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十五章 好命得程止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六十五章 好命得程止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骅县这边,樊昌已然是动手了,樊昌所部在黑夜便悄悄进入到巴郡之中,绕过周边人口密集区域,进抵到了骅县附近。

当然为了不提前引起骅县警觉,这靠近的距离不好太近,只能是在快到天明之时,再悄悄向前。

想趁着天明骅县开启城门之时发动突袭,一举攻入骅县城中。

不过骅县终究是人口有上万户的繁饶大县,再加之程老县令平常注重城防,所以将城墙修缮的十分稳固。

而且如今蜀中刚满一年有余,不仅城中百姓还没有完全放松警惕,在第一时间便发现了不妥,逃往城内。

就是程老县令这边也做的非常果断,赶忙紧闭城门,令兵卒和城中壮丁大户前来助战守城。

虽然因为调出一部分人手到城外行宫,导致骅县守兵不多,但依靠城墙终究还是把樊昌他们挡在了城外。

当然,行宫那边程老县令也没忘了行宫,在封闭城门之前,特意派了脚力最好的士卒冲了出去,到行宫那里报信。

只是程老县令不知道的是,樊昌早就盯着行宫那边了,在第一时间没有冲进城里之后,当即便命了一名副将统领一千五百人杀向了行宫。

毕竟李皓手下屯骑的人数变化,可逃不过樊昌的眼线查探。

虽说骅县里的寻常兵卒樊昌看不上,但那里留下的一百八十人名屯骑,樊昌却不敢小看。

为了防止自己在攻打骅县之时,他们在背后捣乱,所以当先就得把他们给解决掉。

可实际上,不需要程老县令报信,骅县发生的事情也是瞒不过凌不疑的。

早在樊昌进入巴郡之时,凌不疑就已经提前知道了,只是为了能保证突袭的成功性,所以才引而不发。

只是稍微想了点办法,把乱匪进兵的想法提前散播了下,让骅县这边提前有所准备。

并提前预测到樊昌在骅县遇阻之后,一定会派兵马到行宫来解决后患。

所以便顺便趁着兵荒马乱之际,把暗藏于骅县周边的人马分批移到了行宫附近,准备先行剪灭樊昌一部。

而樊昌这边对于凌不疑的计划,是一点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行宫这里的人马不是几百人,而是有足足三千多人。

当然,守在行宫的那些骅县兵卒看着这么多人,也是一脸的惊恐。

因为原先关于凌不疑和这些人的消息都是瞒着他们的,只有屯骑才知道事情内幕。

这些人到达之后,除了一部分人马藏于行宫之内,剩下还分了一小半人马到行宫之外的山上潜藏,到时好进行里外夹击。

反正凌不疑断定樊昌是不知道自己入蜀,也不知道额外兵马的,在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情况,这兵马一路过来肯定不会仔细查探情况,也不担心埋在外面的人会被发现。

一切布置好后,反正明面上还是原先的那些人,就等着樊昌这边的兵马来自投罗网了。

说来樊昌这里也真是没让凌不疑等多久,先是程老县令派来通知消息的人从小路提前赶到,只是他所说的消息都是凌不疑知道的就是了。

在把他给安排好后,樊昌派出的叛军离行宫就已经没多远了,凌不疑便下令做好战斗准备。

叛军的行进确实也正如凌不疑想的那样,一路行来都没有特别注意沿路情况,就这么直接就闯到了行宫门前。

然后甚至都没进行休整,直接命人砍了几棵大树作为撞木,便开始对行宫开始了进攻,打算一鼓作气的把行宫给攻破。

凌不疑见状自然是正中下怀,毕竟叛军如此托大,那就不怪他直接把他们给收割了。

随即凌不疑便发出指令,命埋伏在行宫外山林处的兵马,迅速赶回来,从后面对叛军发动进攻。

而在行宫内部,凌不疑稍稍抵挡了一下,确定行宫之外的兵马已然临近之后,便放开了行宫大门,令叛军杀了进来。

随后不久,叛军就傻眼了,因为行宫里面的人马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一下子就把攻进来的叛军给顶了回去,逼得他们不断后撤,但往前冲和后退可不一样。

