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七十八章 拯救王家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七十八章 拯救王家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可是实际上的麻烦却也不可能就这么没了,虽说这回因为雁回塔的事情曝光,导致三皇子和小越侯最近都很是安生。

只是李皓也知道,三皇子经过文帝的教训,暂时收敛很有可能。

毕竟他的性格本就严苛,这不光是对待别人,他对待自己也是一样。

而且经过这次的反思,他也知道了事不可为,因为现在的太子明显有在改好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文帝已然是没有易储之念的。

所以他决定耐心等待时机,反正要是太子后续真的有不堪为储君的行为。

以他对文帝的了解,他相信文帝肯定不会无动于衷,到时自然就有了他的机会。

可小越侯却没有这番耐心来等待,而且因为这次文帝没有重罚的原因,也就更助长了他闹事的劲头。

他觉得只要有越妃在,那他就算再闹出什么事来,文帝也不会太过重罚。

所以他唯一在这件事上吸取的教训,就是觉得以后做事要更谨慎小心,不能轻易露出马脚。

于是在得知寿春的一些情况后,便又策划起了新一轮针对太子和宣氏的行动上,小越侯彻底抛开原先准备拉上的三公主,自己单独操持。

只是小越侯的这番举动,却没有逃过一直盯着他的凌不疑的眼睛。

反观李皓这边,知道这事还是因为在东宫值守的时候,从太子那里得知文修君去到长秋宫大闹一场之后。

这次长秋宫可没有程少商这个胆大的主,骆济通未得命令自然不敢去管这事,弄得宣皇后在里面被文修君气的狠了。

后面还是凌不疑和文帝得知消息,匆匆赶去给宣皇后解围。

本来这次文帝是打算惩治下文修君的,可最后还是看在宣皇后求情的面上,不想让宣皇后为难,才只是将人赶出了皇宫。

太子这人虽然性情仁厚、与人为善,可对于这么一位跋扈到欺负自家母亲的亲戚,也还是受不了的。

所以在说完情况之后,便对着李皓把文修君好生抱怨了一顿。

李皓耳边听着,虽时不时的出声附和两句,但心思却早已经不在了。

毕竟文修君进宫为小乾安王讨要铸币权之事,并未是一件单独的事件,这事往大了扯是能把王家给埋了的。

因为实际上寿春那边早就已经开始私铸钱币,他们根本也就没有指望文修君能真的要到铸币权。

或者说他们从骨子里面就不相信,文帝会因为这点本就不多的情分将铸币权下放,之所以派人来找文修君求助,只要方便事情败露之后,能将一切罪名都栽到她的头上罢了。

其实这事真说到明处,根本就不可能瞒得过人,可谁让文修君是个究极伏地魔呢。

要说也真是老乾安王会培养人,能把这个女儿培养的不顾自己全家人的性命荣耀,一心自觉的贴补弟弟,这水平纵观史书也没几个能比得上的。

对于文修君的生死,李皓是不太在乎的,可对于王家其他人,李皓现在却有些犹豫。

说来最开始李皓是想让凌不疑把王淳给干下去的,这样等后续再清掉楼太傅,自己便能在太子这里掌握彻底的话语权。

可按照实际情况看来,太子明显还是对于凌不疑更为亲近。

其实要是凌不疑能一门心思的支持太子,这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李皓本就没打算干什么专国秉政的事。

之所以选择太子,也只是因为以他的性格,要在他手下做官,能过得更轻松一些。

可问题就是凌不疑的态度实在让人看不明白,没办法,这家伙心思太深了。

加上他又有交好三皇子的前科在,李皓对他着实是放心不下,所以在东宫留个人来制衡下凌不疑,还是有必要的。

而在王淳和楼太傅两人之中,李皓自然更愿意让王淳留下,因为王淳这人权力**更低,只要能保证他的富贵荣华,掌控起来不会太难。

反观楼太傅,你要是跟他合作,指不定他就会因为什么利益问题,给你反手一击。

而且对于楼太傅借用东宫势力来刻意打压寒门之事,李皓也是不太喜欢的。

虽然从立场而言,李皓所在的袁家属于世家中的领头羊,但对于寒门,即使不说李皓,便说是袁慎、袁沛,其实都还是比较包容的。

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袁家纸坊,刻意不断爆出工序材料改进的事,将白纸分成了几种不同的等级。

