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冬,大疫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冬,大疫

簡繁轉換
作者:大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2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西北的战事,并不仅仅只是哪一路的事。

赵昕之所以一开始把大本营选在了泾原路,只不过是泾原路本来就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处,古人在这已经走了至少好几百年,从而这物资运输什么的,也相对更为地成熟。

不过在视察完了泾原路的情况后,赵昕又不由得有些动摇了。

主要是这里的路实在是太好走了,而且小道众多,你出了镇戎军,西夏军队既可以从天都山出没烟峡,正面与你交战,也可以沿着葫芦河,先南下,再往东,通过那些细小的孔道,再绕到你的背后。

虽说近些年来,赵昕通过不断地从青塘吐蕃那买马,已经至少可以组建出一支不少于一万五千人的骑兵部队。

可相比起人家动辄几十万的士兵数量来说,感觉还是有点太少了。

在这样一块宽阔的战场上,其实有点不太适合他们去打仗。

然后赵昕便把目光,又看向了横山方向,问刚刚回来的张亢、种谊道:“这边的情况,又如何?”

赵昕在舆图上,指着鄜延路的方向。

大宋四路,最西边秦凤路,主要范围是秦州跟凤州,再往西,就是青唐吐蕃的地盘,住了很多的吐蕃人,秦凤路往北顺时针转三十度,泾原路,主要是泾州、原州,泾原路再往北顺时针三十度左右,环庆路,主要是环州跟庆州,最后便是位于最北的鄜延路,不过其实麒州跟府州才是最北的。

不过那已经脱离了陕西四路的范围了。

张亢便道:“这边的情况要好一点,由于山沟众多,倒是不太适合大量骑兵通行。是个很好的可以设伏的地方,而且……种家种世衡当年在那边有大量地训练骑兵,所以那边的人,人人都擅长骑射。”

赵昕便看向种谊,问道:“你的兄长们貌似也在这一路当兵?”

种谊:“是。”

张亢又道:“鄜延路,从清涧城出去,往北七十里,有怀宁寨,是近些年来重新修筑,怀宁寨往东四十里,就到唐时的绥州,如今落到西夏的手里,而绥州再往北,就已全是西夏的地盘了。”

“如果是要攻略横山,臣建议,应该从东往西,逐步攻略。毕竟东边,是我们的河东路的地盘。可以避免腹背受敌。”

赵昕便问道:“这些寨子的人数,一般多少人?”

张亢便道:“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

赵昕在看过了这些地方后,发现这里实在是太适合他这样的火枪部队的作战了。

就是要攻城,这麻烦了点。

可他们可以围而不攻,围点打援。

是的!

一个寨子,撑死了,也就几千人,赵昕又怎会看上这区区几千人。

他看上的,其实是西夏的主力,西夏的精锐。

赵昕要把西夏的主力全部干掉,打得西夏往后至少二十年都抬不起头。

否则……

要是辽国也插手西夏的事,他就会很麻烦。

赵昕便问张亢道:“如果我们出怀宁寨,攻打绥州,那你觉得,西夏会倾巢而出?与我们打?”

张亢根据过往的经验,也是回道:“绥州位于去往西夏的要道,如若我们真要去攻打,西夏必不可能不来救。”

赵昕便道:“那就把赵珣留下来,我带三千黎元军转战鄜延路。此战,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鄜延路打起来了,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也未必就能幸免。”

王韶刚刚跟着赵昕,也有幸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

而不参加不知道,好家伙!

豫王殿下竟然打算拿西夏开刀。

这是何等的肆意妄为!

紧接着……

王韶便又听到赵昕道:“可我如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秦凤路跟环庆路的防守,你们有没有谁,愿意像赵珣这样,留下来防守的?”

赵珣心说,我都没答应呢!

而且……

他是真的不想离开黎元军啊。

毕竟黎元军那才叫军队,任何一个带兵的人,都不可能不喜欢黎元军。

当然!

