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401章 启用墨家,钜子孟阳!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401章 启用墨家,钜子孟阳!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司州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远在冀州邺城的刘协,也在着手收拢外放给甄氏的权力。

在朝会过后,刘协将贾诩召来宣室,询问道:“文和,朕此前让你去找寻的墨家钜子,你可找到了?”

贾诩点头道:“启禀陛下,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找到了墨家钜子,他如今恰巧就在魏郡。”

“竟有此事?”

刘协闻言顿时一喜,当即道:“速速将墨家钜子召入宫中,朕要亲自见他!”

听到刘协的话,贾诩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这墨家钜子还有墨家子弟都是一群怪人。”

“臣三番两次派人去找这墨家钜子,但他都避而不见。”

“此人平日里隐居乡野,带弟子无偿帮助百姓修筑房屋、堤坝以及水车,在百姓之中威望颇为不浅,故而臣不好强来。”

要不是因为顾忌朝廷的声名,他早就让绣衣使者强行将这位墨家钜子给绑来了。

“如今竟还有墨家子弟留存么?”

郭嘉闻言感到有些惊奇。

墨家起源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但在战国之后墨家便开始衰微;后来武帝定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更是让墨家一蹶不振。

此外墨家本身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并非人人可达,以至于治墨者越发罕见。

郭嘉本以为墨家思想以及学说早已经失传,未曾想竟然还存在于世,而且就在冀州。

“这墨家子弟秉承所谓的兼爱、非攻的思想,简直迂腐可笑,不知陛下召见墨家钜子所为何事?”

郭嘉对于墨家是很不屑的,他好奇的是天子为什么突然想要召见墨家钜子。

对于自己的意图,刘协也并没有隐瞒,直接道:“朕欲创办冶造局,上可研究投石车、陌刀、弓弩等武器;下可研究建安机、建安犁等有利于民生的技术。”

“墨家子弟精通冶炼以及机关之道,让他们入冶造局再合适不过。”

甄氏如今不仅掌握着朝廷财政,更是拥有大量熟练工匠,而这些工匠有许多都是甄氏一族的人。

这些工匠也是可以吸收进冶造局的,但冶造局不能由他们来主导,所以他需要扶持新的人。

墨家子弟就是刘协所选中的对象。

虽然墨家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就随之衰落了,但墨家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他们手中掌握的学术知识以及技术知识。

能载人的飞鸢、连弩车……你能想象古代竟然能有齿轮这种东西的存在吗?

而且墨家学派的《墨经》是华夏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两个世纪,与欧几里得一样对几何学进行了朴素且严密的定义。

可是它并没有取得《几何原本》在西方科学史上那样彪炳史册的地位,它也没有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这不能不令人嗟叹。

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战国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

墨子谈科学,可惜人们宁愿相信虚无缥缈的蓍草龟甲;墨子崇尚技术与发明,可惜在夸夸其谈的仕人眼里,这些不过是“匠人之作,奇技淫巧”。

但刘协不会忽视墨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很早之前就让贾诩暗中寻找墨家子弟的下落。

“原来如此。”

郭嘉闻言这才恍然,虽然他看不起墨家的思想,但墨家在奇淫巧技这方面确实是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天子曾梦中得高祖授《天工开物》这种仙书,从而发明出了“建安机”“建安犁”等等物品,青睐墨家也是正常的。

“文和,你命人带着朕的旨意前去,务必要将墨家钜子请入宫中,不得怠慢无礼。”

刘协对贾诩叮嘱道。

好不容易才找到墨家钜子的下落,他可不想自己打造古代版“国家科研所”的想法还没付诸行动就失败了。

“臣领旨。”

贾诩心中苦笑,叹息一声后领命。

……

得到刘协的命令后,贾诩很快就再度派出绣衣使者前去寻找墨家钜子,传达天子召见的消息。

墨家子弟确实是一群很难让人理解,但是颇具侠义精神的人。

他们追求平等、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帮助弱者抵抗强者,简单来说就是谁弱我帮谁,大家和和气气的不要打架。

