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嘉佑新政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嘉佑新政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王安石的变法,是从富国、强兵、取士三方面入手,富国之法是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兵之法是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取士之法是贡举法、三舍法。

对于强兵和取士之法,李皓没打算现在就提,一来身份也不合适,二来李皓也不认为,在赵祯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能支持实行大规模的变法改革,这不现实。

而且富弼、欧阳修和韩琦也不会如此不智,在这个阶段把动静闹大。

相对要革除痹症,如今的大宋朝臣更希望朝局稳定。

再加上,根据李皓从后世了解到的信息,在嘉佑年间,随着富弼、韩琦和欧阳修这样参与过庆历新政的老臣回京。

实际上的小规模改革就已经开始了,其明显标志就是嘉佑二年,由欧阳修主持的科举会试。

李皓整理变法纲领时,就靠着这方向进行的整理总结。

所以在剩下的富国之法中,青苗法被李皓首先弃掉,以政府行为来进行的官方贷款,除非像现代一样搞政策扶贫贷款,不考虑盈利而是重在让农民脱贫致富,不怕亏损。

否则青苗法的实施一定会成为官员牟利,并粉饰政绩的工具,成为害民之策。

至于募役法,李皓则结合司马光后面的改良之法,对所有百姓统一实施免役法,但是明确承担衙前役时首先选派地方官府里的吏胥服役,理由是他们常在官府走动,对官府的行为方式熟悉,能减少损失,而且他们是内行,不容易被官府压榨;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有钱,出事了可以找他们要到赔偿。

另外允许合法化代役,凡是百姓不愿意出差役可以自行找人代自己去服役,价格自己去谈。

把选择权交给了老百姓自己,而雇役的价格,也是老百姓自己定,免去了贪官污吏中间过手,来造成对百姓的压榨。

同时因为服役是按户等负担不同的差役,所以重新核实财产等级,为了避免官吏把穷人户等升高增加负担。

引入行政复议制度,老百姓觉得自己划等不对,可以提出重新划等的要求,一起查实财产,确定应负的差役等级。

然后方田均税法,这个是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当中,都有并极为重要的内容,虽然结果都是没有实行下去,但还是李皓原样写上,做不做得到不重要,但自己得提。

农田水利法也是原样保留,但在其中李皓着重要求限制官员在其中的权利,避免本地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强制百姓修建水利,加重人民负担。

至于市易法、均输法有鉴于在实际使用之中,除了限制大商人囤积居奇之外,对中小商户的利益伤害更大。

一旦管理官员,想以此牟利,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就会让商品批发与零售也被政府官员所操纵。

对于大宋官员的官品,李皓这些年来,也是太清楚了。

好官自然是有的,但很大一部分官员绝对不值得信任的,所以在这上面,李皓更多的,还是借鉴明清时期平抑物价的市易之法。

在推行之时,尽力限制官府在其中的作用,并建立每月朔望,各集经纪,谨较斗秤,备访物价的制度。

之后两天,李皓就在家中不断完善这份策论方案,省的出门在遇到什么人,要给自己安排什么难办的事。

当然写完之后,李皓也没有直接去拿给欧阳修看,而是接着在三司在找些数据资料。

整个格式按照都按照后世的论文格式来,争取做到数据详实,并列明数据来源文献。

当然李皓的目的也不光是为了完善下方案。

同时还是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虽说李皓觉得欧阳修肯定会相信自己。

但毕竟自己没有地方的实际经验,凭空拿出这些东西来,总归会有人恶意揣测。

可要是自己能从这其中把数据列明,在根据这些推敲出内容,那这事就算是合情合理,可以给别人一个相信的理由,这就足够了。

这番查找也确实对李皓收货很大,根据能查到具体情况,李皓又对方案中盐政和茶政的专卖制度进行了修改,借用前面已经做过的改革为基础,进行调整,以求更符合如今的情况。

而在李皓忙碌着撰写变法方案的时候,欧阳修也已经带着李皓所做账簿,入宫求见赵祯了。

在看过这些账簿之后,赵祯问道:“这些账簿都是李皓整理出来的!”

