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七十四章 收买人心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七十四章 收买人心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之前李同光去使团时,任辛是露过面的,当时李同光并未认出来。

虽然那次穿的是一身男装,可外貌和这次却没有太多区别,只是换了一身女装,没成想倒是被李同光给注意到了。

而李同光其实也没真的认出来,只不过是觉得有几分相似,再加上又是玣州这个地方,所以才不自觉的问了出来。

至于这次宿国使团的目的,他当然也是知道的,既然是给李皓这个太子选妃,那有宫中女史跟着,也确实正常。

一切听起来合情合理,李同光就把自己心中那个很荒诞的想法,给掐灭掉了。

当即回道:没想到李大人竟然是贵国太子殿下的近臣,真是失敬失敬。

见李同光自己转移了话题,李皓也就知道这事算是过去了。

随即笑笑,便把青枣给交到了任辛手中,让她去河里洗一洗,等会带上马车吃。

任辛在外人面前,还是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接过之后便离开了。

等这只剩李皓和李同光两人时,李同光笑道:李大人还真是有福气,这出趟公差都有红袖添香,只不过任女史这身份?

按照常例,宫中女官肯定是不好和朝臣有联系的。

可李皓既然这么说,心里自然是打好了底稿:关于我与任女史的事,我朝太子殿下也是知道的,并已请得皇后娘娘恩赐。

这次出使之后,我便会正式迎娶她,所以长庆侯不必为我担心。

李同光闻言一幅能放心的模样,但随后却又试探道:这样就好,只是贵国太子殿下遇刺,会不会让这事平添几分波折。

李皓遇刺之后的情况,外界一直传言颇多。

虽然李同光尚不知道,李隼与郑灼他们达成了某些协议的事,但对于安国兵马向安宿边境集结的动向,还是了解的。

因此在李皓提到太子事情的时候,果断就试探了一下。

李皓则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道:些许宵小只是藓疾之患,太子殿下如今身体已然康健,前些日子还曾来信,命我们转道安国,一切事情照旧。

被李皓这么一堵,李同光知道试探也没用,果断就转移了话题,谈到了关于选妃的事情上。

既是一切照旧,那看来这次贵国太子的侧妃,是要出于我们安国了,只是不知道你们准备怎么选。

李皓回道:太子殿下乃正位东宫,身系天下之重,这侧妃选择自然最重品行,不过我们只是跑个腿,收集一些信息而已,具体人选还是会由殿下亲定。

对了,长庆侯也是在安都长大,想来对于安都的名门贵女应是有些了解,说不得到时在下还有事得找你帮忙。

李同光笑着答应了,反正这嘴上说的,也不一定真就要去做。

说来他也就是身世单薄,若是能有什么合适的妹妹、族人,他绝对会抓住这个机会。

毕竟此时在他心里,李皓承继大宿皇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能在李皓的后宫安插一个自己人,无论如何都是有益的。

到时他这边在安国掌握了权力,再能适当引到李皓,集安、宿两国之力,绝对能让这中原和平下来。

对于他这个想法,李皓并不知道,甚至就算知道了,也只会笑他天真。

任辛很快就洗完了青枣,于是李皓和李同光的对话,也就很自然的结束,各自回到了使团之中。

而这一场景,也落入到了梧国使团的众人眼中。

休整结束,一行人继续向安都出发,于十三、钱昭等人骑着马围在宁远舟身边,谈论着这事。

于十三抛出了问题:你们说,这李皓和李同光凑在一

起,会聊什么?

钱昭说道:宿国的侯官这些年实力增长很快,六道堂在宿国安插的分部接连消失,现在能探听到的消息都极为有限。

不过李皓这人出身于侯官,现在又是挂着礼部的职衔,想来说的也不会是国事,多半和这次出使的事情有关吧。

于十三听后觉得有道理,猜测道:那就是给宿国太子选妃了,莫不是这李同光,想推荐自家亲戚?

宁远舟此时加入了群聊,说道:这位长庆侯是在我被下狱后才出头的,在六道堂的记载中很少,也没听说是出身于哪个大家族,多半应该不是这事,毕竟宿国给他们那位太子选妃,也是有要求的。

这倒是,我记得之前宿国不是有一位废太子,就是娶得安国公主,有了这个前例,这次多半也会因循行事。

说完于十三猛拍了自己大腿一下,说道:若是这样就糟了,要是因为这桩婚事,日后安、宿两国联合,那对于我大梧可不是好事,你们说我们要不要想办法把这事给搅黄了。

宁远舟摇了摇头,说道:这可未必,如今安国这位皇帝,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那位宿国太子也是满腹壮志之人,这两人岂会受一桩婚事的干扰。

再者说,我们这次的任务是要接陛下回大梧,这本来就已经够难了,没必要再多生枝节。

相反看之前,宿国使团对我们多次相助,想必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或许能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助力。

钱昭对于宁远舟的话,也表示了赞同,这两个统一了意见,剩下的人自然也就没再说什么。

可于十三也没闲着,转头就说起了安国公主的情况,讨论哪个公主更有可能嫁入宿国。

只不过其他人对这没兴趣,宁远舟一把扯下车帘,剩下的的人就直接散了,弄得于十三好不尴尬。

之后行至一片浅滩的时候,李同光叫停了车队。

李皓本来正和任辛在车内闲聊,结果见马车停下,便探出头来想问明原因。

结果就看到李同光身边小厮跑了过来,请了古福川过去,有事商议。

李皓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没管,反正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转回头便又和任辛说话。

只是这没说一会,只见宁远舟陪着杨盈也朝前走了过去。

这下好奇心就上来了,便和任辛说道:这个李同光,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咱们也过去听听。

