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磨龟壳曹鼎献祥瑞,写帖子嬷嬷招新人
这是如意第一次从陌生人嘴里听到母亲的过去。
没想到,把母亲卖到西府的人居然也是薛四姑!
如意对母亲的过去依然好奇,但是,她早就决定不触碰母亲的旧伤疤,以免母亲再次受到伤害。
往后的日子,母亲都要好好的。
于是,如意又把好奇心压了下去,心想,我娘和鹅姨都穿着我送的羊绒袄去吃席,看来很喜欢这份礼物嘛,说道:
“原来你和我母亲还是旧相识,这就更应该叫你潘婶子了。曹管事又搬新家了啊,看来曹家最近发财了。”
各位看官,西府曹管事曹鼎还记得吗?就是出钱给颐园长寿湖里龟壳上刻着字的大老鳖“赎身”的那个仓库曹管事?
他的秋胡戏曹嫂子当年还和鹅姐、如意娘一起竞选三少爷奶娘、因贪嘴早上吃了糖蒜、口气臭,惨遭来寿家的淘汰的那个?
各位看官,终于想起这对夫妻了吧,曹家要发达了。
潘婶子说道:“如意姑娘说的正是,曹家最近发大财了,西府的侯爷把通州张家湾好大一个塌房交给他,要他当掌柜,据说那个塌房有四百多间库房呢,每天赚的银子就像张家湾的流水似的。”
塌房,就是建在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用来存放各地运过来的货物的库房。
一个塌房有几十、几百不等的库房,类似五百年后在中华大地到处都有的“物流中心”。
通州张家湾,是京城漕运集散地,往南,靠近京杭大运河,往东走运河,可以直通去天津的出海口,走海运。
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张家湾到处都是塌房。
如意纳闷了,“我是西府的人,什么时候西府在张家湾有这么大一个的塌房?我都不知道。”
潘婶子说道:“就是腊月里刚刚有的,如意姑娘在颐园当差,不清楚外头的事情。据说是皇上给的恩典,把张家湾两个官店分别
赐给了咱们东西两府,西府是宝源店,东府是宝庆店,都是有四百多间仓库的大塌房。“
“曹鼎得了这么个肥差,举家要搬到通州张家湾,我家汉子跟曹鼎熟,一来二去的我就结识了他的秋胡戏曹嫂子,曹家要搬去通州,我们就去送行,庆贺乔迁新居,没想到在吃席的时候遇到如意娘,真是巧了。
如意听了,越发不解,“这个曹鼎以前在我们西府就是个普通管事,修建?园的时候,他还在没有多大油水的仓库里当管事,怎么官店塌房这种肥差没给西府大管事来喜的人,却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曹鼎?”
潘婶子笑道:“我们也纳闷呢,吃席的时候,我们轮番给曹嫂子敬酒,曹嫂子喝多了,酒后吐真言,席间说了实话,说曹鼎在颐园当仓库管事的时候,某天去长寿湖洗毛笔,捉到了一只大老鳖,磨盘大的龟壳,没有一百岁,至少也得八十岁。”
“这大老鳖虽不常见,但并不算十分罕见吧,但神奇的是,大老鳖的壳上刻着一句吉利话??长命百岁,吉祥如意。”
一听这话,如意瞪大了眼睛:不对啊,这大老鳖分明是长生吉祥他们捉到的啊!
潘婶子继续说道:“这可不就是活宝贝么,等颐园修缮完工之后,曹鼎就把这个刻着吉利话的大老鳖献给了西府侯爷,侯爷很高兴啊,这是颐园的大老鳖,又住着咱们家老祖宗,可不是祥瑞之兆?”
“这一高兴嘛,侯爷就记住曹鼎了,时常叫曹鼎陪伴闲谈,曹鼎因此得宠,皇上赐了西府宝源店,西府侯爷就要曹去当掌柜,曹鼎立马就赴任了......”
听到潘嫂子讲述曹鼎平步青云的经历,如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夏天发生的事情,分明是长生在潜水摸鱼的时候发现了大老鳖,吉祥,黑豚,赵铁柱他们一众结拜兄弟们合力捉上来的啊!
当时他们都想吃大老鳖的肉,尤其是赵铁柱,一心想啃裙边,馋的口水都出来。
是曹管事把龟壳上寄生的藤壶青苔等等清理干净,把龟壳上的刻字写下来,最后还用二两银子给大老鳖“赎身”,给他们去买零嘴吃。
结果他们买了昂贵的冰碗,当晚每个人都在窜稀,紧接着闹起来水痘瘟疫……………
如此曲折的经历,如意记得很清楚,不可能记错的。
而且,龟壳上面刻着的字不只是“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前面还有“为吾儿石?周岁祈福啊!
