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二十七章 文帝赐字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文帝赐字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很显然,梁氏这边实在是不想为这事操心,其实要不是都城那边涉及皇帝和曲家,她不得不去一趟。

否则单就李皓的婚事,只怕还真叫不动她,所以面对李皓的询问,梁氏是一口拒绝,让李皓自己来筹备。

至于这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询问家中长辈,请她们来帮忙,随后便将李皓给打发出去了。

梁氏不想管事,那李皓这边肯定是不能离开的,这次秋后得实战练兵就只能作罢。

当然,实战是弄不了了,可该有的训练却是要加强一番,毕竟自己如今已然入仕,那自然就得考虑后续的发展。

常规的升职路线就两条,一条是养望养名,在这个时代的德行名望是真能帮你入仕升官的,毕竟察举征辟是现在主流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

只要你能真的誉满天下,袁家便可正大光明的找人举荐,一切都合情合理。

对于李皓来说,在这上面天然便占据着优势,毕竟这名声的由来在哪,还不是各地士绅名门,和一般的老百姓真心关系不大。

李皓手握白纸这门利器,想要从中获取声名自是再容易不过了,只是这样一来就会挡住袁慎的路。

倒不是说袁家就没能力同时推两人入仕,而是碍于文帝限制士族的想法,强行推举只怕是事倍功半,还不如把机会留给袁慎算了。

这一条路就是走积功路线,只要实际事情办的好了,这升官的机会自然就有了,那在这功劳之中,李皓最看重的便是军功。

毕竟做其他事情想要立功,这时间周期太长,哪有军功那般立竿见影,正好这带兵打仗李皓也有经验,自然就愿意在这上面费些力气。

而且后续还有征伐陇右和平定蜀中两场大战,李皓只要能在里面掺和一下,立些军功。

到时朝中再有如小越侯、崔侯等人帮着说上几句,想来升官得个实权职位还是不成问题的,至少肯定会比程始混的好。

不过说到这里,李皓就不免吐槽几句了,按照历史来说,陇右之战应该是在平定蜀地之前打的,在小说中也是如此,这也是得陇望蜀的由来。

可在电视剧里面,刚一开场便是凌不疑平定陇右回都城受封,然后在这之前蜀地就已经被万松柏带人收复。

那这万松柏未免就有些厉害了,因为正常攻蜀多是从陇西出发,或者南北两路夹击而成。

可若是陇西未曾收复,那万松柏平蜀之战就只能是从荆州这边进攻,基本进军路线就和后面刘备入蜀之时差不多了。

可刘备能打下蜀地,是因为前期刘章没有防备,将一部分关卡交给了刘备防守,再加上刘备在蜀地一年多刻意收买人心,有不少当地士族暗中投效。

而且刘备麾下当时是什么配置,文的有诸葛亮、庞统、法正,武的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就这都打了三年才将蜀地拿下,还是刘章自己不愿死守才成功的。

万松柏何德何能有这能力,至少李皓在与他交往之中没看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此时蜀地太弱,或者凌不疑的陇右大捷只是收复以后的小叛乱。

可按说就文帝给凌不疑的封赏,光禄勋副尉,统领羽林卫左骑营,另分领北军五校之越骑尉,加官侍中,可入禁受事,特赐带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官秩也就不说了,反正也就秩比二千石,比李皓现在高上三个级别,并且执掌都城兵权而已。

反而是后面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得特权,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怎么都不太像是平息了一场小叛乱。

所以对万松柏以后会怎么打这平蜀之战,李皓真是挺好奇的,正好能够满足一下好奇心,也能立些军功。

反正汉代的文臣武将并无明显界限,武将任职地方郡守、州牧也是时常有的,以此作为晋升踏板,等上去以后可以再来考虑后续道路。

因此为了后续作战需要,李皓手下就必须有一支能打敢拼的强军,这样一来只在农闲时操练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当然以李皓如今的家底,养活一两千号脱产的专业军人肯定没问题,但李皓得考虑实际影响,毕竟按朝中编制,凌不疑后来接手的越骑校尉部也只有员吏一百二十七人,士卒七百人。

专业军人和寻常部曲还是有差别的,太多了肯定会惹人猜忌,所以李皓只打算保持两百人的编制,作为杀手锏使用。

为了挑选这些人,李皓专门在秋收之后,弄出了一场大比武来优中选优,并在他们整合成队之后,派去了袁沛那里历经实战。

当然,留下来的人也不会闲着,该有的训练还是要继续的,用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方便在关键时刻用上。

忙完了这些事情,时间就差不多到了十月,离预定的婚期也就只剩下四个月,这其中还需要递送礼书、迎书,进行纳征、请期、亲迎。

因为这次两家不在都城举办,所以纳征和后面的亲迎,都需要从胶东去临邑,然后再回来,这其中耗费时间也是不短。

为此,聘礼准备一事是早就开始了的,这次是正式下聘,所需东西可比都城那次丰盛多了。

为了能将聘礼安稳送到,李皓调用了手下一半部曲和仆役,另外还请了四位族中全福之人相送。

后续请期便是走了个流程,然后只等新年过后,李皓便可以出发前往临邑迎亲了。

不过赶在新年之前,先是文帝从都城传来了一道诏书,里面内容写的是给李皓的赐字,子仰。

寓意多才巧智,听起来倒也还行,就是这仰本就通昂,让李皓总觉得文帝这有点在湖弄自己。

另外除了这道诏书到了,袁慎也赶在新年之前返回了胶东,还是李皓亲自去迎接的。

只是袁慎这嘴过了几年都没消停,见到李皓第一句话便是:“真是可怜,就这几年不见,没想到你就要与人成亲,尝这世间疾苦了。”

边说还边摇头惋惜不已,那副模样着实看着欠揍,于是李皓说道:“兄长如今才名日盛,想来这射御之术也是大有长进的。

莫不如你我兄弟先行在这比试一番,让我见识一下兄长的风采。”

随后便作势要上前动手的架势,袁慎见后立马想起自己以前被李皓殴打的画面,当即便退了几步,赶紧说道:

“阿母还在家中等候,我们怎能在这耽误时间,还是赶紧回府吧。”

说完便要离开,那李皓怎么能答应,一把上前拉住:“兄长放心,阿母此时应该是在祠堂之中,兄长回去了也是得等的,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你我兄弟操练操练,增加下兄弟感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