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零文艺妇女 > 49、虽远必炒

八零文艺妇女 49、虽远必炒

簡繁轉換
作者:木头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21:52: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港岛的制片厂确实不少,也拍摄出很多出色的影视作品。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港岛的制片厂普遍比较抠门,能省则省,再加上地方小,一个场景,八百个剧一起用。

一套豪宅,所有剧里的有钱人都是这套房子。

《天台之上》这次的楼王,一眼看过去,就是从没有过的大气,里面的装修也从来没出现过,不将就。

“原来这就是楼王啊。”这套房子用来当楼王,观众们都认可,觉得总算是没有糊弄他们。

普通人看热闹,有钱人看到的就不一样,港岛这个时候,很多以前从内陆跑过去的人还没忘本。

看到剧里的新中式装修,就觉得,这装修同样大气上档次,适合他们的豪宅。

只是这家具在港岛也没见到过,看起来是内陆那边的,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这样的家具,有关系的人干脆就直接打电话问张鑫炎,他们剧里的家具都是找哪个师傅做的,他们也想请师傅给他们定做一套。

房子的大小,个人的爱好不同,家具当然是定做的更符合他们的身份啦。

张鑫炎又问到李稻花这,李稻花知道,这哪是什么大师傅做的啊。

她家的家具,那是她随便找的师傅定做的,师傅手艺只能说是够用,能根据她画的草图和描述,把她要的家具做出来。

要想有什么雕梁画栋的,那就做不到了,得师傅的师父才能做出来。

只是那样需要更长时间,更高价格,李稻花没那么长时间等。

这些人要是没有自己的设计图纸,师傅只能给他们做大路货,目前国内最流行的家具风格。

但这是个挣钱的路子,李稻花把自己的电话本翻出来。

李稻花的电话本上记录了很多电话号码,基本上都是工厂的电话号。

这是之前改革三部曲发表的时候,来拜访,给她留下的电话号,这些工厂都希望能通过改革,让厂子活起来,自己本身又很难找到适合的路子。

这也没什么可挑的,李稻花就翻开,随便一个打过去。

“喂您好,这里是冰城家具厂。”

“你好,我是李稻花,请问你是冰城家具厂的厂长吗?”

“对!我是!稻花老师您有什么事吗?”接电话的人声音激动。

“是这样的......”李稻花把港岛联系到她要买家具的事情说了,就想问他们能不能做,愿不愿意做。

“这个家具需要单独设计,跟现在市面上的风格不太一样,你们厂里的师傅可能要重新学习,最好还是能培养几个设计师,毕竟是要卖给港岛有钱人的。

家具的价格可以上涨,但是材质跟风格也要跟上。”

“好,理解,我这就安排人过去学习。”

等挂了电话,冰城家具厂的厂长陈红旗立刻点兵点将,厂里的人才全都扒拉一个遍。

技术高超的老师傅,上过高中的技术工,还有厂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不仅如此,他还准备去领导那哭哭穷,争取能让上面,或者是从兄弟单位支援几个人才过来。

这可是要挣有钱人的钱啊,那不得好好规划规划。

还是自己人照顾自己人,稻花老师这就给他们找了个挣钱的路子。

至于说李稻花提到的《天台之上》,他也没看过,跟好几个人打听之后,才知道是港岛的电视剧。

冰城省内有林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他们的兄弟工厂,木材厂,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

木材卖不出去,厂里的工资都要开不出来了,工人们甚至都偷偷从厂里拿木材回家烧火。

眼看着冬天又要到了,这木材再不卖出去,冬天又要损失一大批。

能住上楼房,用上集中供暖的这时候属于少数,更多的人需要自己取暖过冬,烧煤烧柴是最常见的。

烧煤当然更方便,但买煤不容易,煤也不便宜,有不要钱的木柴那更好。

《天台之上》拍摄完成,李稻花他们也能回自己家住。

欧阳远从小四合院回来,趁着李稻花坐在院子的躺椅上晒太阳的时候,用水果刀给李稻花削了个梨,润肺。

“我最近盘算了一下,想着跟你商量商量,要不,我就不去图书馆上班了。”

李稻花用牙签扎起一块梨,另一只手里是报纸,最近少看了不少报纸。

“不去就不去呗,反正你那工作也没什么上升空间。”

