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这以后还怎么跟南朝的那位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这以后还怎么跟南朝的那位

簡繁轉換
作者:大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2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天下午。

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也有差不多一岁半了。

跟膝盖差不多高。

赵昕抱了对方一下,对方还一副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样子。

而且眼睛看着他,对着他瞪得老大。

像是家里进了贼似的表情。

还懂得扭过头去,看向他母亲,一副你快救救我的样子。

赵昕看着也是觉得好笑,然后道:“说起来……都还没有取名字。不过取名字是个技术活,等我想好了再说。”

接下来……

赵昕怕是得连夜翻字典了。

虽说宋朝肯定没有《新华字典》,可也有其他的类似字典的工具书。

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还有最小的女儿。

赵昕都一一抱了抱。

不过也就稀罕一会会。

毕竟她们哪有她们母亲好稀罕。

当天夜里,吃过了晚膳,赵昕便又跟陈圆圆好好地运动了一番。

直到双方都精疲力尽,这才罢休。

……

翌日。

虽说才刚刚回来。

但是这进宫的正事,还是要办的。

首先当然是给种谔、嵬名山等人请功。

该赏赐的赏赐,该提拔的提拔。

张亢,也可以官复原职。

甚至还要再往上提拔一下。

议事堂。

即便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富弼,此时此刻,也必须得承认,赵昕做成了大宋自立国后,这么多年以来,从来都没有完成过的事。

这件事就是开疆拓土。

而且赵昕仅仅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欧阳修再次看到赵昕,也是非常地激动,那眼珠子,都仿佛能放出光来,“恭喜豫王殿下!”

赵昕也是道:“恭喜我什么?”

欧阳修自然是道:“自然是殿下打了胜仗啊!”

赵昕却是叹了一口气,道:“这点胜利,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燕云十六州都还没有拿回来呢。”

蔡襄便道:“殿下对自己的要求也实在是太高了。”

赵昕:“不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不把当初许诺给辽国的二十万两银子,还有二十万匹绢取消,到时候,怎么帮富弼洗刷庆历议和的屈辱。”

赵昕这话一说。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落到了富弼的身上。

富弼到底是输了,正正经经地给赵昕行了一个大礼。

道歉道:“是臣此前太过于小看殿下了。”

这话一说,也意味着两人正式和解。

欧阳修紧接着又报喜道:“臣听闻,河北的旱灾、水灾有所放缓,明年,河北地区的农业说不定能重新得到复苏。”

赵昕瞬间就便想到了,自己儿子该叫什么了,不如,就叫赵业新。

虽说后面的新字,跟自己的昕同音。

先拿来作为一个备选项吧。

完了……

还得到后宫,去见一见娘娘,还有苗娘子。

曹皇后见赵昕来了,也是调笑道:“我们的大功臣怎么不在家里休息多几日,而且,我怎么不记得最兴来喜欢往我这里跑?”

他爹爹也在,都看着赵昕。

自打张娘子死后,他爹爹好像重新跟娘娘又和好了。

虽说娘娘长得不好看,但到了他爹爹这个年纪,也早就过了看别人好看不好看的年纪了,主要是能不能相处得来。

而且他爹爹这个年纪,要是再去祸害十几岁的小娘子,这就有点过分。

估计要被人骂老不正经。

其实他爹爹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下面的人不懂事,不主动给他献,那他也不好强行问别人要。

总之……

就凑合着过吧。

面对娘娘的调笑,赵昕也是道:“娘娘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以前我也说过,我不是不想来娘娘你这,只是毕竟男女有别,而且,我也不是常来,我一般只是想到,才来。”

“就看苗娘子的时候,顺便看看娘娘。”

曹皇后便笑着道:“昨天我还跟苗娘子说呢,最兴来怎么那么好心,让我们都来看阅兵,其实是最兴来想让圆圆去看吧?”

