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三十六章 分赃大会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三十六章 分赃大会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李皓给的这个理由,崔明勉强认可,同时能在祁国旧地安插官员,本身也是对君权的加强。

而且他也认为,有了这些人在,他就有了足够的把握能拿捏住李皓。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他也要求内外侯官加紧情况搜集,定时汇报。

为此崔明暂时熄了调李皓回来的心思,让李皓继续留在祁国,去应对祁国的反扑和安国的进攻。

另外关于褚国的这封国书,也被崔明送去给了李皓,让李皓来想办法。

至于他自己,则是要为这次所占祁国的六城之地,选调合适的官员。

消息传出之后,想要争取这次任职机会的人还真是不少。

毕竟即使之前那里的蛋糕已经被李皓给分了一次,但剩下的东西,总归也比盘剥了几十年的宿国内部要多。

再加上他们这次过去,代表的可是崔明,因此也认为就算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李皓也得多分一份出来给他们。

而除了想去捞好处的人之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想要绊倒李皓的皇子党,想去内外勾结继续分化李皓和崔明的信任。

毕竟郑家虽然已经威望大不如前,但岑家、明家都还在,他们可不会轻易放弃。

好在崔明知道轻重,在局势没有彻底稳固之前,还不想太过打击李皓的权威。

因此在人选的选择上,虽然刻意避开了太子党,可也没有去选择皇子党的人,而是更多的从中立派选择。

具体的官员上任还需要时间,但应对褚国的事,却没法拖延,就先行送到了李皓手上。

李皓对于如何与褚国沟通早有想法,如今崔明把事情交给自己,倒是正好。

当即草拟了一封信,让陈喜派人送回宿都,递交到崔明面前。

在心中,李皓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与褚国、琰国缔结盟约。

一改之前相互使绊子的状态,三国在合力共抗安、梧两国的同时,并共同瓜分祁、屾、奕、沅四国。

同时为了表达诚意,宿国独立应对祁国的同时,可以出兵屾国西境,为褚国制造机会。

褚国、琰国对于屾、奕、沅三国早有吞并之心,只不过之前谁都不愿意对方占便宜,互相扯对方后腿,才使得局势稳定。

如今在李皓的带领下,宿国先行打破了这个平衡,那么宿国自然也要想办法去营造新的平衡。

而且李皓始终认为九国还是多了一些,让其他人帮着减少一下数量,后面也能省事不少。

对于李皓做的这个决定,任辛在知道之后,果断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你还真是把弱肉强食,表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你就不担心,褚国要是抢先一步融合了屾国和奕国,实力只会凌驾于宿国之上。

安、宿边境有险峻阻挡,你还可从容应对,但与褚国之间可就没有了。

更何况你还不是皇帝,要想实现你的心中展望,其中掣肘会有多少,只怕你自己都说不清,最终别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面对任辛的这般泼冷水,李皓没有恼怒,而是笑着反问道:你就这么小看我?这点小场面,可还难不到我。

任辛耸了耸肩,没有回答,但态度显然也确实没多信任。

李皓见状也没再解释,因为一切语言都是空洞,最终还是得看行动。

因此李皓转头先安排起了任务:之前抓得那些侯官,安排得怎么样了,可否能接替下来原先得工作,向宿都传播我想要得消息。

任辛见说起了正事,也是收起了之前散漫得样子,回道:你的名字还是挺好使得,原先被抓得侯官有不少都愿意归附,再加上锦衣

卫得协助,勉强装装样子还是没问题得,但前提是宿都总部没人过来清查。

李皓回道:这点你放心,宿都如果有人过来,会提前有警示的,如今战事刚定,路途也不太平,路上消失个把人,也说得过去。

任辛又问道:对侯官你可以这样,但对于朝廷派来的官员,你准备怎么样。

他们可是你那位父皇的眼睛,你总不能也动不动就让人家消失吧?

李皓回道:那自然不行,不过只要是人,大多逃不出名利二字,总有办法让他们听话,至于说那极少数的顽固派。

别忘了这里可是我的地盘,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封锁几个人的消息,换成我想说的话,还是不难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里活着的地方仕绅都被李皓聚拢在了一起,百姓也因为李皓得了利。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异地而来的官员,没有百姓仕绅的帮助,能翻得起什么风浪来。

不客气的说,李皓只要愿意,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人的内外联系通道都遮蔽掉,让朝廷听到的消息,都是李皓自己编造的。

因此李皓对于崔明的安排,并没有太多应对,而是继续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内政治理当中。

至于军务,经过这段时间的种种成功,张允和褚樊也更加认可了李皓,主动来到了李皓身边,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

有了他们的协助,本地兵源的转化工作也进展很快,有了余力给朔风和胡柳派了援兵,保证能足够应对安国的进攻。

由此李皓所占得数城之地,各项发展都逐渐走向了正轨。

另一边,秦楚这人还是挺识时务的,再加上如今家小都被接出,也没什么后顾之忧。

所以在见到这番场景之后,果断来找了李皓,正式表达了愿意归顺的态度。

只见他直接拜伏在地,说道:殿下当日之言可还算数,我愿向殿下归顺,还请殿下收留。

李皓闻言大喜,因为这对于李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毕竟连秦楚这个与国同休的勋爵人家,都抛弃了祁国。

