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8章 布子

糊清灭洋1880 第8章 布子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忙碌中,又一件事情提到了日程上。由于海安营地处热带,实在不适合骑兵训练,更不适合发展骑兵。几年前,李林杨命令丁赫尔在班达共和王国训练骑兵。本来一个骑兵连已经成型,结果因为贝纳之战,李林杨不得不把骑兵当成步兵使用,偷袭了马普托港口。那一战,虽然红旗军大胜,但骑兵伤亡惨重,仅仅阵亡就达到了三十余人,其余几乎个个带伤。

一个宝贵的骑兵连,竟然打残了!

因此,只能重新补充,继续训练。目前丁赫尔麾下的王室卫队实际上已经拥有两个连,只不过表面上只有一个连。丁赫尔还要留在班达共和王国,那里看似安静,却也少不了战斗。只一个骑兵连,兵力其实已经是非常紧张了。

带领骑兵归来的,乃是连长赵奇。在马普托战斗中,赵奇立功不小,却身受重伤。赵奇在海安营没有休息多长时间,就被指派去北方,任务很重要!

仅有的一连骑兵,被抽调了一半,加上宣抚官和医官一共四十六人,组成了一个小队。为了这支小队伍,李林杨还专门调配了一个主管经济的后勤官:李店,并配置了几个老羊倌,几个种田的老把式,两个养马的老把式。合计十人。后勤官儿,不是军官,乃是“掌柜”(经理)李店,山西人,走过西口,闯过关东,在总后勤部表现优秀。

军政合计一共五十六人。

虽然赵奇他们北上携带的货物看起来一般,但是论价值可真不低。

四十多匹战马和四十多匹种马全是好不容易弄到的(不全是买),而五十对美利奴绵羊也是从非洲运来的。四吨的苜蓿种子也是从非洲和澳大利亚采购而来的。代价非常高昂。不是商品贵,而是运输费用极高。其他的类似疫苗等药品,价值同样不低。

话说,国内北方草原上的沙化严重,其中有一个原因:本土的羊习惯上会啃草根,对草场的损害极大。五十对美利奴绵羊乃是当前,以至于二十一世纪都是非常优秀的羊种,这种羊不啃草根的。而苜蓿,在国内其实也有土生的品种,但都不是专门种植的。这一次的几吨苜蓿种子,绝对算是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牧草(汉朝张骞是第一次)。

战马就更不用说了。大清朝现在,别说南方了,就是北方也缺乏优良的战马品种。至于挽马,大多体型太小,不足以用来拖拽重炮,还不如山东的大青骡子。

这几十匹马(战马挽马都有),虽然不多,但是只要肯持之以恒的投入,要不了几年就能成规模。大批的新品种赶上甲午战争不太现实,但,未来可期!

为了马,为了骑兵,李林杨可是真的用心了!甚至为小分队配了一个最特殊的人物:一个年轻的马倌,叫袁西科,那可是掌握了人工授精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对的中国唯一!

无论是从最初建立红旗军还是李林杨一直以来的军事理念:战争打的是系统!

而骑兵,在这个年代,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兵种,乃是部队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准备工作,红旗军司令部做的相当细致。但是呢?东北和蒙古,当前的情况,对于这支小分队来说,开拓的难度极高,甚至比在国外的难度还高。

任务,很明确。

不论是做土匪还是做镖局,必须在白山黑水之间拉起一支骑兵部队。养马和练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那块地方,没有武力根本生存不下去,更不可能壮大马群羊群。

“三件事:首先要明确,第一阶段,我们的敌人主要是沙俄毛子和日本鬼子。第二、我们要依靠的力量乃是各族的穷人,暂时不包括满族,招工或者吸纳新兵时要注意这点。第三,也是最艰巨的,你们要找到一块适合发展的营地,一年内要扎根,生存下来。别看现在刚刚春天,那边的气候不同于这里,只几个月的发展时间,然后就是严酷的冬天。能渡过冬天,就算你们扎根了。明年春天,我这边会想办法给你们增强力量。再一个,注意为红旗军选拔合格的少年,壮大我们的骑兵。”

从蒙古和东北招收骑兵种子,非常重要。骑术这玩意,要想精通,还真是得从小练习。而且养马,给马看病等等,也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才能养成的。

“最后,很难。但必须做到。”李林杨道:“枪支弹药,可以送去。但是军饷,靠你自筹!你能招到多少兵,就是什么官。五百人,你做营长。两千人,你做团长!上不封顶!”

交代完毕,挥挥手,这支小队伍扮作商队,搭乘海轮直上营口(牛庄)。

这个时期,清政府还没有彻底放开对东北的移民,那里地广人稀,找块根据地不难。难的是自给自足,并且发展壮大。综合了所知的一些情况,根据地,李林杨已经在地图上确认:呼伦贝尔!

虽然主力只有四十六人,但这四十六个官兵,全都是学兵,当兵最短的也在三年以上,哪怕对目前兵力已经七千的红旗军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这几十个骑兵,论骑术,其实不怎么样,完全比不得那种在马背上长大的骑兵。但,战斗力完全就是另一回事了,散养的骑兵根本玩不出来类似“墙式冲锋”这种西式战术。

纯粹以战斗力计算,这个小分队的战斗力说不定能对付清军一个整营。基本上,只要战术上不出大错,自身的力量足以对付普通马匪,甚至是一个游牧部落。

所以,李林杨尽管担心,却也有信心!

该支队在红旗军系统中被称为“呼贝支队”,支队长(连长),赵奇。宣抚官,何欢。后勤官,李店。另有医官,马倌等辅助兵种。

放出这支小分队,李林杨为甲午战争准备的布局撒下一粒棋子!

由于,放出呼贝支队的时候,李大明一部还在赶往芜湖的路上,李林杨根本不知道李大明会被调往陕西榆林。更不知道这个冬季将会爆发金丹道起义。若是知道,呼贝支队的投放方向其实有更好的选择。

没几天,红旗军又派出了一支小分队。这支小分队属于宣抚系统,清一色的准尉参谋和准尉宣抚官,十几个人将会以做生意为名(卖鸟粪)在日本生活两年,学习并从各个方面了解研究日本。和呼贝支队不同,这个小分队没有指挥官,而是两人一组(一个准尉参谋一个准尉宣抚官),组与组之间甚至并不互相知晓。由总宣抚官方润一手指挥。

这是李林杨为甲午战争,甚至此后的几十年,准备的又一手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