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零文艺妇女 > 60、来信

八零文艺妇女 60、来信

簡繁轉換
作者:木头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21:52: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记者没捞到自己想要的,李稻花在台上的时候,他们可以采访,现在人坐在人群里,他们再过去,就不礼貌了。

但是没关系,等会儿散会,他们还能去采访,再不济,李稻花说的那句话,和之后的不接受反驳,也能让他们编排出一篇文章来。

可惜,李稻花没给他们机会,等到散会,李稻花利用自己年轻,再加上身高在人群中不算突出的优势。

一路上弯腰小声借过,躲着记者,打个车就回家了。

李三柱和林金凤在外面还眼巴巴等着呢,李稻花打发人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两人才没一直等下去。

她可以自己写稿子,但是不想跟记者过多打交道。

难缠,还不一定会把人写成什么样。

其实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记者还没那么多丧良心,没功德的。

等到改革开放,私营媒体越来越多,才是真的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时代。

李稻花参加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说自己要吹起未来的风。

配合着报纸上,即使只是黑白照,依旧是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明艳照人,跟其他沉稳的作者完全不同。

单看照片,很多人完全无法想象,这就是他们一直挂在嘴上的稻花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年少轻狂啊。”

“呵呵呵,毕竟年轻,你我年轻的时候,如果能取得她这样的成绩,恐怕比她还要狂。”

另一个人都没多想:“你这话说的没错。”

想当初,他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时候,左邻右舍通知个遍,听着他们的吹捧,仿佛明天自己就要全国闻名。

事实是,他又写了很多年,才逐渐积累起名气,这些年,也听过不少风言风语。

大多数作者没办法像李稻花这样,跟不用休息一样,脑子转个不停,不断地发表新的小说,稿费完全不愁吃喝。

很多作者,都是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的,只有写出名堂来之后,生活条件才能转好。

有人看到的是年少轻狂,有人看到的就是狂妄。

本来李稻花最近风头被麦穗遮盖,再加上她没获得诺奖,小黑子对她的热情有所下降。

这次茅盾文学奖再加上获奖感言,她再次上了风口浪尖。

著名大喷子,稻花御用黑子,董郁,董批评家。

上次晕倒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从医院回来之前,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钻牛角尖,多散散心。

不然的话,对身体伤害很大的,他上次就是因为气急攻心,才导致晕倒的。

他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敢让他看报纸,尤其是有关李稻花的报纸,那是绝对不能出现在家里的。

谁知道,诺奖提名这事,电视上也报道了,当时看到这报道,家里人都盯着董郁,就担心他有个什么好歹。

好在平稳度过,全家人才松口气,觉得郁这是自己想开了,这些报纸什么的,管的也没之前那么严格。

他哪是想开了,他是准备憋个大的。

这会儿自己偷偷摸摸写稿子,准备投稿呢,反正看不惯李稻花的又不是他一个人,大家聚在一起,才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啊。

很快,一篇名为《文学奖项不应该被政治捆绑》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

典型的反思文学,很多报纸还是喜欢刊登这些所谓的反思文学,你反思的越上纲上线,越容易被发表,被关注。

这样危言耸听的名字,也能吸引读者的视线,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的视线。

正值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各界对于上面的看法都很敏感,大家要怎么做,都要看着风向,赶紧调整,生怕自己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

错过了,轻点的,不过是多挣钱少挣钱的区别,严重的,说不定就要进去喝茶。

看起来很严重,通篇读下来,中心思想就是,我,董郁,实名怀疑李稻花这个茅盾文学奖拿的有猫腻。

她配不上这个奖,茅盾文学奖之所以会颁给她,完全是因为她之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原因。

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应该中国人自己选,不应该听外国人的。

后面这句话说的好像自己多么的大公无私,多么的爱国,多么的羞于阿美莉卡为伍。

很多读者看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这?

