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67章 决战元宵 12

糊清灭洋1880 第67章 决战元宵 12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六点,夕阳的余晖照耀,晚霞明亮。所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天是好天气。

李林杨看了一眼晚霞,思索明日的作战计划。就在这时候,北邦炮台的观察哨发现,日本海军竟然调走了两艘军舰!海面上仅仅剩下了七艘敌舰,方向是向东。七比六!

对于北洋水师来说,此时是个好机会。但是北洋水师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还没有做好出海的准备。

“肯定是大舰队的影响。”这个不用怀疑。要知道大舰队已经吸引了日军四艘军舰,再加上两艘,压力就大了。不过,李林杨相信一点,大舰队的司令黄汉生不会莽撞与日本海军死磕。

日本海军司令尹东佑亨调配战舰,有自己的逻辑。红旗军三艘战舰在荣成湾附近,既不战斗也不走人,一直在那里利用速度吊着日本海军四艘战舰。让尹东佑亨非常难受。

他当然想动用全部的战舰来个一锤定音,干掉红旗军三艘军舰。但问题是,追不上!日本海军四艘最快的军舰,速度也不一样。其中只有吉野号速度达到了24节,其他的三艘速度都是十八到十九节。反正都是追不上,还不如调回两艘相对高速的浪速号和秋津洲号,派两艘低速的战舰替补,掩护荣成湾就好。荣成湾乃是日军掌握的唯一一个小港口,荣成已经被大火烧了,港口的物资已经是日军最后的储备,不容有失。

虽然,李林杨没有弄清,尹东佑亨的思维逻辑,但是红旗军三艘战舰吸引了六艘日舰,却是事实。注意一点,李林杨要帮一下北洋水师,但不是指大舰队吸引六艘日舰。

北洋水师同样也不晓得尹东佑亨的逻辑,看到敌舰再次减少,加快了准备速度!

主战场上,红旗军两个主力步兵营以及吴天行的轻一团,郑长歌的轻二团在全力围剿日军。只是,日军最后盘踞的柴峰顶比较高,足足两百米高度,虽然小,但进攻非常困难。虽然山地战,没有什么公式。但是,感觉上,进攻难度高度一百多米的柴峰顶,比起攻占只有几十米高度的垛顶山和笔架山难度要高出五倍!

想想高度只是两百多米的佛顶山就知道了,红旗军仅仅一百五十余人死守,日军前后被打残了两个大队。虽然佛顶山有红旗军做足准备修筑的工事,但是,要明白,山本身就是防守方最有利的工事!

红旗军进攻困难,但不表示日军死得少。被围困的日军太密集了,随便一发迫击炮弹都能炸死扎伤一个倭寇。红旗军看到了红旗军的困难,却不知道日军的困难程度。开战才一天,李林杨根本没想到日军已经断粮断水,尤其是断水。虽然柴峰顶没水源,但也才一天时间!

从昨夜开战开始,日军的确是不缺水的,柴峰顶北面不远三四百米就有一条小河,虽然几乎干涸,几乎不影响部队进攻。但是,还是有水的。也正因为水源是如此的近,山口素臣的旅团部和伏见贞爱的一个大队都没有储备多余的饮水。然后,就变成了两个大队的食用水就变成了被六千人分喝。

这还不算,伏见贞爱部下午不是发动了一次决死冲锋吗?为了鼓舞士气,这个大队出击之前几乎把仅有的水喝了个精光,然后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战斗力,一次冲锋就损失了六百多人。当然,也给轻二团郑长歌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结果,现在嘛,残余全体五千日军,只能喝尿了!

说人没有水还能活几天,但那指的是不怎么动弹,当下可是最激烈的战斗!因此日军不仅是士气消沉,连体力也非常弱!

反应到战场上,一个是红旗军的进攻速度有所加快。另一个就是日军开始出现俘虏,不是三五个规模的那种,而是小队级别,甚至还有一中队级别(都是被打残的)!

正是这批俘虏给红旗军带来一个惊天的好消息,日本天皇家的亲戚(具体关系没搞懂),伏见贞爱亲王就在包围圈内!

当消息传到了战场上,红旗军全体官兵嗷嗷叫着疯狂进攻!

