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24章 战平湖2

糊清灭洋1880 第124章 战平湖2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比近卫师团更早动作的,乃是从日本本土出发的一支海陆联合力量!

这支部队编制是由比志岛义辉少将任支队长,因此被称为“比志岛”支队,下有后备步兵第一联队、后备步兵第十二联队第二大队、临时山炮兵中队、炮兵弹药纵列、临时弹药纵列等附属部队。注意一点,日本的后备步兵联队只下辖两个步兵大队,因此主力步兵一共三个大队。虽然名曰后备联队,但这些部队在日军中是主力部队,并非杂牌。说白了就是六个主力师团的留守部队编成,算是战前六个主力师团的崽子,战斗力并不次于主力。

比志岛支队早在二月就在广岛练兵场完成主力编组,三个月时间完成了磨合训练。六月六日登船,六月八日下午从马关出港,六月九日抵达佐世保军港,然后等待与海军集结。

集结的时间嘛,就有点长了。日本海军现在还有十几艘战舰,但是,超过一千吨的,仅仅只剩下了四艘,而且比较先进的战舰,只有浪速号和秋津洲号。但是呢,这两艘主力战舰,在五指沙海战中伤的都不轻。红旗军的霍去病号还在维修,日本的修理船坞设施比较先进,效率虽高,但船也大啊,受的伤也不轻,所以修理的时间就长了,比志岛支队等的时间就有点长了。后来又因为海军方面的原因(护航任务)拖延了一个月,终于在七月十三日比志岛混成支队出发了!

同日,李林杨则是离开了塘沽,乘坐鱼雷艇东出渤海湾,南下!

注意,李林杨南下,并非是已经得知比之岛支队南下了。而是因为几天前红旗军的情报系统发现了一点异常情况:搭乘商船南下的日军近卫师团!

日本的商船在开战一年多时间里损失惨重,已经没有能力远程投放一个师团了!由于列强已经开始向天津大量输送粮食,回程的商船多为空载,而日军就雇佣了这些商船,合计达到二十多艘。日本狡诈,甚至还让列强专门通知了大清朝,这些商船乃是为了撤军,不得袭击。李林杨也得到了通知,其实通知不通知都不重要,红旗军海军此时已经没有力量偷袭了,仅有的力量已经投向了平湖。而且日本海军虽然先进的战舰没几艘了,老式的铁骨木壳炮舰还有不老少,有护航的。

这些商船航行的目的地乃是宫古岛!宫古岛距离宝岛才多远?三百来公里而已!

对此,大清朝的官员,根本没重视,朝廷里一些糊涂蛋还都在欢呼日本开始退兵了呢!他们,包括李鸿章这个洋务派,其实连宫古岛在哪里都不知道!当然,日本方面对目的地也是保密的,是以里程计算船费的,给的船费很高,列强商船出海之时,也并不知道目的地是宫古岛。当第一批商船重新回到上海,这一情况才被红旗军侦查得知!

客观上,日本利用了列强舰船运兵!

如此转运兵员,算是两级跳远,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解决了日本商船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还的确是撤兵回国,至于宫古岛算不算日本领土,这时代是有争议的,历史上1896年日本在宫古岛上才实施了郡县制。而且吧,这个时代的宫古岛一片蛮荒,居民还不知道有没有一千人呢!把一万八千五百大军投放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傻子都能想得到日军要做什么!

在鱼雷艇三级跳远的航程中,李林杨也在急速的盘算。根据运输时间船队航速,再加上必要的休整时间,李林杨认为,日军攻占台湾的行动最早也只能是七月二十日之后,八月初可能性最大。这时候,他还没有想到,日军会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平湖,一路攻东南大岛。因为无论怎么算,日本的海军力量现在是不足以同时几个战场开战的。但是,战争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日本如果有理性何至于几十年后挨了两颗蘑菇弹,为了保住胜利果实,日本陆海两军现在都很疯狂。

两千五百多公里的航程,李林杨仅仅是中间加水加油加煤停了三次,合计耗时八天时间,于七月十九日傍晚抵达金门料罗湾!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在料罗湾,澎湖守备旅设了一个后勤基地,由一名少尉后勤参谋带着两百裁汰的清军老弱驻守于此,为平湖守备旅提供后勤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连续七八天的奔波,李林杨浑身如同散架一般,只叮嘱了几句,然后实在撑不住,一觉就睡到了天亮。在床上睡觉,比起在鱼雷艇上睡觉,不知道舒服多少倍!清晨醒来,李林杨精神饱满,锻炼了一会儿身体,然后吃饭上船。早晨七点,李林杨登船出发。

李林杨虽然预计日军会在二十日之后行动,但绝没有想到日军竟然真的在二十日攻打平湖!而且,他此来平湖主要是视察,督促各部,鼓舞军心稳定军心的。由于主战场肯定在东南大岛,因此他并没有计划在平湖长时间的停留。至于有人问:为了务虚,李林杨是不是有必要如此折腾一番?答案是绝对的有必要!一支刚刚整编的新军,孤悬海外,若是不能尽最大可能的提升士气,此战不容乐观!虽然平湖守备旅的老兵新兵比例相当高,达到了一比四的比例,但此前的清军大半都是刚刚吃粮当兵没几天的青壮。

海况有些糟糕,福龙号顶风破浪航行五六个小时,一百吨的小船出没风波里,乘员毫无舒适可言,仅仅几个小时就把李林杨昨夜积蓄的精力再次耗光!李林杨于下午两点抵达平湖马公港,喘口气还没喝口茶,当时就接到报告,日军战舰已经在平湖主岛马公岛东的里正角游弋。

敌我双方竟然是同时到!福龙号运气好,航线又不同,进入平湖没有遇到日军舰队!真可谓是险之又险。

“其他情况?”

