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庆余年之梅家有子初长成 > 第16章 童子试

庆余年之梅家有子初长成 第16章 童子试

簡繁轉換
作者:君如玉杯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8: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有人或许会疑惑,生意做这么大就没人眼红盯上吗?

当然有,还不少。

老爹梅执礼别看只是一个从三品,但作为京都府尹,掌京畿诸事,这个位置本应该是由皇家之人单人,但庆帝初登基时乾纲独断,把这个位置给了梅执礼。

对梅执礼直接下手他们不敢,但明里暗里没少递话儿,想要分一杯羹。

梅执礼能在京都府尹这个位置坐这么些年也不是傻子,能敷衍的就直接敷衍了,敷衍不了的就反向暗示自己是太子的人,这是太子的产业,顺手把给太子皇后的供货单一摆,当然没有价格,有心占便宜的一看是太子的产业,那还说啥,溜溜球吧。

实际上呢,太子皇后压根儿不知道这事儿,人家提货可一分没少给,甚至还多给。

那么问题来了,梅执礼到底是不是太子的人呢?

严格来说梅执礼并不是太子的人,梅执礼只是紧遵礼法,把太子当成下一任庆国皇帝来尊重罢了,并不算太子一系的人,更不参与党争。

这一点从郭宝坤状告范闲殴打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梅执礼对于一边是明晃晃的太子门下礼部尚书的儿子,一边是新入京的范家私生子并无明显偏向,只看证据,明显跟郭家不熟。

要不是太子横插一杠子,范闲早无罪释放了。

梅执礼之所以帮太子调查藤子荆的下落并派人捉拿,故意也是觉得此事不涉及党争,更别提范闲这个范家私生子还有可能涉及欺君的情况下,他认为问题不大,这才出手。

按照正常情况下来讲,梅执礼的判断没问题,只不过他没想到庆帝不会让范闲这么草率的被定罪而已。

就这一个失误让他满盘皆输,落了个被黑骑冲杀的惨烈下场。

这些其实都是梅呈安的猜测,但他觉得自己的猜测很符合事实。

但他不介意让梅执礼暗戳戳扯扯太子的虎皮,那些眼红梅家生意的总不能当着太子的面问,梅家食堂是不是你的产业。

于是梅呈安悄无声息的将太子和皇后的供货单递了过去,相信以梅执礼的政治素养,应该知道怎么用。

而梅执礼也没让他失望,父子俩于无声中达成了一次默契的配合。

对太子来说,梅执礼这个位置想要直接收服恐怕会犯了大忌,好在梅执礼表达出了对他这个太子应有的尊重,太子自然不会没事找事觊觎梅家生意。

皇后嘛,就是单纯的爱喝酒,你甭管他为什么爱喝酒,对于嗜酒如命的皇后来说,市面上出现一种口感极佳的冷酒,怎么可能会放过,尝过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度数低,味道佳,醉的也慢,以往喝的酒她还时不时要控制一下,避免直接陷入醉酒状态,失言,相对而言,打嗝酒就好得多,关键是喝的爽。

至于长公主,手里握着内库,自然看不上梅家这点酒水吃食的生意,内库的种类和规模压根儿不是梅家食堂可以碰瓷的。

二皇子就更简单了,毕竟跟长公主做着私下走私的生意,根本不差钱,再说以二皇子的身份和地位,他会去惦记一个臣子的私家生意?丢不起那个人。

得益于此,梅家食堂才能安全的在这种诡异的平衡中发展壮大,并茁壮成长。

庆国纪元65年也悄然到来,这一年,他十岁。

梅呈安最近有了些烦恼,因为苏利仕苏老师建议他参加童子试。

这一建议引起了梅执礼和梅夫人的强烈赞同。

何为童子试?

这就不得不提到庆国的科举制度。

简单来说,庆国的科举考试分为三步走,童子试,州试,京试。

童子试对应的其实是古代的童试,考过之后就可以获得生员(秀才)资格,可以进入府州县学进行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入学考试,考过了你就是秀才,可以上公办学校,同时也有了参加下一级考试的资格,即州试。

不过庆国童子试区别于童试的点在于,不需要经过三次考试,即县试、府试、院试,而是综合成了一场考试,考试过程持续一天,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一般在二月初进行。

州试对应的其实是乡试,一般在每年秋八月(古代过的都是农历,没有阳历一说,望周知)进行,又称秋闱,由各州总督主持,考试过程持续三天,考过了即可获得举人身份,和参加次年京试的资格,州试每三年举办一次。