毕竟打仗不是儿戏,赵珣也深知,要以大局为重。

因此,当赵昕说让他留下来的时候,他倒也没有反驳。

赵昕这么一问,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因为……

其实这里头,大概谁也没有过掌管一路的经验吧。

一开始,他们都不过是赵昕随便找回来的小兵。

即便是后面领兵、练兵,也不过就是带黎元军这样的撑死了三千人而已。

你此时此刻,要让他们去掌管一路。

这再不要脸的人,也不敢这么做。

赵昕看到一个个都面面相觑。

也是道:“你们都是经过我的训练的,只有你们,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西夏的注意力,一开始肯定全在绥州。”

“他们不可能听说了我去攻打绥州,结果却都跑到秦凤路,环庆路来。”

“他们的主力,必然会被牵制在鄜延路。”

“而你们,只要各自命令好堡寨、城池的守将,都防守好自己应该防守的区域,不可贸贸然地出城迎战即可。”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我这不也是第一次领兵。”

王韶此时也是问道:“殿下,我是否也可以?”

赵昕便看了看王韶,道:“你看,人家比你们小三十岁,都这么勇!”

“当年你们跟着我的时候,我还没有一张桌子高。”

“现如今……不正正是实现你们当初抱负的时候?”

“怎反倒今日,反而是怕起来了。”

“再说了,我们此前兵书也没少读。”

“我以为,你们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这一仗……我打算放到明年秋天打。”

“离现在,至少还有七八个月的时间。”

“也可以给你们更多的时间来适应。”

“每一路,出三个人吧,一正两副。实在是拿不定主意,你们就投票!”

赵珣也是道:“可我们都离开了,殿下你能行?”

赵昕便道:“西夏的军队不知道我们的虚实,所以我肯定问题不大。而且清涧城有种家,一辈子跟打仗打交道,经验丰富,肯定没有问题。”

之后赵昕又道:“你们原本都是底层士兵出身,你们肯定最明白,底层士兵最希望的是什么,当然了,大宋禁军与我们黎元军不一样,也不能对他们太过于苛刻。总之……你们要把握好那个度。我也相信,当士兵们看到你们的时候,他们也会很是振奋!”

“好歹,你们当年也曾是他们的前辈。而且说不定,如今军中还有你们的旧友。”

这话倒是句大实话。

这话说得,一行人也不禁是悄悄地抹了抹眼泪。

没想到……

这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随后便有人道:“我去。虽说不能看到黎元军与西夏军接敌,挺可惜。”

“也算我一个!”

王韶也是心想,自己要不要也跟去。

不过貌似,跟在殿下身边,好像更好。

可跟在殿下身边,倒也不容易出彩就是。

挣扎了一番过后,王韶还是觉得,算了,还是跟在豫王殿下的身边吧。

同时……

也想着必须得更加努力地研究兵书、兵法才行。

其实……

赵昕想明年春天便开战来着。

不过考虑到,春天容易破坏春耕,而且,万一战事拖到夏天的话,夏天又炎热,还是秋天打合适。

当然了!

他们大宋的士兵觉得合适,其实人家西夏的军队也觉得合适。

与此同时,也是让张亢,去找找青唐吐蕃,看看青唐吐蕃,到时候也能不能出出手。

大宋每年都至少从青唐吐蕃进口两万匹战马,青唐吐蕃内部的各种贸易,也必须大宋配合。

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相信,要想请到对方帮忙,也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

……

等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已经是这一年的冬天。

今年的话,就不能回东京城了。

完了,也只能是给陈圆圆她们,还有他爹爹写写信。

一切安好,无需挂念。

至于说西夏这边,此前有提到过西夏侵占大宋麒州的耕地。

经西夏自己查明,这纯属国舅没藏讹庞的私人行为,皇太后没藏氏已经勒令没藏讹庞退还侵占的土地。

只不过……

没藏讹庞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屈服。

貌似,已经逐渐地怨恨上了自己的这个妹妹,打算想着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除掉对方。

当然!

