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十四章 生擒初国公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十四章 生擒初国公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营里面这么大的动静,被李皓安排在后面等着的侍卫,自然不会没注意到,当即就往里面冲来。

只是大营里面太过混乱,严重拖慢了他们进来的速度,让李皓等了好一会。

会合了众人之后,李皓当即就带着他们往中军大帐走,一来是想和陈喜他们会合,二来也是想看有没有便宜捡,万一有那么一两个勇于国事的,在那想要稳定局面呢。

此时的中军大营一片狼藉,火光、人影、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所目之处马匹嘶鸣不已,狂奔乱跳,人们互相推搡、踩踏,不少人被撞倒在地,或者被混乱的人群踩伤,更有甚者,本来就有积怨的士兵,直接刀兵相向也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当然,虽然盲目逃跑的人占了大多数,但安军之中,果敢勇毅之人也是不少。

他们试图高声呼喊,让士兵们保持冷静,组织队伍重新整队,以图能控制局面,安抚人心。

不过此时他们的建制已经全部乱套,将领找不到手下士兵,士兵找不到信任的同僚,即使有人在组织人手也不多。

面对这样的人,李皓自然是果断的带人出击,一路绞杀打散那些意图集结的队伍。

时不时还用剩余的燃烧瓶和炸药包,来进一步加剧混乱,两国厮杀的生死战场,必须要以达成目的为最高要求。

就这样,随着李皓赶到中军大帐时,后营的乱象已经不好用语言来形容了。

倒是中军大帐这边比较清静,毕竟这里位处最中心,人都已经往四边跑完了。

本来李皓以为这次就只能空手而归,结果突然就来了个惊喜,让李皓面对面撞见了一支从对面赶来的将近两百人,还装备精良的队伍。

只不过对面没有立旗,李皓也不知道是谁,但反正知道是个肥羊就行。

对面的队伍自然也发现了李皓,只是李皓这一行人穿着的都是安军的制式铠甲,他们第一反应只以为是自己人,和他们一样过来勤王保驾的。

结果刚准备打招呼时,李皓顺手就招呼人把燃烧瓶就砸了过去,并趁着他们慌乱之时,带头冲杀了下去。

事实证明这帮人确实是精锐,即使匆促应战,也凭借着人数优势,在开始就损失近半的状态上,勉强稳住了局面。

但他们也深知再打下去,自己这边必然扛不住,当即便准备掩护首领离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皓才认出对面带头的,是一张熟脸,正是初月的父亲,安国初国公初远。

那李皓怎么让他跑掉,当即找了个空隙就用轻功杀了进去,几剑就将护卫在初远身边的两个侍卫斩杀。

初远还想要提刀反抗,但哪里是李皓的对手,直接被李皓空手夺白刃就缴了械,并反架在他的脖子上,并顺手抵住他的喉咙,让他说不了话。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其他人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李皓说道:都把刀给放下,否则我就杀了他。

跟着初远过来的,都是沙西部的族人,对于这位族长素来敬重有加,看见这场景顿时就不敢动了,却也并没有真的把刀放下。

东宫侍卫也是机灵,见状赶紧围了上来,把李皓给挡在了身后。

这回改成了两边对立,只不过李皓这边有人质在手,优势明显。

见他们还没有动作,李皓用刀继续往里压了一下,在初远脖子上印出了一道血痕。

再次强调道:他可是你们沙西部的族长,要是因为你们而死在了这里,即使你们活着回了安国,你们的家人、族人会怎么看你们。

我数三声,再不把刀放下,我就让他人头落地,一…二…

还没等李皓数到三,这些人就已经把武器都给放下了。

随即李皓让侍卫找了个绳子,就把他们都给捆了,这时李皓才把初远的脖子松开。

然后他能说话后的第一句就是哀其不幸:你们怎么能相信宿国人的话,没了武器我只会死的更快。

李皓听见这话,当即反驳道:我这人一言九鼎,说了不杀就不杀,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这里说话也不方便,咱们进大帐坐下再说,也让我见识一下你们安国的中军大帐。

