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29章 再提指挥权

糊清灭洋1880 第29章 再提指挥权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十一月十四日,北洋水师从旅顺逃到了威海卫军港。接近月底,驻防威海卫的绥、巩两军听说鸭绿江、金州甚至旅顺陆续失陷的消息,军心动荡、军纪混乱。尤其是防御威海卫北邦炮台的绥字军三营兵勇,因军饷和给养问题引发骚乱险些酿成军变。统领该部的戴宗骞唯恐闹事波及其他军营(炮台炮兵),吐出来了部分私吞的军饷,甚至先期支付了一个月的军粮军饷(原来的欠饷,还欠着)承诺了一堆悬赏规则,终于把事件平息了下去。

红旗军司令部。

“周参谋长,怎么看戴宗骞这件事?”

“机会!”参谋长周刚吉道。

李林杨道:“李鸿章是不可能放手指挥权的。我军若是没有战时指挥权,这场仗不好打!”

“全部的指挥权拿不到,北邦炮台的指挥权必须拿到。否则到时候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伤亡,而且也影响军心。”周刚吉已经带领司令部所有参谋绞尽脑汁做各种应对方案,非常清楚战争要点。

“现在就开始吧。咱们红旗军在戴宗骞手下足足一个营呢!这可是个有利条件。”

“我这就安排。”

“等我命令再动手!”李林杨道:“尽量弄的好看点。”

“明白。”

事儿就那么回事儿。瞒不过明眼人,但该“好看点”还是要“好看点”!

十一月中旬,红旗军年初新编练的一千五百学兵,一千五百广西兵终于赶到山东。至此,红旗军能够动用的军力,全部就位。

一千五百学兵被立即充实进了主力老八营。而一千五百新兵则是配以司令部直属步兵营的营部一百余骨干,以及炮兵三个连,新组建轻步兵第九团。

团长,冀洪海。

虽然已经是十一月末,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但只要经过一两个月的磨合训练,这个团的战斗力不会弱,其战斗力完全可以和轻步兵一二三四团相比。毕竟其部士兵都经历了完整版的六个月的新兵训练。

至此,红旗军司令部直属步兵营,仅仅留下一个警卫连。

旅顺失守,标志着辽东半岛落入日军之手。朝鲜战场,淮军第一精锐,也就是卫汝贵带领的盛军大败而回,卫汝贵已经被下了大牢。经此一败,盛军算是废了。而辽东以及鸭绿江战场,淮军的另一顶级精锐铭军,将领乃是刘盛休,三战三败,甚至是不战而败,消极避战,于是乎刘盛休被免职,回家养老去了。至此,淮军两大支柱全部报废!

至此,甲午战争“李鸿章以北洋战一国”告一段落。但是,属于李鸿章的战争,还有一个尾巴!

威海卫!

进入十二月,整个胶东半岛,烟台以东,除了红旗军,就只有威海卫的守军了。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宝贝,此时已经是李鸿章最后的指望了。

守卫威海卫的当然是嫡系淮军了。尽管守军有道员,有总兵。想指挥李林杨,那是绝不可能的。

上一次,李林杨发电报要求指挥权,李鸿章只是轻描淡写的给了一万两银子。

旅顺失守之后,李林杨再发电报,要求指挥的全权。

李鸿章开始思考了。

日军登陆金州湾,三下五除二就打下了旅顺港。北洋水师残余战舰只能逃出旅顺港,谁知道运气还不错,竟然有惊无险的全都逃了出来。北洋水师的主力现在已经在威海卫军港了!

李林杨前几天还无偿的送了北洋水师一套防雷网。

这种情况下,李瀚章能不想想?李鸿章终于开始重视李林杨这个小小参将了!

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军港。外围是淮军一万五千大军。在淮军的背后就是李林杨的十个营(为了保密,红旗军只宣称有十个营)。

“李林杨的红旗军是小有名气,但是怎么能和他的淮军比!”

“淮军打不过日军,这已经证实了。但淮军在国内,还是各军老大!”

李鸿章重视的结果,也不过是在脑子里再次确认了一番实力对比!

要说李鸿章对李林杨的印象,其实没多深,两人连面都没有见过。不过要说一无所知也不是,孟德纯现在就在北洋做一个幕僚。孟德纯做了几年县令因为其著作《勘界记》的发表,某种意义上算是外交人才,这才进入了李鸿章的北洋。对于李林杨的印象,李鸿章只知道比较能打。

再次瞅了一眼电报。

李林杨发来的电报只有几个字:我要威海卫水师陆师的全部指挥权。

言辞不文雅,这不算什么,所有的军头都粗鄙少文。

李林杨这几个字已经不是粗鄙少文了,李鸿章从平淡的电报中读出了毫不掩饰的霸气!