欧阳修答道:“确实是他亲自整理,这里面的数据都是这三个月来,李皓清算出来的,我这些天也抽着核查过了,整理的没有问题。”

赵祯看着帐簿最后的总结,不由说道:“原先朕虽然也知道国库空虚,但没想到竟恶劣致此。

这几年唯一转好的还是在庆历年间,早知今日,当初的变法朕就应该坚持下去。

若是范文正公当年能将变法完成,又怎会成如今模样,这都是朕的过错。”

欧阳修连忙说道:“官家此言差矣,当年施行新政,我们也是太过激进,从而很多变法措施没有考虑周全,并强制推行,这才引致后面的事败,绝非官家之过。

这件旧事臣本不打算再提,可看完这些帐簿之后,臣知道重启变法已是当务之急,绝不能在耽搁了。”

欧阳修说的,当然有道理,可赵祯始终有所顾忌,说道:“如今朝堂上的情况,卿家也是知道的。

不是朕不想支持,而是在此时进行变法,若是引起朝野动荡,那可就不像庆历年间那么好平息了。”

欧阳修解释道:“此事臣自然明白,所以在来宫中至少,也就此事与两位大相公讨论过了。

臣等明白变法殊为不易,牵扯众多,各种厉害关系盘根错节,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时臣等就是犯了救治心切,急于达成目标的错误,才演变为新旧党争,令到朝野动荡。

所以这次的变法,臣等准备静悄悄的来,先对不重要的问题进行处置,在一步步的深化改革。

同时借此培养朝野共识,让百官能慢慢接受变法图强之举,如此一来。

若是真遇到什么问题,也好及时解决,不在朝中引起过多纷争。”

赵祯听完以后,认为欧阳修说的也对,同时如今的现状也在告诉赵祯,变法已经迫在眉睫。

于是便说道:“好,那就辛苦卿家了,变法之事便由卿家与两位大相公一同处置。

但切记不可急躁,要由小及大,由浅及深处理变法之事。”

听到赵祯同意以后,欧阳修立马谢恩:“多谢官家,那臣先去与两位大相公商量改革细则,等罗列出来之后,再交由官家御览。”

随后欧阳修便前往了政事堂,此时两位大相公正在这等着消息呢。

听到这事已经被赵祯同意之后,两人也都很是高兴,毕竟庆历新政的失败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道沉重的打击。

如今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就要好好把握了。

随后韩琦说道:“既然官家同意,那便按照当初我们之前商议的来。

此次变法先从方田均税法开始,现在我们先来确定把这次试行放哪个位置吧。”

欧阳修说道:“此事肯定不能放在汴京附近,这里官宦人家太多,阻力太大。

但又不能距离汴京太远,以免脱离了我们的掌控。”

随后几人沉思,韩琦说道:“那要不就把试行地点定在永兴军路,那里士族不多,阻力不会很大。

而且离汴京城也不算太远,我们了解情况也算方便。”

欧阳修和富弼想了一下,觉得那里确实挺好的,便定了下来。

确认了地点之后,剩下要考虑的就是主持的人选问题,这个时候欧阳修直接提议道:“我认为此事就由郭谘来办最好,本身方田之举就是他提出来的,也有在洺州处理过方田之事的经验。”

对于这个,其余两位大相公也无意见,便定下了郭谘,将他调任到三司衙门,主持永兴军路推行方田均税法。

商议好后,三人便共同起草了一份奏章,将事情说明给赵祯听,然后便是等着赵祯的回复。

最后赵祯也没耽误,很快这份奏章就被赵祯同意,下发政事堂,由富弼签发用印便传到郭谘手上。

于是这场庆历年间变法的低配版,嘉佑变法由此正式成型,便且这主要的主持人选也都是一帮参与过庆历新政的老臣。

当然这些事情,李皓暂时还不知道,直到李皓编制的变法方案,整理完善,被李皓送到了欧阳修手里。

只是来的不巧,李皓来时欧阳修已经在和郭諮讨论着,方田均税法改如何执行的事。

而且欧阳修也没有对李皓写的内容,抱有太多期待。

随后便让李皓放下东西,便退了出去。

而这个结果一等就是三天,就这还是因为欧阳修发现自己桌上莫名奇妙有份文稿,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不过随手拿来,看见上面的字迹是李皓的,才想起来,这是李皓所写的变法方案。