不过自从天下一统后,他们的非攻理念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因为中原诸侯乱战争霸那都是华夏内部的事,最终都会趋于一统,不可能再出现之前诸国并立的情况。

所以墨家自从秦朝之后就不再参与俗世的纷争,而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去各地无偿帮助百姓和穷人,因此才说他们具有侠义精神。

魏郡,某山脚下的村庄。

墨家钜子如今就隐居在这个村庄内,便带着一众墨家子弟在此协助当地百姓兴建水利设施、改善民生。

墨家在民间还是颇具名望、受百姓爱戴的,虽然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很不屑他们那种迂腐的理念,但是看在他们还算老实的份上,也对他们不管不顾。

贾诩派出的绣衣使者进入村子里后,客气地朝村口一名晒太阳打盹儿的老者问道:“老丈,请问墨家钜子眼下在何处?”

“你说啥啥?”

这名老者看起来七十多岁了,耳朵有些背,一开始并没有听到他说什么。

于是这名官员又客客气气地问了一遍,并且道:“我们是来找墨家钜子的,能否麻烦老丈指個路?”

“墨家钜子?”

老人先是一愣,随后恍然道:“你是说孟阳那后生吧?之前听人说他是什么钜子来着。”

不过他话刚出口就注意到了这几名绣衣使者腰间别着的刀,瞬间警惕了起来。

“伱们找孟阳何事,不会是来抓他的吧?”

墨家子弟到处行侠义善事,有时候会替百姓出头,所以偶尔会遭到官府抓捕惩治。

绣衣使者笑了笑,朝邺城方向拱了拱手说道:“我等是奉天子之命,来请墨家钜子入宫觐见的。”

“天、天子?”

这老者闻言吓得差点跳起来,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然是天子派来的使者。

听闻此言后他不敢怠慢,连忙拄着拐杖上去领着他们朝村子里走去。

如今大雪刚过,许多人都在路上扫雪。

老者带着绣衣使者来到村内后,指着路上扫雪的一人道:“那个便是孟阳了,你们要找的墨家钜子。”

“他就是墨家钜子?”

绣衣使者见状一愣,实在没想到堂堂墨家钜子居然会亲自动手帮村民扫雪。

吃惊归吃惊,绣衣使者并未忘记这次来的使命。

他谢过老者后便走了过去,恭敬地问道:“敢问足下可是墨家钜子,孟阳先生?”

后者闻言抬头看向了他。

孟阳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文弱和书生气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这么个年轻人就是传闻中的墨家钜子。

“是我。”

孟阳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随后又看了一眼对方便服之中隐隐露出来的华美绣衣,叹息道:“你们三番五次来找我,到底有何贵干?”

“我似乎没有触犯大汉的律法吧。”

这群绣衣使者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这里找他了,此前来找过好几次,他都没有和其见面。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他本以为对方已经放弃了,没想到如今又找上了门。

虽然对方在入村前就有村民过来向他通风报信,但他这回懒得再躲了,他倒是要看看这传说中的绣衣使找他有什么事。

绣衣使者微微一笑,道:“我等是奉天子之命,来请钜子入宫觐见。”

“天子?”

听闻此言,不仅是孟阳,就连他身后的众多村民以及墨家子弟都大吃一惊,纷纷用惊讶的目光看向了孟阳。

当今天子亲自派人来召入宫中觐见。

这是何等的殊荣!

孟阳也没想到绣衣使者找他,竟然因为天子要召见他,一时也有些慌了神。

“这、我……我不过是一介布衣,陛下为何召我入宫觐见?”

孟阳不复刚刚的从容,略显紧张地道。

他墨家钜子的名头听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在朝廷的眼中什么都不是,更别说天子了。

那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绣衣使者笑道:“先生携墨家子弟四处行善、帮助百姓兴修水利,陛下闻之龙颜大悦,故而召许先生入宫觐见。”

“但最主要的是……陛下对你们墨家感兴趣,具体我就不方便透露了,待先生入宫后自然便会知晓。”

听到前面的话还好,但听到后面的那句话后,孟阳眼神不禁为之一动。

“陛下难不成对我们墨家理念感兴趣?”

