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为朕——受命于天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为朕——受命于天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昨日宣室中,刘协便已经和孔融透露了他复兴汉室的计划。

青州为袁绍长子袁谭镇守之地,而孔融便是青州下面北海郡的国相。

刘协欲取青州,却问计孔融。

是为一语双关。

一为问计,请孔融出谋划策。

二为孔融本人。

“陛下……”

孔融面露难色。

他久经官场,如何听不出刘协一语双关。

如何听不出刘协想要得到他的效忠。

徐徐抬起头,孔融看向刘协,再次顿首:“陛下信任,臣无以为报,臣请赐死。”

方才将内心的想法全部袒露出来后,孔融便准备迎接刘协的雷霆之怒。

他很清楚若眼前天子为真,他便犯下悖逆之罪。

对天子而言,无论他再怎么难以决断,也必须有所决断。

让伪帝共享天子之名,于任何一位帝王而言,都是难以容忍的事情,是取死之道。

如今又拒绝向刘协效忠。

唯有一死。

刘协盯着孔融看了许久,眼神从期待到愤怒再到凌厉,最后杀机浮现。

可渐渐地,杀机隐没,归于冰冷。

“你太让朕失望了。”

没有发怒,没有斥责。

声音很平静,但平静中却仿佛透露着伤感。

刘协转过身,背对着孔融,用不带半点感情的声音说道:“你走吧,好好活着,给朕经营好北海。”

“朕不需要你死,也不想看到伱死,朕要你好好活着。”

孔融闻言,脸上布满了自责和愧疚。

出了皇宫,离开邺城,他便要被天下人唾骂;自身声名扫地不说,更有辱家族长久以来积攒的声望。

而且犯下如此罪行,对天子来说更是不可饶恕的,除了以死谢罪,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但是天子却让他继续活下去。

孔融抬起头,看向刘协那挺拔的背影,心中不解:“陛下为何要饶恕臣?”

“饶恕?”

刘协嗤笑一声,微微侧首,余光瞥向孔融,一片冷漠。

“朕要你活着,是让你好好看着!看朕如何诛杀曹贼与伪帝,看朕如何扫荡不臣,重整山河!”

“朕要让你知道,没有你的认可,朕照样可以光复大汉!”

“因为朕——受命于天!”

刘协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宣室回荡,气吞万里如虎,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骄傲。

他口中所言仿佛不是理想,而是既定的未来!

这是身为帝王的傲慢,也是身为帝王与生俱来的自信。

孔融心神俱震,他明白陛下不屑让他以死谢罪,而是要让他活下去,活下去见证身为天子的他,是如何席卷八荒、横扫天下!

届时再问他一句:朕这天子,真否?

他心中万分期待和渴望,渴望眼前这位天子是真正的大汉正统,而非袁绍找来假冒的傀儡。

孔融原本求死之心已然改变,浑浊的双眼重新焕发光彩。

“臣定当鞠躬尽瘁,使北海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居于深宫之中,群狼环伺,危机重重。望陛下务必小心谨慎,以自身安危为重!”

背对着孔融的刘协一言不发。

孔融恭恭敬敬地行完三叩九拜大礼,道:“陛下,臣告退。”

说罢,起身离开宣室。

待孔融离去有一段时间之后,刘协脸上的冰冷骄傲才慢慢消散。

仗义死节,这四个字的含义,他算是彻底明白了。

孔融的确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者。

“眼下这一关,应当是渡过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孔融是遭遇的第二大危机。

当孔融离开邺城,离开冀州之后,意味着天下间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天子身份。

哪怕真正的天子!

哪怕袁绍或者沮授突然发疯,对外说出他的真实身份,也不会有人相信。

往后即便天下人再怎么议论,也只能衍生出一个局面——强者为天子,弱者为伪帝。

而他本身在身份可信度上,就要比许县的汉献帝高。

不愁日后没有贤才来投。

只要摆脱袁绍的桎梏,他就是大汉正统。

“虽然没有得到孔融的认可,但我的天子身份也彻底站稳脚跟,这是里程碑式的一大进步。”

“如今只需忍辱负重,静等郭嘉和贾诩祸乱袁绍内部。”

刘协心中升起万丈豪情,一切都将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

……

离开皇宫之后,孔融便径直赶到了城外驿馆。

太史慈早已在驿馆门口等待多时,见孔融回来,立马迎了上去。

“国相可还安好?”

