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203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逆风醒悟袁本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203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逆风醒悟袁本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抹血色缓缓落入河中,悄然晕开相融,随着不息的邺水向东而流。

但有些人的生命却在此停滞。

刘协看着面前已经没了气息的沮授,在原地伫立良久,心中的情绪有些复杂。

沮授是他的敌人,也是改变他命运的人。

如果当初他没有遇到沮授,应该早就化为了一抔黄土,又或者是他人的盘中餐。

或许沮授也没有想到,当年他的临时起意带入邺城的卑贱流民,会在两年半后葬送他的性命。

“弱小和无知从不是生存的障碍。”

“傲慢才是。”

刘协心中感慨万千。

他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不是因为他的手段多厉害,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聪明。

他的手段和智谋,远远无法和沮授、审配等人相提并论。

可因为袁绍和沮授的傲慢,才给了他机会。

袁绍从头至尾都没把他放在眼中,只派了张郃、高览两个降将领禁卫军监视他;沮授虽然对他有所提防,但却没有把他视为真正的威胁,说到底也还是轻视。

刘协不会犯他们这样的错误,只要抓住机会就绝不心慈手软,不给任何机会,哪怕不择手段。

因而他在沮授殒命之前,都还要榨干他最后一丝价值,让其写信劝降袁绍。

这是他对这位敌人最大的尊重。

从沮授身上收回目光,刘协吩咐一旁的张郃:“将其尸身厚葬,就葬在……邺水河畔吧。”

张郃恭敬应诺。

刘协转身大步离去,走向在百步之外等候的郭嘉等人。

他脚步前所未有的轻快,如同卸下一份重担。

知晓他身份的人,又少了一个。

如今,明确知道他假冒天子的人,只有袁绍和汉献帝了。

“陛下。”

郭嘉迎上前来,看了眼不远处跪地而亡的沮授,忍不住问道:“敢问陛下,沮授方才写了什么,为何会突然自尽?”

不只是郭嘉,在场的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疑惑。

他们并未听到刘协和沮授之间的对话。

只看见刘协一边给沮授烤鱼,一边说了些什么,随后沮授就惊慌失措。

写了些东西,吃了条烤鱼就自尽了。

什么事情能让沮授这个连死都不怕的人如此惊恐?

刘协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他与袁绍挟持朕长达两年半之久,自觉羞愧,没有颜面活在世间,便自裁谢罪。”

“至于他方才所写,乃是给袁绍的劝降信。”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沮授居然……写信劝降袁绍?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在城门楼上沮授还对袁绍忠心耿耿,宁死不屈,怎么这么快就转变了立场?

此时刘协的心情很不错,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面露笑容道:“此次大胜,令袁绍损兵折将,全赖诸位爱卿。”

“今日天气倒是颇好,此地景色也不错,不如就在这里开个庆功宴如何?朕亲自为诸卿烤鱼,有谁想吃?”

郭嘉眉头一皱,悄然退至众人身后。

其余众人,也吓得连连摇头。

他们可是眼睁睁地看着沮授吃了一条烤鱼后就自尽了,天子烤的鱼岂是那么容易吃的?

荀谌干笑道:“那个……陛下,大战虽胜,但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不如先回宫,择日再庆?”

崔琰也连忙说道:“是极是极!眼下还需安置俘虏,统计战死士卒的抚恤金。”

其余人对刘协的烤鱼避之不及,唯有杨修的眼睛亮了。

能吃到天子亲自烤的鱼,这是何等的荣耀?

于是,他在其余人惊恐的目光中开口:“陛下,臣想——”

话未说完,他身旁的司马懿就赶紧捂住了他的嘴,盯着他的眼睛缓缓摇头道:“不,你不想。”

杨修满脸惊疑,他只是想吃天子亲自烤的鱼而已?

他有什么错?

这就是父亲所说的官场倾轧吗!

“那便依友若和季珪所言,择日再庆。”

刘协心中颇有些遗憾,他本来还想拉拢拉拢人心。

毕竟可是天子烤的鱼,这不得给他们感动坏了?

不过荀谌和崔琰说的也有道理,眼下还有很多事情未处理,庆功宴还是日后再说。

天子仪驾摆开,刘协坐上龙辇,带着众人返回皇宫。

……

宣室。

宫女为众臣奉上一碗梅子汤后,刘协说道:“既然不吃烤鱼,那就喝点冰镇梅子汤吧,此乃甄贵人亲手所做,为诸位爱卿解解暑。”

“谢陛下——”

众臣纷纷开口谢恩。

刘协喝了口梅子汤润了润嗓子,又道:“此战袁绍损兵折将,唯有麹义领着两千残兵逃离。”

“诸位爱卿以为,下一步当如何?是发兵占领整个魏郡,还是整顿兵马,依旧按兵邺城?”

司马懿闻言,顿时浑身一振。

是时候展现胸中韬略,让陛下知道他的才能了!

