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二十五章 万里之外遇老乡

糊清灭洋1880 第二十五章 万里之外遇老乡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过了姆通济尼,虽然殖民制度对黑人还是很残酷,但至少有秩序。几百人一边打猎一边行军,半个月之后,到达德班港,路途中又损失了七人。

这段时间,李林杨的某种圣母病被治好了,不再讲什么动物保护了,狮子,羚羊,草鹿,见到就不肯错过,否则几百人的食物无法保证。

到达德班,李林杨算了一下,此行合计损失七十余人,占比百分之二十!

而这也是李林杨走的快,如果慢几天,这段路途上的几个黑人部落起义了!那就更难说了。

德班港,队伍开始休整,李林杨也在东跑西颠的采购和雇佣船只。

这天,李林杨好不容易谈好了一个医生。医生埃贝尔.米勒,是德班唯二的诊所之一,李林杨以五十英镑的代价,让米勒医生为班达塔族种植牛痘疫苗(天花疫苗)。

本来费用绝对没有这么高,折合十个人一个英镑的价格,太过离谱。但,需要米勒医生走一趟图盖拉河河口。

经过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协议,并且签订了合同。李林杨也没想到,打疫苗不仅要签合同,还要去公证。

就在去镇政府(德班是镇,还没有升级到城市)路上,李林杨看到一家珠宝店。珠宝店旁边是一个交易所?

“米勒医生,这里的交易所是做什么的?”

不懂就问,不丢人。

“额,这个交易所主要是做房产,土地的买卖。偶尔也有股票交易,都是钻石公司的股票。”

奇了怪了。交易所不应当是股票为主吗?

“为什么股票不每天交易?”

“是每天交易啊。只是股票面值都很大,往往几天才成交一笔。”

经过米勒医生的解释,李林杨得知,这个时代的股票很多面值都是非常大的。比如大豪罗德斯的金伯利钻石,一股差不多就是上千英镑,甚至有一万英镑以上的股票!

李林杨一块狗头金才兑换三百多英镑。由此可见股票的面值之大。而,此时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一个中产之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五十英镑。

当然也有便宜的,但越便宜越没有人买。而股票的交易手续费又很高,所以这个时代的炒股,单笔交易利润低于百分之十,差不多就相当于赔钱。

“那么土地呢?”

“你可以去看看,地图上有标志的,都是挂牌卖的,明码标价。”

“都是纳塔尔地区的地块吗?”

“不,包括开普(开普敦周边的殖民地),甚至是布尔人的三个共和国都有挂牌。”

股票,李林杨没有兴趣。甚至去南非中部挖黄金,他都没有兴趣,关键是有命挣钱怕没命花钱。(自家领地上有神秘金矿)

但是,土地,呵呵,他可是真知道哪块地有黄金的。1880年,约翰内斯堡的黄金还没有进入开发时期,几年之后才是大开发的时期。

李林杨打定主意,买几块地,握几年,然后抛出去,百倍利润!

这特么比抢钱都狠!

做完公证,李林杨向米勒医生求教:如果我开个牙医诊所,专门矫正牙齿。是不是有前途?

米勒医生大为惊讶:牙齿可以矫正?

李林杨一呲牙:整整齐齐。

米勒医生道:“那我建议你去巴黎,肯定能赚大钱,德班太小了。”

“呵呵,你赚的也不少啊。”

公证完了,李林杨才明白。英国殖民政府规定,在非洲这块儿,医生种天花疫苗,有补贴的。米勒医生挣的可不仅仅是医疗费,还有政府补贴。

听起来英国政府还真是够人性。但要知道这个时期,欧洲每年都要因为天花死四十万人。

为什么南非这么好的自然资源,英国人迟迟没能完全占领呢?不是军事力量不够,而是人不够。

英国人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可以去加拿大,去澳大利亚新西兰,最主要的还是流向美国。

南非这里,没人愿意来啊。

话说,英国人在南非的,不客气的说九成以上是渣滓,人渣。

为什么没人来?

身体扛不住病毒!二十一世纪的医疗水平,还有很多人扛不住非洲的病毒呢。那啥爱死的病,那啥,埃博拉,都在非洲。这个时代有没有其他未知的病毒肆虐,鬼才知道。

欧洲人把天花带到了南美北美,那里的土著扛不住,结果大家都知道,引起了无数族群灭绝。而非洲的病毒,欧洲人扛不住啊。

天花又是传染的,不帮黑人种疫苗,其实也是害自己。所以,英国政府很大气,给补贴。

即便是给补贴,白人老板也不会拿钱给土著打疫苗的。

李林杨估计米勒医生这单生意,至少能赚四十磅。

仅此一笔生意,差不多就能赶上伦敦一个中产一年的收入。

你得明白:二十一世纪,非洲之所以还是土著占大多数。不是白人仁慈,而是病毒虽然在毒害土著,却也延缓了欧洲人占领。

虽然,李林杨是要回国,是要反清的,但钱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李林杨不得不卖出几块钻石。

留下五块最好的钻石,其他散碎钻石,一共卖了一千多不到两千英镑。剩余的五块,任何一块,哪怕在南非,也能卖出最低几千英镑。

预计,采购医疗等完成,手里还能落下一千英镑。这就是李林杨的初始资金了(钻石和宝石黄金另算。)

李林杨就进了交易所,轻松的以五十磅就买了一大块约翰内斯堡的土地。以为简单的事,往往不简单。地图不准,只能猜着买。如果真找到黄金,或者炒作得力,绝非百倍利润!

