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灭夏回京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二百五十三章 灭夏回京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朝堂之上有欧阳修与曾公亮主持,还有李皓带着一帮人在后面摇旗支持。

再加上武将阶层的集体请愿和李皓对于赵宗汉持续以来的谆谆教导,很快开启平夏之战就在朝堂上有了定论。

不过接下来,该派谁去主持此战,就成了一个问题。

大宋承平日久,如今军中的中坚力量是顾廷烨这一代,可他们这些年剿匪平叛的事倒是干过,所带兵马最多也就是两三万人。

可此次与西夏一战,李皓等人是打算倾尽全力,毕其功于一役的,所以除去北方各路提防辽国的兵马不动之外。

与西夏相邻的各路禁军都会被征调,然后加上汴京派去的禁军,总共出兵数量将达到二十多万。

另外还需要配置厢军及相应数量的民夫,如此众多的人马让朝廷如何放心交给顾廷烨他们。

至于老一代的将领中,有过这种统兵经验的也是寥寥无几,而且基本上也都已经澹出了朝堂。

这种时候,英国公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站了出来,向朝廷请命亲自主持此次大战。

对于这个想法,李皓自然是不答应的,毕竟英国公年纪比起欧阳修都大,今年都已过古稀。

这要去了西北,万一出什么事情,李皓可怎么和家里交代。

但英国公在此事上却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只不过在朝堂上英国公并未多说什么,而是私底下把李皓给请到了英国公府,顺带还有英国公夫人和张桂芬在。

在这里,英国公直接说道:“今日我把你们都给喊来,就是要交代一下我去西北之后的事。”

一听这话,李皓立马便要接话,可话还没出口,就被英国公给打断了。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才不想让我去西北的,可我等武勋人家世受皇恩,如今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怎能畏惧不前。

而且我与西夏交手多年,其中恩怨已经理不清楚了,如今有了能平灭西夏的机会,让我安坐在汴京城里等着消息,我做不到。”

这边李皓刚想接话之时,张桂芬直接抢了:“若是在以前,我与母亲绝对不会拦着您的,可现在您年纪都多大了,这怎么能让我和母亲放心。

而且朝廷将领这么多,我就不信没有其他人选可用。”

英国公回道:“若是朝中有比我更合适之人,那我也愿意留在汴京,可你问问李皓,有吗?

像顾廷烨这一代人,从未经历过与辽国和西夏的战事,让他们直接去统领大军与西夏一战,谁能放心的下。

只有打过这一场仗,他们才能真的独当一面,日后也能放心让他们去夺回燕云十六州。

而且我这年纪怎么了,汉将赵充国七十有六尚且可领兵出征,我如今比他还要小上几岁,自然也是无碍。”

此时张桂芬的目光已经从英国公转向了李皓,示意李皓来接话,可李皓此时却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去说。

因为英国公所说的确实是实情,朝中的确是没有更好的人选。

看着李皓的沉默,张桂芬顿时便有些坐不住了,但也没立即和李皓计较,反倒是转头看向了自己母亲,想让英国公夫人也出面劝下。

却没想到英国公夫人此时却说道:“好,既然你想去便去吧,只是你要记住,我与芬儿就在汴京城等你,你一定要安然归来。”

张桂芬听见这话,立马说道:“母亲,您怎么能答应父亲呢?”

英国公夫人说道:“既然这是你父亲的决定,咱们就要去支持他,不能阻挡他为国效果的道路。”

见张桂芬还想说话,英国公夫人说道:“这是你父亲的责任,你应当理解的。”

见自己父母都已经铁了心了,张桂芬也知道再劝也没什么用,就只能李皓一同返回澄园,将空间留给父母。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张桂芬面对李皓,却发起了难:“你刚刚为什么不帮我一起劝劝父亲,坐一边看热闹呢。”

李皓无奈回道:“岳父大人心意已决,我又哪里劝得动,而且我刚刚也在想一件事。

此次动用如此之多的兵马,除了一众武将之外,朝中必然会派遣一位重臣前往西北坐镇。

我打算自荐一下前往西北,到时也能就近照看岳父。”

