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4章 军工业

糊清灭洋1880 第14章 军工业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克雷斯岛的危机以及贝拉港的危机,都是要应对的,红旗军在做准备。但是,在红旗军做准备的时间段,李林杨忙碌的却不是军事,而是军工,他每天忙,仿佛成了当年的打工仔。

从一军之首变成打工仔,实在是被逼无奈!

军工厂投产了,也都有德国的工程师和技工指导。而且工人不是小学生就是从各地招聘的工匠。资金更是总后勤部尽一切努力保证供应。而且,所有生产线都是在德国已经试生产投产的设备,甚至原料也是原厂采购。

但就这样的条件,设备安装完毕已经小半年了。可是废品率居高不下,生产成本比购买还要高!而且是高很多!

人人都在努力,包括总后勤部长邓宝山这个小胖子现在都瘦了!尽管如此,产量,质量都令人羞愧!

邓宝山管理商业,管理矿业都干的井井有条,甚至可以说是财源滚滚。可是,工业这一摊子,这位小能人就玩不转了。

问题很明显,其中最最关键的是,他现在招收不到合适的能胜任的工业管理人才!甚至是合格的工人!

工业生产不是拍脑袋就能大干快上的,生产管理和每一个工艺环节都需要优化。

虽然,这些设备在李林杨看来很落后,但你要知道,这已经是当前最先进的设备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仿佛天外来客,黑科技满满。故此,农民出身的工人缺少一种和机械“亲和”的天然基础。

当初,李林杨把船厂工厂设到德国,其原因也在于此。

没想到他做了几乎是最最完善的准备,但实际生产仍然困难重重!

这种情况下,他这个算是红旗军唯一精通工业的,也只能全身心的扑到车间里,一点点的完善管理,完善工艺!

关于工人和机械亲和力的问题,这是李林杨最想不到的,在他那个时代,中国可是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就拿最简单的产品手榴弹来说吧。

铸造。不过是最最粗糙的小高炉熔炼铁水,砂型是人工捣筑,简单的不得了。炉体说白了就是一个铁壳子内衬耐火砖。动力不过是一台蒸汽机带动的鼓风机。但是工人对轰鸣的蒸汽机风机心存恐惧,个个都是绕道而行。

另一方面,累死人的抬铁水,造砂模,工人们却显露了超人的技艺和吃苦耐劳。

德国技师一方面吐槽工人不爱学机械,一方面又对工人们的勤劳聪慧赞叹不已。

车加工环节。工人们对劳累异常的人力小车床车手榴弹木柄,仅仅几天就如同老工人,熟练而精准。但对车加工手榴弹弹体外壳,这个环节不是人力,而是靠蒸汽机为动力,大轴从车间高处通过,然后用皮带传递到车床。工人们表现的就很是“愚笨”。

这种“怪异”现象,几乎充斥了所有生产环节。

对此,李林杨给予了极大耐心,人才的培养,其实不仅仅是读书,还有见识!

虽然磕磕绊绊,但手榴弹好歹算是顺利投产了。

主打产品步枪的生产,那可就一言难尽了!

初期的生产,连钢锭都是进口的。但产品出来,精度比起在德国制造简直差了不是一个等级!

比步枪生产遇到问题更多的乃是小小的子弹生产,步枪合格率不高,但主要问题出在精度上。而子弹生产的废品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只能回炉重新造。当下,军工厂仅仅是生产圆头铅弹,弹头成品率还尚可。而一枚小小的弹壳生产,需要十次的冲压拉伸,并且中间还有数次退火工艺。其中退火工艺,这个年代没有太多的精密仪器,火候完全看工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一旦报废就是一炉子半成品,因此成品率低的可怕。

李林杨一边俯下身深入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还不得不亲自参与炼钢!

尤其是炼钢!

半年多时间(不是全时间)里,李林杨耗资巨大,炼了几十上百炉废钢,终于搞出来了三种钢材!