任辛对此没兴趣:你想听就去吧,我既然只是宫中女史,总不能什么都过问,也不合适。

行,那你在这坐会。说完,李皓也跳下了马车,跟着宁远舟他们就走到了前面。

李同光对于李皓过来,也没说什么,直接开始了正题:古正使、李副使,今日我让车队停下,是因为之前安梧大战时的一件旧事,想要告诉梧国使团,可能要耽误一些时间,还请两位谅解。

听到这话,李皓突然想到了李同光要做什么,当即表示道:没事,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有了这话,李同光便转身看向了,还在疑惑中的宁远舟、杨盈二人。

之前在梧国战场,六道堂应该是派了些人,保护贵国国主的吧。

宁远舟闻言神情一紧,不明白李同光说这话的意义。

李同光看见后,心里也就更有数了,继续开口道:在我拿下你们国主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当场战死了。

宁远舟这才开口:你是说柴明他们?

李同光点头说道:那个侍卫头领确实姓柴,本来按照中军之令,我应把他们抛尸河中。

不过我看他们也是忠义之士,不该落到尸

骨无存的地步,所以我就派人趁夜挖了些浅坑,将他们葬在了浅滩上。

这时宁远舟猛然看向四周,说道:就是在这附近。

李同光点了点头,手向着东面一指:就在那里,我想着宁堂主即是六道堂堂主,想必应该是想要见见他们的。

宁远舟神色动容,说道:多谢长庆侯,这份恩情在下记住了,还请长庆侯派人带我们去认认地方。

李同光自然没有拒绝,让手下小厮朱衣出来,吩咐他带着宁远舟过去。

宁远舟一刻都不想耽搁,直接就出了这里,回去找于十三他们一起。

长庆侯这施恩手段高明,今日之事过后,想必在安梧两国的谈判上,宁堂主他们总是得要让上三分的。

李同光听到李皓得话,笑道:在下确实是感念这些人得忠义,今日这事只能算是无心插柳而已。

李皓一脸慈祥笑了笑,便和古福川一起走了。

没有被感情执念拖累的李同光,脑子还是好使的,充分发挥了自己有的东西,来为后面办事提供帮助。

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之后,李皓便把这事说给了任辛听,任辛也是一脸欣慰。

宁远舟等人很快就找到了地方,把已经战死的柴明等人的尸骨和名牌挖了出来。

之后他们不想让他们就这么抛尸荒野,便想要举办一个仪式。

具体操持由梧国人自己来,李同光和李皓都没派人帮助。

不过这仪式准备也要时间,李皓等人在马车上待着也无聊,便和李同光他们一起在外面看着。

只见宁远舟带人先是砍伐树木,搭建了一个祭坛,把挖出来的尸骨放了上去。

看到这一幕,说实话李皓多少是有些不太理解的,因为按照这时的习俗,除了佛门有火葬仪式之外,在普通百姓那里,土葬依旧是主流。

当然,你要说是想让他们魂归故里,尸骨不好带走,要烧成灰再携带,那也能理解。

可看这个架势,也没准备个骨灰龛之类的,那本来人家埋得好好的,你这不相当于是挖出来挫骨扬灰了。

反正李皓是没太懂这个脑回路,就只在后面安安静静得看着。

至于代入感,反正就李皓征战沙场的经历,这次是真没什么。

毕竟宁远舟念的关山陷阵,归德魂追,壮胆义魄,丹心为谁...的悼词,整个感觉都有点有气无力,一点都没有感情。

感染度还不如杨盈以礼王之尊,行大礼祭拜。

倒是六道堂里面的人,身处其中倒是沉浸了进去,只见孙朗敬完酒后,直接甩了碗。

大喊着:要杀了安国人,替天道兄弟报仇。

还是钱昭一把拉住了他: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不怪敌人,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宁远舟见这个气氛不对,赶忙站了出来。

毕竟这个时候,李同光可是带着人就站在后面,本来人家是一片好意,不能真的让人看轻了。

各位,我们能找到天道兄弟的尸骨,能把他们的骨灰带回家,这一切都要多谢长庆侯,两国战事结束已久。

如今只有大家放弃心中成见,才能真正止戈平战、铸剑为犁,还天下百姓一个更长久的太平。

说到最后,宁远舟抬高了一个音量:大家明白了吗?

六道堂众人齐声答道:明白了。

对于这个表现,李同光表示很满意,至少今日之事没亏。

而一旁的李皓,则是有些尴尬,这还真是想把骨灰带回去,他们也不把骨灰龛弄得明显些。

只是李皓的尴尬,站在一旁

的任辛明显会错了意。

等回到了马车,车队继续出发之后,任辛说道:怎么,听到人家想要止戈平战,你这个好战份子有些不舒服。

李皓闻言有些莫名其妙: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他们想要止戈平战,要天下百姓太平度日,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他们的眼光只仅限于一地一时,而我则目光长远,要的是万世太平。

任辛在义学里面,听多了政治课,早就被灌输了一堆大一统的理念。

因此听了这话,心里还是很认同的,只不过嘴上却还是不服输的调侃了李皓两句。

离开了这里,车队继续出发,这次车队径直前往安都,中间便没再有其他事。

李皓之前救申屠慧的时候,曾经来过安都一次,这次再来,发现这里依旧没什么变化。

好似是这几年的时光,都白过了一样。

唯一有些区别的,就是上次过来,没有人在城门口捣乱。

车队由李同光领头,宿国使团跟在后面,梧国使团排在最后。

也正是因为夹在中间,所以当一堆烂菜叶从楼上被扔向梧国使团的时候,李皓看的是相当清楚。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