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家子弟考科举 > 78、晋江文学城首发

世家子弟考科举 78、晋江文学城首发

簡繁轉換
作者:映在月光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21:52:25 来源:源1

宁礼坤双目圆睁,呼吸急喘,沙哑着喊道:“崔?娘,你好狠的心,好狠的心!”

宁毓承赶忙劝道:“祖父,祖父你别急,先缓缓。”

听到动静,宁毓闵冲了进屋,欣喜若狂地道:“祖父醒了,祖父醒了!”

崔老夫人目光淡淡瞥了眼宁毓闵,略微俯低身,打量着宁礼坤,恢复一贯的斯斯文文,声音不高不低道:“活过来了啊,哎呀,真是在装死。既然没死,我且先走了,等要死的时候,小七你再来叫我,我给他好生治治。”

宁礼坤已经气得脸色紫涨,自昏迷以来,几乎粒米未进,说话吃力,气得狠了,嘴唇哆嗦着,只发出含混的声音。

好不容易醒转过来,宁毓承恐他再被崔老夫人气晕过去,忙着崔老夫人的手臂送她出门:“天冷路滑,祖母走慢些。等下我再来找祖母,陪着祖母用午饭。”

崔老夫人笑眯眯道:“好好好,我等着你来陪我用饭。小七喜欢吃甚?“

宁毓承道:“我都爱吃,祖母无需为我特别准备饭菜,祖母吃甚我吃甚。”

“你还小,口味怎能跟我这个老婆子一样。”崔老夫人不同意说道,走到门边,她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宁毓承。

“小七,你做了很多事,聪慧异常。”崔老夫人的眼神从慈爱变得复杂,她似乎在纠结,才继续说了下去。

“莫要变成你祖父那般的人。”说完,崔老夫人抬手轻抚宁毓承的头,转身离去。

宁毓承站在那里,望着崔老夫人的背影,她已经上了年纪。走路时步履缓慢,每走几步,双脚要并拢,手撑在腰上歇息一阵。

夏夫人曾说过,崔老夫人年轻生养时落下了病根,腰与腿脚都不好。崔老夫人有乳母婢女伺候,在宁毓承看来,她并非只是生养时留下的病根,而是长久以来的积累。

比如钱夫人夏夫人江夫人,她们皆如此,衣食无忧,只是过得并不快活。

比起其他平民妇人,要下田种地的妇人来说,她们的日子要好上不止十倍百倍,应当满足才是。

在宁毓承看来,苦便是苦,不应当拿来比较。她们本不该这样,男人同时拥有妻妾,用世故规矩来规劝她们,让她们以为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皇家争帝位兄弟反目,刀剑相向你死我活。平民百姓家兄弟分家,争产打得头破血流屡见不鲜。

且不提人性,单从利益方面来言,便永无可能。

宁礼坤能做到吏部尚书,他肯定看得透人性。宁毓承反复琢磨着崔老夫人的话,不禁神情微震。

人会心存侥幸之心,以为自己是例外。

宁礼坤会以为自己是例外,而他自己呢?

以为自己看得透彻,清楚,所行都是正道。当享受众人的赞誉太久,被碰上高台成神。最终可会始终保持清醒,永远记得,自己只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这时,宁大翁急匆匆从影壁外走了进来,连连躬身赔不是:“七郎,老奴睡过头了,七郎守着老太爷辛苦了,七郎快回去歇着吧,老奴这就进去伺候老太爷。”

“大翁莫要自责,祖父已经醒了。”宁毓承看着苍老,脸色依然不大好的宁大翁,心中颇不是滋味。

“老太爷醒了?”宁大翁大喜,道:“老太爷福泽深厚,真是老天爷保佑啊!老奴这就进去瞧瞧。”

宁毓承道:“二哥在祖父身边伺候,大翁莫要急,先让灶房送热水进屋洗漱,再煮煮碗肉蛋羹送来,祖父几天未用饭,先要吃饭才有力气。”

“是是是,瞧老奴都晕了头,老奴这就去。”宁大翁拍着头,忙亲自去灶房传话了。

宁毓承站在廊檐下,深吸了口气。寒意浸人,他彻底清醒过来,转身回卧房。

卧房安静得罗针可闻,宁礼坤半倚靠在被褥上,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宁毓闵坐在床边的锦凳上,深深垂着头,看上去沮丧又自责。

