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269章 勒石立碑,以传后世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269章 勒石立碑,以传后世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宣室当中。

贾诩和郭嘉针对如何让世家大族们主动出血、安顿流民一事展开了讨论,提出种种方法手段,但都不能让刘协满意。

沉思许久之后,刘协心中灵光一闪,说道:“朕有一计,可让各大世家们自愿出资安置流民!”

“陛下有何良策?”

闻言,郭嘉和贾诩顿时眼睛亮了,面露期待地看向刘协。

今日的天子,已非三年前的天子。

手段果决狠辣不谈,往往都能说出一些惊人之语,想出一些他们想不到的计策。

而袁熙已经做好了夸的准备了。

不管天子说什么他都要叫好。

刘协微微一笑,问道:“奉孝,文和,显奕,朕且问你们,世家大族最在乎什么?”

郭嘉、贾诩、袁熙三人闻言,根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世家大族最看重的莫过于利益。

为了利益,他们敢造反。

为了利益,他们也敢豁出一切拼一个从龙之功,比如甄氏就是如此。

刘协继续问道:“那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名声。”

三人又是异口同声。

个人需要好名声,以作晋升之梯。

凡是名士没有不在意声名的,特别是那些出身世家的子弟,更是爱惜羽毛至极。

例如袁绍,正是因为拥有极好的名声,才会让沮授、审配、田丰这些大才为他效死,才能让天下许多人相信他拥立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

同样的,世家大族也需要好名声,才能使家族长盛不衰,否则不论你家族眼下再怎么繁荣,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名声就是家族的底蕴之一。

家族的名声一旦臭了,没人愿意为你效力,离没落也就不远了。

所以之前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袁绍才会直接气的昏了过去,因为那次事件对袁氏声名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

名和利向来是捆绑在一起的。

缺名必定少利。

没有一个好名声就不会有人为伱效力,家族利益便成了无根之水,延续不了多久。

“朕如今无法许给那些世家们什么利益,但朕可以用名声来捆绑他们,令他们不得不出钱出力。”

刘协心中已有腹稿,开始给三人讲述他的想法:“黑山军抵达邺城,约莫要半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内,朕将命人于城中各处张贴皇榜。”

“只要向朝廷捐钱捐粮捐物,无论捐献多寡、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朱紫公侯,皆记录于皇榜之上,让世人知晓他们的善举和拳拳报国之心。”

“等到半月之后黑山军抵达邺城,朕命工匠勒石立碑,根据皇榜上捐献价值总和排序,前十者于碑上刻下姓名和家族,并将此碑立于正南门,供天下人参观。”

“位列善碑第一者,朕钦点为大汉首善!”

既然那些世家求名,那就给他们名,而且还是歌功颂德立碑的大善名!

“好计谋!陛下英明!”

袁熙第一个奉上马屁,脸色激动得一片潮红——他这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和高兴!

袁氏先后经历袁术和袁绍造反。

名声已经一落千丈。

他作为袁氏唯一血脉,肩上压着振兴袁氏的重任,而振兴袁氏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名声。

如今竟然有这样一个可以向天子买名声,而且还能流传后世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及时了!

“我前脚刚向陛下承诺,愿意献出袁氏所有产业、土地、钱粮,结果陛下后脚就提出勒石立碑以表善举。陛下分明是要将这大汉首善的名声按在我头上!”

“陛下对我真是太好了!”

想到此处,袁熙的心中越发感动,猛地起身俯首叩拜:“陛下天恩浩荡,臣感激涕零!”

“愿以此身化作利剑,为陛下披荆斩棘!”

郭嘉和贾诩见此心中不禁一阵唏嘘。

他们可以说是最为了解天子的人了。

袁熙捐出了全部家产,被族灭,还对天子感激涕零……陛下这帝王权术手段运用得越发高明了。

刘协和煦一笑,说道:“爱卿将所有族产都捐赠了出来,此等忠心可表日月,这大汉首善之名本就是你应得的。”

“快快起来罢。”

袁熙千恩万谢,这才起身。

贾诩笑眯眯的向他道贺:“陛下还是心系司空啊,善碑之上,司空和袁氏当居首位,这可是大好声名。”

郭嘉也呵呵笑道:“司空定能因大汉首善而一举扭转袁氏的名声,光耀袁氏的门楣。”

