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吉祥如意 > 52、第五十二回:迁新居打赏个不同,得新

吉祥如意 52、第五十二回:迁新居打赏个不同,得新

簡繁轉換
作者:暮兰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34 来源:源1

第五十二回:迁新居打赏个不同,得新闻石家有后人

蝉妈妈下山之后,如意穿了大袄,用一块布包着头发,提着灰桶火钳等等生火之物,去了承恩阁,把地炕烧起来了。

昨天几乎在炕上躺了一天,感觉闷闷的,今天干脆在承恩阁里待一天,看看米芾的画??不,应该是米市的画,不知临摹画作的人是谁,如意就给临摹者取了个米市的名字,以如意的鉴赏水平,觉得米市的赝品还是值得反复欣赏的。

地炕一燃,承恩阁一楼就立刻暖起来了,如意又去院子里,把老祖宗上回带着三个孙女赏画时用的小铜炉提过来,还把剩下的半箩筐红罗炭铲了一些,在一楼里烧水煮茶。

罗汉床是老祖宗专坐,如意不敢躺,但是其他椅子上都套着柔软舒适的灰鼠皮椅衣,那时候老祖宗说还要来赏玩,所以这些东西都还保留着,如意坐在一张大圈椅上,看着山水画出神。

好像灵魂飞出了躯壳,融入山水之间,不用去想这人世间的污浊,和永无止境的争斗。

如意就像老僧入定似的,在圈椅上坐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传来秋葵的声音,“如意姑娘,王嬷嬷要我来给你送饭了!”

果然,在杀猪行动之前,如意每天都有好饭吃,简称杀猪饭。

蝉妈妈还没有回来,如意把每一碗菜都分了一半,温在炉子上,等她回来吃。

如意刚吃完,蝉妈妈回来了,从袖子里摸出几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喜笑颜开,“瞧瞧我今天讨的打赏!”

哗啦啦,各种铜钱、金银锞子从钱袋里倾斜而出,倒在了桌面上。

蝉妈妈把这些银钱分成三堆,指着最丰厚的一堆说道:“这十几个金?子,十几个银?子,还有五十几个钱是听鹈馆三小姐亲自打赏给我的,我抱着胭脂红霞给的五支颜色各异的梅枝去了听鹈馆,说给三小姐插瓶用......”

听鹈馆,前来恭贺乔迁之喜、来讨打赏的丫鬟婆子如过江之鲫,一般就是在院子外头说句吉祥话,磕个头,自有张容华的丫鬟、教养嬷嬷等抓一把钱给她们。

三小姐张容华只亲自接待一些体面的管事媳妇、二等以上的丫鬟等等。

蝉妈妈是带着礼物来的,五枝梅花鲜艳夺目,小丫鬟就把梅枝抱进去了,不一会,小丫鬟就来说,三小姐要见蝉妈妈。

蝉妈妈去了暖阁,张容华请她坐,她不敢坐椅子,只在脚踏上坐了。

一旁的赖嬷嬷说道:“你送的梅花,很是好看,看来你是费了心思的??你是是承恩阁的,怎么不见如意?”

蝉妈妈忙道:“如意姑娘这两天去紫云轩,顶了王嬷嬷两日的差事,忙得脚不沾地,昨儿个整整睡了一天,今天起来人也没精神,身上懒懒的,就不下山了,如意姑娘要我给三小姐送礼,庆贺乔迁之喜。”

赖嬷嬷说道:“我就说呢,都是西府的人,如意怎么不来贺咱们大??三小姐乔迁之喜。”

赖嬷嬷习惯叫大小姐,一下子改口叫三小姐,有些难。

一旁朱砂笑道:“如意小人鬼大,说话做事样样都精,谁能想到她才十二岁,这可不累的躺下了。”

张容华说道:“要如意好好歇着吧,身子养好了再来听鹈馆走走。”

最后,打赏了蝉妈妈三个红封,分别装着金银锞子和钱。

承恩阁里,蝉妈妈滔滔不绝的讲述打赏的经过,连饭都不想吃了,说道:“三小姐虽然话不多,但给的打赏最丰厚......”

