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45章 天才们

糊清灭洋1880 第45章 天才们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月,广西团练水师继续招落第秀才。和去年不同,这一次红旗军把范围偷偷的扩张到了广东南部,当然也少不了福建,山东。这一次招人,因为事先都考察过,也劝退了部分,因此及格率比较高,但是一共也就招收了六十人。估计能通过新兵训练的,能有四十个。

四月,广西巡抚李秉衡视察了团练水师,非常满意!五艘船,其中两艘还是洋人的大蒸汽轮!架着明晃晃的铜炮。

这个棒槌,根本就不懂,另外三艘鱼雷艇,别看小,比两艘两百五十吨的木壳蒸汽船还是要贵的多。(另一艘是摆渡快艇)

广西团练水师,以李林杨为首,哨官是红旗军海军的俞大蛟。可是,真正管理这支水师的,乃是总宣抚官方润。用李林杨的话来说,这支水师的全体都是地主阶级。虽然,这些童生秀才大多是家中没落的,但距离穷人,还是很远!因此,才不到百人的水师,中间有多达十名的宣抚员。

因为花钱花的太过超支,李林杨再次转入打工仔状态,投入了潜艇项目。因为,李林杨对工业,对造船的学识水平,终于获得了王翰书的认可!

这可太不容易了!

在工作中,李林杨发现了潜艇项目组中一个奇怪生物链条。

石锦堂对徐建寅是心服口服,这个吧,正常。徐建寅不仅工业学识足够,还会管理,毕竟当过四品的官呢。徐建寅和石锦堂对王翰书又是恭敬万分。但是当他们谈到王框,全部都是肃然敬仰!

论年龄,论学历,论阅历,论地位,这三位可都是一时精英,对王框那个年轻人竟然是“敬仰”,让李林杨是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李林杨解决了几个有关发动机,几个有关自动控制的“小问题”之后,获得了三人的认可!这才摸到了天才圈子的门槛!

李林杨的知识乃是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他认为的小问题,甚至很多时候他都认为这三位的水平不错,但也就那么回事儿。甚至解决问题的水平,有时候还不如自己呢。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所解决的问题,都是他见过学过知道的!而这三位解决的问题,都是他们没有见过学过,甚至是这个时代没有人知道的!

比如,石锦堂仅仅是刚刚读完了大学。李林杨不自觉的就会“轻视”,这种轻视不是人格方面的,而是对其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的一种保留。但是呢,石锦堂在发动机方面的某些发现,其实非常牛。只是被李林杨给忽视了!明明是创举一般的技术突破,却被李林杨当成了常规问题。

这事儿吧,只能说,李林杨知道的太多了,见过的太多了。以至于天才,竟然在他眼里也就一般般。

你看,就这么奇怪,李林杨认为这三位水平很高,但也是正常人范畴。而这三位其实乃是真正的天才级工程技术员,看李林杨虽然也很牛,却总感觉哪里不对,也只能勉强接纳李林杨进入他们的圈子。人家有一种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的天才识别系统!

这三位的感觉,很正确,那就是李林杨是个伪天才!如果测智商,他怕是只配给这三位扫地!

就这,李林杨还很不自觉,认为发动机项目,潜艇项目的进展还是太慢了。正常搞科研,搞工程技术开发,都是循序渐进的。李林杨直接来了个高平台,三个天才的工作其实都在为李林杨知识缺陷填坑!

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发动机的轴瓦,李林杨直接指出应当用巴氏合金。这个没错!但是,具体金属配比,摸索起来,那就是一门宏大的学问!差一点,用到发动机上就差之天地!再比如,发动机活塞缸里的喷油嘴,油嘴孔应当是什么形状最佳?再比如,点火提前量应当是多少?工程技术一旦到了细处,单独拿出来,都是一门大学问!

再说一下鱼雷。这年头的鱼雷,根本没有装陀螺仪,历史上安装陀螺仪的鱼雷得等十几年之后。故此,这时候的鱼雷,那真是鱼雷,航行中摇摇摆摆,真的很像鱼!打不准才是正常,打准了才叫奇迹。在安装陀螺仪之前的鱼雷,只能对静止目标射击,对移动目标射击,实战中,百不中一!

王翰书早在去年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想到了解决方案,就是加装陀螺仪。潜艇调整艇身平衡也非常困难,全靠人的经验操纵开闭阀门,这个也需要陀螺仪控制。李林杨知道,故此认为天经地义!但是,世界上的聪明人多了,英国生产的白头鱼雷的公司,德国生产黑头鱼雷的公司,工程师们哪个不是绞尽脑汁想提高鱼雷的精度?但是,目前,还没有人想到加装陀螺仪!所以,李林杨认为的天经地义,其实那是真正的天才才能想出来的!

再比如,李林杨能够画出来步枪的图纸。甚至他如果想画半自动步枪,机枪也不难。可是,要想真正的实现,中间有大约需要一百个天才的灵感!

而潜艇发展到幼鲸号当下状态,其中已经有徐寿老先生不知道多少个的天才灵感包含在其中了!

这时候该说一下王翰书为何能轻松拿出几千英镑的巨款了。这位在美国读书,为了追现在的老婆,也是房东女儿,看老婆踩裁缝机比较辛苦,改进了一下,爆出了一个,仅仅一个天才的灵感,制造了一个缝纫机零件!这个零件专利被美国的缝纫机公司胜佳购买,后来促进了电动缝纫机诞生!

军工厂,到了四月,洪庆高小组已经完成了狙击(精确)步枪的第一阶段设计。样枪经过李林杨的亲自测试,性能的确提高了很多,连李林杨都能做到三百米上靶,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好像忘记了什么。既然找不到缺陷,那就只能让法国工程师以及技工走人了,在近一年的工作之后,五个法国人领了高薪高高兴兴的走人。整体上,法国工程师和技工,对红旗军军工厂枪支制造方面的提高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枪支生产的一些细节,法国技术完全不次于德国,甚至很多方面都超出一个等级!

这一次,李林杨的感觉对了。要知道,在德国不莱梅枪厂,李新宏只是收购的一个破产枪厂,技术人员水准不错,却不是德国顶尖的。而从法国挖来的这几个工程师和技工,都是法国勒贝尔枪厂的技术人员。世界名厂和濒临倒闭的小厂,技术力量差距的确很大。

工程技术,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也永远没有止境。红旗军的军工项目,无论是海军陆军,在这一年,都进步巨大。其标志性的事件,主要有两个:年中,李氏栓动步枪诞生。年末,新型潜艇开始投料建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