如果是自己动手的话,那太容易授人以柄了。

只不过……

他妹妹生性过淫,没少找奸夫,倒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看能不能解决此事。

最后的结果便是,虽说没藏讹庞是被迫还了一点,但大宋这边……

赵昕直接让他爹爹不接受。

因为接受了,那明年他还拿什么借口来打西夏?

这自己想借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皇祐六年,春,一上来,京师便大寒,再加大疫。

不管是陈圆圆所写的书信,还是他爹爹的书信,都有提到了这一点。

赵昕依照过往的经验,也是让陈圆圆别去人多的地方,让府里的人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像是城里的水什么,也千万不要生喝。

至于说他爹爹所提到了,以及欧阳修也来信提到了,京师里出现了不少冻死之人。

赵昕也是让欧阳修主持,一把火烧了。

倒不是说对尸体不尊重,而是你这样随随便便地掩埋,甚至有的人图省事,懒,官吏不作为,就那样扔在一处,放着,那这不就是大疫的源头么。

而最让赵昕没想到的是,张娘子竟然突然去世。

这可不是他干的!

不过这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是不是张娘子经常跟外面的人来往,像是一些这个婆婆,那个婆婆的,还有什么郡君,然后就把这疫病给传到了宫里。

当得知一起去世的还有他那位素未谋面的弟弟时……

赵昕就知道,这一定是了。

关键……

开封城的人口密度还这么高。

这也让赵昕不得不担心,自己的儿子该不会也一下子团灭吧?

更是不得不写信,再三叮嘱,别跟外面的人接触,连府上的人,出门一次,回来后,也最好是先隔离隔离,要勤洗手。

有什么事,有什么话要传递,直接在院子外面隔空传话就是。

欧阳修在接到赵昕的信后,也连忙行动,不敢有丝毫怠慢,彻查城里城外,把所有的冻死的尸体都清空,都焚烧殆尽。

而此悲剧一出,夏竦也是直接气得吐血。

若是他还能年轻十岁,说不定还能有机会。

现如今……

这机会是一点都没有了。

只能是告诉自己的家人,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成为宰相。

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好好发奋读书。

本来还想跟自己的长子多说点什么的。

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

因为夏竦已经有一种预感,他们夏家,至少往后两代之内,应该是不太可能被大宋官家所重用。

毕竟将来要继承这官家的位置的人,铁定是赵昕了。

当然!

还好的是,他们夏家子孙上百个,孙女嫁给的防御使,团练使,指挥使,右监门卫将军什么的,就足足有十好几个。

就算两代之内,没有办法成为宰相。

这关系已经打了下去。

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再起的可能。

关键他们夏家人脉广!

而且……

官家看在他夏竦劳苦功高的份上,想必,接下来至少在豫王殿下继位之前,还是会适当地提拔提拔他的嫡长子夏安期的吧。

夏竦可不是什么好人,他甚至在自家,弄了一个牌位,牌位的背面暗格里,写了赵昕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然后后面写了什么暴毙而亡。

只可惜!

赵昕没有被他给诅咒死,反倒是他自己先死了。

夏竦死后两个月,因为一位奴婢打扫的时候,一不小心打开了暗格,此事不得不东窗事发。

不过其实一开始,也没什么人知道这到底是谁,毕竟都没写名字。

直到这事传得越来越广,被谏官给风闻,而且赵祯一听这生辰八字,怎么那么耳熟?

这不是最兴来的么!?

再一联想到,夏竦,还有那位贾婆婆,以及自己的后宫妃嫔,顿时大怒!

甚至原来还想给张娘子封贵妃,封皇后的。

现在都改主意了。

赵昕这边则是什么事也没干。

等他知道此事之时,这夏竦已经被全家抄家灭族。

延州。

收到了欧阳修的信,赵昕只能是表示。

果然!

这大宋的文人治国,就是不行!

小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关键还跟个女人一样似的。

不过问题来了,赵昕到底做了什么,让夏竦这么可恨,这便又是东京城又一桩离奇的案件了。

赵昕心想,自己也就是没让对方当宰相罢了。

可真是小肚鸡肠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