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十五章 都城献宝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十五章 都城献宝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休息的几天之中,万松柏和程始倒是时常过来,有时还带着全家人一起来蹭饭,这倒是让李皓与万、程两家熟悉起来。

而且李皓还注意到,这两人过来找自己基本都是挑得袁沛不在的时候,这个分寸感掌握就很好。

虽然明知这份结交之中肯定抛不开袁沛的因素,但至少在个人感官上,会舒服很多。

很快,从胶东过来交接俘虏的人手到了,李皓与来人做好交接便找到袁沛,希望他能再给自己挑个匪窝打打。

却没想袁沛倒是给自己安排了另一桩事:“攻打贼匪的事暂且放上一放,你先去都城一趟,把这份东西亲自呈交给陛下。”

李皓看着面前那熟悉的一册书,心中一动,既然袁沛让自己把这本纸质的送去,而不是重新誊写到竹简之上,那就证明袁沛还是决定把纸推出去了。

这样也好,至少以后李皓再想写字就方便多了,不用再带那么多累赘的东西。

但随后再想到袁沛的话,李皓的脸顿时就垮了,因为他是真不想千里迢迢的跑去都城。

当然,李皓知道在文帝面前多多露脸是有好处的,这次指不定就能借着这个功劳正式入仕。

可李皓还是不太想去,因为如今这个时代还不讲究论资排辈,皇帝任命官员主要看的是名望及能力。

李皓又不是凌不疑,早早入仕只怕要在稗官小吏中蹉熬几年,这又是何必呢。

反正只要这本书送了上去,自己的功劳就跑不掉,还不如再等些年,自己养些名望再被举荐入仕。

或者是走军功路线也成,毕竟陇西、蜀地都还有打仗可打,到时一入仕就直接到中层多好。

所以李皓回道:“那些部曲是我从胶东带来的,总不好就这么放手不管,还是让我留下来继续带着他们吧。

至于去都城送书的事,父亲安排其他人去就是,我再挑些能熟练打造这些攻城器械,并会使用的部曲随行,也就够了。”

袁沛闻言回道:“若只是送书这一件事,我派其他人去倒也无妨,让你前去的原因是因为有另外一件事要你去办。

你堂舅父如今也在赶往都城的路上,等你到了都城之后去寻一下他,将纸张之事和他说明。

至于你所带部曲,在你前往都城之后,我会把他们遣回胶东。”

“堂舅父为何也要去都城,莫不是朝廷对他有新的任命,是要到何处任职?”李皓抓住重点问道。

袁沛回道:“陛下召你堂舅父入都城,自然是有所安排的,但具体会授予何职暂无定论。

不过按照陛下的习惯,多半还是会安排到地方任职,就是不知是到哪里去任州牧了。”

听到这话,李皓心说,这事你不知道,可我知道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梁无忌应该就是到豫州上任,然后一直到剧情结束。

要是按这么说的话,确实得自己跑上一趟,毕竟这事让别人传话就不方便了。

既然是确定要去,那有些底线就要了解清楚,于是李皓问道:“那此事我具体该和堂舅父和陛下怎么说,还请父亲示下?”

袁沛回道:“这造纸之术既然外人并不知晓,那不妨把成本夸大一下,我的想法是纸张可以在之后数年时间内替代竹简,但又不至于会普及到寒门身上,具体尺度你自己把握。

另外这纸既然是我们造的,这拓印之术就不该是我们发现,所以不管是面对陛下还是你堂舅父,此事都不可提,甚至是你母亲那边也不要说。

日后若是有人能想到,那是他人本事,我们适时便可顺势助之,这样纵使日后有所变故,我们也不会被人迁怒,反而会博得一副好名声。

但若是等纸张将竹简取代之后,还未曾有人做出拓印之术,到时便可让你堂舅父来做。”

面对袁沛的说法,李皓表示理解,文帝那边不用提,皇帝与世家之间本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这么做很是正常。

