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96章 战通州 1

糊清灭洋1880 第96章 战通州 1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乐亭距离红旗军预设的后方基地芦台一百多公里,李林杨带队撤离,行军需要四五天时间,毕竟一千多新兵全是冷兵器步兵。

在李林杨后撤的第三天也就是日军夺下滦河大桥的第二天,日军沿着火车道已经打到了芦台!

有火车就是快啊!一百多公里只需要一天时间即可赶到。

李林杨只想骂街“逃跑,至少坐火车啊,清军逃跑都不会,太气人了,不仅没有破坏铁路连火车都留给了日军!”

话说,倒不是清军将领笨到了这种程度,而是铁路刚刚修通,司机都是洋人,见到兵败开了一列火车,一冒烟,跑了!留下了几十节车厢!

话说,大清朝这条铁路本就是蒸汽车头拖拽和马匹拖拽兼顾。因此,日军夺了车厢,套上马,直接就南下芦台!

沿途清军望风而逃!根本就没有阻击。要知道从滦河桥到芦台,中间好几个车站,清军沿途布防的足足有二三十个营的部队!

当第一列火车到达芦台,清军干脆就不知道,日军下车,当地驻军一哄而散!要知道那是两个营的清军。日军才一个中队兵力,就占领了芦台车站!

红旗军第二旅和重炮营以及工兵辎重等部队六千余人,也是没有反应。无他,没有情报通报,谁能知道车上是日军啊?而且红旗军没有“资格”管理车站,只是在站外一个小村镇驻扎。等日军已经占领车站,这才得到报告。

旅长刘闩怒气冲天,亲自带队出发,先头一个连,冲入车站,竟然空无一人。日军竟然仅仅在车站呆了不到两个小时,饮马喂马,然后就开车继续奔向北塘!

话说,日军已经疯了,而清军也太过不争气,一路上这股日军竟然连枪都没怎么开,就打下了一连串的车站,“击溃”上万清军,这种战果太令人疯狂了,于是毫无顾忌,疯狂的继续进攻。

刘闩还没搞清什么情况,又一列马拉火车进站了。

日军刚刚打开车厢,就遭到了红旗军猛烈的打击。前所未有的简单战斗,或者说是屠杀,四节火车车厢一个中队两百多日军不到五分钟就被全部干掉。

精锐打仗就是利索,战斗甚至连十几匹挽马都没有波及,简简单单取得完胜!连一个伤员都没有!

刘闩还想故技重施,但日军损失一个中队,枪炮声传出几十里,因此也不再上当。刘闩只能命令红旗军也抓紧时间围绕车站构筑阵地,与此同时派出侦察兵前出,打探敌情。

当晚,日军没有进攻芦台车站倒也安静。

但不安静的是北塘车站。这里可是塘榆铁路的始发站,重要性是其他车站无法比拟的,囤积有清军储备的大量粮草物资。有淮扬总兵潘万才的八个营驻守。仍然和前面的几个车站,一模一样,被日军偷袭进站,然后轻松占领。

消息被北洋大臣李鸿章得知,他好悬没吓出心脏病来,强令潘万才夺回车站。这个潘万才,本是属于刘坤一拨给李林杨的部队,而且这位本职就是淮扬镇总兵,乃是李林杨名正言顺的下属。只是,这位对接受李林杨的指挥,心有不甘,通过一番勾兑,就来了北塘车站,受李鸿章的指挥。只是,这位也是连日行军,兵困马乏,刚刚接手车站,日军大老远竟然打上了门来。

潘万才倒是组织了反击,但八个营竟然夺不回车站反倒被打的伤亡惨重。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战斗也只能停止。

“清军不擅夜战(擅长什么?)!”潘万才的理由很强大。

第二天一早潘万才使出了全力,再次组织兵力围攻车站。但,一天打了十几次进攻,直到傍晚,仍没有拿下车站。伤亡已经过千!

当晚日军因弹药不足,不得不撤出车站。仅存不到一百的日军,潘万才竟然不敢追击!事实上,潘万才根本就没有发现日军在夜间已经撤离,直到又一天的早晨才发现,日军撤退。即便如此,这场战斗也被幕僚写出了天花乱坠一般的战报,总之是打赢了,还斩获了近百日军首级!

话说,战后,这个被李林杨抢了淮扬地盘的潘万才,升迁成了贵州提督(历史上也是),其中原因就是此战“大捷”!

比起红旗军第二旅的战果,潘万才连五分之一都不到。由此可见靠山的重要性,潘万才乃是李鸿章淮军嫡系!

潘万才围攻北塘车站,刘闩带领第二旅也在反攻!

昨日,刘闩还以为要打一场防御战,但当夜侦察表明,北面的田庄火车站(加水站),仅有一个多中队的日军。

话说,这股日军乃是近卫师团的一个大队,其进攻方向本来不在天津,而是京师。但无奈清军太无能,让这么一个大队轻松打到了芦台,甚至还打到了北塘站。

假如不是红旗军在此有部队驻扎,说不定一个大队还真的能占据北塘。话说清军攻坚的能力,简直是渣!