“平湖的南出口(主要水道风柜里水道)有三艘法国船,一艘巡洋舰,一艘炮艇舰,一艘应当是商船。”澎湖守备旅旅长何必达报告。

法国人!果然啊!要是纯粹威慑,不如三艘都是战舰,带一艘商船,绝对是运兵船。分明是想捡漏!

“对了,吴佩孚呢?”旅长何必达和宣抚官俞大蛟都在,但参谋长不在。

“是这样的,当初的守岛方案本打算是撤掉大屿(今七美岛)和八罩岛的布防,兵力抱团,坚守平湖。但是,吴佩孚认为,抱团是对的,但不能缩得太狠,八罩岛还是应当守一下,不能让日军轻易拿到这块跳板的。”

“还有?”

“考虑到现在已经进入台风季,说不定多抵挡一两天,就能让敌人不战而退!对我军来说,起码就是多争取一个月!”何必达道,虽然已经给平湖补充了一些大炮,但数量还是不足,若能争取一个月时间,会有很大的变化。

李林杨明白了,看看地图,吴佩孚选择守八罩岛,很有道理。何必达本就是海军,其被李林杨看重,乃是当年在关岛为红旗军海军躲开一场台风,立下了战功。他对气象很有研究,以一两天的战斗搏一个月的时间,很划算!如果何必达读历史书,就知道,当年清康熙朝名将施琅进攻平湖,平湖守将刘国轩就是想“借台风”,但台风未至,结果平湖失守。但不能因为刘国轩的失败,就不再考虑天时,那肯定偏颇!

“法军什么情况?”

“唐景崧以其他人的名义发报,暗示可以让法军进驻平湖,以阻挡日军进攻。法军也派来使者,想让我军把平湖转给法军,战后法军再还回来。我拒绝了。”宣抚官俞大蛟负责这方面的事务,向李林杨简明讲述了有关法军的事宜。

“做的好。”李林杨肯定了俞大蛟,唐景崧不敢亲自署名,红旗军也不敢,事关领土,一招儿错就是万世骂名!!至于法军占据然后再还回来,那更是扯淡,道:“派艘鱼雷艇,送点小礼物,口头通知一下法军,台风难料,大屿可躲台风!不要留下文字证据!”

“明白!”

会不会有台风,何时会有台风,红旗军也不知道。但同样的,法军也预测不到!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限。加上今天的风浪不算小,再渲染一两句,法国人,几乎肯定会去!

八罩岛在马公岛以南大约二十多公里,大屿(七美岛)在马公以南大约四十多公里。若日军一时半会儿拿不下八罩岛,那么就只能选直接进攻平湖或者在大屿找个落脚点。

现在,先把法军支到大屿,与日军的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说不定就是一场狗咬狗。如果没咬起来,呵呵呵!

四点多,派出侦查的鱼雷艇回报:日军炮击将军澳屿。将军澳屿与八罩岛紧挨,说守八罩岛其实是包括将军澳屿的。而且以舰船驻波的条件来说,将军澳屿南面的海湾能够为舰队遮风挡雨,乃是首选!

早在年初,俞大蛟部被阴差阳错的派驻平湖,李林杨就指示吴佩孚成立了一个专业服务平湖的参谋组,在威海卫战役之后,就被派到了平湖。能够准确预判,日军会选择八罩岛为进攻平湖的跳板,足以说明其用心了,而且很有战术眼光。平湖列岛的岛礁众多,按民间传说是六十多个,但实际上有九十多个,准确预判敌人的行动,其实也不很容易的。

“吴佩孚带了一个营,三个步兵连一个炮连,加上几十个水手,兵力合计四百多不到五百。”何必达报告了吴佩孚的兵力情况,然后补充道:“两个岛之间,只有三几百米宽的水道,我军备有小船,能够相互支援。”

看看地图,李林杨估摸一下:四百多兵力,应当能支持个至少一两天。

红旗军内竞争激烈,吴佩孚现在虽然已经是上尉军衔,而且还暂担任平湖守备旅的参谋长。但是,这位的成长路径和其他尉级军官不同,他不仅没有上过一线战场,读完军校就一直就在司令部做参谋,甚至没有指挥过排一级的部队。资历尚浅也没有战功,本来是不足以担任旅级部队的参谋长的。

此战吴佩孚主动承担重任,而且还是最危险的任务,很明显是要以战功服人了。只是吴佩孚第一次带兵打仗,还是让李林杨有些担心。历史名人,也得有成长时间的,这位此时才十九岁,虽然表现不错,但还很嫩!是不是纸上谈兵,很快就会得到验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