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64章 决战元宵 9

糊清灭洋1880 第64章 决战元宵 9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主战场上,红旗军主力高歌猛进,几乎是按照演习一步一步的推进。甚至演习都不如实战那么顺利。

从十二点十五分的炮击开始,垛顶山日军的每一步应对都没有超出红旗军的预料。

大规模的炮击不仅让摧毁了日军的心理,还非常彻底的摧毁了日军部署的本就不完善的工事。话说,日军指挥官山口素臣之所以选择垛顶山为司令部,原因在于此处山小易藏兵,不容易被偷袭。那是因为日军一个旅团司令部仅有不到一千人,一旦在这座小山中积聚了一万多人,那是真正的灾难。开场炮击半个小时,一万发炮弹砸下来,日军士兵甚至躲藏的地方都没有,小小的山区根本就没办法构筑像样的工事,顷刻之间就是三千伤亡!

炮袭结束,红旗军两个主力步兵营对日军主阵地垛顶山西段就发动了夹击进攻!

也就是说,两个步兵营从山体两侧同时发动进攻。

步兵第一营,营长张永达,绰号张砍头。要知道张永达在婆罗洲之战中,他实际上已经担任了旅长职务,功劳自不必说。但回到红旗军,仅仅只是担任了一个步兵营长。不过,这可不是李林杨打压张永达。而是红旗军主力步兵营长,军衔和轻步兵团长都是少校,而且实际的地位应当说更高。张永达因战功卓著,军衔乃是上校,在红旗军目前的营长团长中间,占了首位。

要知道,张永达也是“学渣”,算是红旗军中实战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婆罗洲一系列战斗中,这位的领兵能力和综合管理指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没有去国外读军校,但这几年读书不少,长进极大!

红旗军的主力步兵营,兵种复杂,几大学渣虽然作战勇猛,日常管理这一个营的话,除了最出色的轻一团长吴天行有能力管理指挥一个主力步兵营,其他的几个真的都有可能乱套。

步兵第一营营长张永达,在李林杨的小本本上,评价是非常高的,高居红旗军五个将种第一的位置。

步兵第二营,营长刘闩。当年中法战争,李林杨收的新兵。不仅作战很有天赋,加上本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属于第一批十七个被送去读中学读军校的精华之一。十年的学习,十年的磨练,终成大器,成为红旗军主力步兵营的营长!军衔少校。

步兵第三营,营长陆阿宋,虽然属于学院派,但知识水平只能说凑合,也不嫌丢人,读了个德国幼年军校。这一类非正规军校的军官,红旗军中有好几个。不过,李林杨并不觉得这钱花的不值,还是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见识也是战斗力。

红旗军以两营步兵,强攻垛顶山西段日军四五千守军!已经够“不自量力”了。但更加“不自量力”的是,这两个营,各自兵力是一千多,真正参加进攻的,其实只有七百!

甚至可以说只有五百!

红旗军主力步兵营,下辖五个连,其中三个步兵连一个山炮连,一个重机枪连。另有营部和一个大编制的补充连,两百余兵力。全营目前兵力一千出头。

在九月份,主力到达山东时间,一个营只有六百兵力。全营甚至没有一名战士的从军时间低于三年的!

在十一月,红旗军甲午年年初培训的新兵经过半年训练之后,长途跋涉到达山东。其中有一千五百学兵,一千五百广西青壮。一千五百学兵,大部分都补充进了三个主力步兵营,这才使得步兵营达到满编。要知道,冀宏海的轻九团,在红旗军几个轻步兵团的战斗力排名中,仅次于第一二三四这四个轻步兵团,其士兵组成就是那一千五百名广西青壮。而,主力步兵营,不仅补充兵是经过半年训练的学兵,连山炮连和重机枪连内的辅助人员,也全都是训练半年以上的学兵。其任务帮一线作战士兵运输物资弹药,转移伤员。由此可见,主力步兵营的规格之高了。士兵使用的武器,也与其他部队不同,是红旗军最优秀的甲午栓动步枪,6.8毫米小口径,十发弹匣。

负责主攻的两个主力步兵营的兵力,拉开战线足足铺开了一公里宽度,纵深也有差不多五百米。

五百多兵力的主力步兵营,铺开如此宽大的正面,显得兵力非常薄弱。

而且,零零散散,很有点乱的样子。

但,鬼子哪里看的明白。这可是三三制的进攻队形!看似混乱,实际上却是井井有条。

步兵战士三个人形成一个三人小组,人与人之间间隔五六步,形成一个小三角形。三个组构成了一个稍大点的三角形。正副班长则在两翼负责指挥,话说副班长往往是神枪手,而班长则是挎着一支大口径的冲锋枪。

排级部队三个班又构成了更大的三角形,更有一个一挺马克沁机枪的重机枪组成的重火力班在侧翼提供交叉火力支援。

到了连级,三个三角形的步兵排又组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三角形。并有迫击炮提供火力支援。

而营级,则是三个连构成了一个前宽后尖的倒三角队形。其中后面的一个连负责为前面的两个连随时提供支援。而重机枪连则是由营长直接指挥,随时压制敌人的火力点。

本来,红旗军主力营的重火力支援按正常的话,应当是一个山炮连。

但是,在这场战斗中,还有一个装甲连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营属炮兵连负责打击远距离目标。

整场战斗中,火炮的支援一刻都没停!真正的步炮协同!