赵昕便道:“这都让你知道!其实……我是想让天下人,都看的,只不过,反正天下人都看了,那再让圆圆去看看,也无妨,可圆圆不能自己一个人去看,那就把娘娘你也带上,也挺好。而且还能顺便把苗娘子,也给带上。”

曹皇后听到天下人,顿了一下下。

只不过……

很快,她便又不管了,毕竟,她一个后宫人员,理会这些东西做什么。

最后,赵昕便道:“看到娘娘你身体健康,便好了,我要去找苗娘子了。”

曹皇后也不留着赵昕,招呼道:“去吧去吧!你出去了,苗娘子都不知道有多担心。”

随后……

赵昕便又来到了苗娘子这。

苗娘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对他打量了一番,而且还撸起他的袖子,赵昕便道:“苗娘子你在找什么?”

苗娘子便道:“我在看你有没有受伤。”

赵昕便道:“我就站在阵中,除非是兵败如山倒,否则我又怎会受伤呢。”

苗娘子也是道:“万一被流矢给射中了呢。”

赵昕便道:“那我如今还怎么可能来见你。”

苗娘子看赵昕一点伤都没有,也是顿时换了一副嘴脸道:“怎么不带圆圆来。”

赵昕便道:“圆圆还要在家里带孩子呢。”

赵徽柔也长大了。

亭亭玉立。

只是有点公主脾气。

其实也不难怪,毕竟这宫里面,除了赵昕,除了张娘子,她也算是第三受宠的了。

一进来,便道:“唷,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

赵昕便对苗娘子道:“还是赶紧把她给嫁出去吧,她再这样,以后找不到丈夫了。”

“说谁呢!你看,姐姐,他又说我!”

苗娘子便道:“有你这么说你大姐的吗!不过确实该把你给嫁出去了。都这么大了,还在这斗嘴!”

“是他先挑起的!”

中午。

一起用了午膳。

面对桌上的饭菜,赵昕也是不禁感慨了一番。

说道:“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那时候,我都是直接上手,不用筷子的。”

感慨了一番,随后,又道:“苗娘子……你老了!要不……找个机会,一家人在外好好地玩一玩。”

正好!

再过个两、三个月,便又是春天了。

也就是这么一说。

他不在东京城的这一段日子,虽说有着欧阳修等人,帮忙处理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有些事,还是不得不他自己亲自出马才行。

完了……

赵昕便让人把士农工商馆的那些求职信,都拿回家去看。

一眼就看到了对大宋兵械的评价的。

唔……

以后这人,可以先去负责监管兵器的生产。

其实……

攻下横山地区,才是刚刚开始。

而且他们在此仗当中,占尽各种优势。

然而接下来要打辽国,可就不一定都能有这样的优势了。

因此……

这接下来,还是要对大宋的兵制,进行一番改革才好稳操胜券。

与此同时……

辽国这边。

西夏自己都不要横山之地,也传到了耶律宗真的耳中。

同时……

使臣还给耶律宗真,带来了赵昕的相关个人信息。

一起在旁边听的,还有耶律宗真的长子,耶律洪基。

只见使臣道:“这豫王,在南朝,可谓是无法无天,曾对群臣说过,而且是当着他爹爹的面说过,大宋他最大,所有人都得听他的。”

耶律宗真也是道:“那南朝皇帝,对此也不管管?”

使臣便道:“这哪里管得了,那可是南朝皇帝唯一的儿子,他就算是再忤逆,你还能把他杀了不成?”

耶律宗真听了,也觉得有点道理。

只见使臣又道:“据说,七八岁,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经常性地参政议政,十岁出头,便给自己娶妻、纳妾,不需要任何人操心,为人长得十分地英武俊朗……望之,不像是一般人。”

耶律宗真便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他儿子耶律洪基其实十岁也总领中丞司事,也参政议政,不过,这总领中丞司事差不多就是个虚名,基本上就是听听别人怎么说。

这就好比唐代时的李承乾,很小的时候,也监国啊。

但是这监国的效果如何?

