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56章 五战婆罗洲10

糊清灭洋1880 第56章 五战婆罗洲10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第一天战斗还算顺利,不到天黑,张永达带领唐军果真在海军陆战队支援下拿下了老铺头的外围阵地。

王顺明那边,虽然没有拿下阵地,但进攻有利,至少攻占了一处荷印军堡垒。这个王顺明,就是牛崽号枪炮长王顺成的弟弟,吏部左侍郎王汉勋的次子。很明显啊,战后,人才济济的王家会在唐国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家族!

仗打的顺手,李林杨心情自然就好,晚饭吃的香甜,一锅鸡汤连带鸡肉大部分进了他的肚子。

“警卫!”

“到。”

“去搞盆热水,我得洗个澡。”

上了战场,李林杨其实没有那么多挑剔。当初中法战争,几个月没洗澡,顶多是凉水冲冲。今天,他感觉浑身汗臭,异常难受。

嗯,美女在啊。

“多搞点。”

“李老师也洗洗吧。”

说完,李林杨觉得怪怪的。赶紧闭嘴。

凌晨五点,李林杨被炮声惊醒。

荷印军果然反攻了!

五六百荷印军趁着清晨的薄雾悄悄出城,妄图偷袭。

但侦察连夜间一直围着老铺头在打冷枪,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荷印军的动静。后半夜没有开枪,只是因为起雾了,并非撤退。

而三营长周冠军那里,李林杨特意嘱咐,更不可能忘记警戒。

因此荷印军刚出城就被发现,荷印军前进五百多米,三营五百多号弟兄已经埋伏的停停当当。

荷印军士气低落,根本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红旗军刚刚开火,几百荷印军就调头往回跑。

这下子便宜了孟德正的侦察连,荷印军连转身都不敢,侦察兵们几乎是打靶一般,近距离自由开火。

三营正面的伏击没有捞到多少战果,留下荷印军还不到五十人。而侦察营这边却足足干掉一百个荷印军。自身几乎毫发无损!

呃,也不能说毫发无损,侦查连战士失血比较严重。孟德正的部队埋伏在沼泽中,距离大路非常近,战果好,但是水蛭多!战斗结束,几乎每个战士身上脸上都挂着几条恶心的水蛭。不过红旗军熟悉热带,对付水蛭有办法。

一场伏击战,彻底打掉了荷印军最后的勇气,随后几日,再没有荷印军敢于出城。

敌人不敢出城,红旗军工兵营挖坑道就顺利安心畅快!

两条坑道,仅仅五天就挖通!

话说挖坑道,仅仅是挖的话难度不高,处理地下水却是最难的。

数万百姓,日夜不停,硬是挖出一条几公里的长河!

直通大海的长河!

工兵算是红旗军自己培养的最有技术的一个营,工兵们各种实践也学习练习了三年。这个方案,如果是外行根本想都想不出来,坑道非常靠近坤江,常理是把水排到江里。但实际上坤江水位高根本不可能用来排水。工兵营给出的方案乃是经过测量和计算的,一直把排水沟挖到了大海边!

李林杨养伤几日,每天听着枪炮声,不急不慢。

李婉儿看在眼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将风范?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则,既然已经干掉了威胁最大的荷印军战舰。重火力方面,红旗军已经全面占据优势,只要不出什么篓子,败仗那是不可能的。

此外,虽然红旗军每天都在攻城,进攻声势浩大,但实际上都是在装样子,牵制荷印军的注意力而已。

杀手锏已经在准备,胸有成竹,李林杨当然有大将风范了。

话说,坤甸之战规模虽然大,但是难度级数上,远不如当年中法战争中打宣光战役!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已经干掉了荷印军战舰的前提上。

“李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做咱们唐国的教育部长?”

“我行吗?”

分明是自认没问题,还谦虚呢。

“肯定行。”李林杨道:“虽然教育部是二级部,没有六部地位高,但对国事也有建言的权利,部长是九十九个议员之一。”

“再说了,当前华人只有十来万,适龄学童不过万人,几个小学而已。你肯定能管理好,李老师有这个本事!将来,土著的教育也必须纳入进来,到那时,学生说不定能上十万。随着移民的到来,学生上百万都有可能。你想想,如果有百万人叫你老师,多高的荣耀啊!”

聊了一会儿,也没聊出来什么花,两人各有心思。末了李林杨道:“早点休息,明日要决战!”

这几天,李林杨也见了唐国的主要官员。其中吏部左侍郎王汉勋,李林杨最为重视。婆罗洲上华人的组织形式,此前虽然都是黑社会,但十多万华人,还是有几个英才的!这个王汉勋就非常“厉害”,毕竟是做过三发帮主的人,有手腕。而且还把两个儿子都送出国留洋读军校,几个侄子侄女也全部都读了洋学校,非常有眼光!