因为行宫大门宽度有限,再加上行宫之外还有叛军不知里面情况,内外这么一冲击就令得叛军队伍大乱。

本来要是给他们一点时间,叛军也能重新稳住局面,可凌不疑又怎么会给他们这种机会。

行宫之外的人马此时已然到达,直接便向着叛军扑了过去,自此行宫外的叛军也彻底乱了阵脚。

自此行宫内外被人为的分成了两个部分,叛军被同时被压制向大门。

虽然樊昌副将不断高声呵斥,甚至直接砍杀那些乱套的兵卒,想要重整阵型。

但实在是收效甚微,反而被凌不疑给瞄上了,直接就一箭射死,并命人高喊主将已死,降者不杀的口号。

叛军听后士气全无,一小部分行宫之外的叛军集结起来,趁乱撕开一个口子,逃离了这里。

而剩下更多的,尤其是被堵在行宫里面的叛军,那是逃无可逃,直接弃械投降。

凌不疑见状便命人将投降的叛军清理看押起来,至于那些逃跑的,凌不疑也没打算放过。

因为这次动手的兵马都是那些穿着纸甲的李皓旧部,而那些屯骑则是被凌不疑留在行宫外没有参与进来。

他们在外面就是要将这些可能逃窜的叛军拿下,尽可能的保证这里的消息不要这么快传出,让樊昌有所警觉。

行宫这边的战事告一段落,另一边清县派出的斥候,也已经在骅县城外查探到了情况,确定确实是有人在攻打骅县,便立马返回去清县报信。

这下确定了最终情况,公孙师兄当即便要带着早已准备妥当的清县兵卒,前去支援。

程止也是随行人员之一,这次就连桑舜华也没法再拦着了,纵使是为了程止担心,连双手都因为紧张用力而青筋暴起。

在送走程止之后,桑舜华回到院中,程少商见到桑舜华有些苍白的脸色,劝慰道:“三叔母且放心吧,骅县现在不是有凌不疑在,都城之中一直传言他战无不胜,是当世战神,想来区区一个樊昌还是能对付的。

而且袁子仰不是去陛下那求援了嘛,我可是听阿父经常提起他的本事,说不准这个时候他已经带着援兵返回骅县了。

另外我听阿父说过,三叔父自小吉人有天相,运气就好的不得了,说不准等三叔父他们到了骅县,那里的兵乱就已经平息的差不多了,还能白领一份功劳。”

听了程少商的安慰,桑舜华稍稍和缓了下,说道:“希望如此吧。”

而承继着程少商期望的李皓,此时也还在赶去骅县的路上,毕竟李皓出大营的时候,天色就已经不早了。

率着这大队骑兵,总不能在大晚上疾驰赶路,终究是视线太差,万一要是因为地形问题,未曾遇敌就先损失一部分,那真是交不了差。

只能是找了一处开阔之地,先行安营扎寨,等到天亮之后再继续前行。

不过大队人马是不好走,可该派的斥候李皓还是提前派了,让他们先行到前面去打探情况。

到了第二天一早,李皓再度率兵马前行之时,可还未及骅县,并听到了所派斥候传回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骅县并未被叛军攻破,坏消息是叛军在抓捕骅县城外,抓捕乡村中的老弱妇孺,要把带到骅县去。

听到这个消息,李皓眉头一皱,对于叛军抓捕他们要干什么,李皓自然是能想到的。

不光李皓,就是那些黑甲卫和越骑校尉部的人也都能想到。

毕竟纵观历朝历代,驱民攻城之事历来都不少见,而且在原有的剧情中,樊昌也确实是将这些老弱妇孺带到城门下,要挟老程县令开城门,否则就要开杀。

而程老县令也是因不能置百姓不管,就率领着骅县城中兵将杀出,做殊死搏斗,来给这些百姓争取逃命的机会,并因此而亡。

李皓自然不能坐视这样的情况发生,当即便下令,再加快速度,一定要尽快赶去骅县。

只是李皓现在离骅县还有二三十里路,过去估计还得要大半个时辰才行,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李皓就可惜自己没有到行宫那边得信鸽,否则能将此事尽快告知凌不疑,他从行宫出发的话,牵制樊昌会快的多。