从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在向世人表明,祁国已经走上了末路。

而且有了他这个标杆,日后李皓再想招降其他人,也会要容易很多。

因为在祁国里面,比秦楚位置更高的也没几个,其他人有了秦楚做对比,心里负担可就要小得多。

所以李皓当即躬身扶起了秦楚,说道:侯爷能弃暗投明,孤心甚慰,你尽管放心就是,我立马修书给父皇,请求父皇下旨册封。

多的我不敢保证,但侯爵之位却是绝对少不了的,另外孤在单独备一份厚礼,以示庆贺。

秦楚也是知道投桃报李的,当即感谢道:那就多谢殿下,日后我以后谨记殿下恩典,自此为殿下马首是瞻。

李皓闻声谦虚道:你这话就严重了,而且日后你入了朝堂就是父皇的臣子,这马首是瞻的话,就不要提了。

可话是这么说,但秦楚这个老狐狸,自然知道站队的重要性。

当即又重复道:殿下是储君,储君也是君,这君臣之义自然也是要守的,更何况殿下与我还有再造之恩,我不敢忘怀。

李皓笑道:侯爷果真是赤诚之人,孤很高兴。

随即两人又闲话了一会,秦楚才离开了府衙。

在一旁听完了全程的任辛,不由吐槽道:明明是兵败被抓,还被你抢先抓走了家小做要挟,现在却变成了再造之恩。

你也是,还真能配合的下去,与他说了那么长时间有的没的。

李皓闻言不禁摇头:有些事情说的太过直

白就没意思了,一个优秀的官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说到一半,见任辛那不以为意的样子,就没再说下去:算了,你也不需要懂,只要帮我管好锦衣卫的事就行,其他还是让陈喜来做吧。

现在你帮我磨一下墨,让我来感受下红袖添香的感觉,这个你总是会的。

这个任辛确实会,只不过她在磨墨的时候,不免有些翻白眼罢了。

不过李皓就当没看见,直接拿起毛笔就开始给崔明写信。

信中表示给秦楚保留侯爵之位,并在宿都为他赐府、赐银,总之就是除了实权,一应待遇都不能比他在祁国差。

反正一切都先给着呗,大不了等到自己即位,天下一统之后,再想办法削减就是。

而在这件事上,崔明和李皓的想法高度一致,甚至崔明为了达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还不惜对他的两个儿子都予以了封赏,纳入到了禁军为官。

由此秦楚及其家眷,就需要赶到宿都去居住了。

在临行前,李皓在平洲遍请了仕绅大族,极其盛大得给秦楚办了一场送别宴,并刻意把消息传到了祁国去。

和这个消息一起的,还有美化过后,秦楚主动帮着平定乱军,协助拿下祁国城池的功绩。

毕竟本钱都已经下了,李皓总要让这些东西花的有些价值吧。

不过这么一来,秦楚就成为了祁国上下的眼中钉,逼得他不得不来找李皓。

只不过他的诉苦方式,比较的委婉,显然已经带入了身份。

殿下这可是把我坑惨了,祁国间客虽然比不上侯官们,但此去宿都路途遥远,难免会有所疏漏。

为国尽忠之事,我虽死无憾,只是担心日后就无法向殿下效忠了。

李皓这次没有再要求他慎言,而是解释道:侯爷既然已经归顺,那孤自然也不会让你置于险地。

过两天正好有一队兵马前往合州运粮,到时你们随军一同行动。

等到了合州之后,你拿我的信函去找户部王尚书,他会安排人保护你们前往宿都。

一路上都有兵马护送,相信祁国间客还没那个能力去硬闯军营。

秦楚见李皓立马就拿出了信函,也就知道李皓早就考虑过了,当即感谢道:殿下如此顾念于我,在下感激不尽,必当竭尽心力为殿下办事。

既然安全上面没有问题,秦楚很快便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前往宿都的道路。

而在这之后,宿国派来的官员也接连到位,反倒是李皓给崔明,出的有关应对褚国的想法,出了一点问题。

朝堂上的百官,可没有李皓这么有信心,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更偏向任辛的想法,觉得褚国做大的可能更高。

当然,偏向于李皓的人也有不少,两边在朝堂上吵得是不可开交。

为此崔明又以此传信李皓,来征询意见。

只不过纸上的文字,终究比不上嘴上的话,毕竟面对面的交流,没有太多的反应时间,可以直接以势压人。

但无言的文字,他们却能有时间逐字推敲,来找漏洞来反对。

好在这时安国的兵力调动成功,主力兵马来到了西线,对朔风、胡柳发动了进攻,而褚国此时也因为长久没有回复,有了异动。

在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这帮朝臣才识趣的统一了意见,通过了与褚国结盟的想法。

而通过了这个,与琰国结盟就更有必要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褚国的做大。

由此李皓远交近攻,北抗安国,东连褚国,吞并祁国的战略就初步达成。

至少

在褚国没有彻底拿下屾国、奕国之前,李皓的大部分精力都能投入到祁国身上。

褚、琰两国在得到联盟的消息后,也是经历了一番思考,最终都初步同意了这个三赢的方案。

唯一有点争议的,就是在地盘划分上,屾国归褚国、沅国归琰国,这个都没有问题。

但在奕国归属上,两家就有些争议,按照褚国的说法,奕国与琰国并不接壤,自然琰国也就没有占有权。

可琰国哪能答应放弃这块蛋糕,于是双方在这点上就停滞了下来。

最后还是李皓让崔明派出使节出面调停,商议双方各自攻打屾国和沅国,最后再攻打奕国,到时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界。

由此在琰国的要求下,宿国连出兵协助攻屾国的任务都取消了,只保留了屯兵北境,为褚国挡住安国兵马的任务。

同时为了保证公平,褚国也需在北境驻兵,吸引梧国兵马。

条件都商议定了之后,三国共同签订盟约,并由三国皇帝互相盖以国玺,昭告天下。

自此三国合盟,中原局势彻底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