蝉妈妈在听鹈馆得到意外的厚赏之后,看听鹈馆前头结冰的湖面上,有一片比人还高的芦花。

芦花就像一丛丛云朵似的,在北风中摇摆,蝉妈妈就踩着厚实的冰面,折了一捧芦花,又给了看管花木的婆子几个钱,得了一束兰花、山茶花等等冬天的花枝,和芦花分别捆扎了两大束,去了梅园。

梅园住着大小姐和二小姐。

长幼有序,当然是要先去大小姐院子庆贺。

蝉妈妈是带着礼物来的,得了大小姐张德华身边的一等大丫鬟姚黄的接待。

毕竟在外人看来,承恩阁里的如意姑娘是王嬷嬷的心腹,属于牡丹派的人,姚黄把如意当自己人,爱屋及乌,就对蝉妈妈这个下等婆子礼遇有加。

何况,蝉妈妈送的乔迁之礼很是别致,此时张德华忙着和其他有身份的管事媳妇们应酬,没功夫看一个下等婆子的礼物,但是姚黄很喜欢。

姚黄把芦花花束放在一个古铜方口瓶,摆在案头上,然后拿着一匣子钱,说道:“蝉妈妈自己抓,抓多少就是多少。

蝉妈妈是个清贫的体面人,只抓了一小把。

姚黄笑道:“妈妈抓的太少,客气什么呀,以后大家都是颐园的邻居了,互相照应着。”

言罢,姚黄就从匣子里一连抓了三四把钱给了蝉妈妈。

承恩阁里,蝉妈妈指着一堆钱说道:“这大概有三百钱,快是我一个月的月钱呢。”

剩下一堆钱,就是二小姐房里打赏的了,孤零零的一小堆,连盖个坟头都嫌太平了。

如意猜道:“这是二小姐房里红桃姑娘给的打赏吧?”

蝉妈妈点点头。

并无意外呢,红桃是水果派的人,自然对我这个半个牡丹派身边的人不太尊重。

如意说道:“知道了,既然给了妈妈,妈妈就收着,这些打赏够妈妈过个好年了。”

蝉妈妈并没有想太多,美滋滋的在承恩阁里点钱,用绳子把钱穿起来,五十个钱一吊,穿了九吊钱呢!

蝉妈妈穿钱的时候,如意在旁边帮忙点钱,数钱能让人快乐,哪怕不是自己的。

蝉妈妈数了钱,吃了饭,勤快人又开始做针线,根本闲不下来,哪怕已经赚了一大笔钱。

如意依然是坐在圈椅上看米市的画入定,到了傍晚,秋葵照例送来晚饭,蝉妈妈沾了如意的光,天天跟着吃好饭,都不用顶着冷风去大厨房饭堂吃了。

饭毕,勤快的蝉妈妈把碗筷收拾到食盒里,胭脂居然来了!

如意开了门,“胭脂来了?快,进来暖和暖和,你吃过饭没有。”

胭脂靠在火炉边,伸着手向火,说道:“吃过了,你这两天都没去饭堂,吉祥傍晚的时候,去了东门,使了钱,要一个看门的婆子去饭堂找你,说有事要你去东门说话。那婆子在饭堂没看见你,但是她晓得我和红霞通常跟你坐一桌,就告诉了

我,要我给你传个话。

如意听了,连忙把手炉里装上炭,预备出门,说道:“我这就去东门找吉祥??红霞自己回梅园了?奇怪,你们两个同吃同住同寝同当差,双胞胎似的分不开,她一个这么爱凑热闹的人,居然让你一个人来承恩阁?”

胭脂说道:“红霞今晚没有去饭堂吃饭,她告了一晚上的假,回到东府家去了。”

一听东府二字,如意心头一紧,忙问道:“红霞请假回去作甚?”