说着李皓便让侍卫们押着这些俘虏一起进到了大帐中,别说这大帐还真挺豪华的,当中主位用的小叶紫檀做的桌椅,上面还有白虎皮坐垫。

不过最吸引李皓的,还是主位后面的一个武器架,上面有一把剑鞘镶满珍贵宝石的宝剑,活脱脱的一个暴发户样。

虽然略微显得有些庸俗,但不得不说,确实比较抓眼球。

所以李皓第一时间,就上前把剑给拿下来,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剑能被装饰的这么花俏。

只见随着李皓用力使剑出鞘,一道清脆高亢的剑鸣陡然响起,透过帐中的灯光,剑身光滑如镜,反射出锐利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李皓随之感叹道:这还真是一把好剑。

说着李皓一番仔细打量,就从反面看到了剑身上刻的龙渊二字,不由轻声读了出来。

侍卫长听到之后,回道:龙渊剑不是安帝得到一块天外陨铁,命人花数年时间打造而出的宝剑吗?没想到今日竟落到了殿下之手。

听到他喊李皓殿下,初远浑身一震,抬头看向李皓,说道:你是宿国太子崔颢。

李皓将剑收回剑鞘,笑道:怎么,孤看着不像吗?

初远温声摇了摇头:之前初听你的声音,我就觉得有些熟悉,只是没想到你竟然敢亲自带队夜袭,这场仗我们输的不冤。

说吧,你准备怎么处置我,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初国公忠心有加,明知这里危险重重,依然带着人就寻了过来,对此在下还是佩服的,自然也不会要你的命。

孤会在适当时候放你的,只不过肯定是有条件的,至于具体的,等消停了之后再来商量。

现在不急,我们等等看还有没有其他忠贞之人,会赶来护驾。

说完,李皓还让人去找了茶水,并给初远松了绑,一起在大帐里面坐着。

可直到陈喜和王堃他们陆续赶到,这里也没有安军的人再来。

舅父,如今情况如何了,你们赶过来时,有没有遇到阻挡。

王堃随即就开始介绍起了情况,在收到李皓发出的信号后,他立即带着早在东城门外准备好的兵马冲了出来。

守在城外的安军巡视人马,在大营生乱的时候,就已经赶回去支援了,因此刚出来时,他们并没有受到阻碍。

只是在安军前营遭到了一些阻挡,但是也并不强烈。

虽然前营人马因为受到之前安帝李隼的命令,坚守不出而得到了一定的保全。

但面对中军之中溃散逃窜人马的反冲,他们可没有安帝李隼的果决,敢直接用铁血来进行震慑。

只能是调动人马尽力协调,并被迫解散了阵势,留出空隙给他们逃跑。

结果这人还没跑完,王堃又带着兵马到了,让前营遭受了一次前后夹击。

于是本来就因为大乱而逐渐丧失的军心,一下子就垮了台,随即前营也发生了溃散。

破了前军之后,王堃马上分出了一部人开始抓俘虏,自己则是赶紧带人进来找李皓。

听完了所有的话

李皓笑道:好啊,这一战后,安军主力溃散,战争的主动权又回到了我们手上。

舅父,你赶紧传信给父皇,说明情况,另外请武威将军马上带人过来,堵住安国溃兵往南逃的路,不能让他们祸害百姓。

明日一早,我再带一队人马往北追,避免安军又再次大规模集结,顺带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安帝李隼的痕迹。