现在只能希望凌不疑能自己得到这个消息,出面阻止这事发生了。

而事实上,凌不疑也确实没有辜负李皓的期望,甚至比李皓更早就知道了。

当即凌不疑便改变了策略,本来他是想继续隐于暗处,找机会寻到樊昌错漏,然后一举将樊昌击溃的。

这样不仅能尽快了结这场叛乱,而且更有机会将樊昌直接活捉。

但现在看到樊昌以四处抓捕无辜百姓的举动之后,凌不疑只能主动跳将出来,除了一些看守降兵的人马之外,率领其他所有兵马出了行宫,直接向骅县逼近。

樊昌在得知消息之后,尤其是知道这只兵马打的是凌不疑的旗号,顿时就知道不妥了。

首先他确定自己派出去攻打行宫的人马应该是全军覆没了,而且既然凌不疑悄无声息得带着这么多人赶到。

那自己的反叛之举只怕是早已就被文帝查得,那想来后续赶来支援的兵马应该都已经在路上了。

看着骅县坚城,樊昌心知自己估计是没那个时间了,心中便有了退意,想回去犍为郡。

只是在临走之前,樊昌打算先把凌不疑击溃,甚至要是能抓住凌不疑就更好了。

毕竟凌不疑在文帝心中的地位,樊昌是非常清楚的,要是能把凌不疑抓到手上,到时文帝投鼠忌器,他腾挪之间也有了更大的方便。

尤其是在樊昌得知凌不疑带领的人马,有一大半都没有着甲,这就更让樊昌放心了。

毕竟樊昌又不知道纸甲的厉害,自然就默认只有屯骑和一批换上缴获叛军铠甲之人,是着甲的。

樊昌在留下少量人马监视住骅县之后,便率领着大队向凌不疑迎了上去。

最终在离骅县之外数里的一片平原上,两军就结阵对峙了起来。

说起来到现在这个地步,樊昌麾下叛军其实比起凌不疑手下也没多多少,毕竟损失掉进攻行宫的一千五百余人。

现在樊昌麾下也就剩四千多人的样子,而凌不疑这边,在行宫一战损失不大,近乎还有近三千人。

可一边是旧经训练,一边马放南山,刚刚集结,这个人战力本身就有一定差距,所以凌不疑心中才没有必胜把握。

要是换做他的黑甲卫和越骑校尉部在,就算人数再少一些,他也有一战而胜的绝对信心。

但事到临头,凌不疑也绝不是个犹犹豫豫之人,见樊昌命兵马开始进攻之后。

凌不疑首当其冲,身先士卒得带着屯骑开始冲锋,而后续兵马见凌不疑这位主将都冲了,自然也是士气大振,也一同向着叛军杀来。

说来凌不疑的个人搏杀能力确实不凡,在这点上估计纵使是有两辈子积累的李皓,也不一定比得上。

毕竟李皓从来就不是身先士卒、斩将夺旗的人,李皓更擅长得领兵作战。

只见凌不疑带着屯骑在敌军中来回冲杀,一次次叛军得结阵击破,而樊昌见状也是带人冲了上来,想一举拿下凌不疑。

可樊昌终究还是有些小看凌不疑了,一番搏斗下来,樊昌终究还是败在了凌不疑的赤凤擎天鎏金戟下。

只是樊昌亲卫救援得力,才没让凌不疑拿下樊昌,否则这场战事得胜败就能早先定了。

不过见到这一幕,也让凌不疑带领的人马士气大为振奋,战斗力凭空就高涨几分。

只是这硬实力终究还是差了一些,再加上樊昌脱离凌不疑这边后,便隐在暗处指挥,所以长久看下来,凌不疑这里还是处于下风,并一步步把叛军压制起来。

正当樊昌认为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打,凌不疑迟早是会战败落入他手中的时候。

突然从远处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樊昌听到这个脸色巨变,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没有援兵来的,这过来的必然是凌不疑的援兵。

而且就这声响,肯定是大队骑兵,在这平原之中,这可不是樊昌麾下能对抗的。

当即樊昌便有了逃跑的打算,所以在带头冲锋了一次之后,樊昌便带着几个亲卫逃了。

反正面对骑兵,他手下的那些步卒可能是逃不掉的,那直接就不管了,顺便还能让他们来阻止追兵。

但樊昌这一跑,还能指望他手下能拼命,等李皓率部赶到之后,只一轮冲锋,这些叛军就彻底崩盘了。

见此情形,凌不疑和李皓打了一声招呼,让李皓来收拢降兵,自己则是带着人去追拿樊昌去了。

终究在他心中,樊昌关系到孤城一桉,可比其他事重要多了。

对此,李皓也没说什么,就让凌不疑先去忙了。

不过在李皓收拾残局得时候,远处清县派来的兵卒就到了,正好是赶上了收尾得工作。

看着这随同而来得程止,李皓是真的有些感概,这家伙是不是有意来蹭功劳得,还是真的命好呢,来的这么及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