见孔融脸上还有着未干泪痕,太史慈心中悲戚。

他知道,这位名誉天下的老者,从今往后将会遭受无尽的谩骂。

孔融失魂落魄地说道:“回到北海,我便传告天下,鉴别不出天子真伪。”

“唉……”

太史慈长长一叹。

宁愿牺牲自身的名誉,也不想承担认错真龙的风险。

明明对大汉一片忠心,最后却要落得个声名扫地的下场。

这怎能不令人悲叹?

“走吧,收拾下行礼,我们回北海。”

“是否要与袁绍知会一声?”

“不必了,冢中枯骨罢了,何必知会?”

从刘协口中得知了袁绍的真面目后,孔融对袁绍也没有任何好感。

在他看来,袁、曹二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挟持天子的逆贼。

幸好两位天子有区别。

许县的那位受到曹操钳制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邺城的这位卧薪尝胆,暗自图谋发展,蓄势待发。

此时的袁绍在孔融心中,必会步袁术的后尘。

收拾好行礼,登上马车离开之前,孔融深深地看了邺城一眼。

心中除了对天子的愧疚和自责之外,他再无其他遗憾了。

“陛下即便不是正统,亦能保我大汉国祚延续。”

……

刚刚睡醒的袁绍,得知眼线传来的消息,心中一阵火大。

“这个老匹夫,竟然丝毫不把我放在眼里。”

袁绍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匆匆穿衣起床,他本想亲自带孔融入宫,怎料孔融天还没亮就出发了。

如今更是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走了。

来到议事堂后,沮授、田丰等人,已经在此等候。

袁绍看向琼于淳,道:“仲简,你带人去把孔北海追回来,问问他天子孰真孰假。”

琼于淳领命,正要退下,却被田丰阻止。

“主公,孔北海见完天子便离开,表明他心中已经做出了判断。若派人去截他,怕是会遭人非议。”

审配附和一句:“元皓所言甚是。此事若传出去,世人定然以为主公截下孔北海,是胁迫他更改决断。”

“陛下本就是天子,非曹贼找人假扮之伪帝,孔北海为人刚直,定不会错断,主公又何须多此一举?”

除沮授之外,其余谋士都点头认可。

在他们心中,邺城的天子就是真龙天子。

以孔融的为人,必然不会指真为假。

若不是袁绍如此紧张,他们压根就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竭力协商如何应对幽州的公孙瓒。

袁绍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把心中的担忧说出来。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自己这边的天子什么成分吗?

沮授看出了袁绍的忧虑,说道:“主公,如今追与不追孔北海已经无关紧要,不如进宫问一问陛下?”

不管孔融是怎么想的,刘协那边总该知道一些。

袁绍轻轻点头,传令淳于琼:“派一队人马,护送孔北海离开冀州,不得出丝毫差池!”

……

皇宫。

刚刚躺下打算睡一个回笼觉的刘协,被高览喊了起来。

袁绍来了。

“孔融跟你说了什么?”

“他认可你的天子身份了吗?”

“他怎么走这么突然?”

一见刘协,袁绍就如连珠炮似的发问。

刘协道:“他入宫见草民,倒是说了不少话。临走的时候说,他决定向天下人宣布,无法分辨天子真伪。”

袁绍闻言,又惊又喜。

惊讶孔融居然敢如此行事!

惊喜刘协的身份没被识破,他袁本初依旧还是大汉忠臣,依旧可以挟天子以令不臣。

“不过这老匹夫,为了保全大汉正统,居然做到这种地步,倒真是令人敬佩。”袁绍感慨了一句。

他知道孔融这么做,就是在自毁名声,日后要陷入人人喊打的地步。

如今这个结果,虽然出人意料,却足够袁绍欣喜若狂。

可对于曹操而言,这个结果就不是那么好接受的了。

“曹阿瞒啊曹阿瞒,你原本想请孔融为天子正名,结果却成全了我。”

“如今两个天子,真假难辨,优势却在我。”

此时袁绍心中可谓是志得意满,若曹操出现在他面前,他定然要指着曹操的鼻子大肆嘲笑!

刘协看着满脸喜色的袁绍,说道:“明公,孔融在宫中请草民将他赐死。草民担心他死在邺城,会对明公不利,便免了他的死罪。”

袁绍赞许了一声:“做的不错。他死在哪都可以,就是不能死在冀州境内。只要出了冀州,他自杀谢罪也好,背负骂名苟活也罢,都与我无关。”

说罢,袁绍又交代了刘协几句,便匆匆离去。

他要赶紧找沮授、田丰等人商议,如何借这个消息来打击曹操。

……

当天,孔融无法分辨天子真假这个消息,在袁绍的推动下以邺城为中心,迅速向着九州各地传播。

消息传出,瞬间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太荒唐了!太荒谬了!”