在其余人开口之前,他第一个起身。

“陛下,臣有些拙见。”

“爱卿但说无妨。”刘协转头看向司马懿,期待他的高见。

他心中对司马懿的芥蒂虽然没有减少,芥蒂归芥蒂,提防归提防。

可这小子的确是个人才,用还是得用的。

在才能方面,没必要刻意针对他。

司马懿似乎胸中早有良策,神采奕奕道:“臣以为,此时当出兵广平和阳平二郡。”

刘协略微吃惊,说道:“邺城所在的魏郡尚且没有完全复归汉土,此时便着急出兵广平和阳平,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碗里的饭都还没吃完,就盯上锅里的。

而且广平郡和阳平郡可远远没有魏郡富庶。

司马懿胸有成竹地道:“陛下,魏郡乃冀州第一大郡,人口众多且富庶,肯定要出兵全部占领。不过臣以为占领魏郡,无需劳师动众。”

“此番大胜,完全展现出了陛下的兵戎之盛。陛下只需要传旨一封,魏郡的各大城池必然会放弃抵抗,迎王师入城。”

“相比于已是囊中之物的魏郡,广平郡和阳平郡才是重中之重。这两郡处于邺城北面,互为犄角,乃是邺城天然的屏障和防线。”

“此二郡若是不取,袁绍随时可以再度发兵来攻,而陛下无险可守,此非长久之道。”

“故而臣以为,当在袁绍回过神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阳平和广平。”

司马懿一阵分析,说的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刘协听完之后,心里就已经被说服了,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询问了一下其余人的意见。

看向郭嘉等人,问道:“诸卿以为仲达之言如何?”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他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知,他认不认可司马懿的谏言不重要,在场谋士们的认可才是关键。

郭嘉点了点头,说道:“仲达所言与臣不谋而合,广平郡和阳平郡至关重要,当务之急便是发兵曲梁、馆陶,占据这两座雄城。”

荀谌拱手道:“臣附议。”

崔琰亦没有其他不同的意见。

见众人全都赞同,刘协这才放心,说道:“既如此,那便迅速整顿兵马,使广平郡和阳平郡复归汉土”

“此外,朕会下一道圣旨,送往魏郡各个城池。不愿迎王师者,皆以叛逆论处!”

眼下他虽然还没到一封圣旨平定诸侯的程度,但平定邺城所处的魏郡应该不成问题。

若有顽固之辈选择跟着袁绍一条道走到黑,那便让张辽领兵走上一遭。

“陛下圣明!”

众臣纷纷称颂。

确定了眼下的战略之后,刘协看向司马懿,赞道:“仲达胸藏锦绣,腹有良策,朕有仲达,如多一臂膀也!”

话音落下,荀谌、杨修、崔琰三人,满脸的羡慕。

恨不得取司马懿而代之。

唯有郭嘉,死命压着忍不住上扬的嘴角。

这样的誉美之词,他都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听到了。

然而,这对司马懿而言,俨然就是第一次。

天子如此称赞,顿时让他激动的浑身发抖。

感激涕零的拜倒在地:“臣定当鞠躬尽瘁,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爱卿快快起身。”

刘协心中已经有了对司马懿的安排。

此子智谋谁都不能小觑,虽心有芥蒂,但还是得给他多安排点活儿干。

这么好的工具人,可不能白白浪费。

这小子很能活,熬死了曹家好几代人。

他不是要鞠躬尽瘁吗,那就让他在为大汉尽忠的时光里发光发热。

最好和诸葛亮一样,活活累死。

如此,他提前一二十年死,倒不是不可以给他谥文忠。

正事谈完,众臣告退。

刘协从怀中取出那封沮授的绝笔信,拿在手里反复查阅。

检查沮授有没有在里面夹带私货,暗中告诉袁绍关于他这边的各种部署。

好在沮授并没有想着阴他一手,信里的内容并无问题。

大致就是说袁绍必败无疑,希望他能够归降,否则将会牵连整个袁氏。

刘协把信读了十多遍,这才彻底放心。

接着又亲自写了一封信,连同沮授的这封劝降信一同送给袁绍。

……

河间郡。

仓皇而逃的袁绍,刚回到乐成县,就又迎来了一个坏消息。

田丰将一份战报递给他,脸色凝重的说道:“主公,公孙瓒不知从何处得知河间空虚。自主公走后,就集结所有人马展开强攻。眼下公孙瓒大军,已进驻界桥。”

“此外,颜良将军中了诱敌之计,为赵云所伤,损兵三千。若非大公子率领青州军及时赶到,怕是凶多吉少。”

袁绍愤怒的大吼:“诱敌之计,又是诱敌之计!”

邺城那边因诱敌之计而损兵折将,河间这里,还是因诱敌之计而败。

这些人难道不看韬略吗,就只会这一个兵法?

田丰闻言,立马意识到了邺城那边,怕是也凶多吉少。

连忙问道:“主公,公与为何未与你一同回来?”