于是便好奇的翻阅起来,初看时欧阳修还没在意,纯粹就是想大致看一遍,好分析其中利弊,借此还可以给予李皓讲评一番。

但看到后面却是越看越入神,综合李皓总结的数据,并分别配以各项建议,看的欧阳修是直呼厉害。

而后便拿上手稿,起身离开大堂,就去找李皓了。

结果好巧不巧,这时的李皓还真就不在,因为李皓家中聘书早已经给英国公府送去了。

并且双方已经定下日子进行纳征,李皓在那天就需要把聘礼给人送去。

今日卫氏那边已经大致把拟定的礼单给定了下来,所以让人喊李皓回府,看看这其中有没有问题,没有的话就正式登记造册了。

正好李皓刚忙完了手头上的事,后续欧阳修也没再给李皓派事,所以也就闲了下来。

于是和同僚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三司。

而这次的擅离职守,结果就正好错过了欧阳修,让他抓了个正着。

正当欧阳修计时等着的时候,李皓终于回了三司。

只不过李皓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请假。

因为李皓想到当初赵祯说的话,让自己在下聘之前告诉赵祯,他还有额外的赏赐。

所以李皓才来找的欧阳修,想正式请个假,去皇宫求见赵祯。

当然这个时候,李皓也还不知道自己擅离职守已经被发现了。

等李皓找到欧阳修时,刚准备请假,就见欧阳修说道:“你刚刚跑去哪了,上衙之时无故擅离职守,可不光要罚奉,还得挨板子的。”

李皓一听这话,顿时就想到欧阳修肯定是去找过自己,就是还不知道他等了多久,那说谎肯定是不靠谱的,都对不上号。

于是解释道:“没办法啊,刚刚是我家母亲找我,说是家中聘礼准备齐全,要开始封箱造册。

本来我是说不去的,但我母亲不放心,非得要我看一眼,我才临时跑了一趟。

我想着这就是个小事,很快回来也就没有请假。”

听了这话,欧阳修也没深究,直接说道:“算了,这次就发你一月俸禄,以儆效尤,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

李皓感谢道:“多谢叔父体谅,我以后一定注意。”

而后欧阳修说道:“那你家聘礼具体准备的怎么样了,你毕竟娶得是英国公独女,聘礼的礼单上要是简陋了,说出去可不好听。”

李皓回道:“叔父放心,我家多少还有些家私,这次我母亲也是下了血本。

总共是十九个箱子,都是实的,金银、蜀缎可装了不少,差不多是我家的半个身家了。”

欧阳修说道:“这门婚事对你的好处,远比这些财帛更为重要,所以你就不要不舍得了。

而且英国公也不会在意这些财帛,到时肯定还会做为嫁妆给你家抬回去,还是你家的东西。”

李皓回道:“即使抬回来了,那也是她的嫁妆,是由她支配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欧阳修自然也知道李皓是在故意哭穷,但还是就着话说道:“算了,看在你支出这么大的份上,你的俸禄,我还是不给你扣了。”

这下,李皓就高兴了,说道:“那就多谢叔父了,不过叔父找我是有什么事吗,急不急。

要是不急的话,我正好还想请个假,进宫一趟。

本家官家是让我在下聘之前,提先告知一声,说是会赐些东西下来作为聘礼的。

但前面我忙着账簿的事,一下子就把这事给忘了,还是今日看到聘礼才想起来的。

我倒不是非要贪官家赏赐,可这是官家给的荣耀,我也不好不要不是。”

听到这里,欧阳修一想,正好自己也要把李皓的变法条文,给官家和两位大相公看看,便说道:“那正好,我马上也要入宫,你跟我一道走吧。”

对于这个,李皓自然没有意见,正好还能搭个顺风车。

在马车上,欧阳修拿出了李皓所写的变法方略,确认道:“这套方略,是你拿给我的,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李皓回道:“当然是我想的,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听到李皓的话,欧阳修自然是相信李皓的,但这事毕竟是要通报给赵祯的,万一出错就不好收拾了。

于是欧阳修便想着自己来验证一下,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便抽出其中的问题,与李皓进行相关讨论。

而这个当然难不倒李皓,随着讨论的问题不断深入,欧阳修也最终确认到这些就是李皓写出来的,也就放心下来。

等到了宫门前,两人就先行分开。

欧阳修需要先去趟政事堂,找富弼和韩琦讨论下情况,在和赵祯汇报。

而李皓则是径直前往福宁殿,准备找赵祯讨要下聘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