这是一个人们为了给孩子祈福而放生的大老鳖。
如意至今还记得曹鼎说过,这个大老鳖龟壳上刻着的、庆祝周岁生日的石?,一定是石家家主的儿孙。
石家一门两公侯不到三年就被抄家了,被抄发生在四十六年前,抄家的时候,龟壳上记录的石顶多三岁,三岁的孩童远不到成年,所以不会被斩首,一般是罚没为官奴,如果石还活着,应该跟曹鼎差不多年纪,四十八岁左右。
怎么庆祝旧主人石宏周岁生日而放生的大老鳖变成了献给西府侯爷的祥瑞?
哦,我知道了!
如意心道:是曹鼎把前面“为吾儿石?周岁祈福”这几个字磨掉了,只留下“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八个字的吉利话,人为制造了“祥瑞“。
靠着这个祥瑞大老鳖,曹鼎摇身一变,从普通管事变成了掌管通州张家湾四百多间仓库的大塌房的台前老板。
哎呀,在大家族当差,想要混出头,果然靠关系啊!
我靠的是王嬷嬷的关系,曹鼎靠的是大老鳖祥瑞牵线、走了西府侯爷的关系。
这还真是殊途共归呢。
只是苦了大老鳖,四十多年前被捉住,在身上刻字给人庆生;去年夏天的时候落入一群顽童之手,差点被分而食之,入五谷轮回;现在又落到曹鼎手里,被活生生磨掉了龟壳上九个字,成了“祥瑞”。
大老鳖真可怜,也不晓得龟壳能不能感觉到疼………………
如意短暂的同情了一下大老鳖??因为她今天就像牛马一样忙碌,而且忙了一天后,还要赶到东府给王嬷嬷交代今天办的事呢!
活着真难,做大老鳖难,做人更难??因为人还要做事。
做人也好,做鳖也罢,都要受到生活的锉磨。
这时大厨房把王嬷嬷的晚饭份例送来了,潘婶子告辞,如意留住她,说道:
“正赶上了,就一起吃晚饭吧,这么多菜我吃不完,你也不用顶着北风去饭堂吃晚饭,潘婶子请坐??秋葵!加双筷子!再给潘婶子添一碗饭!”
秋葵就是在紫云轩服侍打杂的小丫鬟,比三等丫鬟还低一级,每个月月钱只有二百钱??和以前的帚儿、抹儿一样。
王嬷嬷给颐园的小丫鬟们取名朴素实用,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地位的丫鬟,比如洒扫的就是帚儿抹儿,其余的在三等以下的小丫头子都是以蔬菜为名。
比如这个小丫鬟叫秋葵,此外还有莲藕,茭白,豇豆,韭菜之类的。
秋葵连忙添了碗筷,说道:“潘婶子坐下来吃吧,我们如意姑娘待人最和气的了,您别客气。”
如意也继续比出一个邀请的姿势,“快坐下来吃,天气冷,再推辞饭菜就凉了。”
潘婶子见如意如此热情相约,就大大方方坐下来,跟如意一起吃。
今天的晚饭是爆炒腰花、羊角葱炒核桃肉、豆芽拌海蜇、炒白菜、蒸香肠还有酸笋汤,主食除了梗米饭,还有一叠鹅油汤面蒸饼。
如意一边吃饭,一边暗中留意潘婶子的吃相,这个潘婶子相貌平庸,高高的颧骨、黑红的皮肤,但吃相举止很是上得了台面,几乎不出一点声音。
同样是上夜的女人,蝉妈妈吃饭的时候有时会不经意间砸吧嘴,但潘婶子就不会。
这个潘婶子不像是普通的上夜女人,她有威望、和曹鼎一家人是熟人,还和我母亲、鹅姨她们一起坐席……………
颐园真是卧虎藏龙,回头我问问王嬷嬷,这个潘婶子有什么靠山。
五菜一汤之外,还有一壶金华酒。
所以,饭后,如意说道:“潘婶子,我晚上还要办事,就不喝酒了,这壶金华酒你就拿去吧,寒冬腊月的,晚上上夜,喝点酒暖暖身子??秋葵,把这壶酒装进葫芦瓶里,给潘婶子带去。”
潘婶子忙不迭的抱着装满金华酒的葫芦瓶道谢。
如意在紫云轩吃过晚饭,送走了潘婶子,就把今天的台账装进毡包里,拿着云头通行红牌,出了颐园,来到东府。
此时天都黑透了,北风呼啸,如意头上戴着一个观音兜,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口鼻,她穿着王嬷嬷送的半旧灰鼠皮红袄,袖子里还捂着手炉,走夜路的时候依然觉得冷。
到了东府,打听王嬷嬷此时在大少爷院里,如意就径直找过去了,王嬷嬷果然在此地,和魏紫在一起在炕上吃晚饭呢。
如意行了礼,乖巧的坐在靠近熏笼的一张椅子上,“你们慢慢吃,我在这里等着。”
熏笼的旁边最暖和,如意乍然从冷的地方到了暖的地方,鼻子就像飞进去了一根羽毛,引得她忍不住要打喷嚏。
如意赶紧拿出帕子,捂住口鼻,竭力降低声音,打了个喷嚏。
唉,这一天真累啊,就像牛马似的,牛马还能无拘无束的打喷嚏,人都不能痛快的打个喷嚏。
王嬷嬷喝了一口银耳枸杞汤,说道:“我夜里眼睛不行,你把台账念给我听就行了。”
如意拿出台账,从头开始念,王嬷嬷和魏紫都边吃边听。
如意把二小姐房里领用的东西全部念完之后,还补充说了今天红桃登门找茬的事情,“......我就这样用规矩来压她,红桃最后按照小姐们的份例,修改了各项的数目。”
还问道:“王嬷嬷、魏紫姐姐,我看大小姐和二小姐在承恩阁的时候打打闹闹,亲热极了,两位小姐还选择都住梅园,宁可住的挤一点,也不肯分开住,可见两人感情之好。”
“可是为何二小姐的大丫鬟红桃对我们有这样大的敌意,在搬家的时候就想给我下马威呢?”