听两人这么一说,袁熙心中也乐开了花。

无论是清河崔氏、河间董氏还是弘农杨氏、琅琊伏氏,亦或者是司马家、荀家、沮家、辛家,都不可能在善碑之上超越他,即便他们同样散尽家产也不可能。

甄氏倒是能超越,可代价是倾尽一切。

但袁熙丝毫不把甄氏放在心上,他如今孑然一身,只有一个老母亲赡养,哪怕袁氏的家产丝毫不留,只凭司空的供奉都足够了。

而甄氏则不一样,需要大量的钱粮维持偌大的家族,不可能如他一般倾尽家产孤注一掷。

“陛下此计真乃开天辟地头一回,臣不如陛下远矣。”

郭嘉也开口称赞,脸上满是钦佩和叹服:“世家逐名逐利,陛下勒石立碑记录他们的善举,定会引得无数世家争相捐钱献粮!”

贾诩笑道:“为了名声,那些世家大族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如今只需捐献钱粮,便能得陛下钦点大汉首善,不说冀州,便是其余州郡的世家大族听闻消息,也会为之疯狂。”

“即便知道这是陛下的手段,他们也会趋之若鹜!”

这是堂堂正正的手段,反正天子将扬名的机会摆出来了,要不要上套全凭自愿。

讲究的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协笑了笑,对袁熙道:“显奕,你捐赠族产之事暂时莫要对外宣扬,等到最后一日再公布。”

“若是太早宣扬出去,那些人见到你捐出了袁氏所有族产,就不会再想着竞争了。”

袁氏的所有族产,这一捐哪个家族能比得上?

如果大汉首善的名头有了着落的话,那些世家捐献起来就没动力了。

刘协要的是他们都卷起来!

越卷越好!

袁熙连连点头:“陛下放心,臣省得,回去后臣就开始清点族产并整理成册,交给陛下过目。”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开始与三人商议具体环节,完善每一个细节。

……

计划是上午定的,皇榜是下午贴的。

刘协在敲定了捐献计划之后,便马上派人去张贴皇榜,而这一告示也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百姓的围观。

“捐献?哪儿来的钱捐啊。”

“就是就是,自个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捐献呢。”

“一群流民管他们干什么。”

“听说还是造反被陛下特赦的。”

百姓们议论纷纷,大多是看见捐献钱粮安置黄巾贼后就开始抱怨的,因为他们对黄巾贼可没有好感。

黄巾贼为了吃饭、为了活命什么都做得出来,大批的黄巾贼涌入魏郡只会让魏郡变得不安全,到时候抢劫杀人可如何是好?

“哎哎,话可不能这么说。”

这时候负责张贴皇榜的官吏转过身来,正色说道:“哪个生来愿做草寇?那些流民以前也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只是受了战祸、灾荒活不下去才不得已造反的。”

“陛下宽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行。”

“只不过眼下战争刚刚结束,国库空虚,朝廷一时间无法安置这几十万黄巾贼,所以才呼吁大家捐献。”

“不然这天寒地冻的,难不成看着这几十万人饿死冻死在外面吗?”

“诸位,这可是善举啊!”

官吏耐心解释了一通,同时将另外一张写着捐献规则的告示举了起来,面向围观的众多百姓。

“而且陛下有旨意,凡是捐献者,无论捐献数额多寡,姓名、家族皆可登记在皇榜上!”

“每日捐献最多者,无论身份,皆可获得入宫面圣的殊荣,接受陛下召见!”

“等到十五日后,总捐献数额最多的前十人,名字和家族都将会被刻在善碑上,立在邺城正南门外,接受万人敬仰!”

“除此之外,捐献总额前五之人,可获得陛下御笔所书的‘积善之家’牌匾一面!”

“捐献总额第一,陛下钦点为大汉首善!”

百姓之中有许多不识字的,所以官吏将规则内容以简单的言语说了出来,语气慷慨激昂。

一时间所有人全都沸腾了。

“无论多寡,只要捐献就能登上皇榜?”

“真的假的……我一介流民也能登上皇榜吗?”

“我叫李二牛,要是登上皇榜,我这名字岂不是要叫人笑话了。”

“天呐!每日捐赠最多的还能被陛下亲自召见!我不是在做梦吧?!”

“大汉首善!这是何等的殊荣!”

“要是能把名字刻在善碑上,那可真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了!”

“光宗耀祖啊!”

“只恨我无甚家产,流氓一个,否则定要将名字刻上善碑!”

