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01章 战通州 6

糊清灭洋1880 第101章 战通州 6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通过这一天的战斗,李林杨对鄂军战斗力有了评估。这只部队,战斗力的确不错!

虽然,清军的**人所共知。虽然,清军的战术落后也是人所共知。但,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对日军,别看一败再败,并没有心理上的弱势!因此,还敢战!

这些年,李林杨一直在观察大清朝,他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认识,和他印象中的满清不同!要知道在二鸦和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大清朝真的是“中兴”了!

军事方面,左宗棠西征,胜利。中法战争,勉强也能称之为平手。经济方面,也在发展,洋务运动搞得虽然徒有虚表,但毕竟能造枪造炮甚至造军舰了。若非甲午战争,清廷的财政状况虽然不算好,但比起欧洲一些国家,其实还好,至少没有多少赤字。

至于官员,朝廷官员大多贪腐保守。但,类似李鸿章,类似刘坤一,类似张之洞,类似李秉衡,其实还是非常尽力尽心的!

表现在甲午战争中,那就是大部分将领还是知耻的,极少投降,比如历史上北洋水师一干将领自杀!在一连串败仗之后,朝廷里面,包括清流嘴炮也知道竭尽全力的筹集粮草和军饷了,对前线的指挥也不再动辄大发议论,更不敢对有些打了败仗的将领喊打喊杀了。包括光绪皇帝本人,现在已经明悟:前些日子把北洋水师那点家底全都扔了出去,孟浪了!

对于鄂军这一日的战斗,刘坤一也非常欣慰,话说吴凤柱就是他的老部下。别看刘坤一当下是两江总督,起于湘军,但其真正的实力,真正的班底还是鄂军。包括刘坤一的亲兵五个营,其中三营其实也是鄂军。

当晚,李林杨得到刘坤一一个好消息:150毫米炮弹,四百七十发,已经从天津起运,预计五日内可以绕道送到通州。这已经是北洋水师最后的一点库存。至于120毫米炮弹,一颗没给。

虽然,还是不能满足红旗军的需要,但有那么近500发炮弹对红旗军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尽管这一天的战斗结果还算乐观,但是,这只是大战前的开胃小菜,已经险象环生,可以想象,明天的战斗该是多么的激烈!红旗军连夜做好了准备。

一大早,两翼的战场都传来了消息,大战已经打响。而通州正面,也就是东侧,日军第一师团也增兵了,估计投入兵力有三千上下。

东城守军是第三旅吴天行麾下的一个小团,团长就是在威海卫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刘仲武。刘仲武在城头上看着日军忙忙碌碌,并不急于打击,而是在耐心的等待着。中午,日军果然在潮白河对岸开始部署炮兵阵地。甚至都没敢把炮兵跨过浮桥部署。

刘仲武笑笑说道“果不出所料啊…”

日军部署炮兵阵地,速度非常慢,一直到天黑也没有准备完全。明显的是以此吸引红旗军的注意力,却根本不舍得投注本钱。

刘仲武甚至肯定,那些日军步兵看似有三千,估计其中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其他的都是军伕充数!因此,城东方向,无忧。

却说两翼的战斗。昨日是东侧的鄂军出了状况,今天,鄂军严防死守,日军几次进攻都被打退,鄂军亮出了大炮,对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但是,火炮性能落后,士兵炮术也严重不如,再加上火炮的使用太“古典”(高台上部署大炮,只有一圈胸墙做保护),仅仅一天的战斗,鄂军炮兵就所剩无几了。

傍晚查点伤亡,又是一千多伤亡。鄂军士气迅速的下坠!

而西侧的皖军,今天的战斗,日军仅仅是第一次进攻就拿下一处阵地。快的让刘闩救援都来不及。

不过皖军还没有烂到底,拼死抵抗,经过一天血战,算是守住了最后一个城镇。

大战的第二天落幕,形势不妙!

李林杨估计,就依两翼部队的表现看,西侧的皖军很可能最多再抗一天,撑死了抗两天。

东侧张家湾阵地情况稍好,但是合计两千多伤亡,已经达到一成。对于一支部队,伤亡三成乃是一道分水岭!能承受三成伤亡的部队,绝对堪称强军,李林杨并不认为吴凤柱的部队有这么强的战斗意志!