在行政能力上,王汉勋的水准应当在李稻之上!外交能力,王汉勋更强,南洋不少捐款和人才都是他拉来的。在唐国的高级官员中,王汉勋的能力应当说和“双侍郎”李德利都不相上下。

现在唐国六部还没有尚书,将来胜利了,少不了论功行赏,这位几乎肯定是吏部尚书。吏部,号称天官,位高权重!拥有一票的权利!

有江湖就有派系!

李林杨是不可能长期呆在婆罗洲的,甚至他都不会在普通老百姓面前出现。因此上,婆罗洲的权利制衡,也是他必须考虑的事情。

李婉儿做教育部长,其实就是李林杨的一步棋。

李林杨有计划,在传统的六部之外再设立六个二级部,每个部只有半票的投票权。

原因嘛,那是因为他原本设计的权利架构有点跟不上形势变化。婆罗洲这里有个很奇特的现象,虽然刑部目前不仅没有尚书,甚至现在连侍郎都没有!可是李林杨都想不到,南洋华侨子弟读法律的人相当多!红旗军虽然此前给婆罗洲这边找了个师爷暂时执掌法律,但水准比起这些法律专业人士,还是有差距的。因此,未来的刑部几乎肯定会被南洋华侨子弟掌控,尚书和侍郎都将出自这个群体。

而这些人大多是王汉勋拉来的,虽然刑部(法院系统)乃是独立于行政系统的,但具体做事靠的还是人,所以应当属于王汉勋派系。

工部,虽然暂无尚书,但两个侍郎已经就位。而且还相当有能力,挖排水沟的组织和施工,就是这两个人的手笔。两个侍郎乃是南洋华侨子弟,家中均为南洋富商,都在欧洲留过学。而工部的职能,在唐国和大清区别很大,在大清朝,工部乃是六部之中最打酱油的一个部。在唐国,工部不仅负责重大工程建设,还要负责整个工商业规划,权利非常大。

这些人才同样也是王汉勋拉来的。这一票应当划给王汉勋派系。

综上,在六部中,王汉勋占了三票。

李林杨这个总长直管兵部,并直管礼部(外交部),对这两部的主官有提名权,拥有两票。

而李稻身为总理(同时也是户部尚书),直接掌控户部(管经济)!只有一票,相对较弱!当然,权利架构中总理还是吏部和工部的上级,对两部的尚书有提名权。由于有提名权,正常情况下,总理是不可能弱势的,但目前,李稻这个总理就弱了。

李林杨又不可能长期在婆罗洲,而且哪怕李林杨在婆罗洲,也不可能一味偏袒李稻,国事是复杂的!

之所以要新设六部,既是完善政府结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权利制衡。新设六部包括检察部,警察部,司法部、税务部,民政部,教育部。这些部在国内事务中各有半票权,但只对内不对外交军事。

于是乎,唐国的权力结构变了。

在对外事务上:总长 兵部礼部合计三票。(总长对这两部尚书有提名权)

总理(本身就是户部尚书) 吏部,工部,合计三票。

刑部(**官)一票。

大议长,一票。

合计八票。

对内事务上,在八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六个半票,一共为十一票。

对外事务,出现了双数票,肯定是不合理的,于是李林杨也不客气,非常任性的给自己加了一票!也就是在对外事务表决中总长拥有两票权利!

简单的来说,内政方面李林杨权利并不大,只有十一分之一的票权。但对外的话,李林杨两票的权利就很大了,占了九分之二。

李林杨设计的更鸡贼,他的两票可以分开,比如一票赞成,一票弃权。

这样一来,除非其他七人投票极为悬殊。比如五比一,比如六比零。其他情况,李林杨几乎有着左右军事外交政策的权利。李林杨相信一点,大家都不是傻子,出现这种大比分,一般的来说都是正确的决定,他根本没有必要反对。

只要军事外交不严重跑偏,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站队站错了,就让他们自然发展就好,李林杨并不想过多干涉!他的目标仍然是大清朝!

之所以要设六个二级部,一则是需要。二则,这六个二级部侍郎(最高官职就是侍郎)人选半数都出自李家坡小学中学。乃是李稻的助力。

能帮李稻的,李林杨已经帮了。但是如果李稻政治手腕不行,下一次总理改选王汉勋,李林杨并不反对!长远看,能者上庸者下,才是唐国发展的保障。只是短时间内,为了稳定,而李稻比较合适而已。

目前唐国仅仅十余万华人,地盘上也只有十多万土著。这样结构的上层建筑其实都已经有些太过“豪华”,哪怕以后大量移民,在可以预计的十年二十年都完全够用。

未来不合适,那就未来再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