那就不好说了。

如今唯一的区别就是,赵昕,今年十六岁,已经率兵攻下了西夏的横山地区,打得西夏不得不向他们搬救兵。

而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今年二十三岁,名义上,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参预朝政。

但……跟人家实打实的战绩比起来,感觉还是逊色了不少。

耶律宗真也是问道:“西夏的损失如何?”

使臣便道:“国中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怕是十年之内,都很难恢复得过来。”

耶律宗真便道:“有这么严重?”

使臣便道:“或许是西夏的夸大之词吧,不过横山已失,银州、夏州、宥州、龙州全在南朝手里,这么说,对西夏来说,也一点都不为过。臣还听说,大宋军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武器,能在二百步之内,人马俱碎。”

耶律宗真也是立刻便警惕了起来,问道:“这武器,形制如何?我们能仿制出来?”

使臣便摇了摇头,回道:“连西夏都没有看清那东西是什么,就败了。可以说,西夏之所以被南朝打败,此武器立功为最。”

耶律宗真年纪大了,又有病。

再加之现如今的辽国,其实国内的情况,也没比大宋好到哪里去。

两次征伐西夏的失败,第二次算是小成功,已经把国内的各种弊病,都给打了出来。

要说打仗,辽国还真不想再打。

但是……

你不想打,你也得防着别人不是?

耶律宗真便道:“那南朝,有要打下西夏,或者是接下来攻打我辽国的意思?”

使臣便道:“其实……此次横山之战,说起来,应该是巧合,据说,南朝朝堂之上,不管是枢密院,还是三司,都没有接到要打仗的命令,是豫王自己跑到西北去,正好遇到了西夏侵占麒州的耕地,然后那位豫王又向来不受管制,带着鄜延路的士兵,就把横山给打下来了。”

耶律宗真也是无语,道:“此人真就这么无法无天?”

使臣便道:“这是臣花了一点钱,贿赂南朝的官员,南朝的官员这么说的,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确实,南朝国中的百姓,其实一开始都并不知道西北要打仗这事。很多人在得知以后,都表示惊讶。”

耶律宗真便道:“这才危险!你说,要是他万一要到我们辽国的南京析津府一趟,那是不是也要把我们的南京析津府给打下来?”

使臣也是道:“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

耶律宗真随后也是问耶律洪基道:“你以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耶律洪基听了赵昕的事迹后,也是道:“儿臣想,这确实应该是一次意外,不过正如父皇所说,此人今后不得不防。”

说了等于没说。

当然!

耶律宗真倒也不是说非要让对方拿出什么举措出来,他只需要让对方意识到,辽国的劲敌,你的劲敌出现了,也就够了。

使臣道:“我回来时,南朝已经撤兵,只不过……西夏的态度是不敢与南朝争锋,这横山一带的土地,估计是真的要落入到南朝的手里了。”

耶律宗真此时正在想着,要不要趁着自己还活着,去攻打南朝一番。

可想了想,他旋即便又放弃了。

因为打个西夏,都这么艰难。

你别说比西夏体量更大的大宋了。

你别看大宋河北一马平川,开封府也几乎不设防的样子,好像很好攻取的样子。

真要打的话,他们还真就未必能有那个能力。

随后便道:“接下来,要加强我辽国南京的防御力量。”

使臣也是疑惑道:“可这样,会不会让南朝觉得,我们想与他们打仗?”

耶律宗真一想,貌似也对。

但耶律宗真很快又道:“那我们难道就什么也不做?”

使臣便道:“至少……不能给南朝把柄,西夏为何被南朝打,就是因为他们的国舅,侵占了南朝在麒州的几十里宽的耕地。”

耶律洪基也道:“儿臣也以为,此时不应该向析津府增兵,若是真增兵了,搞不好两国立刻就会打起来。”

耶律宗真便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自己儿子什么都好。

可感觉就是太过于仁柔了,这以后还怎么跟南朝的那位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