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十六章 再次入宫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六十六章 再次入宫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跟随欧阳修入宫的路上,李皓问道:“叔父,你说官家今日召见我是好事还是坏事。”

欧阳修没好气的说道:“你闹出这么大动静来,莫不是还想让官家赏你不成。”

李皓解释道:“这倒不是,只是我一个从六品的小官,若是官家真想要处置,没必要让我入宫吧,直接让叔父直接惩处就好。

纵使是气急了真想亲自处置,无非一道旨意的事,也没必要让我入宫的。

可若说是好事,可又实在讲不通,所以我这不是向叔父打听吗?”

欧阳修听后,说道:“你刚才所说没有问题,官家今日召你入宫,应该不是为了处置你的,但具体是为了何事,我也不知道。

不过你记住,等会见了官家,记住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说些无关的话。”

李皓对此自然是满口答应,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李皓还是懂得的,在封建时代,李皓得罪谁都不想去得罪皇帝。

没过一会两人便来到垂拱殿,由守在门外的内侍进去通报,两人便在殿外等待官家传召。

这时李皓看着这垂拱殿的匾额,想到其名字的由来,是取自《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取其本意为垂拱而治,天下太平,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不过在大宋,无为而治或许有皇帝做了,但天下太平的时间可就太少了。

正想着呢,便有内侍前来宣两人入内觑见官家。

等进了殿门,赵祯正端坐在书桉后的椅子上,看着书桉上的奏章。李皓便看了几眼,说起来这还是李皓第三次见到赵祯,第一次是殿试时,第二次是琼林宴上。

不过前两次都没敢仔细看,今日才发现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仁厚天子看着是真的垂垂老矣了。

等两人走近后,便向赵祯俯身行礼,而赵祯才放下奏章,让二人免礼。随后便给欧阳修赐坐,至于李皓就只能站在欧阳修身边等着问话。

等欧阳修坐下后,赵祯与欧阳修便谈起了开封府的事,好似李皓不在这一样。

等欧阳修将开封府事情谈完后,李皓以为要轮上自己了,结果赵祯却突然就如今立储之事问起了欧阳修意见。

这时李皓听了,是真的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存在感,生怕赵祯等会问到自己头上。

毕竟自己现在就是个微末小官,可不适合搅进这滩浑水,尤其是兖王和邕王两个都不是靠谱的主,而最后继位的赵宗全此时连提名资格都没有。

但自己不能说暂时不立储,因为如今早日立储是政治正确,自己不能和文武百官唱反调吧。

所以这时不发表意见才是最好的。

不过终究是好的不灵坏的灵,赵祯在听完欧阳修意见后便问道:“李卿家,对于立储之事你又是如何想的。”

李皓听后也是无奈,只好把当初明兰说过的话提炼意思重说一遍:“臣是官家的臣子,所思所想便是为官家效力,于立储之事实无看法。

官家英明睿智,必能为大宋选出一位合适的继承人,而微臣只能为官家做好本分之事,尽忠职守而已。”

赵祯听后说道:“小小年纪倒是滑头的很,原先盛卿家也对朕说过类似的话,听说你与他还是亲戚呢。”

李皓回道:“是的,臣的姨母曾嫁入盛府,说来确实沾了些亲。”

赵祯听后笑了笑,李皓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但赵祯随后便转了话题问道:“原先欧阳卿家曾上奏过,你要办场什么联赛的,说是以此改善汴京治安、改善如今勋贵间重文轻武的风气。

还说要让朕给予支持,当时朕还答应给你们题字和赠予彩头的,这事如今办的怎么样了。”

李皓听完就有些疑惑,因为他实在不信赵祯会连如今情况都不知道,要知道大宋的皇城司可不是吃干饭的。可若是赵祯知道的话,那他今日这么问又是为了什么呢。

一时间李皓心思直转,想问欧阳修是什么情况,但在官家面前明显不能这么做。于是只好先回答道:“在听闻官家关注此事后,汴京城内的勋贵人家十分踊跃,纷纷参与了进来。

在没有了大量勋贵子弟在汴京闹腾后,汴京城内的治安情况确实好了很多。”

赵祯听后笑道:“是嘛,那确实是挺好的。说明你当时所想也是对的,不过这第一点做好了。那第二点如今看来有没有成效呢。”

李皓在听了这话后,心里隐约有些猜到赵祯想要听的是什么了,便试探说道:“这第二点也有成效,近些时间坊间传闻说官家要整顿禁军,到时会从比赛的优胜者中挑选合适人选加入。

虽说不能辨别传言真假,但是勋贵们得此消息后更加踊跃的参加,足以证明勋贵中子弟不乏忠君报国,愿意报效军中之人,由此可见风气转变之快。”

赵祯听后说道:“如此到真是好事,可整顿禁军之事实属子虚乌有,怎样才能保住这股风气不失呢?卿家可有什么主意。”

李皓听后,心里滴咕,我能有什么主意,这些纨绔子弟为了升官发财的,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让他们亢奋的。

不过至少到了如今,李皓明白自己没猜错,这位仁宗皇帝是真的有心改变风气,甚至李皓怀疑整顿禁军的消息可能都是宫里有意传出来的。

想到这里,李皓突然灵机一动,说道:“臣到有一个主意,可能稍微有些欠妥,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祯听后说道:“既然是朕让你说的,你便大胆说便是,纵使说错了也无碍。”

李皓便说道:“其实想来众位众位勋爵子弟,想着得是加入军中效力,至于是京中禁军还是其他军队,都是无碍的。

既然京中禁军是不好调动,那不如以此次参赛的优胜者另组一军,成军后不妨先调往南方平叛除贼,等事后便可在调回汴京?”

赵祯听后来了兴趣,问道:“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不妨详细说来听听。”

李皓解释道:“臣是这么想的,这一来可以保住勋贵子弟敢战善战的勇气,满足他们为国效力的决心,再者南方叛贼终究是藓疖之患,既能做为磨砺之用,又没有太大危险。

二来是臣觉得汴京中治安问题层出不穷,很大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勋爵人家中纨绔众多,寻常官员碍于各种关系,又无法依律处罚,才导致的如今局面。

等平叛立功归来,便可将这支军队列入禁军专管京中治安,让他们自己对付自己,到时有知法犯法者,便可从重处置,如此一来相信京中治安能好上不少。”

赵祯听后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倒也有理,可若是真如此做了,谁适合来领这一军呢。”

李皓回答道:“军中将领自然应该由官家亲定,而且我对军中之人全无相识,实在无法建议。”

而后赵祯沉默了会,便和欧阳修商量起来此事的可行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