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八十四章 刻板印象的重要性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八十四章 刻板印象的重要性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人果然不能行差踏错,显然王淳这家伙给自己弄出的多情印象起了作用,这要换做以前,文帝哪会问自己这话。

李皓只能无奈回道:“陛下,我真不是这样的人,要不陛下就安排其他人去也行,三皇子不也还单着嘛,让他陪着凌子成一起,说不准两人都能一起解决了。”

听到这话,文帝倒是不怀疑李皓有花花心肠了,可有了新的疑问:“当初雁回塔之事,你可是亲历者之一,你放心让子成与三皇子经常接触。”

李皓回道:“臣自然是放心的,凌子成是何许人也,他素来心智坚定,若是不愿与三皇子为伍,岂是见了几次面就能投效的,反之亦然。

而且,凌子成一直都是陛下亲自教养,想来对于他的品行能力更是了解,臣这也是信任陛下。”

对于李皓的判断,文帝也是表示同意,只是因为信息差的缘故,文帝不知道李皓这是在给凌不疑上眼药。

虽然效果不一定有多大用,毕竟文帝对于凌不疑的偏爱确实太厉害了,但要是凌不疑最终还决定支持三皇子,今日这番关于品行的话,就能多少能在文帝心中留下些芥蒂。

最终文帝可能也是觉得,在对待小女娘方面,三皇子比起李皓要可靠些,所以便打算把事情交给三皇子了,后续就让李皓告退。

成功甩锅之后,李皓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别看李皓刚刚说的那么好,可几率这个东西终究不可控,鬼知道凌不疑最后能不能遇上看上眼的,还是交给别人去头痛吧。

凌不疑此时还不知道李皓今日的话,会给他平添多少麻烦,现在他还一心在核查李皓提交的证据,顺带着他还想在里面添加一些自己想要的内容。

因为此时他已经找到了当年霍家军的传令官韩武,从他口中得知了当初孤城之外的瘴气,可能有问题之事。

毕竟按理来说,瘴气这东西对于普通动物的效果和人是一样的,不存在区别对待的问题。

可在当年孤城,进入瘴气探查的斥候全部被毒死,他们所骑的马匹却又都安然无恙,这就不符合现实了,而那些斥候又都是小越侯所派,这就不能不让凌不疑怀疑,小越侯在当年是不是有些见不得人的心思。

正巧这次凌不疑在追查的时候,发现在这伪币桉的背后,还有着小越侯的手笔,便想着趁此机会打击小越侯,以此把他拖入泥潭。

只有这样,凌不疑才有机会从小越侯口中查证当年的真相,只是在此之前,凌不疑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找李皓谈话。

因为凌不疑不相信,自己现在能查到的事情,为何李皓会查不出来,明明都已经把文修君和小乾安王查了个底掉,却偏偏没有相关小越侯的内容。

而在袁府中,李皓听完凌不疑的质问后,不急不缓的说道:“关于小越侯的事情,我确实是知道的,只是做事总要循序渐进才行,一下子打击面太广,陛下不会同意的。”

说完便吩咐下人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拿了上来,李皓早就猜到凌不疑为此过来,所以事先就准备好了。

凌不疑接过以后便一一查看,最终确认这些都是小越侯在伪币桉的首尾,比自己查知的都要完善的多。

而也就在凌不疑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李皓说道:“这些东西你等会就可以带走,但我还是想劝你一句。

把小越侯牵连进这事,也就意味着把越氏给拉进泥潭了,再加上本就关联乾安王一脉的宣氏,你总不能让陛下一次性把两家外戚都给处置了吧。

这不现实,最终只会让陛下本该打出的板子,最终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对于李皓的劝说,凌不疑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为了能尽早查得孤城真相,他只能先试一试了。

而且就算不成功,至少也要让文帝知道小越侯的错处,因为凌不疑明白文帝心中越妃的重量,除非小越侯犯下谋逆大罪,否则一次性将小越侯拿下的可能本就渺茫。

倒不如在文帝那里慢慢积累小越侯的罪状,积毁销骨之下总能让文帝对他厌弃,而且越妃到时也不好再庇护于他,那时便是凌不疑的机会。

所以在拿到这些罪证之后,凌不疑便要起身离开,只是在离开之前,最后问了一句:“你没有把这份证据直接交给陛下,目的真的那么简单吗,据我所知,袁家与小越侯的生意往来,很是紧密吧。”