听了这话,原先还在责怪李皓的张桂芬,立马变了脸色:“父亲都已经去了战场,你如今是文官宰辅,何必去冒这个险。”

李皓回道:“为了这次的灭夏之战,我苦心准备数年时间,所以也是最清楚其中深浅的。

无论是士卒、军备都已做到了最好,对付西夏肯定没有问题的,去了其实没有太多危险,反而是去领功。

若非是岳父年纪太大,我也不会去反对此事,所以你安心就好。”

见李皓如此说,张桂芬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不是在诓骗我吧。”

李皓回道:“我,你还不知道吗!若没有十足把握,我哪会去轻犯险地。”

被李皓这么一带,张桂芬想想也觉得李皓说的也有些道理,当即也就没再说话。

等回了府里之后,李皓又给张桂芬好好分析了下局势,让张桂芬放心。

在这边安抚好后,李皓便在朝堂上提了出来,并征得了欧阳修和赵宗汉的同意。

以英国公为宣抚使,掌西北各路军事,总筹此次灭夏之战。

李皓为招讨使,负责协助英国公主持军务,并负责统筹西北一众地方官员。

至于禁军之中上四军除神卫军留守外,其余三军倾巢而出,再加上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下属广捷军、雄威军、神勇军、神骑军等一众精锐之师,总共近十万人马。

将领方面,顾廷烨、杨文远、袁文绍、李毅兴等一众人都去参加,其中袁文绍和李毅兴还是李皓专程调回来了,毕竟后续还有与辽国的战争,这种立大功的机会不能错过。

李皓等人出发之时,赵宗汉在欧阳修、曾公亮的陪同之下,在万胜门外亲自为大军践行,也给众多将士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出发后不久,李皓就先行大人赶往了西北,提前安排大军到达之后的事宜,督促各地文武官员组织备战。

按照规划,此次进攻西夏将分成三路,分别从永兴军路、秦凤路、河东路出击。

由英国公坐镇永兴军路局中调配,杨文远主持秦凤路军务,顾廷烨主持河东路军务,所以李皓需要在这三地囤积粮草军备,做好后勤保障。

至于西夏那边,此时也得到了大军要来的消息,也开始整兵备战,毕竟这么大的动静,也瞒不住人。

只是看大宋这边来势汹汹,所以西夏这边没敢第一时间开战,而是沿用以往策略,坚守险地,以守待攻。

毕竟宋军历次攻伐,大多都会出现协同失调的情况,到时便可以在内围调动大军逐一击破。

所以直到英国公他们赶到之时,边境处虽然有些风声鹤唳,但却并无大的战事发生。

等京中来到的禁军修整一段时间,恢复体力并适应下西夏环境之后,由大宋主导的此次大战就正式打响。

在约定好的同一天里,三路大军同时出发,沿着各自规划好的路线进军。

西夏军以往是从未见识过火炮的威力,所以在前期的城池据守中,根本阻挡不了宋军的进攻步伐。

被接连攻克石州、夏州、银州、洪州、宥州、韦州、兰州等地,最终让英国公兵锋直指西夏重镇灵州。

不过到了这里,英国公也开始减缓速度,等到顾廷烨和杨文远带兵赶来。

毕竟灵州是通往兴庆府的一道门路,打破这里之后,必然就会遭遇西夏的勐烈反扑。

虽然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体验,英国公不觉得自己麾下的士卒一定敌不过,但为了避免损失,还是稳妥下好。

只是另外两路人马,杨文远领军过来比较快速,因为这次过来,李皓请动了吐蕃出兵渡黄河攻取凉州,牵制住了西夏右厢兵力,从而让杨文远这边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相对来说,杨文远这一路并无多少大城,所以行走起来也比较容易。