而且,一旦得到海军方面的协助,日军真的能凭一个大队守住北塘!

日军这支大队(只剩下了三百余人),当晚其实没有得到援军,但是却得到了一支军夫组成的部队,到了早上已经有足足一千多人。

大队长川岛中佐已经和手下两个中队都分开了,手下仅有大队部和一个中队的兵力,竟然还不知死活,准备试一试!继续进攻!

试试就逝世!当然用逝世这个词太抬举这个小小的中佐了。

中午,川岛中佐就知道“泰山不是堆的”!

刘闩带部稍加试探,就找到了日军的“重点”!一般的来说,进攻都是找对手的薄弱点。但是,岳武穆有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同情况,应当区别对待。

有150毫米重炮营在手,而且日军打算的乃是进攻,根本就没有构筑工事,因此干掉日军主力才是最快获胜的办法!

第一轮炮击,十二门150毫米重炮砸下来,川岛中佐就见了天照大神。

他哪里能想到,在芦台这个已经被夺取过,虽然后来又丢了的车站,竟然部署着这么一支重炮兵!

日军战前的重炮兵联队只有四个!已经毁在了红旗军手里一个多!

类似这种重型火力集群,在日军中也只是在关键战场使用,怎么可能奢侈的部署在这么一个小车站!太不讲理了!不讲武德!其实这个小中佐还是见识少,红旗军因为长途转运的难度,150毫米加农炮根本就没有来华北战场,这十二门乃是150毫米短管臼炮。

哪怕是150毫米的短管臼炮,以红旗军已经足够的挽马运输能力,转运也非常困难。从山东到天津,一共走了一个多月,就已经折腾的人困马乏,仅仅道路上倒毙的挽马就有五十余匹!幸亏山东之战缴获的挽马多达两千匹,否则,还真奢侈不起来。

红旗军重炮仅仅几轮就打掉了日军主力,步兵随即发动进攻,日军一哄而散!挨了重炮的日军,这时候已经从进攻疯狂中回归,然后又变成了疯狂逃窜。

李林杨带领侦察团(只一营)赶回芦台,正巧,其实也不是正巧,这段路本来就是铁路和官道平行的,所以就遇上了。刘闩部没有骑兵,正巧孟德正带的侦察兵全都有战马,于是立刻加入了追击行动。红旗军追击十余里,这才收住脚步,此战杀敌三百余,俘虏四百余,军伕居多。

进了指挥部,刘闩报告了战斗的情况,随即参谋递过来了一堆电报有李鸿章的有刘坤一的有皇帝的有兵部的一共五十多份!话说,这年头的电报贵的要命,一块银元只能发两三个字。就这五十多份电报,至少一千块银元。

扫了几眼,命令互相矛盾错漏百出。

“先说说战局。”李林杨连续四天行军几乎不知道主战场的情况。

地图上,参谋早就总结了所知的情报。

当前,日军进攻算是两路齐头并进,一路指向三河---通州,一路指向香河。两路日军的距离大约二三十公里,遥相呼应。

前锋到达何处,不清楚,主力到达何处,不清楚。五十份电报,只能得出这些消息。

“铁路呢?”

“我军占领了田庄,再往北的胥各庄站有日军,兵力不多,如果需要,我军保证一天拿下。”

“那就拿下来!”

前些日子,李林杨去乐亭时间,内线行军不存在任何危险。但是,滦河防线失手,乐亭张永达第一旅的退路就有了问题。这个时代的地理和二十一世纪不同,津榆铁路上的要点之一胥各庄站,距离大海非常近!实际上也不算是距离大海近,而是著名的长芦盐场距离胥各庄很近,只有区区几公里。盐场自然是不能大部队,尤其是拥有重炮的部队行军的,因此必须控制胥各庄和盐场之间的通道。

“拿下胥各庄,就地防御!”

“不继续进攻唐山?”

“没有必要。在胥各庄就已经能够威胁日军侧翼了,攻占唐山不易,而且还会造成和日军死磕的局面。”

主力师的第一二三旅,兵力虽然一样,都是四千多人,但刘闩的第二旅编制和张永达的第一旅编制稍有不同。张永达的第一旅是因为出发仓促,没有改编,说是一个旅,下辖还是第十一团和轻九团。而刘闩的第二旅下辖三个“小团”,一个团下辖只有两个营,其中一个主力营一个轻步兵营。刘闩与副旅长郑长歌各带一个小团,另一个团长乃是在威海卫战役中表现出色的许绍康。当日,郑长歌带了两个团沿着铁路坐着火车出击了!日军果然没有派重兵守在胥各庄,经过一番不算激烈的战斗,当天晚上,两个团就拿下了胥各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