同时也得到消息,开普敦也有交易所,那里的土地挂牌更多。

当李林杨回到码头,却看见龙虾兵的军乐队热闹的在演奏,一群衣着光鲜的官员,军官,商人在欢迎什么人,好像是一个大人物。

凑到前面,李林杨不是被大人物所吸引,却看到了两个中国人,大约四十多岁,而且是短发,并没有留辫子。身着英军军服,但没有军衔标志。

好不容易见到老乡,李林杨赶紧过去打招呼。

“两位老乡,留步。”

听见乡音,两个中国人同时转头。

“小弟李林杨流落非洲,不闻乡音久矣,见到两位老兄,顿觉亲切,忍不住....”

“哈哈,小兄弟可真会说话。我姓张,他呢姓王。”

“张兄,王兄,两位好。不知两位到此。。?”

“我们两个是随着戈登大人来调兵的。”

“调兵?”李林杨奇怪了,根据他所知的历史,英军打完了祖鲁打霍屯督,再打巴绥陀兰,然后是打布尔。怎么这时候就要调走部队?

“是啊,戈登上校要去埃及。”

这时候,李林杨才意识到,遇到历史名人了。戈登,这不就是镇压太平军的反派吗?洋枪队,历史书上有的。

额,原来今天迎接的就是戈登啊,看起来戈登在英国的地位也不低。其实李林杨不知道,这些迎接的人群中还有几个大人物呢,其中就有纳塔尔的“总督”和金伯利钻石的大老板罗德斯。

“可否给小弟个面子,吃顿便饭?离家时间太长了,实在是想和两位老兄说说话。”

老王道:“今天怕是不行,不如明天?”

“好。”李林杨道:“明天中午,我在威尔逊餐厅恭候两位。”

“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见不散。”

李林杨忙了一个上午,就为中午这顿饭,和饭店老板商量了一番,借了厨具自购食材,准备了好大一桌菜。

实际上,李林杨也是馋的要命,都三个多月了,没有正常吃过一顿饭。说是请张王两位,其实也是趁机慰问自己的胃。

菜,中国味。但酒,就只能是威士忌和葡萄酒了。

中午,张王两位如约赴宴。

老张老王,没有介绍名字,李林杨估计中间有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于是一口一个张兄,一个王兄,也不追究。

更何况,他只是想从这两位嘴里多了解些信息,实际上并无所求。

一桌子菜,让老张老王也激动万分,话说,他们其实比李林杨还馋,李林杨才几个月没有吃中国菜,这两位都好几年没吃中国菜了。

酒至半酣。李林杨介绍了自己为何在此。

听到李林杨为了一个并不相识的国人血脉,出生入死。这两个表示了钦佩:“大侠,真大侠也。”

“谈不上,只是不想丁前辈断了骨血。”

吃完饭,老张老王一定要去看看,尽一点心意。

虽然介绍不多,但李林杨也知道了一些情况,这两位是戈登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助手,战争结束,两人随着戈登在英国,以及英国殖民地作战。两人都擅长炮兵指挥,算是高手吧。

到了码头附近的营地,李林杨给老张老王介绍了美丽娘,小个子娘,以及他们的子女。

老张老王还挺有意思,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还评判一番。

“这几个个子小的,皮肤,不很黑只稍微黑点啊,像汉种。”老张。

老王对丁甜草评论:“这个丫头虽然黑,但眉眼中可是真像咱们的人。”

我咋就没看出来呢?李林杨呵呵。

两个人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官,人情练达。此来估计有验证李林杨的话语是否有虚。真的就是真的,李林杨很坦然。

“李兄弟,有啥需要两位老哥帮忙的,尽管说。”

李林杨道:“小弟发了点小财,回国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只一件事,那就是这个班达塔族的安全。看能不能请戈登上校,在这边说句话,稍稍照顾一二。”

“可以是可以,但是,说上话的都是英国正规军,说不定什么时间就调走了。”老张道。

老王说:“这边这么乱,我看啊,最好还是有点自保能力为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李林杨道:“话是这么说,可经过战乱,青壮年只有几十个,女人孩子四五百。想有自保能力,实在有点难办。”

“多招点人就是了。总不会没有吃粮当兵的吧。”

李林杨道:“这边主要是乱,吃粮,还真不是问题。”

这两位也是初来乍到,并不很清楚非洲的富饶。

“不会吧,我看他们连衣服都没有。”

“这里真不缺吃的。你看,这么多人,我几乎没买多少粮食。他们随便在地里找找就能吃饱。”

“哎呀,竟然还有这种地方?”两人表示不大相信。

这玩意,随便打听,真的如此。南非的东部沿海,更是如此,比中部的高原更加容易获得食物。

“哎!”老王叹气道:“当年要是有口吃的,何至于杀的血流成河啊。”

临了,老王老张都同意帮忙找戈登说话。

隔天,李林杨带人正装船,老王老张来了。

不仅带了一封信,交给图盖拉河口的英军指挥官就可以了。

还给李林杨了几封信。

拜托李林杨回国,有机会看看,如果他们老家村子里的人愿意出来谋生,他们愿意出钱。

除此之外,老张老王给了李林杨二十条马蒂尼亨利步枪,都是二手的。说是军队报废物资,并给了出港的证明。英国殖民政府对武器的出口还是控制非常严格的,如果按照祖鲁战败之后的条约,祖鲁人是不允许拥有火枪的。李林杨可以一次一两支以自卫的名义带出去,但却带不出德班港十支枪。

李林杨也有所回报:“两位老兄最好不要去苏丹,要不也是速去速回。原因,就不要问了。问了就不准了。”

无法解释的事,就装神秘。

为啥啊,据李林杨所知戈登就是死在了苏丹!虽然准确时间,李林杨不知道。

末了,李林杨留了个联系地址---米勒医生的诊所。

就此分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