“刘大人,必须增援了!否则,两翼部队都很难抗过明天。”

刘坤一此时还有一点点乐观,毕竟这几个月来,这两天清军的表现乃是最好的----没有一触即溃!他的亲信部队,没有给他丢脸。

今天,刘坤一手中现在又多了一支部队,乃是浙江提督张国林的部队,虽然只有四个步营一个炮营,但却是一支真正的生力军。而且士兵也大多是老兵,并非战后才临时扩充的部队,正是提督直属的督标营。浙江富庶,部队装备也好,全部“国产洋枪”(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并有一炮营。

别看营头不多,但战斗力却不容小觑!

“现在就增援,是不是早了?”

李林杨道:“我建议浙江兵暂时不动,两边各增援一个亲兵营。现在两军的问题还不是缺少兵力,而是士气不振。”

刘坤一顿时明白,李林杨是要让他的亲兵营增援,并不为增强多少兵力,而是为了提升士气。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刘坤一没想到,李林杨竟然有这么一个主意,这是另类的以小博大!

刘坤一从善如流,也不可惜自己的亲兵营,当即派出两营增援两翼。得到增援的两翼,虽然兵力补充其实不多,的确非常有效的提振了士气。

第三天,也就是二十五日,战斗更加激烈,但两翼都没有失守一处阵地。

但是,战至此刻,两军的潜力也就到此为止了。

张家湾的鄂军还能勉强支持,而八里桥的皖军伤亡超过两千人,伤亡两成!而且还在前一天就失去了一个重要阵地,激战一天之后,已经是灯尽油干,实在难以支持。皖南镇总兵李占椿叫苦不迭。

这种情况下,刘坤一不得不在大战开启的第三天,就把唯一的预备队浙江提督张国林部给调上去,增援皖军。

第四天皖军倒是顶住了进攻。但东侧的鄂军却在一天内失掉了两处阵地,本来呈三角形部署的阵地,成了唱独角戏。红旗军刘闩带一个小团已经倾力相助,但是却难以止住溃败!

倒也不能说鄂军不够勇猛,这样一支新组建的部队,伤亡近两成,还能守住最后一个阵地,士兵们已经够对得起大清朝了!

当晚,鄂军提督吴凤柱感到再这么打下去,肯定会出现全军溃败!对战局起不到一点作用,溃败损失会更大。不如退守京师,重整旗鼓。

因此半夜撤退。这个撤退,很难说是不是得到了刘坤一的许可,但清军就是这么个情况,刘坤一自己还不是那种做派?

鄂军既然撤退,那么皖军很快就会面临日军在八里桥南北的双向夹击,因此也必须撤退。侧翼的两支军队都撤退,身为总指挥官的刘坤一也肯定要撤退。话说,两翼一败,他在通州也没有多少用了,反倒牵制李林杨的精力。后面三十多里就是京师,最后的城防战即将打响。

这一夜,红旗军侦查营终于有了一场值得记录的胜利!在日军后方,孟德正突袭成功,敲掉了一支日军辎重队,烧毁一百多辆弹药粮草,抢回来了小两百匹挽马。

清晨撤回通州时,孟德正还顺手还救了一支清军溃兵。

正是山东胶澳镇总兵章高元。话说,这位也是够倒霉,他的部队本来顶在三河的一线,正打着呢,后方并没有接战的清军却崩溃了。

把章高元气的差点吐血,但也只能狂逃。可因为地理因素,他逃向了东边,却倒霉的又撞上了东线日军近卫师团,于是再敗。然后部队就只能在两路日军进兵的二三十里窄缝中躲躲藏藏。

正是用人之际,李林杨对章高元还是很客气的。没有派任务,而是补充了几百号人,几百支步枪,凑成五个营(四个步兵营),立即开始休整。

“我只能保证给你三天休整时间,能长我会尽量,但不做保证。”

哪怕休整,章高元部也是有任务的。该部被派到了通州的东北角,也就是仓库码头区域。隔着通惠运河与日军对峙,不过一般的来说,危险性不大。而且,还有朱玉部做策应呢。

李林杨也不敢许诺更长时间的休整。至于章高元是不是愿意在通州作战,不重要。一则刘坤一下令,二则,李林杨也不可能放过这么一支部队。

要知道,章高元部目前有红旗军的两个小分队,并且掌控了两个步兵哨呢!准确的来说,章高元部,红旗军还掌握了两哨炮兵,不过两哨炮兵都在青岛留守,没有随军北上。

刘坤一临走,李林杨一再强调“弹药”,刘坤一满口答应。但到底,470发炮弹到了京师,但还是没能送到通州,需要红旗军自己去京师运输。为了这批炮弹,李林杨不得不调一个小团押运!

刘坤一走人,袁世凯跟着滋溜跑了。这家伙,遁术,高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