李皓闻言只回了一句:“挣钱的买卖谁不想做,袁家的生意从不缺合作伙伴。”

凌不疑点了点头,便径直离开了,此行他不仅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也从李皓这里了解了袁家的态度。

回去之后,凌不疑在重新将证据整理完善之后,便带着去找文帝汇报了。

而后的事情也正如李皓所说的一样,在了解事情的所有经过之后,文帝没有对这事进行深究。

只是收没了寿春的铜矿,圈禁了文修君,至于王淳也以失察之罪,给予了王淳罚俸降低食邑的惩罚。

而后又应允了小乾安王上疏自辩,这相当于是给了小乾安王推脱责任的机会。

而事实上,小乾安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只是这个推脱的手段略微显得低劣了些,直接就把所有问题都栽到了文修君身上。

果然这是真不把这个亲姐姐放在眼里,而且脑子也不灵光的家伙,要说文帝都已经松口成这样了,你随便丢几个无关紧要的外人,把这事湖弄过去不就得了。

何至于为了所谓的万无一失,就非要把文修君给抛出来,平白把人心也给失了。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文修君本人,因为她到最后还在帮小乾安王找补,说他这是为了顾全大局,意图后续。

所以在最后,文帝又加重了对文修君的处罚,剥夺她的封号,彻底将她安置在城外的一处庄子上,从此不得离开。

至于小越侯这边,文帝虽并未指出他与这桩伪币桉有关,但还是找了个借口,收回了他的一部分食邑,以作警告。

要说这些还算是常规,还在大家接受范围的话,后续王淳以戴罪之人的名义,向彭坤商议退亲。

而彭坤对此也没坚持,毕竟现在文帝不愿牵连这事的态度,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而且他本来就没见过王姈,也没什么执念。

本来这事到现在都还算是正常,可当文帝下旨给李皓和王姈赐婚,允李皓以平妻之礼迎娶王姈的时候,在朝中可是引起了一片震惊。

毕竟这年头纳妾的多了,可一夫双妻的却也只有文帝一人,本来这种违反礼节的事情,到时就有很多大臣为此不满。

只是后面时间一长,再加上文帝的刻意含湖,此事的才慢慢的在群臣中澹去。

结果现在突然又有一人冒头,那些反对此事的臣子立马便想起当初的事。

心想上回是因为对象是文帝,所以才导致他们发挥有些失常,这次竟然还有人想破坏礼仪,就必须要进行严厉批判,其中就以那位左御史跳的最凶,一定要文帝收回成命,并严惩李皓。

文帝在面对群臣弹劾李皓之时,一言不发,既不帮李皓出头,也不顺了那帮人的意来斥责李皓,纯是一个坐等看戏的状态。

没办法,李皓也就只能来赤膊上阵了,反正这都城中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表面上看着是光鲜亮丽,可谁暗地里没有点腌臜事的。

文帝不愿意用这些事来做文章,是因为他要自持身份,毕竟君臣有别,若是他用这种手段,无疑是把自己的位格拉低了,到时他便会陷入到与臣子无限制的对斗中,从而失去超然物外的地位。

但李皓就没这个顾虑,毕竟大家身份相当,别人能干的事,李皓就能干的更好。

另外除了那帮反对的人,李皓在朝中也不是没有人相助的,不说李皓几次征战结识的诸多将领,就单以袁、曲、梁三家在朝堂的人脉就够了。

没错,这次三家已经统一了意见,会在这件事情上支持李皓,其中袁、梁两家不说,作为和李皓血脉相关的两家,他们这件事上本就不坚定。

而曲家这边还真得感谢曲冷君帮忙,是她主动去信表明态度,并在后续一力促成自家父兄答应的。

当然,曲家虽然最终也是答应了,可却也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李皓的承诺,自己的嫡长子必须是曲冷君所出,并以此言在宗祠中立誓。

为此,李皓那行动不便的大舅哥也受累从河东动身,赶来了都城,确认曲冷君那边并未被威胁后,就开始亲自督促李皓立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