“若真是如此,那么这将会是我墨家理念发展壮大的好机会,我墨家或可再度振兴!”

想到这里可能性,孟阳心里忍不住浮现出激动之意,毫不犹豫地对绣衣使者说道:“请使者带路!”

……

天子召见本来就没有他拒绝的余地,再加上这可能是他们墨家振兴的好机会,所以孟阳更不可能会放弃了。

这位年轻的墨家钜子向村里的村民们交代完事情后,很爽快地跟着绣衣使者前往邺城觐见天子。

邺城皇宫,宣室。

孟阳朝刘协恭恭敬敬地行大礼参拜,并道:“草民孟阳,叩见陛下。”

“他便是墨家钜子?”

刘协打量了孟阳两眼,有些讶异于这位墨家掌门人的年轻,但很快便收敛神色,淡淡笑道:“起来吧。”

“朕闻墨家子弟向来不拘礼法,摈弃繁文缛节而重,为何钜子见了朕还要依礼叩拜?”

他这话存了一点刁难和考验的意思,想看看这位墨家钜子的胆识如何。

随孟阳入殿的那几位墨家子弟闻言都有些不安,但孟阳本人倒是镇定,说道:“陛下误会了,我墨家子弟只是摒弃繁文缛节,但并非不拘礼。”

“礼既为规,亦为矩,我墨家子弟行事亦要遵循规矩二字,无规矩则不成方圆。”

“觐见天子时行礼,此为面圣之矩,理应遵守。”

孟阳从容不迫,侃侃而谈。

这般淡定的模样让诸葛亮、鲁肃等人都不禁为之侧目,便是郭嘉看向孟阳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奇特。

刘协笑道:“如此善谈,看来钜子乃是墨辩出身。”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为“墨辩”;从事武侠者,则称之为“墨侠”。

孟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墨家已经隐世百年,而且声名不显,但从天子刚刚的语气来看似乎对他们墨家十分了解。

一时间,孟阳心中的好奇之意更甚了。

刘协接着询问道:“钜子可知朕今日召你入宫,所谓何事?”

这句话顿时将孟阳的思绪拉了回来,只见他微微挺直腰杆,恭敬地道:“回禀陛下,草民已经猜到了一二。”

“哦?你猜到了什么?”

“草民一开始听闻陛下要召见草民,本以为陛下是对墨家学说感兴趣。但草民仔细想了想,陛下实非常人,更注重事功,让大汉变得更加强盛。”

“而且陛下此前还发明过建安机、建安犁等利于百姓的造物,因此草民斗胆猜测陛下是对我墨家掌握的技术感兴趣。”

孟阳如实回答道。

他在来的路上想了许多,越想越觉得天子不可能会对他们墨家的思想感兴趣,或者说换做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感兴趣。

然后再结合天子此前曾发明的造物,他就明白天子召他入宫的目的了——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他墨家的技术!

“有意思。”

刘协对孟阳的好感越发浓郁了,问道:“你既然知道朕对你墨家的技术感兴趣,此番为何还会入宫觐见?”

按照墨家一根筋的个性应当是跑的远远的才对,不可能入宫觐见,但孟阳却愿意送上门来。

然而孟阳的回答颇出乎刘协的意料,只见他正色道:“我墨家起于春秋,昔日历代君王之所以拉拢我墨家,是想要靠我墨家所掌握的技术强大军队,用于杀伐,此非我墨家之所愿。”

“但今时不同往日,天下无有诸侯纷争、国家倾轧,唯有天下一统才能让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此外陛下乃是心怀百姓的仁君,似陛下这般君主,值得我墨家相随,我墨家愿献出一份薄力任陛下差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