李鸿章本应当发怒,但沉吟了片刻,又膈应了半天,自言自语:

“不知天高地厚!战后,有的是法子收拾你!”

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李鸿章很大度。但他的自言自语,距离“无能狂怒”其实已经不远了!

丢了鸭绿江防线,丢了旅顺,没几日,李鸿章再次被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一阵猛喷,结果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官职也没了。清流们不在意前线连战连败,却对李鸿章的“失势”弹冠相庆!叫嚣着还要再接再厉,甚至有人已经喊出“要李鸿章的脑袋”!

慈禧老佛爷这时候脑子又清晰了!

她知道还不能彻底的丢开李鸿章,翁同龢那帮清流,喷人还可以,做事儿嘛,呵呵。因此,还保留了李鸿章文华殿大学士的头衔。

哪怕名义上,李鸿章已经失去了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权柄,但,要说李鸿章失去了话语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哪怕是一败再败,北洋水师残余,淮军残余,天津的北洋势力,以及胶东半岛上的淮军亲信仍然只听李鸿章的命令!甚至遍布全国的淮系提督总兵,被朝廷分化了几十年之后再次团结,不同程度上都又开始支持李鸿章了,反倒让李鸿章这个淮系领头羊地位更加凸显!

于是,非常奇怪,在失去了旅顺之后,一败再败的李鸿章,处境其实反倒不像以前那么糟糕了!

旅顺的丢失,标志着淮军北洋的失败。此前是“李鸿章一人敌一国”,现在事实证明李鸿章不行,淮军不行。

那么朝廷只能换刀!

李鸿章反倒脱身,站在岸上开始看“笑话”!

进入十一月底,辽东辽南的战场上,清军指挥官乃是四川提督老将宋庆,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战场上除了少许亮点,整体上,清军还是一败再败。

这时候,朝廷已经启用了两江总督刘坤一为帅,但是刘坤一所依靠的乃是“老湘军”。老湘军九月中旬才开始筹建,一两个月,别说训练了,就是只赶路也很难赶到东北。

这种情形之下,只能是先挑了部分精锐湘军,先行一步。

结果,湖南巡抚吴大澂,一个文官,一个清流,一个金石学家,自谓知兵,自告奋勇带了部分老湘军北出山海关,留下一堆豪言壮语,要平了倭寇!

平壤战役和大东沟海战之前,清军对日军还多有蔑视。朝廷里一干官僚纷纷“逼迫”李鸿章的淮军出战。但是,等十一月份,鸭绿江防线被日军突破,旅顺被日军占领,清流喷子虽然还很多,但不少还有些脑子的官员已经意识到日军不好惹了。

可是,总有某些人,自认为读了圣贤书就无敌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吃几碗干饭。

中法战争出了个清流嘴炮张佩伦,葬送了福建水师。

甲午战争,再出一个吴大澂!当下这位刚刚出关,且等且看结果如何!

没拿到威海卫的指挥权,李林杨并不在意。仅凭一两份电报,就能从李鸿章手里拿到上万大军的指挥权,哪有那种天真的童话。

李林杨很忙的,每天顶着寒风,考察地形。这段时间,他走遍了胶东半岛,甚至每一个村子都没有错过。每一道河流,每一座山丘,每一条道路,尽在胸中!

1894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和第二军司令官给日本大本营天皇发出联名电报:“期待的直隶作战,因为天气原因出现诸多困难。目前金州半岛(辽东半岛)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七、八度,人马冻死者不断。直隶地方的寒冷超出了预期估计,现在即使是晴朗天气,结冻的渤海湾和刺骨寒风也不适宜登陆作战。大本营如果希望继续实施作战计划,可以先发兵山东半岛,海陆两军合力夹击北洋水师,全歼清国海上军力乃上策。”

虽然,日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日军也是初次发动大规模的近现代战争,后勤搞的虽然比清军好,但也漏洞百出。日军很不适应东北寒冷的天气,冻死冻伤非常多。冬季作战,现实困难很多。

日本的文官集团,以伊藤博文首相为首,此时还没有日本海陆两军那么疯狂,出于某种“不自信”,也不想继续扩大战争规模,一心想落袋为安。

这时候日本海军陆军的意见,与文官们不谋而合,找到了“解题”思路,也就是结束战争的最佳路径最短的路径--拿下威海卫,彻底消灭北洋水师!

年底,日军大本营下达侦查威海卫作战条件的命令,同时发布了进攻山东半岛的军事动员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