如意鬼精灵,她当然晓得红桃为啥子针对她啊!
如意就是明知故问。一来,是为了告状,述说红桃的不是。如意这个年纪,正是热血冲动的,被人打了脸,就要立刻还回去,都不带隔夜的。
二来,是邀功,在上司面前展现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果然,魏紫说道:“想必是枇杷的缘故,枇杷的表姐是周夫人房里的大丫鬟白梨,白梨和红桃关系很好,就像我和大小姐房里的姚黄一样。可能是红桃看枇杷被你欺负,就伺机报复呗。”
如意说道:“我没有欺负过任何人,是枇杷先欺负胭脂,她还想欺负我呢,被我反过来骂哭了,这又不是我的错。”
纯血的原配党王嬷嬷没好气的说道:“有其主必有其仆,一屋子水果,就没几个好的。这个红桃搬到颐园了,还想在我的地盘找事,真是皮痒了,看我不揭她的皮。”
这不是指桑骂槐,差不多就是指桑骂桑了。
魏紫从中说和,说道:“二小姐还是不错的,别为打老鼠摔了玉瓶,且看在二小姐的脸面上,先不跟这个红桃计较。”
如意嘴上说道:“就是就是,红桃只是针对我,给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在王嬷嬷面前放肆。”
如意心道:红桃就是以大欺小,故意找茬。
王嬷嬷听了,瓷勺轻轻碰了碰汤碗,“打狗也要看主人呢,这个红桃气焰太盛,不把她压一压,将来在颐园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什么东西,还敢学螃蟹,在颐园横着走不成,这可不是东府,有周夫人罩着。
魏紫朝着如意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拨火了,赶紧扯点别的。
如意已经达成了给红桃上眼药的目的,见好就收,就转了话题,说道:“十里画廊铲冰的事情已经被腊梅姐姐解决了,上夜的女人们都说干完这个月,洒扫的差事就坚决不干了,腊梅姐姐说要从东西两府再召进来十几个洒扫的,最晚小年补齐
??王嬷嬷,招人的事情该怎么办?”
王嬷嬷说道:“身兼两职确实吃力,帚儿的事情过后,外头现买进来的我是不敢再用了,少不得还是从东西两府里矮子里面找高个,招个十几个女人。东府这边,我明天就跟我姐姐来福家的打个招呼,要她送来六到八个人,西府那边??算了,
在来喜家的面前,你的面子还不够,少不得我起个帖子。
此时两人已经吃的差不多了,魏紫赶紧铺了帖子,如意磨墨,王嬷嬷口述,魏紫执笔,写帖子。
王嬷嬷说道:“来喜家的,颐园现缺洒扫上的妇女六到八人,西府如有相貌端正,身健无恶疾,出过水痘,人品优良,年岁十二到四十五岁,家生子优先,若是外头买来的,需在府里十年以上,已经有婚育,于小年之前送到颐园。”
“小丫头子月钱二百,媳妇子月钱三百,过年月钱翻倍,冬天都有五百钱炭补,夏天都有五百消暑补贴,包吃包住,一年四季发八套衣裳,看病吃药都是官中。
“切切相盼,颐园王善家的。”
魏紫写下来之后,王嬷嬷还要如意又念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了,就拿出一枚私章盖在帖子上。
王嬷嬷说道:“你明天亲自拿着帖子去西府,找大管家娘子来喜家的,她看了帖子就明白了,这点面子还是会给我的。”
“是。”如意把帖子放进毡包里,心想:西府!我明天顺道抽空去四巷看我娘和鹅姨、鹅姐夫他们!
谁知王嬷嬷就像如意肚子里的蛔虫似的,立马就说道:“可别想着回家,紫云轩一堆事不等人的。”
如意心中在咆哮:我就是想回家看看都不行啊啊啊啊啊!
如意脸上笑嘻嘻:“这是自然,既是分了房,当了差,自是要忠心在前,为主子办事要紧,其他都要靠后。
魏紫听了直笑,“王嬷嬷,您听她说的话,照着您的模子刻出来的,简直是个小王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