至于袁家和梁家虽然是姻亲之好,但终究还是两家人,梁氏纵使为袁家新妇但也姓梁,袁沛防这一手虽在情理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

这种关系,李皓见识的就太多了,也没有感到多奇怪,便说道:“孩儿敬遵教诲,请父亲放心。”

见李皓答应,袁沛便接着说道:“另外关于造纸坊的人员安排,我知道你的想法是让这群俘虏回去工坊做事,此事我认为有所不妥的。

毕竟日后这纸卖的多了,这堆山填海的财富自然会引来贪婪之辈,到时他们必然会千方百计的想窃取造纸的配方。

这群俘虏虽说好管束,但你不可能真的做到将他们永久监禁在工坊之中,完全隔绝与外人交流。

如此一来,这暴露制作方法的风险实在太大,所以我已给你母亲传信,让他抽调族中家世清白的可信之人进入作坊。

这些人有父母妻儿的牵挂,顾虑越多自然不敢随意放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确保造纸坊的秘密不被他人得知。

至于这群俘虏我给你安排到庄园之中,正好这次你去都城需要带一些部曲护卫,他们给你弥补劳力缺失。”

既然袁沛把此事安排妥了,李皓也相信袁沛的眼光,便只说道:“孩儿明白,那我这便回去收拾东西、抽调部曲,然后尽快赶赴都城。”

离开袁沛的大营,李皓第一时间便去到了自己的部曲营地,将一众统兵将领召来,说道:“今日把你们喊来,是有事要说,过两日我便要离开这里,去都城一趟。

你们之中我会抽调一批护卫随行,剩下的人则留下来听我父亲命令。”

话说道这里,在场众人不由面面相觑,不明白怎么突然之间李皓便要离开这里,那自己这些人还能不能按时返回胶东。

不过李皓一直以来要求的严格纪律,让众人虽有一肚子疑问,但在李皓没发话之前,也无人敢开口发问。

对此情形,李皓还是满意的,李皓说道:“当然,留下来的人也会在春耕之前返回,这点我也与父亲说明了。

至于随我前往都城的人也不用担心,这次缴获而来的俘虏,回到胶东之后会补给到各庄园之中帮助春耕,到时庄园内会让他们重点帮助你们,必然不会误了农时。”

见李皓如此安排,众人心里不由都踏实多了,随后李皓便让他们先行退下,等待自己的调人指令。

后面的选人工作倒也不难,因为李皓在最开始编练部曲的时候,便有花名册记录了众人的演练成绩。

李皓把帐下文书喊来,直接把花名册给他,让择优挑出一百人出来,自己则回去府里安排随行人选。

毕竟这公事上不能耽误,但个人享受上面李皓也不想委屈自己,身边伺候的人还是得挑顺心的才行。

结果李皓回府还没过一会,万松柏和程始便登门拜访,这可把李皓给气着了,以为是自己手下口风不严,透露了自己要离开之事。

虽然这不是什么要紧事,但这样的作风与李皓的要求相差甚远,心里不由打算等自己回来要好好整顿一下军纪。

可等李皓见了两人之后,才知道自己这是误会了,这两人是过来并不是知道了李皓离开,而是得到了任务又得出去剿匪,所以前来与李皓告辞。

李皓闻言回道:“可惜我如今要赶去都城一趟,否则定是要随同去看看两位将军风采的,真是遗憾。

不如我在临走之前,给两位将军送一份大礼。”

万松柏听见这话,便大致猜到了李皓去往都城干啥,只有程始不明其意,问道:“袁公子要去都城,是为何事啊。”

李皓答道:“主要还是为了那日的攻城器械,它的威力及作用想来两位将军也是知道的。

回来之后我将此事告知了父亲,他便让我去向陛下献宝,这样以后朝廷大军再要攻城便能减少损失。

而我要向你们送的大礼便是如此,既然此物要呈与陛下,日后朝廷驻军都是要学的,那不如提前给两位用上。

正好这次我前往都城,会有一批部曲暂时留下,到时我命一些人去两位营中帮忙,如何?”

