方面再延伸一些,不要上来就是平铺直叙的大白话,什么都写出来,没有批判性,也没有教育性。
李稻花承认,自己在文字雕琢方面有欠缺,但是没有批判性就冤枉她了,她对国外的批判还不够多啊,国内她也批判啊。
总之,这样一部不够优秀的作品,最后在阿美莉卡的反响这么热烈,他们是没想到的。
之前的文字版权,他们可以说是礼貌性的,是出版都有的。
拍电影可不是所有的书都有的,别说是他们国家的书,就连国外本地的书,也很多都不会拍成电影的。
出版书要不了多少钱,拍电影花费的钱就多了,从立项钱就哗哗哗的往外出。
看来他们宣传的还是保守了,这何止是畅销海外啊,这是火爆全球,现象级作品!
李清泉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好,《华尔街奇遇记》是波折最大的一部小说,因为郁他们的围堵,一度被一些地方列为**。
拍电影肯定是要拍的,时不我待,只是他们社里之前也没有这种先例,只能是先去找李稻花。
“她老家哪的?”
“只知道是豫省的,具体是哪里的就不知道了。”
去找的话就太慢了,李清泉决定,直接登报寻人!让李稻花看到之后,火速回来。
报纸刊登出来的时候,李稻花正在大巴车上呢,大巴车上人员混乱,带什么的都有,活鸡都有,李稻花严重怀疑,要不是猪上来要多买一个座位,他们绝对会赶着猪上来。
她坐在靠窗边的位置,欧阳远坐在过道那边,帮她挡住其他人。
幸好李稻花不晕车,要不然这一趟能要人命。
跟李稻花回家,到了镇上就有人接应不同,他们这次到镇上,还要靠自己打听欧阳远妈妈他们所在的村子在什么地方。
欧阳远打听地方选择的是派出所,这里的公安最了解当地情况。
“眷子村?这可就远了,得翻过一座山头才能到。”
公安人员拿着地图给他们指,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眷子村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走。
另一个公安人员拿着他们的介绍信在检查,确定不是什么非法逃窜人员。
“哎,你看,这跟报纸上的那个稻花老师的信息是不是一样?老公是北邮的职工,叫欧阳远,欧阳远这名字应该不常见吧?”
何止不常见,他们在这里工作这么久,也就知道有一家下放的姓欧阳。
“您是……………稻花老师?写三部曲的那个稻花老师?”
啊?这都能认出来?她的介绍信上也没写这个啊。
派出所的一个年轻公安兴奋的从桌子上把自己刚刚还在看的报纸拿给李稻花。
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就是,稻花老师的《华尔街奇遇记》将被阿美莉卡拍摄成电影,目前正在进行版权对接。
由于稻花老师回老家豫省过年,他们并不知道稻花老师家乡的具体地址,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寻找稻花老师。
李稻花是豫省走出的国际作家,这当然让豫省各地报纸纷纷配合。
不仅是头版头条刊登寻找李稻花的消息,其他的板面还会介绍李稻花发布过的所有作品,以及作品产生的影响。
可是在豫省结结实实刷了把存在感。
“稻花老师,您快回北平吧,这可耽误不得。”年轻公安都替她着急,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欧阳远没想到突然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心里也有些忐忑,要说不想让李稻花跟他回家见他妈妈那是骗人的,但是李稻花这事确实很重要。
“没事,我们先回家,好饭不怕晚。”要是因为她晚回复几天就取消拍摄计划,那么就算她真的现在回去,大概率也是被对方吃的死死的。
到时候就是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我们送你去,要是让领导知道,您来我们这,真出点什么意外,我们就惨了。”
准确的说,在千禧年之前,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少不安定分子。
83严打,是扫黑除恶行动的开端,但绝不会是结尾。
如果李稻花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时候,在他们这里出意外,那何止是他们派出所,整个地方都会成全国关注的焦点。
他们派出所算是比较大的派出所,总共有三个人,所里还有两辆自行车,平时就是两个人轮流到外面出警,另一个人留守派出所。
这个年代,很多镇甚至没有派出所,只有一个公安特派员负责维护当地治安,但是各个地方都有民兵可以配合公安。
他们镇有派出所,还是因为镇子太大,人员分布太散乱,而且附近有煤矿,才成立了派出所。
两辆自行车,两个公安骑一辆,欧阳远和李稻花骑一辆,他们带的东西就被挂在自行车前面。
有自行车,相对而言要好很多,尽管路程比较远,速度却比他们上次回家快很多。
他们还没到村口,就有人发现了他们,回去报告给村长,到村口的时候,正好村长也出来了。
村长还以为是村里出什么事,连忙问:“周警官,出什么事了?”