……

百姓们都震惊兴奋无比。

且不提那大汉首善、刻碑纪念,光是入宫觐见天子这一项,就足够诱人了!

那可是被天子召见啊!

一名挑着扁担、五短身材的汉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试探着向那官吏问道:“捐什么都行?那俺捐烧饼中不?”

“中,中滴很!”

官吏笃定地说道,“无论捐钱还是捐粮,又或者是捐物,都能把名字写上皇榜!让人人都知道你的善举!”

这汉子迟疑了片刻,从自己挑着的扁担中取出三块烧饼,咬牙说道:“那俺就捐三块烧饼吧!”

“好!你叫什么名字?”

官吏让身边人将这几块烧饼给接了过去,然后向着汉子询问道。

汉子搓着手,有些腼腆地说道:“俺姓吴,在家里排行老大,人家都唤俺大郎。”

官吏点点头,接着对众多百姓朗声喊道:“吴大郎捐献烧饼三块!大善之举,善名登皇榜!”

言罢,他转身在那空白的皇榜上先写上“今日捐献榜”五个大字,再写下“吴大郎,捐烧饼三块”的字样。

写罢,他对吴大郎笑道:“你是个善人啊!假如在日落之前没有人比你捐的多,那今日接受陛下召见的殊荣就是你的了。”

“真、真的?!”

吴大郎闻言激动得手足无措。

一张黝黑的脸都涨得通红。

三块烧饼就能得到觐见天子的殊荣,他简直想都不敢想,就跟做梦一样!

“当然是真的!捐献不看多寡,只看行善之心!陛下最欣赏的就是这样有拳拳报国之心的善人了!”

官吏故意大声说道。

而在场围观的百姓们此时也都哗然了,他们原本只以为这什么登皇榜、觐见天子只是个噱头而已。

但没想到吴大郎不过是捐了三块烧饼,名字就真的登上了皇榜,而且还有可能觐见天子!

“我也要捐!”

一名卖鱼的小贩反应过来后,连忙出声喊道:“我捐五条……不,十条咸鱼!”

说着就从推着的车里数出十条咸鱼交上去,而他这一举动也彻底点燃了在场众多百姓。

“我要捐一匹布!我这就回去拿!”

“我捐三贯钱!”

“都别跟我抢!今天这捐献最多的人我当定了,我捐五贯钱!”

“可笑!区区五贯钱摆什么阔!我王氏染铺捐二十匹布!”

“我李家米行也不是吃素的!我捐十石米!”

在百姓们踊跃捐赠之际,一名庞大腰圆、满脸横肉的莽汉挤开人群,直接把半麻袋铜钱还有半扇猪肉丢在了那官吏面前。

然后他两眼一瞪,瓮声瓮气道:“我捐二十贯钱!半扇猪!”

众多百姓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二十贯钱,半扇猪肉!

这般手笔……恐怖如斯。

有人惊呼道:“这不是范屠户吗?他出手竟如此阔绰……那可是二十贯钱啊!”

不少人都被他的手笔给惊到了。

二十贯钱,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官吏看着面前的铜钱还有猪肉,也有些惊讶,向范屠户再三确认:“你当真要捐这么多?一旦捐了可不能要回去的。”

“大丈夫行事,一个唾沫一个钉!”范屠户把胸脯拍的震天响,“俺杀猪半生,积了不少杀孽,如今也想积积阴德救救人。”

“少了这些钱和猪肉,俺最多过得苦点;但对那些人来说可是救命的,俺知晓轻重!”

范屠户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

令周围百姓们大声喝彩!

“彩!范屠户仗义!”

“真没想到啊,范屠户平日里横行霸道,卖肉也时不时缺斤短两,没想到捐献起来居然如此大方。”

“范屠户是个大善人啊!”

“回头我就去照顾他家生意。”

听到周围传来的称赞,范屠户忍不住挺直了腰杆,满是横肉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仗义!”

官吏对范屠户拱手陈赞,接着大声喊道:“范屠户捐钱二十贯、猪肉半扇!大善之举,善名登皇榜!”

……

随着百姓们的踊跃捐献以及口口相传,没过多久,捐献就能获得觐见天子机会、甚至刻碑流传百世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邺城。

一时之间,全城都在热议皇榜以及善碑之事。

原先根本不愿出钱出物的世家大族,也一个个群情激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