京试顾名思义,在京都举行,由礼部主持,对应的则是会试,因在春季进行,又称春闱,各州举人和国子监监生皆可参加考试,考试过程持续三天,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录取三百名,录取者即获进士身份,可由吏部考察后派官。

庆国没有所谓的殿试,庆帝也没那功夫,自然也就没了状元探花榜眼一说,所有进士一视同仁,排名不分先后。

苏利仕要梅呈安参加的便是童子试,(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考初中)考试内容也有趣,总共三门,诗赋,算术,经史百问(考的其实是背诵,跟填空题差不多,没有阅读理解)。

既不超纲,也不简单,作为一个入门考试可以说是很合适了,这就是庆国童子试的有趣之处,本身以武立国,文道不昌,所以也不必做作,只求简单实用。

重头戏在于秋闱和春闱。

既然这么简单,那梅呈安在烦恼什么呢?经史百问和算术他不担心,但诗赋嘛,他在烦恼自己要不要抄诗。

首先他背的诗肯定跟范闲没法比,人家只要看过读过都刻在脑子里,他不一样,他没这种金手指,他是早已忘了大半,有些甚至还要别人起个头,他才能触发身体记忆,背出后面的诗句。

诗赋一般是命题作文,以什么什么为题,作诗赋。

一般人都会选写诗,因为简单,字少,当然,你要自信你文笔不错,直接写一篇赋也可以,没人拦你。

扯远了,梅呈安最怕的就是这个命题触发他的身体记忆,让他回想起自己背的诗。

到时候,你说抄吧,考试倒是能应付过去了,范闲醉酒吟诗名场面咋整?万一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写”了这首诗,即便是知道,到时候他喝着酒脑袋不清醒忘了咋整,毕竟能让梅呈安记住的诗,其实跟范闲大部分雷同,因为这些诗词太出名了。

庄墨涵那关过去了,栽到他的手里?

那时候范闲是诗仙,而他则在七八年前就写过这首诗了,那算谁抄谁?他可不想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审视一轮,害羞,要脸。

为了给自己避免这种麻烦,也为了避免给自己偶像范闲添麻烦,如果遇到雷同的诗,直接放弃,能想起写冷门诗最好,想不起来,那只能运用魔改**了。

拼拼凑凑写出一首诗来他感觉自己还是没问题的,不就是押韵吗?当谁还不是个rapper了。

打定主意,梅呈安放松了下来。

庆国或者说这个世界,没有四书五经,只有六经。

而距离考试还有三天,他得多看看经史子集了。

其实来到这个世界后,也不知道是新脑子好使还是得益于时常冥想的缘故,他的记忆力相较前世确实大幅度提升,过目不忘不至于,但多看几遍短时间内深刻记忆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他敢参加童子试的底气。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这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全家出动送他去明山书院参加考试(明山书院是本次童子试三大考场之一)即便他再三拒绝说自己一个人没问题,但还是被无视了。

明山书院的学生放假三天,考场已经布置好了,考官也是礼部人员。

他的学籍就是这个书院的,有了学籍才有参加童子试的资格,而准考证就是一张盖了院长印章准许参加考试的单子。

梅执礼在这三天忙活的就是这个事。

到了明山学院门口,梅呈安下了马车,青鸟将一个小书箱递给他,书箱分为两层,上层放的是考试用品,即笔墨砚镇纸,下层放的则是午间食物。

梅执礼和梅夫人此时也下了马车,小不点儿也被抱了下来。

走到跟前。

“这是你第一次下场考试,到了考场,要沉着冷静,切不可马虎大意。”梅执礼叮嘱道。

梅呈安哭笑不得,这不就是个小升初吗?弄的跟真事儿一样,至于吗?

“我记住了爹。”

“嗯,去吧。”

“娘,孩儿去了。”

“安儿,到点儿记得吃饭,别饿着肚子。”

“知道了娘!”

“祝哥哥得胜归来,到以后我给你接风!”

梅呈安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走了。”

梅呈安在家人的注视下拎着箱子,一步步走向书院大门,大门口搭了几张桌子,礼部人员坐在后面,这是第一道坎,验明准考证。

所有考生分成四个队伍排队验明身份。

梅呈安随便选了一队,排队过程中不断打量着周围考生,令他比较诧异的的一点是,他本以为他应该是参加考试的学子中年龄较大的,毕竟这只是个初级考试,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考生年纪大部分集中在十三四五的年纪。

他的年纪反而成了年纪最小的一批,这个发现让梅呈安有些摸不着头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