轻一团团长吴天行在今天的战斗中乃是最积极的。吴天行乃是红旗军的“老人”,属于参加中法战争当时的第二批学兵,无论练兵作战都非常优秀,虽然他不属于“学院派”但是十年下来,军事素养不差于那些读了洋文的军官。至于军官的“软实力”,也就是李林杨所谓的见识,吴天行也不差,要知道为了维护红旗军设在十五个通商口岸的鸟粪生意,这位以特种作战的方式打了一年黑恶势力。

但是,吴天行军衔只是少校。而且,这个少校军衔他自觉的还认为受之有愧:无论是在班达共和王国还是在婆罗洲的战斗,他一次也没有参加,这位李林杨极为重视的军官,天生严重晕船。

在红旗军中,虽然轻步兵团的排序并没有依据战斗力,但是大致上也对排名前四的轻步兵团排了一下名次。先不说实战,仅以训练评,吴天行轻一团在九个轻步兵团排名第一。

今天是轻一团第一次参加大战,吴天行作战非常积极,该部的进攻速度不次于两个主力步兵营。(郑长歌的轻二团由于伤亡惨重,此时已经被派到了长峰营,协助长峰营的背后防御)

七点,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打来电话,询问战场情况。

“日军被围在柴峰顶,估计兵力还有五六千。”

“贵军伤亡情况呢?”

“伤亡惨重,已经有十几个营彻底打废了,失去战斗力。”

“那。。”

“拼上家底,今夜我军也必将拿下柴峰顶!”

李林杨没有说谎,但却稍稍误导了一下丁汝昌,说的好像是获胜很勉强似的。

丁汝昌也在犹豫!虽然北洋水师几个主要军官都已经同意突围,但不是每个水师官兵都有胆量出海的。在二十一世纪的文宣中,经常有那么一种套路:都是官不行,不是下层士兵不行。清军的陆军大多数是这种情况(上下皆烂),而北洋水师还真的不是!北洋水师是军官还敢战,宁可战死也不投降,但是大多数的士卒,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勇敢。说实在的,这些没有民族思想没有爱国思想的士兵已经坚持这么长时间,够对得起爱新觉罗家的那份军饷了。

听出了丁汝昌的犹豫,李林杨又加了一把火。

“伤亡太重了,我军估计明天,最多明天中午就必须撤离。除此之外,日军已经派兵进攻牟平龙门港,以断我军后路。现在我还不知道那里的战况,如果日军真的登陆了,我军甚至今晚就得撤退!”

这些日子,无论是朝廷军机处还是山东巡抚李秉恒发给红旗军的电报,红旗军的回复除了要兵要钱,几乎没有其他。有些电报转给了丁汝昌,因此丁汝昌也看的非常清楚,具体军事指挥,李林杨一句都没有听过朝廷和山东的。总而言之:李林杨若要撤退,谁也拦不住,这位本来就不听。哪怕是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下旨,李林杨也会置之不理的!

打完电话,丁汝昌麻爪,立刻召集主要将领统一了意见。但是没有中下层的官兵配合,他真的是没办法把北洋带出去的。于是又一艘船一艘船的对基层官兵打气。

打气的结果嘛!

身为提督,这位本应当是在旗舰定远号上,结果,为了表示与官兵们同生共死,丁汝昌留在了最弱的一艘军舰--平远号上。平远号是国产小型铁甲舰,防护不错,但排水量小只有两千一百吨(满载两千六百吨),新船能跑14.5节,但现在最高也只能跑十二三节。不过舰长不是历史上的李和,而是换了杨用霖。李和担任了济远号舰长,原舰长方伯谦因为临阵脱逃已经被斩首。

北洋水师,若是论最具军人气质的,首推邓世昌,然后是刘步蟾,第三个就是杨用霖了。

总之,丁汝昌待在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的平远号上,给北洋水师衰败的士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李林杨没说谎,但也没说实话。丁汝昌其实也没完全老老实实!

在吃过了一餐元宵(还是红旗军送的)之后,仅仅八点,北洋水师就冲出了威海湾!而且,没有告知红旗军逃亡方向。

“麻麻屁啊!”李林杨真是无可奈何,要知道他已经部署了鱼雷艇,要在这个晚上助北洋水师一臂之力!别看李林杨和丁汝昌的交流还算顺畅,但骨子里两军就不能互相信任。互不信任的两支军队协同作战,简直就是灾难!

时间,差了几个小时,航线,不知。

不过,航线这一问题还好解决,北洋水师航线向西,不是去烟台就是去天津。趁着海湾外一场乱战,红旗军派出一艘“渔船”(鱼雷艇改装的)立刻冒险出海,通报小舰队司令邱伯龄。这艘鱼雷艇很幸运,根本没有遇到日军鱼雷艇,丝滑顺畅的就逃出了威海湾。

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皎洁。在北邦炮台上,看得见两军交锋,但看不清具体情况。只看到炮火闪光,越来越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