在前期扩军中,李林杨宁可把司令部直属担任保卫的一个营拆掉。却不肯拆分主力三个步兵营扩军,原因就在于此。这是一支超过时代军事思想的部队,千锤百炼的部队。虽然技术上尚且无法和二战相比,但是其战术,包括步炮协同,别说一战,二战,甚至二战之后全世界也没有多少军队能打出来的。

一战二战的战场上,往往是大炮轰完步兵进攻,几乎没有在炮火中,哪怕是自家炮火中进攻的!

这种战术,会造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误伤!若非精锐部队,根本打不出来这种战术!甚至会出现被自家炮火吓崩溃的场面。

李林杨为了训练出来这么一支部队,砸钱无数,当初他购买大炮,耗费巨资备用了几十根炮管。要知道,一根炮管的造价差不多相当于一门火炮的三分之一!这些炮管在训练中已经全部打废了!

而且,这三个营一线官兵全都有实战经验。毕竟婆罗洲那里土著众多,数量至少是华人十倍,更有食人族盘踞在岛的中心山脉,战事不少。不过,这些事儿,如果放到二十一世纪很不文明,李林杨好名,根本就不把这种战斗记录在案。

进攻刚刚打响,装甲连已经突进到了距离日军前沿阵地三百米左右。驻车,开炮。然后更进一步,两百米,驻车,开炮。

张永达第一步兵营突破日军第一道阵地,仅仅耗时十五分钟,差不多只是比行军稍慢的速度。

日军。指挥官狂叫着顶住,但根本就顶不住。

前沿阵地,日军足足布置了一千兵力(炮击中已经伤亡过半),却没有能扛过十五分钟。

红旗军精锐,完全就是一台精密的杀人机器,部队每前进一步,都有日军不断倒下。枪法之准,火力压制之精确,让日军毫无还手之力。

马克沁重机枪的大量配置,让日军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火力,什么叫精准压制,更是让日军抬不起头来!

当部队突进至五十米左右,两个连的战士在跑动中纷纷的甩出手榴弹。而且,甩手榴弹的节奏几乎堪称艺术。

最后的五十米,日军数百部队,甚至没能打出几枪!然后就被炸死炸伤在战壕或者掩体中。步兵冲上阵地,所能做的其实只是补刀补枪。

仅仅战场休整了五分钟,各种火力支援就再次就位。

日军终于鼓起勇气,困兽犹斗,竟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冲锋。

反冲锋的日军足足上千人,看似来势汹汹,但红旗军精锐步兵根本不为所动,而是冷静的如同机器人一般的开枪,扔手榴弹。重机枪火力如同火链在日军人群中扫一遍,又一遍,再一遍,杀人如割草!

战场开枪,打一百发子弹能干掉一个敌人就不错了。但,你能想到,打退日军一千兵力的反冲锋,步兵一营前锋两个连,甚至都没有打光弹仓内的十发子弹!

千余日军,能够返回山顶阵地的,还不到一百!

日军设在山腰的第二道防线,就此告破。

当红旗军的步兵发动第三波进攻时,山顶阵地的日军再次被迫击炮榴弹炮给覆盖打击了凶残无比的三遍!

红旗军占领主峰,仅仅耗时一个多小时,看看表才下午三点。两个步兵营的总伤亡不到两百人。消灭日军近两千,余者逃窜。

但,逃又能逃到哪里?

垛顶山本来就只有东西两公里多长,南北最宽的地方也才一公里宽度。一共才三个小山包依次是垛顶山,笔架山、柴峰顶。一营二营根本没等三营,趁着日军逃窜至笔架山立足未稳,立刻组织进攻。重炮旅的四个臼炮连,狂轰笔架山十分钟,步兵的进攻接踵而至,半个小时多点,一个小时不到,红旗军再下一城。至此,日军全军已经被压缩到了柴峰顶。

柴峰顶,最高处也才一百多米,东西长度约一公里。至于南北宽度,三百米!

在西段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山口素臣不是没想到突围,但是两次突围全都被红旗军轻一团和轻二团堵了回来。伏见贞爱亲王这时候也不抢功了,以麾下一个满编完整的大队发动了一次决死冲锋,妄图夹击长峰营方向的红旗军,打通增援通道。

郑长歌的轻二团在旷野上与伏见贞爱部展开厮杀,双方都在拼命,战场上一片混乱,很快就演变成了白刃战。在“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大吼声中,轻二团勇猛无匹。红旗军重视白刃格斗,虽然不把白刃格斗当做是杀敌的主要技能,但白刃格斗最能培养士兵的勇气!

甲午战争,日军和清军之间发生白刃战不多,上了规模的就更少。在这个下午,发生的这场白刃战乃是整个甲午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一次。

轻二团,在红旗军中仅仅是二等主力,但是,在这场野战中不仅挡住了日军,更是战而胜之。一场恶战下来,轻二团损失惨重,但日军一个大队损失了七成兵力,彻底被打残,再也没有了战斗的勇气。

李林杨看看怀表,时间才刚刚下午四点!日军五六千兵力,就柴峰顶这么个小地方,几乎是任意一发炮弹就能干掉好几个。胜利已经在望!

“不可松懈,再加把劲!”李林杨叮嘱了周纲吉一句。这边早一分钟获胜,其他战场的压力就能减轻几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