胭脂说道:“她姨爹今晚摆酒,过五十大寿,开了寿宴,她回去给她姨爹祝寿,家去住一晚,明天回来,姚黄姐姐准了她的假。”

如今梅园的人,除了二小姐张言华房里的丫鬟婆子,其余人,比如胭脂红霞等都归大小姐张德华管,这种小丫鬟请假的琐事,张德华的贴身大丫鬟姚黄批准就可以了。

如意心头更紧了,“红霞的姨爹,不就是东府二管家来禄吗?来禄真的今天过生日?”

“红霞说,她姨爹的正日子应该要到过小年,但是咱们府里过小年事情多啊,所以提前十来天办寿宴。”胭脂笑道:

“来禄提前办五十大寿,听说可热闹了,请了戏班子唱戏,红霞最喜欢凑热闹,就围着姚黄姐姐打旋磨,姚黄姐姐被她缠的没法子,又要看她姨爹来禄的面子不是?就准了她一晚上的假,叮嘱她明天在家里吃了早饭就回颐园,不准到处瞎跑。”

如意心道:这都要杀猪行动了,怎么摆起寿宴来?

难道......寿宴是假,鸿门宴是真?

心中纵使有一百个疑问,如意也不想再被卷进去,说道:“你先暖一暖,喝杯热茶再回梅园,把手炉里的炭换一换,我去东门找吉祥去。”

如意是见识过颐园夜里有多冷的,抱着手炉,头上戴上观音,此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上夜的女人们已经开始一盏盏的点燃十里画廊的灯,制造出一条银河,幸好因如意的建议,她们每晚有六十个钱的点灯添油的贴补,勉强熬过这寒夜。

如意无心欣赏美景,快步走到东门,要是落了锁,就见不到吉祥了。

吉祥穿着羊皮大袄,在东门照壁那里等她,这一回他总算记得戴上手笼了。

如意说道:“什么事情?急急忙忙的,非要今晚顶着寒风说,小心鼻子冻掉了。”

吉祥四周瞧了瞧,压低了声音,说道:“我这不休五天,找了九指叔牵线,想找会昌侯府孙家的人,去打听蝉妈妈父母的下落嘛,这回总算没白跑………………”

原来,三天前,吉祥交班之后,轮到他休息五天,他回到四泉巷,还没进家门呢,就先去了九指家里。

九指看大门,也是上五休五,刚好今天也休班,他正准备带着儿子长生,一起去浑堂洗澡呢,见了吉祥,笑道:“吉祥回来了,那把斧头,我已经锉好了,现在斧柄上的刻字彪变成了一个虎字,你瞧瞧。”

吉祥把一包糖炒栗子给了呆呆的长生,“去炕上吃去,我和你爹说说话。”

九指把斧头翻出来,给了吉祥,“你拿去吧。”

吉祥挥着利斧舞了几个招式,九指拍手叫好。

吉祥把斧头别在腰间,说道:“九指叔,我和您打听的事,如意和一个叫做蝉妈妈的老奴住在一起………………”

吉祥把蝉妈妈石家家奴的身世说了一遍,“……………后来石家抄家,家奴罚没官奴,她和父母被分开发卖,失散了。我从官牙薛四姑的牙行那里翻到了一个陈年纳税凭证,上面写会昌侯府买了几十个壮年石家家奴,八成是到田庄干活的农奴。”

“蝉妈妈的父母很有可能就会昌侯府的田庄里,九指叔的秋胡戏以前就是孙家家奴,有没有什么门路和会昌侯孙家牵上线?”