宁毓承估计宁礼坤还无法面对宁毓闵脸上的伤,暗自叹了口气,小声问道:“祖父又睡着了?“

宁毓闵抬起头还未出声,宁礼坤已经睁开眼,哑声道:“我醒着呢,被你祖母劈头盖脸骂了一气,哪还睡得着。”

“祖父醒着啊。”宁毓承不接话,搬了锦凳挨着宁毓闵坐下,笑着道:“二哥守了祖父一夜,先回去歇一歇吧。”

“我不困。”宁毓闵摇头,难过地道:“祖父晕倒是因我而起,要是祖父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是死一万遍不足惜。”

宁礼坤恼怒地道:“死死死,年纪轻轻,将死提到嘴边,你不嫌晦气,我还嫌弃呢!”

宁毓闵愣在那里,难堪得眼睛都泛红了。宁毓承见状,忙打着圆场:“祖父,大翁去灶房了,等下送热水进屋来,二哥帮我一把,我们给祖父更衣。待洗漱之后,祖父先用饭。”

宁毓闵赶忙起身去取衣衫,宁礼坤哼了声,斜了宁毓承一眼。待宁毓闵取来衣衫,倒未再说什么,由他伺候着穿好衣衫,洗漱之后用了大半碗肉蛋羹,精神恢复了不少。

钱夫人她们得知宁礼坤醒来,皆来看望请安,知知堂一扫阴霾,热闹又喜庆。

宁礼坤难得道:“阎王爷不收我,老三又升了官,今年过年,府中多买些焰火爆竹回来放,大戏唱到十五过完年再停。你们忙不过来,让底下办差的多做些,今年的封赏,照着往年的翻番,账都从知知堂走!”

自从宁礼坤病倒,江州府有无数人上门来探病。说是探病,其实也是打探之意。

宁府借着宁礼坤要养病,委婉地将他们都挡了回去。宁礼坤要宁府一改以前的不显山露水,大肆庆贺,便是要昭示天下,他还活着,宁府依旧会屹立不倒。

钱夫人夏夫人等人忙去安排了,暖阁安静下来,宁礼坤看着立在角落的宁毓闵,皱眉道:“你阿娘病了,你也不回去看看?“

江夫人从明州府回来就病了,不同以前嚷着头疼心口疼,这次她病得安静,神色呆滞躺着,跟晕倒的宁礼坤差不离,一整日都不动弹。

“我等下就回去看望阿娘。”宁毓闵说着,缓缓走上前,道:“祖父,我脸上的伤,小七说可能恢复。阿娘是心病,知道我脸上的伤无碍,很快便会好起来。”

宁礼坤怔住,脸上渐渐浮上喜意,看着宁毓承,嗔怪地道:“小七何时成为神医了?”

宁毓承笑道:“祖父,我不是神医,我是神棍,掐指一算,二哥年纪轻轻,这点皮肉伤,哪算得什么。”

宁礼坤听得笑起来,宁毓闵见他笑,心头彻底一松。

果真,宁礼坤的心结,始终在他们的前程上。只要他的前程无碍,宁礼坤便能好起来。

宁毓闵不由得回想崔老夫人骂宁礼坤的话,宁悟明的尚书之位,才是最好的灵丹妙药,能让宁礼坤起死回生。

宁礼坤嫌弃地看着宁毓闵:“瞧你那脸色,比我还要难看,快回去歇一歇,跟你阿娘好生说说话,让她也赶紧好起来,大过年的,总要喜庆热闹才是。”

宁毓闵施礼告退:“是,祖父,我先告退了,等晚上再来给祖父请安。”

“老宁,你下去吧,我跟小七说会话。”宁礼坤将宁大翁也支开,只留下了宁毓承。

“你阿爹升任侍郎不到两年,年后方三十五岁,以他的履历,年岁,能升任尚书,除去运道,还有陛下的看重。”

宁礼坤停了下来,轻叹了一口气,道:“伴君如伴虎,天子的情分不长久。烈火油烹,你阿爹得这个位置,不知招来了多少的妒忌。若我死了,归乡丁忧三年,你阿爹的前程,便难说了。你祖母骂得对,是我想得不周全,险些拖累你阿爹。老三

不是东西,二郎随他阿爹,头脑也不清楚。他跟着他娘跑到明州府去,真是自找苦吃。他这是自毁前程!小七,你多看着二郎些,三房,他始终为长,以后要靠他撑起来了。”