袁绍怒拍桌案,红着眼睛说道:“崔琰背叛了我,袁熙那逆子竟然和张辽结盟,以邺城为饵,引我入局。”

“淳于琼战死,韩猛战死,沮授和麹义生死不知。一万五千大军,也不知能剩下多少。”

“什么!”如此惨重的损失,让田丰的双眼陡然瞪大,满脸痛惜道:

“主公早该听我之言,不可如此大意出兵啊!邺城只是一座孤城,周边郡县尽在主公掌控之下。待击退公孙瓒之后,只需徐徐图之,便能重回邺城。”

早在袁绍出兵之前,田丰就再三劝谏。

可袁绍当时被贪欲和仇恨蒙蔽了双眼,只想尽快夺回邺城,擒下那逆子。

一万五千人马,外加沮授和几位大将,他光是一想到这个惨重的损失,就心疼的无法呼吸。

如今一听田丰在这马后炮,不由更加恼怒,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质问道:

“既然你认为邺城暂不可取,当初为何不阻止我!”

田丰一听,整个人都麻了。

他那是没有阻止吗?

袁绍出兵邺城的那天,他嘴皮子都快说干了。

因为此事,都差点被关进大牢了!

“罢了罢了!”见田丰一脸憋屈,袁绍也知道自己理亏,摆了摆手,说道:“日后元皓若有良策,我都听便是。”

田丰又是一阵叹息:“曲梁和馆陶距离邺城不远,主公如今兵败,这两座城怕是保不住了。”

曲梁为广平郡的治所,馆陶为阳平郡的治所,失去这两座雄城,基本上也就要失去了广平和阳平二郡。

对于这个结果,袁绍岂能看不出来?

他的脸色越发难看了起来。

此次邺城之战损失太大了。

谁也没有料到,崔琰会背叛,分明是势同水火的袁熙和张辽,居然联合起来设套,以邺城为饵引他入局。

更没有想到,邺城居然会冒出三千精锐铁骑!

若非这三千铁骑,即便中计,大军也可安然撤退。

眼下非但一万五千大军折损惨重,就连广平郡和阳平郡都要丢掉。

这种结果,让袁绍完全无法接受,只觉得心脏揪心般疼痛。

但在下属面前,他还是拉不下脸来,强行嘴硬:“广平和阳平并不富庶,只要清河郡不丢,此三郡迟早要重归我手上!”

田丰一听,就认为袁绍大错特错,毫不客气的纠正他的错误观点。

“广平和阳平最大的战略作用,不在于其人口和钱粮,而在于两郡互成掎角之势拱卫邺城。

若想从北方进入邺城,必经广平和阳平。此二郡落入袁熙和张辽手中,主公想要夺回邺城,难!难!难!”

这番话,就像是一把利剑,刺穿了袁绍的心理防线。

那三个难字,更是让他破防恼羞成怒。

“元皓莫要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昔日我能兵不血刃拿下冀州,来日又如何夺不回邺城!”

田丰刚想反驳,却见袁绍脸色惨白一脸病态。

到了嘴边的话,也强行咽回去,生怕刺激的他一病不起。

心中却是一阵叹息。

韩馥胆小怯懦,岂能与张辽和袁熙相比?

更何况,邺城可还有一位天子。

张辽乃吕布麾下,为了天子,定会死守邺城,绝不会如韩馥一般。

想要重回邺城,没有八万大军,压根就是痴人说梦。

暂时将邺城那边的事情按下,田丰说道:

“主公,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将公孙瓒击退。公孙瓒屡次来犯,拖住了主公大军,无异于给了张辽和袁熙逐步蚕食冀州各郡县的机会。要是再拖个一年半载,冀州后方怕是真要大规模失守了。”

邺城的丢失,本就对袁绍极为不利。

一但广平郡和阳平郡也丢失了,那邺城就获得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袁绍更是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机。

袁绍深吸一口气,扫去心中种种负面情绪,眼中精光湛湛,自信满满的说道:

“当年界桥之战,我兵不如公孙瓒多,将不如公孙瓒广。最终却以少胜多击溃了他的白马义从,让他数年时间都没能恢复过来。”

“如今我兵多将广,焉是公孙瓒能比?”

见袁绍这么快就振作了起来,田丰顿时大喜,赶紧献上了一系列的建言。

此时,袁绍身边没有沮授,没有审配,没有荀谌,没有郭图,没有逢纪,没有许攸,没有崔琰,不再是往常那般只要议事,就有五六种不同的声音涌来。

不至于让他陷入到艰难的抉择当中。

袁绍听完田丰的几个建言,心中盘算了一下,很是认可,只觉得思路越发清晰。

区区公孙瓒,根本不在话下。

他起身握着田丰的双手,激动的说道:“幸好我还有元皓,有元皓相助,天下不足虑也!公孙瓒?哼!定叫他有来无回!”

田丰只觉得受宠若惊。

这些年来,他不知向袁绍提出过多少建言,但毫无例外,统统不被采纳。

而且不只是他的建言,沮授、审配的建言,也是如此。

因而他们虽然心中不想承认,但也认为袁绍此人好谋无断。

没想到这次邺城损兵折将之后,他竟然完全变了!

一时之间,田丰都不知道邺城这次大败是好还是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