可顾廷烨这边就不一样了,一路上各处城池阻碍繁多,真是一路攻城拔寨。

见此情形,英国公思考一番过后,会合两路人马之后,已经足以应对,便决心开始攻打灵州。

另外传令顾廷烨,不用前来灵州了,直接赶往怀州牵制住西夏一部分主力,为自己策应。

三路大军在英国公的指挥下,确实发挥出了原有的力量,甚至更强,西夏大军被打的连连败退。

见此情形,在攻破了灵州城后,英国公更改了当初设定的作战计划。

原先本意是想打突击战,在扫清必要的障碍之后,直接合围西夏王都兴庆府,以最快的速度灭亡西夏。

但这样显然是有所缺陷的,毕竟就算是攻破西夏王城,但在静州、定州、顺州依然还有西夏部分主力在。

一旦发现都城被攻破,这几地的西夏军必然会逃窜离开,到时再想消灭就麻烦多了。

所以之后除英国公这一路兵锋直指兴庆府之外,杨文远和顾廷烨所部分别前往攻打西夏的其余重镇,为以后扫清障碍。

当然,为了弥补英国公这里兵力有所不足的情况,李皓亲自率领留守在后方作为预备队的兵马上前,支援英国公。

不过计划虽然实现的很顺利,但显然辽国并不愿意让大宋就这么简单灭亡西夏。

于是开始在辽宋边境布置军力,给大宋施压,并派遣使节前往汴京,让大宋主动撤军。

在李皓收到后方的八百里加急通报之后,便找到英国公说道:“灭夏之战不能再等下去了,如今辽国蠢蠢欲动,必须尽快解决这里的战事。

否则万一让辽国找到机会,只怕我们会前功尽弃,而且汴京城那边我也有些担心,不知道那些主和派的官员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对于李皓的提议,英国公也是十分赞同,于是便召回了在外的杨文远和顾廷烨所部,围攻兴庆府。

面对这样的攻势,西夏自然抵挡不住,在坚守城池五天之后,兴庆府正式被攻破。

虽然,夏惠宗李秉常趁乱在一部分质子军的保护下,向北逃离了兴庆府。

但因为西夏的军队,大多都被成建制消灭,还剩下的兵马也不足为凭。

而且西夏较为繁华的河南、河西之地全部落入大宋手中,只凭贫瘠的河外之地,也只剩下苟延残喘的本事了。

到此时,李皓立即写了一封大捷军报,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往汴京。

另外由顾廷烨带一部分人马留下,并协同原西北各路的驻军留守西夏各州,防备李秉常,顺便等待朝廷发回指示。

至于其余从汴京城而来的人马则迅速往宋辽边境集结,以做支援。

经过这一次大战的洗礼,顾廷烨、杨文远的等一帮将领,基本都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于是在英国公的放手之下,面对辽国兵马的挑衅,杨文远、袁文绍等人各自领军在边境与辽国兵马碰了一碰,小有成果。

而此时,辽国也已经知道兴庆府被破的消息,再见到宋军兵强马壮的样子,便也有了退意。

当然,在面子上辽国自然是不肯松口,非要宋朝将占领西夏的领土还给西夏。

李皓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便将前线的事情托付给了英国公主持,反正现在也没有进攻辽国的打算,英国公可以坐镇后方好好休息。

毕竟原先的装备的粮草辎重在西夏消耗的差不多了,在攻破西夏之后也没得到多少补充。

没办法,谁让西夏穷呢,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补充了大量的战马,而且自此大宋有了养马之地,以后也能大规模培养骑兵了。

等李皓赶到汴京之时,辽国使臣也是刚到不久。

于是接下来的谈判,李皓就在欧阳修的同意下,顺势接了下来。

总体来说,李皓的打算是示敌以弱,反正辽国素来看不上西夏和大宋的。

纵使是大宋灭了西夏,估计辽国也未必会觉得大宋有多厉害,既然这样李皓就打算忍一时之气。

占了的土地,李皓自然是不会还回去的,但银子什么的李皓是舍得给的。

反正就这么最后两年,等李皓这边攒足了再次开战的本钱,到时候自然百倍、千倍的从辽国直接拿回来。

在李皓的刻意拉扯之下,大宋给辽国加了一些岁币,就将此事趟了过去。

接下来宋辽再次恢复和平,出征的禁军便可以返回汴京城。

当然,他们回来并不是马放南山,而是继续艰苦训练,以迎接与辽国的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