这么大的名字,你就放这么个屁?你就算是说李稻花的《一屋檐》配不上这个奖项,他们说不定还会认同。

说李稻花配不上这个奖项,那纯纯是无理取闹,尤其是说被诺奖捆绑,那就更是搞笑了。

首先,李稻花获奖的是《一屋檐》,跟诺奖提名的《亿万富翁》不同。

其次,作为最著名的世界级奖项,即使李稻花自己曾经贬低过这个奖项,那这含金量也不是董郁能质疑的。

李稻花的诺奖提名传回亚洲之后,《华尔街奇遇记》,也就是亿万富翁,已经在周边的国家登顶销售榜第一,还好评如潮。

不仅如此,阿美莉卡拍摄的《亿万富翁》电影也在这些国家卖爆。

凭借着这些版权费,别人不知道,有些消息灵通的可是知道,李稻花现在的钱数都数不清。

周边有建交关系的国家甚至提出来想让李稻花去他们那边进行文化交流。

只是出国文化交流的事情比较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安排好的,总要双方商谈的差不多,才能通知李稻花。

她本人算是在上面挂上号的,这么能挣外汇,还能挣名声的作家,可不多,国家还期待着她再接再厉呢。

而且,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影响力也不差,总得来说,这是个大宝贝。

董郁想黑,还真黑不动,除了跟他臭味相投的人深感认同之外,其他人都无动于衷,甚至想笑。

李稻花也是看到这篇文章,才想起来,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已经很久没跟她在报纸上过招了,现在看看,还是这个味。

这种黑她的文章,还得是董郁来写,才更对味啊,字里行间总透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美感。

至于说要不要回他,李稻花没管,如今的董郁不比从前。

光看发表的地方就知道,董郁的格局已经被他自己一拉再拉。

再说,他上次住院的事,也小范围闹了一下,李稻花都知道,她能死人,气死人就不太好了。

《风雨飘摇中》连载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能收到人民文学送来的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在传统媒体时期,是读者和作者为数不多的交流机会。

李稻花第一次发表文章的时候,有几封读者来信,她都认真看过,还给回了信。

发展到现在,每天的读者来信根本看不完。

欧阳远在家不忙的时候,他会拆这些信,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把他认为需要回复的挑出来。

李稻花再从他挑出来的这些信里选择性的回复。

看到一些不知廉耻,在信里表达对李稻花的敬仰和爱的人,这种信,欧阳远也会单独拿出来。

这些人,他都是要警惕的,不管男女。

看书就看书,还想着跟作者本人有什么超出作者读者关系的关系,不可能,他,欧阳远,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些读者来信看不完,又不能随便处理,好在他们家足够大,单独腾出一个房间,放这些信件。

房间里是找木匠打的专用书柜,一直顶到房顶,放信封不会浪费空间。

这么多信封,李稻花准备先放到房间里,有时间再看。

这一包信封里,有一封信落在地上,李稻花拿起来,是一封北平的信件。

本着出来就是缘分,李稻花拆开,信里写到,他来自滇省,写信是为了感谢李稻花能为他们那个地方的人发声。

他准备等到《风雨飘摇中》出书的时候,买几本寄回老家,让家乡的人也看看。

李稻花完全没想到,其实写《风雨飘摇中》只是在看到《高山下的花环》之后才想起来写这么部小说的。

她也不是神人,脑子一转就能想到无数小说,也是需要灵感的。

《高山下的花环》就是这次的灵感。

写金三角,就必然要写到和这里紧挨着的滇省。

在信息发达的年代,滇省人民除了保家卫国为人们称道之外,还有就是独特的滇和巅。

每个赛季,那都是巅峰级王者。

其实想想,他们只所以会成为巅峰级王者,或许也跟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息息相关。

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给自己找点精神寄托,让自己能开心点,恐怕会活的很艰难吧。

无心插柳柳成荫,李稻花看着信,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把这封信单独拿出来,上面的地址也牢牢记住,她准备自己去买几本《风雨飘摇中》,送给他,最好是能帮他寄到他的家乡。

这时候的快递费也不便宜,从北平到滇省这么远的距离,还是邮寄书本这样的重物,很多人也负担不起。

杨雪没想到,他突发奇想写的信会这么机缘巧合的被李稻花看到,这会儿还在生气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