其中质量上佳的白纸虽然价格依然不菲,可一般书写使用的普通纸,价格早已下降到比竹简都要略低一些了。

这就造福了不少寒门学子,也让袁家在寒门之中有了广泛的威望,因此寒门子弟入仕,对于袁家而言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当然,袁家也不会特意为寒门出多少力就是了,更多的还是在静观其变,否则李皓早就把印刷术给拿出来了。

在打定好主意之后,李皓回到袁府,便派人去盯着王淳府上,因为要救王淳,就得把假传军令的事情阻止住。

否则等凌不疑拿到证据后,只要在殿上直接说出,那就谁也救不了王淳,虽然他也是被文修君给坑了。

现在文修君刚刚才被拒绝铸币权之事,之后她才想起从其他地方补助小乾安王的,所以这道假军令应该还没有到王隆手上才对。

另外凌不疑那,李皓也派了两个精干的人盯着,因为李皓记得凌不疑这家伙是截获了文修君传的假军令的。

然后才转送到王隆军中,甚至为了能让王隆入坑,还特意派人去山贼那边,把王隆的底给卸了。

让山贼可以提前算计王隆,否则以汉军得战力,纵使王隆本事再不济,也不至于那么轻松得就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另外关于伪币之事,李皓也派人到商队那边问了,毕竟袁家商队通行天下,要真哪个地方出现大量伪币,肯定是瞒不过的。

现在没报上来,可能是因为主事的没在意,因为早先天下乱时,各地诸侯都会自己铸造钱币。

就比如原先在陇西得隗嚣和蜀地得公孙述,他们就有自己铸造得钱币,后来虽然文帝逐一消灭了他们,但流通市面上得钱却并不会马上消失。

只要其中含铜量足够,百姓们依然是习惯于继续使用的,所以对于这些不同于正版钱币,商队那边虽然会有记录,却未必会太在意。

安排好了这一切后,李皓当晚便得到了消息,看来这人派的还真是太及时了。

赶在凌不疑的人之前,就将文修君传的假军令给截了下来,但李皓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等到从商队确定了伪币的具体信息,才让人把王淳给约了出来,

王淳过来时,还以为李皓相约是有什么生意上的好事,却没成想听到的却是这么一句:“王将军,你可知你家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听到这个,王淳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子仰何故咒我,我家如今好好的,哪来得什么祸事。”

李皓深知王淳之人色厉内荏,只要第一时间将他心中倚仗打掉,后续让他听话就容易多了。

当然,李皓也是不想去为提前找到证据,来编造理由,这样也能让他没空来找自己问话。

于是便直接将那道假军令,还有从商队拿到的伪币给一道拿了出来,放到了王淳面前。

王淳稍稍愣了一下,然后先行拿起了伪币,打量了一番,然后看了看李皓。

他自然是能看出这是伪币的,只是不太明白这伪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随后他将伪币放下,拿起了那道假军令,看完之后脸上那个精彩的。

到这里,他自然就想到了这伪币是出自何处,毕竟早先文修君进宫求取铸币权的事情,他不可能没听过。

在求取事败之后,他有想过文修君会做什么来补贴小乾安王,因为这样的事他已经见得太多了,王家这些年挣得银钱不知有多少流入了寿春。

只是他没想到这次文修君会做的如此疯狂,连私铸伪币、私掉军队的事都敢做,这是要把王家一门给葬送掉啊。

当即便对李皓说道:“子仰,这事我真的完全不知情,而且这道军令也不是我写的,你可一定要想办法救救我?”

李皓闻言说道:“王将军,我自然是知道这封军令不是你写的,毕竟你的手……,而且这份军令终究没有送到,也没造成什么恶劣后果,想来也没什么人会去追究。

只是这私自铸币,可是抄家杀头的大罪,不知王将军打算怎么洗脱自己的罪名。”

王淳早年沉迷酒色,这手早就抖得不成样子,往日书信一直都是由幕僚代写,这事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所以这所谓的亲笔自然是不太可信的。

只是伪造信件之人是文修君,那这话就又得另说了,毕竟这个年代夫妻一体可不是假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私铸伪币一事上,他也就很难洗脱关系。

而且文修君对于王家的感情显然比不如乾安王族,鬼知道后面文修君会不会为了帮小乾安王脱罪,故意把王家拖下水。

而在这点上,王淳的看法和李皓还是比较趋近的,他也担心着文修君这个枕边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