“哦,没出什么事,咱们送稻花老师来咱们村里。”
“稻花老师?之前没听说村里要来新老师啊?”他们村里就一个老师,叫欧阳遥,要是再来个老师,那他们村里的学生们就有福了。
“村长,人家不是来村里当老师的,稻花老师是有名的作家,写改革三部曲的那个,她是来村里走亲戚的。”
眷子村比较封闭,村长就是生产队的队长,提到稻花老师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毕竟,三部曲的那位作者是北平的啊。
“啥!那个稻花老师?呀......”村长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好。
他们这里就没出过什么名人,李稻花,是他们见过的最有名的人了。
“好了村长,欧阳老师家在哪?稻花老师的老公,是欧阳老师的弟弟。”
“哦哦,我来领路,就在学校旁边。”
说是学校旁边,其实是跟学校相连的,当然,也是有好处的,学校的房子还算过得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会儿学校都放假了,只有欧阳遥他们一家在这里,欧阳远的母亲也在这。
当初下乡的时候,他们家里担心欧阳遥一个姑娘家下乡不好,让她留在家里,结果没多久,他们全家就都来了这里。
这会儿欧阳遥正在外面洗衣服,难得的大晴天,要趁这时候把贴身衣服洗了晾干,棉衣服是不洗的,越洗越不暖和,还不容易干。
没有自来水,只能从远处的河沟里挑水回来,热水也用完了,这会儿用的是凉水,手冻得通红。
“姐!”听到熟悉的声音,欧阳遥有些不敢置信的抬起头。
这么多年,当初下乡的时候,欧阳远才十二三,一晃**年过去了,从半大小子长成大人,模样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小远?”欧阳遥不确定地喊。
“是我!”
一瞬间,欧阳遥站起来又哭又笑,还有些窘迫。
欧阳远一看生活的就不错,还推着自行车,但是她在这学校什么也没有。
她把手在身上擦干,背在身后,试图不让欧阳远看到她现在的样子。
“姐,你受苦了。”本来,让她留在家里,是想着让她少受点苦,没想到,到头来成了最苦的。
他爸什么样的人他知道,整天像大爷一样什么事都不做,才保养的那么好,被别人看上。
“妈呢?“
欧阳遥脸色难看,说:“妈病了,离婚之后,妈大病一场,之后身子骨一直不太好。”
李稻花这时候已经从自行车后座下来了,听到这里就很理解,很多人经历大变故,如果不能及时开解,很容易郁结于心,从而生病。
“那我去看看妈!姐,这是我媳妇,李稻花,稻花,这是我姐,欧阳遥。”
欧阳远把自行车递给李稻花,车子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卸下来,但是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去看他妈妈了。
李稻花也能理解,两个公安帮她们把东西提进屋,欧阳远就在屋里,抱着他妈妈嚎啕大哭。
他下乡之前,他妈妈一直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整齐,这会儿头发上已经冒出来很多白头发,躺在床上,也瘦了很多。
听到他哭,才睁开眼。
“小远?妈不是在做梦吧......小远!”
“妈!真的是我,我来看你了,还有你儿媳妇。”
见到欧阳远,不知道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还是喜事能提神,欧阳远的妈妈叶敏精神头好了很多,能坐起来,拉着欧阳远说了很多话。
大多时候都是欧阳远在说,叶敏在听,听到他回到北平,见到欧阳建,又是一阵伤神。
听到后来李稻花成了大作家,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她和欧阳建就是前车之鉴,担心自己儿子被人给甩了。
再听说欧阳建不要脸的凑过来,想要认欧阳远,原本为自己伤神的叶敏,瞬间振作起来。
为母则刚,她可以接受欧阳建伤害她,却不能接受欧阳建伤害她的孩子。
当初,欧阳建为了能跟对方结婚,把三个孩子也全都抛弃了,这也是叶敏同意离婚的原因,他要是敢把她的孩子带走,她是绝对不同意的。
两人说了很久的话,久到李稻花都送两位公安回派出所,欧阳遥做好晚饭,来叫他们吃饭。
欧阳遥的老公和女儿也回来了,下午她老公去挑水,女儿在村里跟别的小孩在一起玩。
欧阳遥的老公是在北平就结婚的,下放的时候,跟着一起来了这里,他在他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样样出色的老大,所以他并不受待见。
李稻花他们带来很多东西,吃的用的都有,今天的晚饭就格外丰盛,他们的女儿吴思思惊呼断头饭。
“呸,小孩子家家,瞎说什么,快说呸呸呸!”
吴思思呸呸呸之后,不服气地说:“本来就是嘛,故事里不都是这么讲的,只有断头饭才最丰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童言童语,别人都很严肃,觉得不吉利,只有李稻花噗嗤笑出来。
“小孩子不懂这些的,不知者不怪,思思,你今年几岁了?上几年级啊?”
“七岁,上一年级。”
“那你知不知道,断头饭是坏人才吃的,你是不是坏人啊?”
吴思思摇摇头,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恩怨分明,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对喽,你不是坏人,那这就不是断头饭,是大聚餐,团圆饭。”
吴思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其他的大人们才露出笑容。
大家是在叶敏房间里吃饭的,叶敏半靠在床上,桌子就放在床边。
他们聊天的时候,欧阳远还担心会忽略李稻花,但是李稻花让他们放心聊天,她听听。
欧阳远立刻明白过来,自己媳妇这是八卦魂上身了。
要不是现在欧阳远的妈妈身体不太好,李稻花绝对会在这时候问她和欧阳建的前半生。
就这样,饭桌上,李稻花一边库库吃,一边聚精会神听八卦,听他们以前的故事。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稻花还有些意犹未尽,小声地说:“你说,你妈妈要是知道,我要写一部关于他们两的小说,会什么反应啊?”
欧阳远思考片刻:“我觉得我妈应该会同意,我跟你说,我妈以前可豁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