两人自然高兴,连声道谢,毕竟自家能给自己减少伤亡的事,谁不愿意干呢。

高兴过后,两人问起李皓准备何时出发,在得知李皓时间紧迫之后,便没再打扰,只说等李皓回来之后,再来拜谢。

后续的准备工作甚是顺利,毕竟这次可以轻车简从,没有什么笨重之物要携带。

因为攻城器械不像曲辕犁这等农具,那般笨重之物可没办法跨越一千多里,送到都城去。

所以到时要给文帝演示的话,也只能是在都城外直接制作。

于是李皓等着几辆马车,装着一路生活所需之物,便出发了。

从郯县出发,要到雒阳的话,需跨越豫州才行,中间会经过彭城国、沛国、梁国、陈留郡。

这一路正好是豫州的腹心,想到这以后大致就是梁无忌所管区域,李皓便也是花了些心思查看了下。

这里的情况倒是比青州要好上一些,虽然沿路也听到了贼匪消息,但实际上李皓这一行却并没有真的遇见过。

当然其中应该也有李皓一行都是壮丁,而且看着也不像携带有多少财宝的样子,多数贼匪不愿意前来硬拼的缘故。

自上次李皓陪同袁沛前来献礼,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雒阳城从外观上看似乎变化不大。

进城之后,李皓第一时间派人将袁沛所写的上疏递往尚书令,然后便只能文帝看见上疏来召见。

毕竟李皓如今是一介白身,并没有直接请见的资格。

自己则回到了袁府,打算好生休息一天,顺便让人去梁家打探一下消息,看梁无忌有没有到,到了之后就给自己递上拜帖。

等得到下人回报,说梁无忌已经到达都城,而且除了梁无忌之外,梁媪、梁尚、梁遐等一众人也都在都城。

这就让李皓奇怪了,按说这些人不应该在河东待着的嘛,怎么突然都过来。

难道是文帝要求的,这倒是也说的过去,毕竟后面梁家确实在雒阳安插了有主家之人,但如果这样的话,自家也应该得到通知才对。

算了,李皓懒得再去想,反正明天自己就会过去,到时直接问问就行。

可一想到要与梁媪、梁尚、梁遐这三个蠢货打交道,李皓脑瓜子就一阵肉疼。

因为李皓以往陪着自家母亲去过梁家几次,在亲自与他们打过交道之后,李皓深知他们比电视剧中更要愚蠢无知。

其中梁尚多少还好一些,虽然脑子同样不灵光,但至少自知自明还是有的,反观梁遐那就是蠢而不自知,这样的人尤为讨厌。

偏偏李皓还是晚辈身份,又不好把场面闹得太难看,影响袁、梁两家的交情。

只是再头疼,第二天一早李皓还是如约前往了梁家,不过在门口李皓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应该还有其他人也过来了,因为门外还停着几辆马车。

等走近之后,李皓便认出了这是曲家的马车,顿时心中一动,心想不会这么凑巧吧。

因为前两年太子已经正式迎娶了孙氏为太子妃,可曲冷君与梁尚的婚事,却一直没有进行。

算算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只是李皓不明白,如果真是梁家议亲,按理也应该是到河东去才对。

毕竟梁无忌来都城应该是临时得到的通知,为何曲家也跟会跟到都城来,难道是要演给谁看戏不成。

心下虽然疑惑,但李皓的脚步却并未停下,直接便往梁家府门走去。

而门外的梁家下人自然也是认识李皓的,见李皓到来便上前相迎,引导李皓进府。

在路上,李皓随口问道:“外面的马车是曲家的吧?这么巧,他们今天也有事来找堂舅父吗,我过来会不会有所打扰!”

下人回道:“那是曲家的马车,他们这几日经常过来找家主商议事情。

不过家主说了,您过来后直接带去见他就行,所以不打扰的。”

李皓闻言点了点头,便没再说话,心中却在思考要不要搅和一下这桩婚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