上升空间也是有的,只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再过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上岗,等欧阳远熬资历熬出头了,升职到了需要学历的时候,以欧阳远初中毕业的学历,根本没机会。

他没上升空间,工资又低,干的确实没意思,他能坚持到现在,李稻花都觉得挺不容易的。

编制对人的吸引力还是巨大的。

“啊?你同意啊?”欧阳远都想好如果李稻花不同意辞职,那他就继续两边跑,累屎累了点,车队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这段时间他们车队发展的不错,有很多固定客户,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再加上新拉的一些散客,收入不少。

现在的收入,都让李丰获和欧阳远他哥都产生了存钱在北平买房子,把家里人都接到北平来的想法。

他们没有过挣了钱就回家娶媳妇生孩子的想法,这也是欧阳远给他们灌输的。

跟在李稻花身边这么长时间,欧阳远也知道略懂一些经济,听李稻花说过什么风口,什么难得的积蓄,什么产业集聚,地域优势………………

这些东西,他也掰开揉碎了跟他们讲过,要是想着挣一笔就回家,那这辈子都很难再遇到这样好的机会了。

而且北平机会也多,他们在村里的时候,想找个工作都难,这两年北平的变化是巨大的。

改革开放,再加上人心思变,越来越多的人提前投入个体户行业,每天光摆地摊的人都有不少。

他们村里呢,过年的时候他们也回去了,从上到下,还是比较封闭的,大家都不敢从事个体户行业,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封闭。

《天台之上》最后还是被引进了,几乎是港岛那边刚刚大结局,内陆就正式上映。

很多人看,也只是看个稀奇,就像林金凤,她就每天守着电视机按时看。

看的时候还要跟李稻花讨论,她讨论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剧里为数不多的家长里短。

比如说安娜她家的家庭情况,林金凤就不理解,警察为什么不管,邻居们为什么就这么看着………………

这可跟他们村的情况不一样,死人了都,他们村要是出这种事情,那都不用警察来调查,转过天去,十里八乡那就都知道了。

一个村子里出杀人犯这样的事,在这个年代还是很严重的,丢脸不说,还会影响到年轻人相亲。

港寨这种社团林立的情况,在林金凤看来,这地方就像是土匪窝,必须得公社民兵齐齐出动,共同打下来。

像林金凤这样的人属于大多数,他们不理解一套房子几十万,更不理解买房炒房,有这钱,干什么不好。

但是也有少数人,在反复看了《天台之上》后,幡然醒悟,觉得国内迟早要走上这条路的。

手里头有几个钱的人开始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买房炒房,什么时间买,什么时间炒合适。

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这里的人从国家开始改革开放,就有不少人做起小买卖。

太穷了啊,实在是太穷了,只要有一丁点可能发财的机会,他们都愿意试试,蹲大牢是不怕的,蹲大牢可没有穷可怕。

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带一,越来越多的人靠着做小买卖攒了点钱,有钱就更怕返贫,他们就想挣更多的钱。

“炒房可以啊,你看看电视里那些炒房的人,什么都不用做,钱就这么越来越多,咱们也可以做啊。”

他们的钱那都是起早贪黑挣的,很苦的。

《天台之上》却让他们看到一种很轻松就能挣到钱的方式,炒房。

他们这样的小地方当然没得炒,港岛呢,就不容易过去,他们就把目标放在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沪市和北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几乎人手一本改革三部曲,自然也都知道李稻花。

李稻花买的几套房子都在北平,这就说明她看好北平的房子和房价,觉得现在买不亏,那他们跟着买,绝对也不会亏。

“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要想炒房,大家必须团结起来,共进退,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温州炒房团,虽远必炒!”

说到做到,他们开始收集沪市和北平的各种资料,还专门组织人手去当地考察。

李稻花不知道炒房团的事情,她现在在头疼呢,回来之后,本来是想休息休息的。

今年大多数时间她都在港岛忙活电视剧的事,没有写什么小说,梁宁都来催她来了。

不止是梁宁,伊恩也在催她,《重回十八岁》上映取得好评,他的公司需要新的小说来拍摄,不能停,尤其是造星,更不能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