“孔文举怎能说出如此荒唐之言!”

“有道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天子只有一位,孔文举如何能分辨不出?”

“依我看,孔文举定是怕得罪了曹操或者袁绍,所以才不敢鉴别天子真伪。”

“亏他还是孔子二十世孙,怎能如此贪生怕死!”

“之前被他的虚名蒙蔽,如今看来,孔文举真乃小人也!”

“连孔融都不能辨别天子真伪,那天下间还有谁能分辨?”

“我一直都认为邺城那位才是天子。”

“俺也一样,吕布都去邺城进献传国玉玺和逆贼袁术,难道吕布还认不出天子吗?”

半旬之后,各州郡全都哗然。

孔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遭受无数人的谩骂。

也有一小部分人相信孔融的人品,认为消息不实,要等孔融亲自开口。

许县。

曹操正在府上用膳,得到消息后顿时勃然大怒,直接把手中的饭给盖在了案桌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辨别不出天子真伪,孔融岂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这一切定是袁绍的谎言!”

“假的,都是假的!”

下方的荀攸幽幽的叹了口气:“主公,此时这个消息已经传遍各州郡了。攸以为消息不似作假,孔融若没有做出这样的决断,袁绍岂敢胡言乱语?那会让他名声扫地。”

“可孔融当真如此决断,不更是自毁名声吗!天子真伪,哪有那么难分辨!”

曹操怒不可遏的大声咆哮:“袁本初,孔文举,竟敢如此蒙骗天下人,两个奸贼、逆贼、恶贼!”

曹操心中的愤怒简直要把自己燃烧,他完全不理解孔融如此刚直不阿又对汉室忠心耿耿之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断。

荀彧思虑片刻,说道:“孔文举此人,绝不会受袁绍胁迫或收买。他做出如此决断,怕是真的难以分辨出天子真伪。”

“天子迁都许县没多久,袁绍便对外宣称,天子落难,逃至邺城。他既然找人冒充天子,又为何有如此底气?吕布和刘备又为何会去邺城进献传国玉玺?”

“为何?”曹操十分暴躁的问道。

荀彧道:“主公不妨大胆猜测,假如邺城那边的伪帝与天子长相一致,甚至言行举止都一模一样。如此情况下,便能解释袁绍为何底气十足,不怕被揭穿。”

“也能解释为何吕布和刘备会去邺城进献传国玉玺,更能解释孔文举这荒唐至极的决断。”

荀彧的分析,让曹操陷入了沉默当中。

在场之人都很了解孔融的为人。

当年他连董卓都敢指着鼻子骂,绝无可能受袁绍胁迫,更不可能被收买。

曹操红着眼睛,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孔融乃天下士人楷模,对他而言,宁死都不愿名声受损。”

“能让他不惜名声扫地也要做出那荒唐的决断,便只能是文若所言,他的确分辨不出天子真伪。”

“袁本初竟能找到与天子长相一致之人,上苍为何如此眷顾他!”

……

皇宫,宣室。

郭嘉神色激动的向刘协禀报:“陛下,袁绍传书给公孙瓒,想跟他释和,公孙瓒没有答复,反而增强守备。今天下午,袁绍已经决定亲率大军攻打幽州。”

刘协闻言,心中一动。

历史上袁绍攻打公孙瓒,是在建安三年,如今是建安二年秋。

看来因为他的关系,时间提前了一年。

贾诩脸上同样挂着笑容,“如今袁熙和袁尚的矛盾已完全激发,逢纪、审配与辛评、郭图等人也势同水火。再加上袁绍将离开邺城,此乃天赐良机!”

刘协同样激动,一左一右抓着郭嘉和贾诩的手。

“一切便拜托二位了!”

如此良机,以郭嘉和贾诩之能,定能将袁绍大本营搅的天翻地覆。

不说能挖到多少袁绍的墙角,至少也能让袁绍内部不稳定的局势彻底爆发,更方便刘协暗中扩大自身的势力。

而且贾诩以子弑父的谋划,也能提上日程。

刘协脱离桎梏的时期,已然不远了。

仅有的存稿都在上架第一天上传完了,之后所有的稿子都是现码的,所以更新时间不稳定。

再给我一天时间,明天开始,就能定时更新。当天更新的稿子,都会一口气在中午12点全部更新完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