一听会昌侯府孙家,九指就变了脸色,听完吉祥的讲述,九指叹道:“血浓于水,蝉妈妈五十多岁的人,半边身子都进了棺材,还惦记着寻找亲生父母,真是个至纯至孝之人啊。血脉亲情,虽受到重重阻隔,却也不能切断。我也是为人父母的

人,很佩服蝉妈妈一直没有放弃,我会尽力帮助她的。”

吉祥忙道:“太好了,叔您告诉我该找谁,我这就从我爹那里弄一匹马,找人打听去。”

九指说道:“你年纪小,别人会嫌你不老成,未必跟你讲真话,这样,我们找你爹弄个马车??我得把长生带上,一起去会昌侯府,找我的熟人打听。”

吉祥去找鹅姐夫,鹅姐夫对儿子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就去马房借车。

最近鹅姐夫经常借马车送来寿家的这个活祖宗,所以马房连问都没问,把鹅姐夫惯用的马车推出来了。

鹅姐夫选了两匹好马,套上车,出东角门,到了街口转弯处,交给了在这里等候的吉祥,九指和长生。

鹅姐夫说道:“马车拿去用,我和花卷约了谈事,先走了。”

九指把长生推到车厢里坐好,然后出去,和吉祥都坐在车辕子上。

吉祥忙道:“外头冷,我来赶车就行了,您进去陪着长生玩吧。”

九指面色凝重,说道:“既然要去会昌侯府找熟人打听事,有些事情我就不能瞒你了,得跟你说清楚,咱们坐在这里说话,马车慢点走,反正会昌侯府离这里也不远。”

京城豪门,基本都聚集在西城。

九指把手掌摊开,问道:“你知道为什么我只有九根手指头吗?”

当然知道!这是东西两府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原因涉及到九指夫妇的体面,不好直接说,于是吉祥说道:“您自己切了一根。”

九指用食指戳戳吉祥的额头,“小机灵鬼,没事,你直接说,咱们什么关系,我把你当亲侄看待,不用避讳。”

吉祥只得说道:“因为您的秋胡戏(妻)被张家某个族人调戏,左手中指触碰到了您秋胡戏的脸。您就把张家族人的中指切断了,之后,您切了自己的手指,说一根还一根。然后,大家都把您叫做九指。

家奴居然敢切张家人的手指头,九指在东西两府都很有名。

尤其是,后来剁了手指头的张家人回了沧州老家,再也没有进京。倒是闯祸的九指在张家的大兴田庄里待了半年,带着秋胡戏回到西府,还升了“官”,当了护院小头目,月钱从五百钱涨到八百钱!

九指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张家没有惩罚我大主,反而把被我剁手的张家人赶到老家,还提拔我当了护院小头目呢?”

吉祥说道:“听说您武功好,马养的好,侯爷喜欢您,就保了您一家。那挑事的张家族人反正是远亲,不打紧的。”

九指摇头,“其实不是因为我,是因为我的秋胡戏。”

吉祥很吃惊:“啊?”

“我的秋胡戏其实应该姓石,当年,一门两公侯的石家被抄家灭族,石家幼子石?,因为年纪小免死,罚没为官奴,后来,被赏赐给了功臣人家为奴??这家人,就是会昌侯府孙家。孙家当年,跟咱们张家一样,都出了太后。”(注:出自《大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之二,“壬辰以石亨工宏等二人给配会昌侯孙继宗”)

吉祥大惊:“啊!”

吉祥心道:原来我们捞上来的大老鳖上刻着为吾儿石?周岁祈福,就是他!

九指继续说道:“为避免麻烦,孙家不敢使唤石宏,就把他安顿在孙家的大兴田庄里养着,成年后,还给他配了个女人当老婆,生了一女,就是我的秋胡戏。”

“我岳父岳母死的早,后来,会昌侯府孙家的大小姐去田庄里玩,看中了我的秋胡戏,要她当了丫鬟。后来,孙家大小姐嫁给了咱们西府侯爷,成了孙夫人,我的秋胡戏是她的陪嫁丫鬟,也到了咱们张家。”

吉祥巨惊:“啊!原来长生和胭脂,都是石家人后代!”

我的天!长寿湖的大老鳖就是长生发现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