他跑的太快,不过他应该是往北边跑,不是去岐州找崔国公,就是去连阳山汇合兵马,我去碰碰运气。

至于您,就继续坐镇合州,控制住抓到的俘虏,并且把百姓都给发动起来。

这次被我一把火点跑的军马不少,让他们都散出去帮忙找找,按找到数量给予一定赏钱,就每匹两贯钱。

但要强调一点,如有私藏而隐匿不报者,一律诛杀,毕竟这可是我们战利品,得把话都说在前头。

夜袭敌营这种危险得事,李皓都已经做了,王堃对于李皓还要去追杀敌军得决定,已经习惯不再反对。

只是对于李皓要带什么人去,他有些问题,只不过这些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

便先指着初远问道:对了,他要怎么处理。

李皓说道:我答应不杀他,你先把他送回城里关押,等我回来再说。

有了李皓这话,王堃便让人上前,接过初远这些人,给押了下去。

随即又示意李皓让其他人出去,自己有话要说。

等人都走后,王堃说道:你要去追人,我并不反对,只是现如今我们的将士,打打顺风仗还行,要想带着他们长途奔袭,只怕还不行吧。

见他是要说这个,李皓笑道:这个我自然明白,反正现在合州之围已解,原先我带来的人就先带走了。

另外之前我们不是就已经召集了乡勇嘛,猎户的腿脚可不比正规军差。

听到这个,王堃就明白了李皓的想法,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一切就你自己安排吧。

之后忙了一夜,李皓和王堃一起把这里的事情料理好了,这回安军死伤者不计其数,光俘虏就抓了两千。

把这些人都押回了合州,李皓要等的乡勇也赶到了。

这些乡勇除了李皓要的义学之人,也有一部分是真的本地人。

李皓为了避免麻烦,就把这些人给留了下来,给王堃做看守用。

自己则带着经过数番血战,还剩下能行军的五百多人,再加上一千一百人的义学乡勇,带上口粮辎重出城向北而去。

刚开始众人都以为李皓只是想扫平周边的残军,但后面看到李皓一路急行军的架势,就明白这事可能没这么纯粹。

不过这次李皓自己都没有骑马,而是跟着普通士卒一起,走路行军。

因此即使走的很累,但众人的精神却依旧亢奋,毕竟底层士兵要的也并不多,连储君都跟他们一个待遇,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倒是陈喜在休息时,被东宫侍卫们鼓动的没办法,只能来找李皓打听:殿下,咱们这到底是去哪儿。

李皓笑道:咱们去岐州,昨夜我已经派人用飞鸽给安定侯传了信,让他想办法拖住安国崔国公的两万大军。

这次安帝败的太过突然,想来他要得到消息也不容易,咱们尽快赶过去,看有没有机会做些什么留下他们。

如果能成功的话,那安国在紫阳关外,就只剩下连阳山外的那万余人马。

并且这战安军损失惨重,后方再想要援军,也必然耗时久远。

到时我们就有机会收复集、壁两州,甚至夺下灵州、许州,把战线重新推回到紫阳关,恢复我宿国旧土,顺带还能减轻日

后防御的压力。

对于李皓的谋划,陈喜自然是支持的,随即也回去帮着做起了解释。

休整完成之后,众人继续开始了急行军。

合州到岐州总共是有两百里路,在李皓的带领下,众人仅花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

这中间,义学这帮名义上的乡勇,也用自己的脚力,赢得了东宫侍卫们的尊重。

到了地方,李皓并没有贸然冒头,而是先安排休整,并让陈喜带几个人上去摸了情况,顺便看看能不能联系到褚樊。

过了小半个时辰,陈喜就赶了回来,和李皓介绍起了情况。

安军在合州战败的消息,终究还是比李皓跑的快了一步。

崔国公当即就意识到不好,知道这里已经不是长久之地,便立马就开始准备撤退。

当然,为了迷惑城中的褚樊,他也是做了一些布置的。

只不过褚樊早就得了提醒,一直死死的盯着安军的反应,见他们稍有变动,就立马发起了佯攻试探。

一番纠缠下来,虽然安军最终还是撤了,但行动速度极为缓慢,被褚樊给牢牢牵制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