即便如此,也不是李林杨有这样的真本事。而是他穿越带来的M1911A1手枪以及不锈钢蜜獾笼子的贡献。

第一种是弹簧钢。现代枪械包括红旗军的管退炮,不论是枪机弹簧还是子弹仓的弹簧以及缓冲机构,弹簧都是必不可少的小零件。

但,这样的小零件,在这个时代绝对的高科技!话说,直到二战,小日本的王八盒子手枪都没能彻底解决弹簧可靠性的问题。

红旗军搞的大炮缓冲装置弹簧,仅仅五十炮的可靠寿命,能打到一百炮不坏,那是奇迹。而这已经是德国钢铁工业的最高水平!

为了步枪和大炮的可靠性,李林杨也只能从材料研发开始努力了。

第二种钢材,乃是不锈钢!李林杨之所以能在非洲做牙医还获得成功,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不锈钢丝编制的笼子。

几年下来,不锈钢丝重复使用,中间又是退火又是淬火,来回弯曲,现在已经断成了一节节的短钢丝。要知道,牙医虽然比起其他产业不算挣钱,但是牙医医院设在班达王城,有着非比寻常的政治意义!其影响力非常大,甚至能潜移默化的改变英国殖民政府的态度!无他,因为收费极高,医院的客人没有一个身份简单的!

李林杨要保证这份影响力延续,在未来某个时刻,客人们的口碑就是舆论战场上的利器!虽然不足以改变殖民者的野心,但有一点作用就值得百倍努力!

幸亏李林杨本就比较了解不锈钢。为了提高炉温,简直是绞尽脑汁,甚至连这个时代昂贵的高压氧气都用上了。炼成这么一炉钢,焦炭用量更是消耗了近百吨。就这么不计代价的砸钱,终于冶炼出来了一炉不锈钢,三百公斤!

仅以单价算,这炉不锈钢的造价超过了等重量白银!

而后续加工还要送到欧洲,轧制,拉丝等一整套的加工下来,怕是能近似黄金的价格!

至于第三种钢材,其实有一定成分算是不锈钢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也是仿手枪枪管材质的产品。其中含镍量百分之四,含铬量百分之零点四,含碳量百分之零点五。

而这种钢,本来李林杨是打算用来做狙击枪的枪管或者冲锋枪枪管的。

这个时代的枪管炮管还不是合金钢而是优质中碳钢。枪管寿命仅仅四百发上下,炮管寿命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准(大口径舰炮一百发寿命)。拿克虏伯公司来说,其炮管用钢,直到1905年,也就是近二十年之后才全面转向合金钢。而步枪管,哪怕到了二战也都是低合金钢,所谓低合金钢其实就是镍铬等金属含量极低的合金钢。

这种钢由于造价高昂冶炼难度极高。炉子几乎是重新设计,鼓风机更是当前最高风压的风机,焦炭消耗量达到一吨钢三十吨焦炭的水平(二十一世纪一吨钢只需要大约半吨焦炭)。因此成本也非常高。

但是,你要知道,此时的战舰用装甲钢高达一吨一百英镑!(普通钢铁大约十个英镑一吨)

而这个牌号的合金钢,造价还没有装甲钢高。但性能远超欧洲的装甲钢!

当然,这只是第一项用途,为火炮增装炮盾!

几年后,这个牌号的钢,不仅被用来做装甲,更是发现了其最佳用途:炮管钢!至于普通枪管,还是普通的低合金中碳钢。

不仅如此,在冶炼过程中,偶然的机会还发现了一个秘诀,以至于这个牌号的钢铁成为红旗军兵工厂的不传之秘!红旗军甚至中国的火炮发展,得益于这个牌号的钢材极多!多少年后谁能想到这个牌号的钢,其实第一炉乃是冶炼不锈钢的废品废物利用重新冶炼而成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偶然性。

该钢后来被军工厂称为秘钢!

红旗军的军工厂,全体人员努力到了1897年,这才初步理顺了生产。虽然质量和成品率还不尽人意,但每个月足以给红旗军提供一百支合格的步枪(次品卖给义军),堪堪够红旗军自身消耗。注意:设备和人员配置乃是月产三百支!

随着工人的成长,产能会一步步提升,造价也会降低。但,那就需要水磨功夫了。

军工厂糟点很多,亮点也是有的!那就是月产一吨的无烟火药厂,几十名女工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达到了设备设计产能!而且,没有出过任何事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