“祖父放心,二哥聪明有本事,以后会有大出息。”宁毓承笑着道。

“大出息,我看他宅心仁厚过了头,欠缺圆滑。”宁礼坤没好气哼了声,没再多提此事,问起了宁毓承去平水县的情形。

宁毓承捡着重要的说了,“待开春后,便能开始养殖白蜡虫,到时放虫的时候,我再去瞧瞧。”

“识字班何时开始?”宁礼坤问道。

宁毓承答道:“待过完十五之后再开始,村中先收拾出屋子,准备笔墨纸砚。我打算安排两人在一处,九叔与常宝在一个村,郑氏兄弟在一个村。前期摸索出经验,会遇到何种问题,两人可以商议着解决,也安全稳妥些。”

宁礼坤严肃地道:“必须两人在一处,这点绝不能改。最好有女眷在,村中有小娘子,妇人,识字班又不拘男女都去识字,宁九他们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别闹出男女的荒唐事出来。哪怕是捕风捉影的传闻,这个识字班,就再也开不下去。”

宁毓承倒没想到这点,他略微思索了下,道:“我会跟九叔他们说清楚,多贴补他们家人一些钱粮,让九婶郑氏兄弟的阿娘也一道前去。夫妻家人能在一起最好不过,就是阿?他们兄妹,要留在明明堂读书,九婶若跟着九叔前去平水县,他们三

人就没人照看。祖父,让他们兄妹住在府中来吧,阿森与阿瑶交好,她们住在一起,阿?阿焱跟着我住在松华院。我反正经常会去平水县,到时候带着他们兄妹一起前去探望就是。”

多出几个钱粮,宁礼坤并不放在心上,宁府宽敞,宁?他们几人来吃住,就是添双筷子之事。

宁礼坤却不大愿意,犹豫着道:“让你阿娘收拾一间院子出来,安排几个人在院中伺候,哪能住到你的松华院。”

宁毓承说道:“祖父,他们是九叔婶的命根子,我得让他们放心。松华院与阿瑶的菡萏院伺候的人多,添一两个人无关紧要。要是再收拾院子出来,阿娘还要分心照看,平时阿娘也忙,就无需让她操劳了。”

宁礼坤盯着宁毓承,神色复杂。半晌后,他道:“你想得周到,处处替人着想,将白蜡的利,大半让给了养白蜡虫的百姓。他们不懂你在里面,担着多大的风险,究竟得罪了多少人。唉,惟愿到时候,他们莫要忘恩负义,辜负了你的一片好

心。”

“我也这般想,莫要辜负我的一片好心。”宁毓承附和着道。

他的一片好心,与宁礼坤可能的不大一样。

他惟愿他们都能识字,在混沌世间,能看到一道光。

如若此般,就不算辜负了他。

到底算是大病一场,宁礼坤这时已经神色疲惫,宁毓承忙道:“祖父,你先歇一歇,待醒来我们再说话。”

宁礼坤嗯了声,在榻上躺下来,合上双眼开始歇息。

宁毓承守在一旁,望着他苍白苍老的容颜,待他睡着,听着他沉稳的呼吸之后,才勉强放心离去。

到底上了年岁,这次虽醒了过来,宁礼坤的身子已经大不如从前。

过了年,他便只管着养身子,学堂府中之事,几乎都让宁毓承去办。族中小事交给了其他的族人,大事他才出面,也只露个脸,由宁毓承去安排操持。

宁毓承忙得不可开交,将身边能用之人,全部拉了来。宁毓瑛宁毓瑶宁毓珠宁毓珊宁淼姊妹,跟着他住在松华院的宁宁焱兄弟等,除去读书,根本不得闲暇,被宁毓承指使得团团转。

宁氏一众孙辈跟春日的草木一样,蓬勃生长。平水县的白蜡虫,到了秋日,终于要开始采摘了。

这天晚上用饭时,宁毓承与宁?他们几人说好,打算翌日出发去王家坳村,他们去见爹娘,看白蜡虫的采摘情形。

福山一头的汗,急匆匆走了进来,不安地道:“七郎,三老爷从明州府回来了,先前刚进府,到知知堂见了老太爷。听说吵得厉害,宁大翁差了人来请七郎过去。”

想到宁礼坤的身体状况,他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刺激,宁毓承顿时心一沉,飞快朝知知堂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